书城艺术中国古代伪币研究
49289400000018

第18章 伪币的制造和流通(2)

1.直接铸造

中国古代的铸钱有一套完整的工艺程序。先秦及秦汉以降,钱币铸造皆使用范铸工艺。自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上林三官铸标准五铢后,就禁止郡国铸钱,并废止以前使用的各种钱币,把货币的铸造发行权统一收归中央政府直接掌握。西汉时期的官铸钱有严格的制度和合金比例,不但采用永久性的铜范浇铸,规模大、速度快,而且采用叠铸工艺。叠铸工艺是以青铜等质地的金属母范翻印出众多泥质范片,层层相叠成范包,并在烘干后共用一个直浇道垂直浇铸的铸钱工艺。这种工艺大大提高了铸造的效率,每合范一次常可以铸造十几到几十枚钱,所铸钱型规整、质地统一、精美细致。王莽时期继承了三官铸钱制度,由中央统一掌握铸钱权,虽然改铸成了大面值钱,但铸出的钱非常工整、敦厚、精美。六朝的双面钱范叠铸工艺是铸钱工艺的又一新发展,即钱范的双面皆有钱腔,每面钱腔厚为完整钱型之一半,将钱范垒叠,通过上下钱范的互相配合,组成完整的钱腔,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铸钱效率。

自唐代始,铸钱工艺有了突破性的改进,开始采用翻砂法铸造钱币;到宋代,政府在各地设置钱监广铸钱币,翻砂法铸币技术遂广为普及。清人王庆云曾记录翻砂法铸钱的主要工序:“凡铸钱先凿块铜曰祖钱,乃铸无文而环者曰母钱,然后印铸函方而成制钱。凡铸冶之工八,曰:看火、翻砂、刷灰、杂作、锉边、滚边、磨钱、洗眼,治之各以其序。”这里所记虽然是清代的翻砂法工序,但此前唐宋元明时期的铸造应大致相同。翻砂法技术比范铸工艺显然有很大的提高,但也有其缺陷,其中之一即铸后的加工处理程序较繁琐。据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载,宋代蕲春铁钱监“其用工之序有三:曰沙模作,次曰磨钱作,末曰排整作”,铸后处理竟然占了全部铸钱程序中的三分之二。这里虽然说的是蕲春监铸铁钱的情况,但铸钱大抵都需这三步,无论是“锉边、滚边、磨钱、洗眼”,还是“磨钱作、排整作”都需要用水,因此铸钱局的选址,往往在用水便利之处。

私铸均仿官钱式样而铸。隋初和唐武则天时都曾实行过在市肆中悬挂标准官铸样钱的方法,以使百姓明辨官铸与私铸之别。可是悬挂的样钱反而成为私铸的模仿对象。南宋大诗人陆游记其父曾说到崇宁年间由于铸当十大钱,导致私铸纷起,朝廷乃悬制作精好的赤仄和乌背漉铜钱于通衢大道,以使人识别,然“好事者戏谓‘与私铸作样’”。私钱的具体铸作方法应与官铸略同,但在技术上明显不如官铸。如西汉王莽时期的官铸叠铸工艺已非常先进,采取多层铸范重叠起来成为一套完整的叠铸范体,形成一种工艺精湛的流水线铸钱法,因此所造钱虽不断贬值,但非常规整精美;而一般的民间私铸虽然也有采用叠铸工艺,但很难掌握这种高超的制母范技术,往往采取平背范的手法,因此铸钱效率明显低于官铸。

不过盗铸钱者有时也会利用民间的智慧进行一些小小的“发明创造”。如私铸虽多在深山僻谷或大江大湖舟中进行,远离人群,但钱币脱模后进行错磨、修整等后续步骤的声音仍会传出。为尽可能消除这些声音,明代的私铸者还利用了物理上的隔音原理:“以瓮为甃,累而墙之其口向内,则外过者不闻其声。”即用把瓮口向内叠起的方法构成了一个良好的隔音室,以此来收掉铸钱的声音,这不愧为一“创举”。

民间铸钱,也有技术上的保证。铸钱匠原是一种世业,熟习的人很少,但西汉前期曾几度“放铸”,允许官商铸钱。于是便有许多官吏和商贾大量招募百姓,从事铜钱的铸造,因此民间出现了一批熟知铸钱工艺的工匠。在后来币制混乱,盗铸之风大兴之时,这批工匠就有了用武之地。又据文献记载,唐政府为增加铸币量,曾征调农夫至钱监服役,后为保证铸币质量,又曾厚价招募民间工匠铸钱,这说明民间有掌握熟练铸币技术的工匠,且部分农民也具有一定的铸币技术,他们往往成为私铸的主要力量。此外,还有不少铸钱工匠从官府制币机构中出来后,利用原有的技术进行各种盗铸活动。明朝自万历年间增加鼓铸后,许多人学会了铸钱技艺。可是到了万历末,由于铜钱价跌,物价上涨,而铜商也乘机抬高铜价,使得有些铸炉不得不停工,并遣散铸匠。这些铸钱工匠被遣散之后,无以谋生,故多从事私铸。又如清代钱局的工匠最初是雇募而来,但“均系在官人役”,实际上是一种应差服役的性质。而当时由于铜料和铸钱成本的限制,政府铸钱旋举旋停,变化不定。如康熙时,京城的宝源局因铸钱的铜料供应不足,一年只能开炉鼓铸六个多月,其余的五个多月时间,钱局中的工匠无事可干,各归乡里。而这些人本是赖手艺为生之人,本不善农耕,一旦回到乡里,极有可能会主动或被动地加入私铸的行列。

随着私铸业的发展,盗铸者的技术也有所提高,可以源源不断地铸造几乎能乱真的铅、锡其里、铜烫其外的私钱,以取代过去的铅、锡杂糅的私铸钱,从而使劣币更易于进入市场,为人所接受。

私铸的铜料来源,大量的是民间私采铜矿而得。北宋太宗时,“信州铅山县出铜无算,常十余万人采凿,无赖不逞之徒,萃于渊薮。

官所市铜数千万斤,大有余羡”。这些“余羡”的铜料,则毫无疑问流入私铸者之手,或私铸铜器或私铸铜钱。神宗王安石变法期间,对矿产品的分配实行二八抽分制,规定冶户将所炼得的铜料,二分作为矿税上交给国家,其余八分则为冶户所有。这八分私有的矿产虽原则上应“除抽分外,余数并私买入官”,但实际上坑户却往往私藏起来待价而沽。宋代原铜生产数量最多、最重要的州是韶州,与之相应的是较大的生产规模,工匠人数最多时“四方之民弃农亩、持兵器,慕利而至者不暇十万”。由于采铜过多,官府已患无本钱可买,因此常常“止给空文,积逋巨万”,矿工们“无所取资”,只能“群聚私铸”。

至北宋后期,信州又成为胆铜生产的主要基地,“常募集十余万人,昼夜采凿,得铜铅数千万斤,置四监鼓铸,一岁得钱百余万贯”,但后来由于“百物翔贵,官不曾增价收买,坑户失利,散而之他”。当铜矿出产量多的时候,一旦官府无法支付铜料的费用,不及时加以收购,这些游民即开始用手中的铜料私铸铜钱。

除了民间私采的铜矿源以外,还有一些铜料则来自于成批地销熔法钱、毁铜器,甚至有偷毁佛像铸私钱的。如汉高后二年(前186)政府颁行八铢钱,以挽救荚钱大量贬值的趋势。但是八铢钱和荚钱轻重不等,因此政府发行的八铢钱反而被盗铸者熔化,改铸成三铢重的荚钱。又南朝梁末时敬帝有两柱钱和鹅眼钱,两种钱同价行用。两柱和鹅眼钱同是劣质轻钱,但鹅眼较两柱更轻,于是盗铸者即熔化两柱钱,再掺以锡和铁,铸成更轻的鹅眼钱以牟利。在清代,“私销私铸沙板质薄,官钱一文可铸私钱三文”;私钱“大约以一铜九铅为成色。又销毁官钱,搀入铅沙,以作工本。其有用姜黄煮洗者,名为二黄;其未经煮洗者,名为三毛。每文重不过四分,每千值银三钱六七分不等”。

由于铅、铁的比重大,价格又低廉,因此盗铸钱者为了增加私钱的分量,在铸钱时多掺杂使假。《汉书·刑法志》中即有:“法使天下公得顾租铸铜锡为钱,敢杂以铅铁为他巧者,其罪黥。然铸钱之情,非殽杂为巧,则不可得赢;而殽之甚微,为利甚厚。”在唐代,盗铸者甚至以泥为模,杂以铁锡和青铜以铸铜钱。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他的《岁晏行》中就写道:“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泥,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常相蒙。”宋代亦如此,北宋时“销一法钱,或铸四五(恶钱),市人易之,犹以二三,则常倍息矣”。特别在政府发行大钱的时候,由于大钱与小平钱的比价不合理,民间往往熔小钱而铸大钱。北宋时曾屡次发行当十大钱,“大约小铜钱三可铸大铜钱一”,因此民间纷纷毁小平铜钱,再掺杂铅锡以铸当十大钱,获利可达数倍。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据右迪功郎李耆所奏,江西州县多有私铸,“旧钱百重十一两,新钱百重五两有奇。若毁旧钱千,以铅锡杂之,则可铸二千五百,是以赣、吉等州比屋私铸”。江西以及湖广之间的民间销熔官钱后,甚至夹以泥沙重铸,号“沙毛钱”,“游民无赖之徒群聚山谷,销毁崇宁大钱之一,每模铸沙毛二十”。明代的私钱亦“轻裂薄小,触手可碎,字文虽存而点画莫辨。甚则不用铜而用铅、铁,不以铸而以剪裁,粗具肉好,即名曰钱”,而这样的钱,居然还能做到“作之者无忌,用之者不疑,而制钱、旧钱反为壅遏”。

除少数朝代由于特殊原因制作质量低劣外,官府铸钱为了防备私铸,也为了体现国家铸钱的庄严性,一般均大体能做到“不惜铜,不爱工”,精工细作,力求高质量。轮廓较规整,厚薄适中,大小、重量较标准,钱体制作和文字书法都较考究,合金成分也比较稳定,大多钱面平滑,钱文深峻,笔笔清晰,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铸造工艺水平。

即使某些时期由于财政原因而铸造减重的小钱,虽枚重减轻,但仍然质地纯净,铸工精良,钱文清晰秀丽。如王莽时期所铸的货布,书体采用垂针篆,虽细如发丝,但笔画刚劲有力,铜钱本身的制造又有严整的规格,铸造工艺相当高超。又如著名的“北周三品”:布泉、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书体都采用玉筋篆,钱文字棱凸起,笔画丰满挺拔,为南北朝钱币之冠。唐初开元通宝上的文字出于大书法家欧阳询之笔,每个字都含有隶书、篆书和八分三种字体,堪称绝品。至于北宋钱币上的文字,行、草、隶、篆、楷书无不具备,多见名家手笔。其中最负盛名的则是徽宗赵构手书的崇宁重宝、大观通宝等钱,币文采用徽宗自创的瘦金体,纤细挺秀,劲拔豪放,被誉为“铁划银钩”。这些书法和铸造技艺超群的官铸钱币,确实是私钱所难以企及的。

私钱虽偶尔也有质量较好的,但大多属劣钱。“鼓铸之法,由红炉、翻砂、刷灰、锉边、滚边、磨洗,而后成钱。今私铸钱每文止重八九分,一炉之外,别无锉、滚、磨、洗等事,俗称为沙板,为锤扁,既省铜觔,又省工力”。铸造时尽量减省工序,既降低铸钱成本,又可节省时间,可快速铸成。又如钱文的书写,官钱上的文字都出自行家之手,书法功底深厚,一般都按照汉字(或满、维等少数民族文字)书法要求,字形规整,布局匀称,有神有韵。而私钱则不然,钱文僵硬呆滞,或纤细无力,或字形歪扭,或布局不对称,或形似而神韵不足,还有的甚至缺笔少画,写法千奇百怪。清代制钱上还有满文和维文,由于汉人不懂满文,因此书写的时候更是错误百出。

目前所见的私钱,虽直径大小与官钱接近,但大多穿孔广大,钱质粗糙,钱形浅薄,钱文模糊不清晰,表面多有夹砂、空洞和铜液斑点,边缘不太整齐。民间盗铸目的即在于牟利,为节约成本,也为避免官府发现,需要速战速决,大多铸造草率、质量低劣,铸钱时用料不精加提炼,含铅、锡量过多,又含有较多的杂质,模具又不精,铸造完毕后又未进行认真打磨,因此铸造的钱多质地轻薄粗糙。如汉代官府铸钱力求“本重而模精”,均采用铜范铸作,而民间的铸钱作坊一般都采用陶范制作,陶范制作工艺简陋,造价低廉,很容易制造出大量的范片,铸造出新的钱币,而且钱范在使用后随之倾埋,既不可惜,也不留痕迹。近年来在河南郑州地区巩县里沟发现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陶范,即是一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铸钱陶范。但用陶范铸作的钱币显然要比用铜范的粗糙得多。

2.改造作伪

除了直接铸造私钱以外,民间对于铸币的作伪,还有间接的途径,即通过各种手段改造原来的钱币以谋取利润。

改造作伪常用的一种手法是所谓的剪边钱,即将官铸法钱剪下外面一圈后再投入流通,剪下的外圈或作为环钱直接使用,或熔化为铜后再用来改铸新钱。这样,一枚旧钱可以当两到三枚使用。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汉代,而在东晋南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流行。东汉后期,剪轮钱和环钱大量流通,考古发现中多有汉代和魏晋时期的剪轮五铢钱。如1953年,河南省洛阳烧沟出土一千六百多枚剪轮五铢,占同类型五铢钱总数的38%。又1987年,河南许昌张潘乡李村汉魏许都故城出土一批窖藏铜钱三百三十五斤,在其中称出的四十斤中,剪轮钱一万四千枚,环钱三千八百枚,其数量是非常巨大的。1996年在河南遂平县车站镇付庄村北发现一五铢钱窖藏,共清理出各类铜钱两千多枚,其中“近80%为钱面翻卷的环钱(大部分残断),近19%为私铸侵轮五铢和无文钱等废品钱”,据学者研究,认为此处应该是一剪凿私钱的场所以及铜料与成品钱储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