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法则: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
49316000000015

第15章 乐观—相信自己做得到,你一定会做到(1)

为什么很多能力比你弱的人获得了成功,而你却仍旧一无所获?为什么别人总是能够心想事成,而你还在犹疑不决?很明显你可能缺失了一种更为开阔的心态,你不够乐观,你总是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总是认为自己不行,你总是没有办法更加投入和专注。所以我们需要保持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正如哈佛人所说的那样:当你相信自己能成功的时候,你的成功就会到来。

成功并非你想象中的那么难

如果你觉得成功很困难,那么你将离它越来越遥远。

—哈佛法则

我们对于成功有一个认知的偏差,那就是认为成功往往很难,原因很简单,成功的人很少,而且成功的机会很小,所以成功通常都很难。我们常常听见那些上学前班的孩子哭着抱怨,说自己不想考A,也是因为他们觉得考A太难了,会让自己觉得有很大压力,甚至是无所适从。对于成年人来说,想要获得成功,也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甜点,谁都想要吃一口,但是都在说:“哦,还是算了吧,那肯定很难够到,我不想花费很大的力气做无谓的事。”这种想法并不那么另类或者可怕,但却很容易让我们心生胆怯,让我们失去很多很好的成功机会。

哈佛大学曾经对150名成功人士进行过调研,发现有24个人一直信心满满,坚信自己可以获得成功;有58个人认为尽管有一些意外的因素存在,但是值得去尝试一下;而剩下的68人一开始则感到有些困难,但是当他们专注进去并获得成功的时候,会发现其实成功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在这68个人当中,有一个是哈佛的毕业生爱德华,他和朋友们在硅谷开了一家小科技公司,当时他认为硅谷竞争激烈,自己想要闯出一番名堂实在很困难,他难以想象自己有一天可以像其他科技公司的老总一样成天炫耀自己的产品。事实上,若不是朋友极力地劝说和挽留,爱德华甚至想要退出这个团队,他甚至觉得在一家小公司当个职员也比这样要强,但最终他还是决定留下来试一试。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爱德华发现其实工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因为他们有技术、有实力,在研发上基本不存在什么短板,唯一的问题就是吸纳更多的资金来投入生产和运作,而这些,朋友们会想办法搞定的。事实上,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这家公司就开始声名鹊起,包括谷歌、亚马逊和微软公司都向他们伸出橄榄枝,希望购买他们的专利,或者与之进行紧密的合作。

爱德华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某一天会和那些科技大佬亲密接触,而且还会和他们进行合作,以此来改变科技发展的进程,他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尽管创业的时候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总体来说,并没有造成什么重大的麻烦,至少他们还是坚持挺过来并获得了成功,所以爱德华后来回忆说:“成功并不那么可怕。”

其实如果我们了解生活,就能够看到成功并非只是一种个案,别人可以获得非凡的成就,这代表着你也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应该坚信一点:既然别人能够做到,那么自己也一定能够做到。别人不见得比你聪明,不见得比你更加幸运,不见得比你更加努力。当你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为之付出足够的努力,那么成功通常都是水到渠成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贬低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没有任何理由去将自己和成功者划清界限。

在生活中,我们有过类似的经验,就是当我们对某件事抵触或者认为这很难办到的时候,我们的责任心会告诉我们说“这件事不值得去做”,我们觉得自己是无能为力的,至少不会有任何改进的可能。我们会抱怨那些成功人士,会抱怨自己无能,借助情绪上的发泄来排遣内心的恐惧和苦闷,但是这样做只会让成功渐行渐远。其实我们为什么不尝试着去做呢?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了成功其实也有大众化的一面。当你为之努力的时候,就会发现它其实离自己很近,也很简单。当你成功时,你甚至惊讶于自己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此外,当你失败的时候,若是足够细心,就能够发现自己其实是因为某一个环节出错而导致与成功失之交臂,你会说自己若是做到了这一点,就会成功了。事实就是如此,成功并不难,多数人之所以认为它遥不可及,只是因为他们缺乏那样的自信和乐观,他们患上了成功恐惧症。

大部分时候,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你如何看待成功,你的情感在人生路上为自己所树立的典范是什么样的,这一点至关重要,它将对你的人生和世界观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你保持乐观,那么事情相对更加容易一些;如果你认为自己无能为力,认为成功离自己实在很遥远,那么你将永远与之保持遥远的距离。

乐观,正是我们需要的一种心态,这是我们做事之前需要肯定并加以强化的一种情绪,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行动,才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勇气和动力。其实把成功看得简单一些、轻松一些,将其当成一种生活的常态,那么我们就能够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做事前先找各种理由否定掉,那你什么都做不成

思考的目的是为了去做,而不是为了阻止我们去做。

—哈佛法则

我们讨论计划的时候,常常会上演一场否定的戏码,每次出现一个提案,都会寻找各种理由否定掉,诸如“这样做肯定不行”“能力不够”“机会不好”“存在风险”之类的理由数不胜数。可以说,你是一个很好的思考者,是一个具有危机意识的人,但是把问题想得太复杂,或者将思考当成否定行动的工具,则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做法。

有了一个想法,那么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利益,而且这个利益和潜在的风险相比是不是占据优势,一旦这个想法的利大于弊,我们就可以说它具备了可行性,那么这个可行性方案实际上就具备了实施的条件。我们如果过于看重那些不利因素,觉得但凡会产生风险的都不是好的想法,那么最后你可能什么也做不了。

从20世纪开始,欧洲很多国家就提出了改善城市交通网络的整改计划,瑞士也是其中之一,瑞士政府希望能够在首都伯尔尼建成一个飞机场。好吧,在一个首都建立飞机场,这简直再正常不过了,你甚至用脚指头也能想到这个方案轻易就会通过。可是最后一进行公投表决,这项提议很快被作废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农民不希望飞机吵到他们以及家畜,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可笑的理由毁掉了伯尔尼发展的前程。

当然,不可否认伯尔尼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而瑞士是一个民主的国度,但是这种轻易就否决提案的做法,实际上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办事效率低下。哈佛大学的阿肯教授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欧洲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问题,尤其是北欧,它们虽然并没有严重到不在首都建机场这种程度,但是计划在还没推行和实施之前,因为一盆冷水而浇灭的事例不胜枚举。阿肯教授通过研究发现北欧人有着精密的思维方式,喜欢把事情做得更完美一些,但是却总是喜欢斤斤计较,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提出反对意见,所以基本上很难有什么计划可以顺利实施下去。

阿肯教授还对哈佛大学中的北欧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这些学生大都非常积极,有很多人都参加学校的社团,但是他们也常常是搅局者,常常因为某些小问题而否决团队的决议。而且他们自己通常也具有很多想法,每次有什么计划,就会进行充分的评估,就会尽量去想一些漏洞和不足,借以否定计划。正因为如此,北欧的学生通常都不容易有行动,也缺少可行动的方案。

阿肯教授将自己的研究报告刊登出来之后,曾经还引起了一些北欧学生的抗议,但事实上阿肯教授认为这是很多人的通病,并不限于北欧人,只是北欧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事风格更接近这些东西而已。而阿肯教授也借此给了学生们一个忠告,那就是不要轻易去否决自己的想法,一旦觉得计划的可行性比较高,那么就要在第一时间执行下去。

我们都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决策是十全十美的。你觉得盖茨或者乔布斯他们的决策和规划是完美的?那也未必,他们的决策同样存在各种漏洞,同样存在各种风险,但是他们都敢于实施,而且最终获得的成功要远远大于潜在的风险和失误。盖茨说一旦他决定做什么事情,就会想办法排除一切不利因素,但是这些因素从来都不会成为否定决策的理由。还有乔布斯也是类似的人,当工程师告诉他iPhone手机很可能因为改变了键盘格局而遭遇滑铁卢时,这个独裁者不屑一顾地笑道:“你认为这个理由会让我改变心意吗?”而后来iPhone手机大卖。

一个人有想法,有危机意识,能够事前进行周密而详尽的思考,这非常有必要,但是不要让这些想法干扰自己的行动,干扰计划的实施。我们不能总是用一些带有危机感的想法来否定自己的计划,其实一切的思考都是为了让这份计划更加完美,而不是让它消失。一些严重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我们可以进行更为详尽的讨论和思考,但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有时候并不会对大局造成什么重大的影响,我们在评估风险和成果的比例时,应该坚定地执行下去。

其实,一项计划,一个想法,只要大致上对自己有利,只要具备执行的价值,那么就值得去尝试,我们没有必要挑三拣四,给自己泼冷水,没有必要把问题看得太过复杂。做人要乐观一些,这种乐观建立在一种权衡利弊之后的信心上,它会让你觉得所有的付出、承受的所有痛苦都是值得的。

年轻人有着缜密的思维是好的,但是也需要具备乐观的态度,不要过度放大那些缺陷和不足,因为那些缺陷和不足的存在而忽视整体的价值,这样做毫无用处。如果想要做成一件大事,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就要去大胆地付出,如果因为害怕出问题而放弃,那么只能永远站在原地打转。事实上,也许你想要制订一个最完美的计划,但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想法刚好就是那些否定和阻碍行动的想法。我们需要记住这一点。

每个成功的人都是乐观派

你和那些成功的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当困难发生的时候,你在哭泣、在逃避,而他们则笑对人生。

—哈佛法则

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中,这样劝说世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忍耐。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到来。”美好的生活需要一个乐观的担当者来享受,需要的是一个相信自己的人,需要一个对生活抱有希望的人来创造。

不得不说,多数人常常都困在不幸的生活中裹足不前,常常被那些现实的困扰所束缚,每天都活在自卑、悲观、绝望的情绪之中,每天都在为那些烦心事而苦恼。我们是否能够做得很好,是否可以做到更好,是否能够获得成功,也许我们自己也不清楚,因为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就是这样一类人。

你当然没有办法拒绝那些倒霉事,你的生活一塌糊涂,面临着房贷的压力和感情危机,事业毫无起色,你还可能随时遭遇小人的算计。偶尔你要忍受出门踩到狗屎这类小事,或者吃汉堡的时候噎着了,要么就是半天打不到一辆车。那么你会怎样去应对呢?摆着一张臭脸,像黑色杰克一样到处挑刺,和别人过不去?你会喋喋不休地抱怨,像无所事事的珍妮大婶一样到处诅咒和谩骂?你当然还会自卑,然后将这种情绪延伸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你会说:“我已经完了。”

我想说,大概没有人会躲过生活中的这些“黑色幽默”,可并非人人都如此。我们完全可以保持更轻松愉悦的心情来面对,我们从生活中所领悟到的那些理论,并不能真正帮助我们处理好那些不好的事情,但是一个好心态足以解决那些散乱不堪的烦心事。你需要的是一种更乐观的心态,像一个成功者那样去思考、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