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学理论及其体系
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包括史学、文学、道德、人生哲学、科学、宗教等,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文化对中国历史影响既深刻又巨大,其主流被后世概括为“九流十家”。他们开创的思想文化,奠定了国学的第一块厚重的基石。经学、诗学、史学、蒙学、书学、文学、科学是国学的主干。经学在汉代占据了主流文化的地位;诗学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长盛不衰;史学自司马迁的《史记》问世,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兴起,直到清代,仍是极昌盛的一个领域;蒙学自《史籀篇》始,到“三百千千”,为中国的文化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学,特别是明清章回小说,则长久地陶冶着国人幼稚高贵的文化性格;古代科学也称为自然国学,通指中国传统的算学、天文学、地质学、农学、医学、水利学、灾害学以及自然观、技术观和方法论等。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根据其内涵与外延,质的规定性不同,普遍将其分成四大类:义理、考据、辞章和经世之学体系,义理之学是国学的主体,包括儒释道、诸子学说及历代思想家的主张;考据之学是指语言、文字、历史、考古之学问;辞章之学是指历代文学着作及其研究;经世之学包括天文、地理、历算等实用科学。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其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最光辉的部分就是以道为中心的儒、法、墨、农、名、兵、纵横、阴阳八大学派,尚有杂家等共十大家。在此加上史学、商业史、文学、科学就构成国学思想在管理上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理论体系。
一、道家学派
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他把“道”划入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万物总根源。《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有一种浑然天成的东西,它先于天地而生。它寂寞无声,广阔无形,独自存在不受任何约束,而且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只能勉强为它起名叫作“道”,再勉强把它形容叫做“大”。因此,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便在这中间。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则按自然的法则运行。天地人都遵从道的法则。《老子》另一个特点是充满朴素辩证思想,《道德经》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低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难易、长短、刚柔、荣辱、巧愚等都是对立统一的,这种矛盾的对立统一便是“道”。
《老子》一书是研究老子思想的主要依据,老子的书充满智慧,他第一个把“道”进行系统的哲学论证,“一阴一阳之谓道”。在《老子》着作中所出现的“道”字数量达七十余次,《老子》每章说“道”是不可说的,也是说不清楚的,因为说清楚了,就不是“道”了。“道”是万物之母,万物连接天地,老子强调,连我们无限大的天和地,都是道的繁衍,可以想像道有多大,有多远。道是至高无上的,它是自然生成的,所以老子提出道法自然。“法”有两种解释,一是学习,向对方学习;二是被约束和管制,服从于对方。既然道是自然生成的,我们就可以说“道”是自然存在,“道”服从于自然。
老子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就是说:“道”无法用言语表示出来,是淡而无味的,它没有形体,看也看不到。它没有声音,听也听不到。但是,如果遵循它的原则去运用,就永远也用之不尽。道家《清静经》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指的小鱼。
烹煮小鱼,不能常翻动。翻动太多,乱搅一气,会把小鱼翻破碎了,搅烂了,烹鱼不可乱翻、乱搅,这是客观规律。“不乱翻”、“不乱搅”,就是顺应规律。“治大国”亦是如此,应按规律去办。对世界万事万物的管理都要顺从客观规律,按规律进行管理,循着规律自然发展,不可强行妄为。凡不按管理规律办事,搞唯意志论,人为地搞一些脱离实际、逆规律的措施,只能把管理搞乱,把事情搞糟。老子所说的“道”就是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要掌握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就必然成功。老子的这个观点可以说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老子有至上的智慧,他对事物往往有深一层的看法,能透过表象而直探其核心,提出和一般识见不同的主张。他所说的:“自然无为,处弱居下,守柔取弱。”这些主张,表面上似乎违反常理,但其背后却有极深的道理。由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学说,延续不绝,成为儒学的重要补充,与孔子的儒家学说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他的哲学思想,无论当时还是后世,无论对唯物论或唯心论,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老子》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涌,唾手可得。”
《老子》的核心就是守弱、守虚、守拙,换言之,就是弱能胜强,柔能克刚。因为弱,被人轻视,才特别向上,有高昂的工作意志;而强者,却往往仗势欺人,得不到人们的喜欢,迟早要被社会抛弃。《老子》把立身、待人、处理、治国的一个普通原则,看作自己的“三宝”,三宝之说,即“吾有三宝,持有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六十七章)。既然是“三宝”之说,那就是表明:不仅势弱的一方不应挣上抢先,即使是力量强的占优势一方,也会从居后、处下中得到更大好处。在君和民的关系中,《老子》主张先君下民;在国和国的关系中,则主张“大国以下小国”(《老子》第六十一章)。
《老子》认为可持续发展,有一定规律,他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而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第七十七章》)。意为春夏秋冬是相互转化的,夏天太热,减去一点就是秋天,再减去一点就是冬天;冬天太冷,加上一点就到了春天,再加一点就是夏天。大自然规律就是“损有余补不足”;人类社会运动的规律正好相反,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用现代的话来言就是“马太效应”,富者越富,穷者越穷。但这种状况不会长久持续下去的,到达一定状态后,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为了解决此矛盾,老子强调,“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第七十七章》)。意思是说,能将自己的利益奉献于别人,惟有那些能看到长远利益的有道者。说明了尽管失去眼前有限的利益,却得到的是长远的无穷利益,这就是矛盾的转化。
道家思想的主要管理价值就是将道与德统一起来。因为“道”就是事物运动规律,“德”就是掌握了事物运动规律,按规律办事;“道德者”
就是认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并能按规律办事的人。道家学派到了汉代时《汉书·艺术志》中才正式提出。先秦时的中国并没有一个道家说法。道家学派主要管理思想是:进时则想到退,退时则想到进,居安思危,居暗思明。对社会有以下三方面影响:第一,强调按规律办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放任主义的泉源。道家主张休养生息,认为人总会自动追求财富,只要政策让他们感到有利,他们就会自觉地去做,因此,道家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认为这是违背了经济规律。第二,反对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智慧的发展,主张愚民政策,这是历史上落后的一面,成为反社会进步的理论基础。因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历史上的落后势力对生产力的发展怀着本能的恐惧,道家是最先公开说出这一点的,是中国古代反对技术进步的鼻祖。第三,为一些社会不满的人,如陶渊明等,寻找理想状态奠定基础。
陶渊明有首着名的诗曾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范仲淹有句明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反映了中国人这种在进退之间,在庙堂和江湖间择机而动的情怀,将把“进士”变成“隐士”,“隐士”变成“进士”跟大自然生活在一起的美好胸怀对应起来。
二、儒家学派
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其思想文化的核心是孔孟之道。儒家思想基本原则是“中庸”,这个原则并非高不可攀,深不可测,而人人不可缺少,人人必须遵守,人人可以做到,是适用于一切事物而适得事理之宜的普遍真理。儒家思想基本理论范畴是:仁、义、礼、忠、恕、和、信、教、均、道。“仁”就是爱心,用孔子的语言表达就是“仁者爱人”、“泛爱众”,意思是说,有仁心的人一定是那些广泛地爱人,让人幸福的人。“义”就是正义,孔子认为一个好制度须符合两个特征,一是“仁”,二是“义”。“礼”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制度,制约人们行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矛盾的一些规则,《左传》引“君子”的话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包括社会组织、政治体制、社会秩序等上层建筑。“忠”的基本意思就是尽心竭力,公而无私,对待人与人关系,应持诚实无欺的忠诚态度,“忠,敬也”
(《说文解字》)。“忠,无私也”(《广韵》)。“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所谓“恕”就是以自己的仁爱之心,去推度别人的心,从而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谅解别人的异同不妥之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和”就是认同,是社会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平衡,员工想的和老板想的不一致,在有差异的基础上达成统一便叫“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信”即诚实不欺,信守契约之意,“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教”是指人有认识世界,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孟子也说,“善教民心”(《孟子·尽心上》)。
“均”即平均分配,《说文解字》讲“均者,平,不偏也”。“道”,了解人,理解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集中而系统,被誉为集大成者,原因是其思想适应了社会和民众,既能够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也能被普通民众接受,因此,经过社会实践长期考验,到汉武帝时,遂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统一的意识形态。儒家文化的基本主张是要有权威、高效、廉洁的政府。在儒家看来,社会一定需要一个权威,因为个人追逐利益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是有矛盾的,一定会导致过分的不正当竞争,这时就需要廉洁的政府去解决。“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无欲速,欲速则不达;无则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孔子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大量的“君子”——职业官员,就是为了提高政府的素质,以便为社会提供更大的福利。二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要求全社会加强学习,认为“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上级的文化素质提高了,会更懂得关心下级,因为他要借助下级的力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下级的文化素质提高了,“会更优则仕”(《语论·子张阳货》)。用今天的话来说,要想出人头地,只能通过学习成才。三是学会中庸之道,就是在矛盾的对立面间,创造性的寻找平衡点,做到不破坏矛盾共同体,问题还能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中行”就是“用中”、“执中”,“狂”或“狷”就是两端,“狂”是过,“狷”是不及,“狂”或“狷”都不好,“中行”最好。《语论》的另一段记载表述得更为清楚:“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子张有些过头,而子夏又显得不及,过头与不及同样不好。很明显,在孔子心目中,惟有无过无不及的中正才是最好的。只知执一端,不知执两端,这种过与不及,荀子称之为“偏伤之患”。他说:“凡人之患,偏伤之也。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其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荀子·不苟》)。“偏伤”就是片面性,只见其一,不见其他,只知执一端,不知执两端。偏执一端,没有他端作牵制,必然走向极端,导致“偏伤之急”。
孔子的这种反对过与不及、主张执中的思想,后学从不同角度做了诠释和发挥,但细加推敲,几乎是众口一词,成为两千余年的儒家不争之论。孟子还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