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法则: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
49316000000037

第37章 合作—团队合作是哈佛人成功的保证(3)

依据我们多数人的理解,哈佛大学名声在外,应该是依附者众多,想要合作的对象也很多。作为具有优势的一方,向来本着公平开放原则的哈佛大学从来没有强迫于人,它极力倡导一种体面的、有尊严的合作方式,本着自由自愿的精神。比如哈佛大学每年都要和常春藤联盟的下属机构,包括一些中学进行亲密合作,与其他大学含有众多附加条件相比,哈佛大学采取的是随意合作的策略,只要你想合作,且具备合作的价值,哈佛是非常乐意与你联手的。

事实上,哈佛内部的许多机构也会进行合作,而地位上的差距根本不会成为愉快合作的障碍。像学生会和其他一些小型的团体协会也会有一些互动性的活动,当然这些合作的前提都是出于自愿的,不存在力量上的胁迫。哈佛有明文的规定,如果某些团体借着优势诱骗或者压迫其他的团体或者个人,那么团体的核心成员将遭遇开除的危机。

合作应当是一次公平的平等的对话和联合,尽管双方的实力可能会出现悬殊,但是彼此之间的合作应该是令人愉快的,这不是一次强迫服从的互动方式。只有相互需要、相互尊重,并且是出于自愿的合作,才能够创造最大的效益,如果依靠权势来逼迫弱势的一方服从自己的意志,那么这种同盟关系只会是短暂的,而且这种合作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最终很可能会造成相互冲突、相互抵消的局面,这样实际上就破坏了合作的本意。

力量应当是进行合作的一个基础,是相互吸引的一种魅力,但我们一定要排除强迫性力量对于合作的干扰,一定要尊重他人的意愿行事。有一天当我们习惯于用力量说话,用力量强迫别人依附于自己的时候,我们的合作基础实际上已经被严重破坏掉了。

友善的合作比煽动更得人心

不要妄图去煽动你的朋友,唯有真诚友善的态度才能结成坚固的合作关系。

—哈佛法则

今天,我们的国家养成了一种恶习,就是无论说些什么,我们都希望自己另类,与众不同,我们渴望调动他人的情绪,于是不惜采用煽动性的语言,我们甚至不惜成为欺骗者。我们对于沟通交流、对于如何打动他人还抱有偏见,这是一个错误而危险的信号,这意味着我们只专注于如何引诱和讨好他人,意味着我们不再关注事实,不再依据自己内在的良心说话,意味着我们只是善于利用听众情感的人。

我们总是非常崇拜那些能说会道的人,但实际上那些天才的演说者无一不是真情流露的,他们对于情感的投入,对于他人的真诚和友善,远远要比语言技巧更加重要。很可惜的是多数人并未发现和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不曾了解其实最真诚友善的态度才是促成合作的一个重要要素,是一个辅助性的情感因素,而仅仅依靠语言技巧来赢得一时的关注,这种方法并不能长久,而且会造成误解,这样会为日后的合作埋下隐患。

无论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多么牢固,无论彼此之间的合作有多么迫切,单纯的利益并不能真正长久地保护好这种同盟关系,合作应当是真诚的、友善的,这是我们愿意谈论这一切的一个起始点,一个基本标准,这种基准维系了我们日益增长的合作意向和合作需求,确保我们能够长久地延续合作的传统。

如果你足够了解生活,了解人性的弱点,就应当明白煽动性语言只是一种虚浮的技巧,当他人趋于冷静和理性之后,煽动性语言会成为阻碍我们表达尊重和信任的一种障碍物。我们总是说“我的朋友、我亲爱的朋友”,总是说着一些激动人心、振奋精神的话,总是善于说一些蛊惑人心的话,但这些心理上的魅惑往往只是一时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应当是持久而醇厚的。

合作不应当是欺骗和赤裸裸的利用,不应当是天花乱坠的浮夸表现,因为合作需要看重实际的行动,你是如何行动的,你在做些什么,这些才是别人真正关注的焦点。我们需要表现得更加友善一些,煽动性语言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这种复杂性会令合作变得更加支离破碎。

哈佛大学的布朗教授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社会行为学家,他研究了美国历届政府的外交策略,发现美国政府有一个共性,就是说得要远远比做得更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美国政府的两党对立,为了赢得大选,很多时候,候选人不得不说出一些更为浮夸的话,无论是对于自己的民众,还是他国的盟友,美国政府所许诺的东西似乎要比所能给予的更多。正因为如此,美国政府似乎已经渐渐不那么讨人喜欢了,在最新的世界研究调查报告中,有高达37%的世界人民认为美国人是造成世界危机的罪魁祸首,这一数据未来很可能还会升高。尤其是当2013年的“棱镜门”出现之后,世界便对美国政府失去了耐心和信任,其中包括美国最亲密的那些盟友。除非美国人能够立刻意识到自身的错误,能够立刻改正自己的合作态度,那么情况或许能够有所改观。

布朗认为美国人在合作中的双重标准以及对自身利益的绝对保护,实际上使得国际合作中常常充满敌对意味,不必说朝鲜、俄罗斯、伊朗和中国,即便是和美国比较亲近的国家,也在这种朝令夕改、自我保护的外交策略中深受其害。今天的全球化注定了国际合作要更加频繁,同“二战”以及冷战时期的国际大对立相比,现如今合作已经成为主题,但是美国人对于合作的认识还比较狭隘,这有悖于开放的、自由的美国精神。美国人对于合作更看重的是利益,为了这个利益,他们采用的不够务实的合作态度将使自己日渐孤立。

尽管哈佛大学不想过多地和政治靠拢,但是作为美国最出色的学院,而且加上和美国政府千丝万缕的关系,使得哈佛无法摆脱自身所背负的一些政治性的使命。2012年,布朗和哈佛大学其他的教授一起联名给白宫写信,希望奥巴马能够重视更多的合作关系,应当更加友善地对待合作者,其中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因为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军事领域,这3个大国之间都有着很大的合作空间,也有合作的必要,而这种合作必须是友善真诚的。美国人应该放下敌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个世界需要他们,他们同样需要世界人民,而不是依靠技巧性的东西来煽动合作情绪。因为大国之间的合作往往要更加理性一些,煽动性的方式只是为了一时的利益诉求,这样的合作远远不够彻底,也不会让合作伙伴真正信服。

实际上哈佛大学本身就非常重视和别人的合作,它在合作中也得到了很多益处,因此它非常重视合作关系、合作方式的重要性。作为一个超级大学,哈佛要远远比想象中的平实很多,它的生存策略是非常务实的,它也更加注重长远的生存和发展策略,不会因为一时的利益趋向而做出选择。

合作者更希望看到的是你的实际行动,更加看重你对于合作的诚心,而非那些天花乱坠的语言,而非虚有其表的外在展示。年轻人必须深切地体会和了解这一点,需要更加务实地对待自己的合作关系。煽动的力量是不足以长久地维系合作关系的,因为一旦谎言被拆穿,一旦你的煽动名不副实,那么合作关系很可能会土崩瓦解。其实良好的合作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保持友善的态度,只有懂得尊重和信任自己的合作伙伴,并愿意与之分享成功,那样才会使合作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