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
49299000000016

第16章 改进教学常规管理(10)

孩子的成长实际上也是一个任务驱动的过程。学习任务的有意义设计和任务驱动中的适时评价都是教师的艺术,也是教师最为宝贵的实践性知识。

立足学会学习,着眼健康生活

对于孩子成长来说,学习只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学会做人,健康生活可能更为重要。所以,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学生要有“立足学会学习,着眼健康生活”的意识,把学习表现的含义扩大到学习与生活的习惯。时时关注,常常提醒,明确正确导向,保持活泼操行。下表是求是小学对学生秋假期间的学习生活提出的九点要求。

可能关系紧密的学习习惯。他把关心学生健康生活和学习的要求较为完整地具体化到一张结构性的表格中。学习的计划性、作业行为、社会实践、体育锻炼、课外阅读、有限观看电视、参与家务劳动以及生活礼仪与自我保护都被纳入教师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与其说这是一种评价,倒不如说这是一项教育。过程性评价的精神本身就是将评价融入教育,成为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过,这项过程性评价作用如何,既需要教育工作者在理念上坚持,又需要家长的正确认识与配合。在很多地区的很多学校,这一方法常常是昙花一现,然后真正能够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产生作用的,往往就是坚持下来的学校和教师。

(杭州市西湖区求是教育集团一学生家长)

二、建立学生成长记录

学生成长记录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形式。它既包括学业内容,也包括非学业内容。它主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

国家课改实验区的大部分学校都为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了自己进步的轨迹,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这种关注学生差异和发展过程的思路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成长记录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成长记录没有很好地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没有起到配合学业评价的作用。我们认为,建立配合学业评价的成长记录要注意:

(一)多收集学生在学科分项评价活动中的作品与记录,初期可先选择某一侧重点建立档案,再逐步展开;

(二)学生成长记录应是学生最佳作品档案和学习进步档案的综合,收集时应同时兼顾两个方面;

(三)多引导学生进行纵向对比,重视反思与自我反省,并从中获得学习策略;

(四)坚持诚信原则,记录尽可能典型、客观和真实,而不要生搬多主体评价和形式化的语言。

学生成长记录较多地运用在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上,配合学业评价的成长记录既是对学习能力分项评价的操作支持,也是促进学科教师关注学习过程的措施。在教师们习惯以定量的成绩分数来描述学生学习状况的今天,强调用学科成长记录来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可视化载体,意义深远。

案例2.12成长档案袋评价的操作办法

新课程的评价应该体现在具体学科的发展性评价上,我们要对评价的目的是什么、由谁来制定评价方案、由谁来评价、对哪些内容作出评价、怎样进行评价等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探索。

(一)评价途径——综合呈现与分类评价相链接

评价途径的确定将影响我们进行具体评价实施操作,在新课程提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导向下,我校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主题确定为“知之、好之、乐之”,总内容分解为四项三级评价项目,具体由“学生品德行为评价、学科学习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地方校本课程学习评价”构成综合评价内容,我们以“分类评价、综合呈现”为总体框架,其中“分类评价”与“综合呈现”之间呈线性链接关系,并突出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根据学校实际、学生、家长的接受程度,我校学生综合评价的结果以“等级+分数”、“等级+评语”形式予以反馈呈现。

(二)评价内容——核心能力分项评价

评价体系的整体建构将体现反映出我们对学生学科发展性评价的整体走向与把握,为了体现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要求教师首先把握学生学科发展性评价的总体要求,其次认真学习各个学科课程标准对评价实施的意见与建议,从而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在评价目标的指引下,构建起由学科评价的目标、内容、主体与方式有效组合而成的体系。

(三)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适度融合

重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具体是将学科评价分为学习表现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两个方面,在学习表现评价过程,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内容,主要采用质性评价,如观察、访谈、学习日记记录、行为评价等,而在学习效果评价方面根据则采用质性与量化相互渗透的方法进行评价。

(四)评价主体——多元主体分层分类组合策略

新课程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改变了传统的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形成了既包括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家长的评价的多主体评价体系。我校在以上多重主体的构建中,根据评价主体在评价中承担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如下的分层分类组合:

评价主体角色

引导式主体:教师、家长;

互动式主体: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

交流式主体: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小组内

体现了:①教师激励性评价、赞赏性评价;家长支持性评价;②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同伴之间互动性评价;教师与家长之间互动性评价;③师生之间交流性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使评价成为多主体共同参与和交流互动的活动,从而能比较客观地评价一个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五)评价过程——以成长档案袋为载体的过程性评价

对评价的内容进行有效选定,是评价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学生成长档案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果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所以采用学生学习档案袋收集评价材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同 时学生学习档案袋的评价是发展性评价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的评价方法。例如,我们所建立的《科学》成长档案袋中融入了学生的书面测试结果、课堂学习评价,包括探究活动、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等表现性任务等的多种形式的过程性评价内容,所以我们把学生的成长档案袋看成是一种载体,因而对其进行的评价其实是一种凸现过程的质性评价。

(六)评价结果运用——交流与反馈相结合

教师与学生都应该重视评价的反馈功能。我们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为了发展的评价是没有止境的。在这种状态或者观念、理念的指引下,反馈或者说改进的建议是最好的一个环节。通过反馈和诊断,教师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帮助学生改进其学习方法与策略。

(温州市第八中学 盖庆春 胡玫 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