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活动的启示和思考
1.自报“亮相台”实现个人价值
自报“亮相台”这一环节,为教师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研究氛围,鼓励、调动各个层次的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热情。至少一次“露脸”,不仅促进教师参与意识的增强,而且力求参与层次的深化。学术节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让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场所。
在学术节活动中,一些教师被自己亮出的精彩吓了一跳:“想不到我还可以做得这么好”,“想不到我做的这些工作也这么有价值啊!”兴奋之情无以言表。活动中,虽然忙、辛苦,但相当部分教师感受到愉悦,收获了成功,增强了继续努力的内驱力。
2.预设与动态生成相得益彰
系列活动有较强的计划性和预设性,可以整合学校各部门的资源,提高工作效能。而各个活动的准备过程就是一个个校本教研的主题活动,一次次的案例研讨和行动跟进就是教研组建设和教师整体提升的一个个台阶,教育教学论坛、专家讲座、教育叙事交流、在博客上进行教学、读书交流等,都是一次次校本培训中教师个体教育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机会。不少教师在活动的交流中表现出来的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对课堂教学艺术的独到见解,是预设的活动中精彩的生成,她使活动变得生动、具有活力,提升了校本研修活动的内涵和层次。这也提示我们策划校本研修活动时,要为教师创设更多的交流平台,尤其是留给教师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间。
3.群体意识能优化个体态度
通过学术节传递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校本教研的阶段性要求,教师们渐渐明确了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拉近了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与学校的愿景规划的距离,对学校的教育理念达成共识。随着活动的进行,先进的案例起到辐射作用,增强了群体教科研意识,进而优化个体参与校本研修的态度,形成良性的价值取向。长此积累,能促进学校特色教研文化的和谐生成。
(温州市第十二中学 陈炜)
二、教师发展的自主性
在师资培养活动中,尽管学习氛围和支持条件很重要,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教师对自我发展的自主性。提高教师在研修发展自主性的主要策略有:
(一)尊重教师学习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正如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的研修需求一样,不同个性、不同学科、不同成长背景的教师也都有自己不同的需要。过去的教师培养培训过多地强调了统一性,而使不少研修活动靠“点到”和“学分”来控制教师的出勤。要尊重教师的多样化需求,就要改变教师在教研活动组织策划中的被动地位,让教师对教研内容的确定、教研过程的安排有更大的话语权。
(二)提供一定选择性的学习研修活动
教师学习是一种成人学习。增加选择性是调整研修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体验的重要方法。原先规定教师“学什么”和“怎么学”,现在让教师自己选择“学什么”和“如何学”,教师在自主决策的过程中改变了被动角色,其在研修活动中的真实投入自然也增加许多。
(三)提高教师对学习研修活动的自我决策能力
面对选择性的师资培养活动,注意自我规划,善于自我决策的教师便会脱颖而出。教师对自我需求的理解可能会表层,也可能会深刻;教师对自我发展的决策可能会积极,也可能会淡薄。这就需要筹划学校师资培养工作的同志对教师进行必要的生涯指导,帮助教师建立起积极而清醒的“专业发展观”,提高他们的自我决策能力。
在学校师资队伍培养工作中,对教师的生涯指导甚至要比具体活动的开展还要重要。
案例8.4基于教师研修需求调研的活动策划
2001年起,我校将周五下午的两个小时作为活动教师专业成长时段,采用“精品课堂”教研模式,组织教师研课、磨课、开课、评课,以“尊重、理解、赏识、激励”为原则,让每位教师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三年时间,全校教师都在这个舞台上亮相锻炼,这让教师们更自信、一批富有潜质的教师脱颖而出。但几年下来,大家也发现,教师们对“涛声依旧”的教研方式产生了审美疲劳,有些教师失却了当初的激情,缺失了更多的期待。如何改进校本教研,需要我们思考和调研。
(一)教师需求的调研
为了把准教师的脉搏,听到教师们更为真实的声音,我们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了三轮调研。
2.第二轮调研:让大家为校本教研“开方”
有了上述基本态度的确认,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调研。在将教师第一轮无记名投票结果统计印发给大家的同时,征求大家对“周五‘精品课堂’学习时段”的改进意见。以 下是部分教师观点的摘录:
时间太长;要压缩精炼;小组讨论时间略显拖沓;时间再紧凑些,不要形式化;
应在活动形式和研究内容上做文章,力求活动新颖、实效,内容更具前瞻性、引导性;
诗意一些,放松一些;
适当地改变一下形式,给教师们新的刺激;
有针对性地开设多类型的课。如语文课可以开设识字教学、拼音教学、作文教学的课;
理论、科研能给年轻教师更多的辅导。如:如何撰写论文,如何写课题方案等。
真真切切沉下心来评价课堂教学,挖掘内涵,取长补短。
这轮调查更真实地了解了一线教师的想法。大家为改进校本教研开出许多“药方”。这些建议反映了教师们对专业成长活动的期望,并为校本教研“大变脸”奠定了舆论基础。
3.第三轮问卷:让大家为校本教研免费“抓药”
在第三周的校本教研活动结束的时候,教科室将第二轮调查问卷的结果印发给教师们,然后让他们细读后,完成第三轮问卷的两道题目:
(1)上述1- 25条中,你最认同哪几条?
(2)假如你来设计精品课堂,你有哪些新的点子?(以下为主要观点摘录)
可以把教学设计搬到大众面前,然后再进行课堂演绎;精品课堂的前几天,可将上课内容事先发给教师们,同学科的教师可以试着对该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在自己经历过以后再听精品课堂,可能更有感悟;
能否形成文、理科两组并行的方式展示精品课堂的研究成果,这样机会将更多,研究的内容更专一,氛围会更好。
对有研究价值、有较多争议的问题,可以开放的方式,众说纷纭;上课人选最好是自愿报名,从竞争中产生“精品”。
试让孩子评课,听取纯真直白的感受;
每学期安排一次观看教育类的感人电影;
可举一课例,选取比较有争议的案例,让教师们展开讨论,针对不同教学设计讨论可行性,从而使教师们有所提高;
同一教研组教师针对某一课题,共同设计教案;
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提 高教研的技术含量。
在第三轮调查中,教师的思考显然更为成熟和理性。他们已经作为校本教研的设计者,思考自己的专业成长活动的策划。不少教师的点子相当有价值。事实上,我们后来推出的新方案,就有不少的举措脱胎于教师们的建议。
(二)教研活动的策划
在三轮调查的基础上,学校认真研究并提出了对教师专业成长时段的新设计。周五“精品课堂”学习时段,改为以月为周期的系列活动。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活动一 名师引领。由教师投票和校长会议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名师引领”团队。每位名师负责两小时的校本研修任务,在这个平台上,每位名师要用课堂演绎和理论阐释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具体流程是:上示范课一节——作专业成长报告(教学思想诠释或成长中的感悟)——名师与教师互动(短信互动和口头言说相结合的方式)。
活动二 新秀竞技。由教研组推荐或自荐的青年骨干教师组成“新秀竞技”团队,给他们搭建飞翔的舞台。这在原来教研模式的基础上,作了部分调整:(1)执教教师提前两天上传教学简案,印发给大家;(2)上课结束后的10分钟休息期间,教师整理自己的听课笔记,听课记录采取活页的方式;(3)然后的研讨环节,由提前确定的主评教师和即兴抽签的辅评教师进行评课,并安排互动时段,自由讨论。
活动三 专题探究。该活动分语文、数学、综合三个教研组进行。
由教研组在期初确定3~4个中观和微观专题,由各学科组围绕研究专题进行招标,中标的学科组承担相应的研究任务。每次教研必须是课堂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即“上课(也可以适当采用文字案例或视频案例呈现) +小专题+互动研讨”模式;也可以根据需要,由该教研组邀请其他年级教师(或者外校教师)同上一课书。该板块旨在将研究的视点切入课堂领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活动四 四方汇谈。这一板块邀请专家、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参加。每次选择一个热点话题,以四方汇谈的方式,进行研讨。话题可来自教师自身成长中的困惑,可以来自学生家长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来自学生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教育的热点(三)教研活动策划的体会
1.教研策划不可“理所当然”,而要“把准脉搏”。要想让教师接受并认同一项新鲜事物,必须充分而准确地把握教师的思想,切忌理所当然地强权推进。从三轮无记名问卷中,学校准确地获取了教师的信息,进而把握了教师的思想脉搏——学校教师对原有校本教研制度的大致认同、适度不满以及渴望理性而诗意的教研生活。三轮调查全方位地了解了教师的需求,尽管有些设想目前还难以全部满足,但是通过调查,让大家的需求有倾诉的渠道,有利于活动中的理解、沟通和参与。
2.要让教师从校本教研“执行者”变为校本教研的“设计者”。校本教研是以学校教师为主要研究力量的研究,需要教师自身具备研究的主体意识与能力,不再是他人研究的配合者与受命者。当教师参加了研修活动的策划与设计后,他便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研修中去。所以,通过三轮无记名问卷,让教师们充分参与活动的设计与筹划,从对原有制度的审视到新制度的建设。他们不再是传统的校本教研制度的“执行者”,而是全新校本教研制度的“设计者”。这样的策划方式,真正体现了“教师是研究主体”的校本教研的价值取向。
3.要变“被动参与”为“因需而研”。校本教研策划是否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看它能否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因此,校本教研的策划,要变校方“强迫参与”为尊重教师的“因需设研”。一切教研,都要从教师的需要出发,让教师觉得校本教研能满足自己的成长需求,而不是为了实现领导的个人意志。“因需而研”对于教师发展有如下作用:
一是培养教师的研究兴趣和意愿,使其乐于思考和探究;二是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提高教育研究能力;三是促进教师学习与自身工作的结合,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的持续改进,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张祖庆)
案例8.5基于教师日常问题的自主组合教研
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的展示舞台是课堂,教师的不足之处也会在课堂上一览无遗,所以对教师最有效的帮助也在课堂。但如何组织能够覆盖全体成员的课堂研究与指导,满足每位教师自主发展的需要,我们尝试提出基于教师日常教学中的个性问题的自主组合的教研模式。
(一)有效尝试
自主组合互助式校本教研的提出源于我校语文组的一次活动。
2005年6月10日,语文组唐老师执教公开课《端午的鸭蛋》,课后研讨时就“教学设计”形成两种不同的看法:“由读人到读文”好,还是“由读文到读人”好?双方都有充分的理由。第二天,刘老师就以自己的理解也上了一堂《端午的鸭蛋》,邀上没上课的3位教师随堂听课,课后进行点评交流。当时只有无课的教师参加听课,形式也简单,效果也挺好。
我们觉得这不失为一种教研的好形式。
研讨主题:文本的解读与教学设计
1.我们的认识:①每个教师的个性不同,教学风格也不同,唯有教师的见仁见智,风格各异,才能演绎出百花齐放的课堂春天。②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语文味的课就是好课,能够扬长避短的教师就是好教师。
2.我们的收获:①开课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再设计就是一种教学能力的提高;②听课教师这种有比较有鉴别有思考的听课-评课收获最大。③能够将这种过程与思考整理成文,并能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教研活动就有了实效。
3.我们的感悟:①少点时空要求的教研活动才容易做成常态;②让教师广泛受益,充分认识到校本教研的确是自我发展的有效载体,才会有校本教研的可持续发展。
也正是那次成功的、无意识的有效尝试,让我们又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2005年10月,我校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研讨正有序地进行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觉得以下五个问题较难把握:(1)文本与课外延伸的关系;(2)教学设计及其作用;(3)板书与多媒体的取舍;(4)对现在流行的“背景引入式的体验教学”的把握;(5)对“淡化文体”的理解与把握。
2005年10月18日,刘老师执教《孤独之旅》,试着以课堂来呈现自己对以上问题的看法与答案。课后,大家就以上五个问题开展了坦诚的对话交流,收获很大。我们发现这种带着日常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开课,在课堂中寻找答案是蛮好的形式。
有了语文组的这两次尝试,我们“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个性化的自主组合互助式的校本教研”的思路便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