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
49299000000056

第56章 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2)

(四)示范课——反思性教研活动

示范课是组织相对成熟的课例向教师开放,以形成一种导向。如优秀教师的获奖课例、课程中的关键课例、典型课例等。这种课应体现较为明确的教学方法等主题。体现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些问题的方法。

其操作程序一般为:

1.确定观摩研讨主题。主题的确定要根据教师的个人特长,符合当前教改热点问题的导向,符合教学基本原理。

2.开放示范课。开课前要将教学设计印发到每位听课教师手中,要求听课教师围绕研讨主题带问题听课,把握课例中的得失,并在课后立即提出一个“即时问题”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研讨做好准备。

3.双向说课。示范课执教教师以说课的形式围绕主题介绍教学设计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就听课教师的“即时问题”开展双向交流。

4.主题研讨。教师围绕研讨主题,结合示范课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广泛研讨,并在课后作重点点评,最后由活动的组织者(一般为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进行归纳小结并作有针对性的理论讲座。

5.迁移延伸。要求听课教师仿照示范课的成功经验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使所学内容在课堂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深化。对力所能及的教师,鼓励以课题的形式作深入探讨。

前两种教研课型主要在提高适应期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后两种教研课型主要在提高成长期教师的反思能力。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三中 颜伟云)

案例8.2不同的年龄 同样的璀璨

在一次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中,一位老教师的话引起我们的深思。

他说:“想当年我们也曾经辉煌,如今是年老观念旧,新课堂离我太遥远,还不如把一本老经念好,课改是年轻人的事。”话虽简洁,却明显地折射出中老年教师的心态:年龄在抹杀他们的积极性,成了他们“念老经”的理由。原本他们都是非常渴望成功的教师,如今却被年龄推到了边缘。我们希望他们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却也无奈:年龄,的确是一条坎。如何让这些中老年教师也在课改的浪潮中潇洒走一回?不仅如此,新教师、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其实每个不同层次的教师群体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其实,回头来看我们的教研活动,每次都是由青年骨干教师唱主角,教坛新秀、优秀教师担重任,而那些新教师、中老年教师则成了旁观者。如何让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在自己原先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成了我们教研活动组织者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思考:年龄无界限,研讨分层次1.课改,呼唤“新”教师

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意识和能力,他们在教师队伍中的影响和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随着新课改由点到面的逐渐铺开,在骨干教师成为新课改引领者的同时,其他新任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同样也需要加入到课改的浪潮中。它需要所有的教师能用新理念、新思路去解读,去实践。所以,不同年龄的教师都必须在新课改中成为主角。

2.学校,亟待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一个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批有思想、有能力的教师,青年教师往往成为首当其冲的中坚力量。但许多学校因此会处于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状况,造成“青黄不接”的现象。在教育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学校要发展,单凭部分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它需要所有的教师共同打造:年轻的该有为,中年的是砥柱,老年的不服输。各年龄层次的教师教育教学的实力提升了,学校才能稳步发展。我校由于地处围垦边缘,教师队伍中新分配的多,代课教师转正的多,老民办教师多,骨干教师稀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时不我待。

3.教师,年龄有话说

从我们对教师的了解中,往往会发现:新任教师非常渴望能受到领导、教师的关注,但教学实力尚需提升;青年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干劲足,希望有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中年教师,职称和荣誉不缺了,得不到的也不渴望了,教学疲软的状态急需改进;老年教师,因为曾经辉煌,又是学校元老,部分“明哲保身”,也有部分渴望得到年轻教师的肯定。

值得关注的是,各个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之间相互缺乏竞争意识,但在同一年龄层次内的教师,他们却非常在乎同伴的想法,都有超越对方的愿望,甚至非常强烈。我们认为,这是有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一道涌动的暗流。

4.学生,教师的课永远年轻

气氛活跃、充满着欢声笑语这样的课学生都特别喜欢。在一次教学活动的调查中,一个学生这样说:“对教师的年龄我不在乎,但我希望教师的课永远年轻。”学生的话告诉我们:处在信息多元化时代的小学生,他们对教师的课堂是有要求的:创新,有活力。

(二)实践:“四大杯赛”淡妆浓抹总相宜

1.启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学校于2005年下半年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在规划中提出了以“四大工程”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做法。由于教师队伍庞大,我们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以教龄和专业发展程度为参照物,将全体专任教师分列入四个工程中:强基工程(“春芽杯”)——5年内新教师;砥柱工程(“春华杯”)——中青年教师;秋实工程(“秋实杯”)——老年教师;名师工程(“名师杯”)——区级及以上教坛新秀、优秀教师。每两年评选一次,并以“四个杯”命名,即春芽杯、砥柱杯、秋实杯、名师杯。

2006年3月,我校举办了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构筑理想课堂”为主题的教师教学才能展示月活动,安排了教师才艺展示、四大杯赛、区域互动、教学成果交流等多项内容。其中“四大杯赛”是重头戏。由于规划合理,激励措施到位,教师们的反应积极热烈,“超越同龄人”的思想武装着教师们的头脑,“四大杯赛”拉开了序幕。

2.热身:未成曲调先有情

为了能在“四大杯赛”的角逐中有一席之地,教师们热情高涨,学习新课程理念、上网查询、探讨交流、课堂研磨。有时一个教师的身后就是一个团队,为上课教师备教案,听试教课,提修改意见。教师们跨越了年龄的限制,年老的学习年轻的,骨干的指导着新任的;教师们也利用着同龄的优势,参加同杯竞争的教师对同一教案各抒己见,并积极用新课程的思想阐述自己的观点。赛前热身奏响了“四大杯赛”的前奏。

3.比武:无边光景一时新

海选赛:“四大工程”活动的参与面居我校历次活动之最。本着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原则,学校把每位教师按规则要求分别纳入“春芽”、“春华”、“秋实”、“名师”四项工程内,每一工程内的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上课海选。150余名教师,人人都是参赛选手,人人都是比赛的评委。

晋级赛:通过海选,各教研组分别推选出四个工程的优胜者。共有25位教师顺利晋级,参与了第二阶段的借班上课评比。在这个评比阶段,相应的教师都必须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共同评出获奖教师,内容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等七门学科。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尽情展示教学才华,体会竞争的愉快,体验成功的喜悦。

夺冠赛:25名教师经过层层筛选,紧张角逐,最后有9位教师脱颖而出,分获“四大杯赛”的最高奖项,捧走了“春芽杯”、“春华杯”、“秋实杯”、“名师杯”。学校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为获奖者颁奖。领导们的拳拳真心让教师们感动不已。

4.尾声:不拘一格促成才

“四大杯赛”亮出了同龄教师中佼佼者的风采,如何让教师们看到课堂教学更广阔的天空?学校配合本次活动,推出了“四大工程”的延伸活动——区域联动。邀请了体育路小学、湘师附小、绍兴柯桥小学三所联谊学校的知名教师和本校的骨干教师分两天集中进行教学展示,名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语言都给教师们美的享受。

(三)启示:花开别样红

1.策略:教师也要“因材施教”

我们常说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其实,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对待教师的培养问题,也需要“因材施教”,这个“材”的内涵是多方面的。我校的“四大工程”即也正是利用同年龄段教师间的相互竞争心理,与不同年龄段教师间的互助共研,通过“分段”比武、区域联动等途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平台:也是舞台

在“四大工程”整个活动中,从“海选”一直到“比武”,在不同年龄段教师的课堂里,都有领导和教师在聆听,在思考,在学习,担任课堂主角的教师何尝不渴望被肯定?教师们有了公开亮相的机会,展示的是自己的才华,流露的是自己的激情,这时候,讲台已成为舞台。

在本次“四大杯赛”评比中,每位教师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每个不同年龄教师都找到了自己发展的目标。同伴可以互助,不同龄者可互学,兄弟学校可联通,教学资源可共享。“条条途径皆平台”,教师的成长,可以从平台起步。有朝一日,平台会成为舞台。

3.肯定:激励教师奋进的催化剂

人都渴望被尊重、被肯定。在活动中,不同层次的教师都展示着自己的拿手课,当听到同伴们赞叹或作为本年龄层次的代表参加相应杯赛时,那种激动、信心、自豪的心情无以言表,因为他们的才能得到了肯定。在“四大杯赛”期间,教师们正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参与教学改革。

4.研训:合二为一的成长通道

“四大工程”的推进,也是我们把教研活动与教师培训相结合的过程,把教研活动开展成为每位教师互动研讨的过程,变独立为合作,变说教为践行,变客串为主角,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使得广大教师在参加教研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让大家在教学研究中体会到:这是一种“创造”,它是教师对新课程富有个性的解读和创造;这是一种体验,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和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这是一种成就,在研究的过程中,既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教师。

(杭州市萧山区益农小学 俞雅君 金利萍)

案例8.3以“学术节”为载体的分层次校本教研

(一)活动的背景与意义

对于不同教龄段、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来说,因为其专业发展规划目标的不同,需求与投入的不同,成效与收益也不相同。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各层次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举办“2006·金秋学术节”活动,将一个学期中各自分散的几项教师研修活动整合成一个系列,要求每位教师至少要“亮相” 一次,感受既是培训者又是受训者的角色体验,同时促使各层次的教师实现形式不同的研修过程。

(二)活动的过程设计

本项活动的最大特点是要求每位教师至少“亮一次相,或开课、或作讲座、或主持论坛、或评课、或叙事交流等等,内容、形式不拘。这一要求触动一些平时不愿“抛头露面”的教师认真审视自己,我的强项是什么?如何亮出我的精彩?这一过程正是教师自我培训的过程。通过教师自报“亮相台”,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教师自择“亮相”项目,教科室再整合成实施方案。

(三)活动的实施过程

1.师徒结对初见成效

第六周的新教师亮相课,虽然十位新教师的公开课水平参差不齐,也很稚嫩,但比起刚上讲台时,已进步不少。而第二十周的新教师汇报课,有的设计新颖、有的课堂互动适度、有的追问针对性强、有的讲解示范到位。短短的一个学期,新教师的进步之快,给人惊喜连连。除本人良好的素质和刻苦钻研,结对指导师的悉心指导外,学校的教研氛围,新教师培养机制及集体备课制度等,也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

2.“青教杯”以赛促提高

由于我校新进的青年教师较多,“青教杯”公开课竞赛活动,参与面较广,也很活跃。预赛的课题自己申报,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个教研活动,一次次磨课就是经历和体验的历程。而决赛采用一个半小时抽签备课制,与市级优质课评比和职称评审的开课程序挂钩,锻炼队伍,为培养骨干教师做准备。

3.高级教师示范作用

高级教师的公开课重在发挥高级教师的示范作用,也促使高级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本学期,高级教师主讲的讲座有《信息整合与课堂教学》、《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关于教育教学叙事》、《作文教学漫谈》、《数学中考命题如何编制》、《我心依旧——心育专题》等,为营造学校的学术氛围,发挥了高级教师的示范作用。

4.论坛亮精彩、叙事鼓士气

因为平时各级教研培训更多地倾斜于青年教师,这次论坛更注重于为教龄较长的教师搭建亮相平台。中老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的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部分教师落寞的幽怨和落伍的恐慌并存,通过交流,亮出自己的精彩,找回自信,再创辉煌。不求一、两次奏效明显,但求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和谐并进。

5.博客敞思想,读书谈感悟

教师博客论坛已经成为我校教师进行思想交流、教学研讨的有效平台,书写的文章数量多,观点新,争论热烈,氛围好,如季禾禾教师关于作文见解的系列文章,在教师与学生中都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我们即将启动“博客之星”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