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旅游服务形体训练
49323900000018

第18章 旅游服务姿态训练(2)

(五)送跨训练

女子要想形成轻盈婀娜的姿态就要学会送跨。在往前迈步时,迈左脚就送左跨,迈右脚就送右跨。但是幅度不能太大,同时要避免左右扭跨。

练习时也可叉腰行走。

(六)综合练习

掌握好了(一)~(五)的要素后就要进行正常行走训练,要注意目光表情,给人自信、大方的感觉。

练习时可听音乐行走;可分组练习;可对镜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能指出学生的缺点在哪,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三、走姿注意事项

走姿应注意的事项有:

(1)服务操作中行走线路靠右,行进时如遇到宾客,应自然注视对方,主动点头致意或问好,并自动放慢速度以示礼让,不与宾客抢道而行。

(2)遇到十分紧迫的事,可加快步伐,但不可慌张奔跑。

(3)上下楼梯时,手不要扶楼梯栏杆,把有扶手的一边让给客人。

(4)行进中不可摇头晃脑或左顾右盼,更不能弯腰驼背、含胸挺腹,还应控制好身体重心,不拖步。

(5)走路脚尖始终朝前,忌“内八字”或“外八字”,女子步度不宜过大,更不得扭腰。

(6)不要将双手插在衣裤口袋里,或背着手、拢在胸前。

(7)行走时,不得吸烟、吃东西、吹口哨、整理衣服等。多人一起行走时,不要勾肩搭背,也不要排成横队,以免影响他人行走。

另外,在旅游服务中还有些姿态是需要注意形成规范的:

(一)蹲姿

在日常生活或公众场合,人们有时难免会有需要捡起掉在地上的东西,或取放在低处的物品。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蹲姿。

1.高低式蹲姿

下蹲时左脚在前,全脚着地,右脚稍后,脚掌着地,后跟提起。右膝低于左膝,臀部向下,身体基本上由右腿支撑,从后背看基本在一个平面上。女子下蹲时两腿要靠紧,男子两腿间可保持适当距离,如图4‐3‐1所示。

2.交叉式蹲姿

下蹲时左脚置步于右脚的右前侧,使左腿从前面与右腿交叉,左小腿垂直于地面,左脚全脚着地。右膝从左腿后面向左侧伸出,右脚脚跟抬起,脚掌着地,两腿前后靠近,合力支撑身体;臀部向下,上身稍前倾。此蹲姿女子较适用。

在旅游接待服务工作中,给客人送茶水、饮品时,如是低矮的茶几,应适用优美典雅的蹲姿。

(二)递接物品

1.方法

递接物品是常用的一种动作,应当双手递接,表现出恭敬与尊重的态度。注意双臂不要分得太开,要自然地将两手伸出。

2.注意事项

在旅游服务接待工作中,所有东西、物品都要轻拿轻放,客人需要的东西要轻轻地用双手送上(小东西可单用右手),不要随便扔过去,接物时应点头示意或道声谢谢;递上剪刀、刀子或尖利的物品,应用手拿着尖头部位递给对方,让对方方便接取。递笔时,笔尖不可以指向对方;递书、文件、资料、名片等,字体应正对接受者,以方便对方阅读、观看。这些微小的动作能体现出你的聪明与教养。

(三)上下楼梯

1.基本要求

上下楼梯时腰要立、背要直、头要正,手不要扶楼梯栏杆。

2.注意事项

不可弯腰弓背;上楼梯时应让年长者、女士、地位高者先上,年轻者、男士、地位低者在后;下楼梯时则相反。

(四)上下卧车

1.基本要求

上下卧车时要用侧着身子进入车厢的方法。下卧车时也应侧着身体,移动靠近车门,先伸出一只脚踏在地面上,眼睛看前方,再以手的支撑力移动另一只脚,头部自然伸出,起身立稳后,再缓步离开。

2.注意事项

旅游接待服务工作中,上车时应让宾客先上车,即首先为客人打开车门,等客人坐好后,方可关门;下车时则服务人员先下车,并绕过去为客人打开车门,协助其下车。亲友一同乘车时,男士和晚辈也应如此照顾女士和长辈。

轿车上的座次有一番讲究。一般认为,车上最尊贵的座位是后排右坐。其余座位的尊卑次序是: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右座。即右为上、左为下;后为上,前为下。

在旅游接待中如果宾主同车而行,宜请客人坐在主人右侧,译员坐在前排右座。如果乘坐的是三排座轿车,则宾主坐在最后一排,位置不变,译员则应坐在主人前边的加座上。客人上车后不管坐在哪里都不算错,不要请他挪动位置。如果宾主不乘同一辆轿车,则主人的坐车应当行驶在客人的坐车之前,为其开道。如果主人亲自驾车,主宾应相陪于边上,以示礼貌和便于交谈。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车后,在后面的客人应改坐前座。

而如果是司机驾车,那么主宾应坐在司机斜后面的位置上,译员、引路者或地位低者坐司机旁边的位置。

第四节 手势练习

手势是一种非常富有表现力的“体态语言”,它不仅对口头语言起加强、说明、解释等辅助作用,而且还能表达有些口头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内容和情绪。在旅游接待服务工作中,规范、适度的手势,有助于增强人们表情达意的效果,并给人一种优雅、含蓄、礼貌、有教养的感觉。但手势不宜过多,也不宜重复。过多,显得指手画脚不够稳重,会令人生厌;反复做一个同样的手势则显得单调、乏味,缺乏艺术性。因此,交谈时要留心控制自己的双手,不随便乱动,以保持优雅的风度。旅游从业人员在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客人交往时,了解并懂得他们的手势语,可以避免误解与不快。

做手势时,四指并拢,大拇指自然向里靠,手掌与前臂成一条直线,肘关节自然弯曲,同时记住“欲扬先抑、欲上先下、欲左先右”的原则。手势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多。注意做手势时应用右手或双手,而不可单用左手,掌心不能向下,不能攥紧拳头,也不能伸出一只手指去指指点点,这些都含有不敬的意思,在交际场合、服务工作中都是极不礼貌的。运用手势还要注意与面部表情、礼貌语言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配合,才能体现出对宾客的尊重和礼貌。

一、常用规范手势

(1)“请”的手势。这一手势在旅游接待服务工作中用得最多,是其他手势的基础。如“请进”、“这边请”、“里边请”、“请跳舞”等语义。要求右手从横膈膜处打开,在身体的右斜前方、与地面成45°、身体前倾15°左右,目光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并加上礼貌用语。

(2)“请随我来”的手势。当为来宾引领或引向某处时,需要采用这种手势。要求是:在来宾斜前方,边招呼,边做手势,后退二三步,把来宾引向目的地。其他要求同“请”的手势。

(3)曲臂式“请”。若一只手拿着东西或扶着门,而另一只手不便做“请”的手势时,可采用曲臂式“请”的手势。要求在“请”的手势基础上,手臂由体侧向体前摆动,与身体相距10cm左右,掌心向上,身体稍前倾,头略转向手势所指方向,面向客人,面带微笑。

(4)双臂侧摆式“请”。如果面对较多的来宾,又是站在来宾的侧面,此时可将两只手臂向一侧摆动,做“请”的手势即一只手从体侧抬起,曲臂,略低于肩部,掌心向上;而另一只手从体前曲臂抬起,掌心朝上,距身体10cm左右。

(5)双臂横摆式“请”。如果面对较多的来宾作自我介绍,或为了引起大家注意时,可采用双臂横摆式(即双手从体侧抬起,曲臂,略低于肩部,掌心向上)。另外,如果面对宗教人士作自我介绍时,可右手放在左胸上方身体前倾行礼。

(6)直臂式“请”。当为来宾指路、指示方向或指向某物时,可以采用直臂式。

要求是:指近处物时,手臂基本伸直抬到略高于肩的位置,再指向被指处;指远处物时,手臂基本伸直抬到略高于肩的位置,再指向被指处。同时,上体前倾,面带微笑,眼睛看着所指目标方向,并兼顾客人是否看清或意会到目标。

(7)斜下式“请”。当请客人入座时,可以采用斜下式。要求是:直臂斜向下,掌心朝外,身体前倾,目光从客人很快转向椅面,并礼貌地说:“请坐!”。

二、国际上手势的差异

在国际交往中,由于语言不同,往往要借助某种手势来帮助说明问题。由于习俗不同,同一手势、动作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含义也各异。意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手势传递不同的信息,相同的手势在不同的地方传递不同的信息。同时,手势动作的准确与否、幅度的大小、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这些也都是很有讲究的。手势能体现人们的内心思想活动及对待他人的态度,热情和勉强都可以在手势上明显地反映出来。

瞯“OK”手势。在美国表示满意、好或平安;在日本表示“钱”;在法国南部意味着“零”或“一无所有”;在巴西、俄罗斯、土耳其、突尼斯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则表示侮辱;在马耳他,则是无声的、恶毒的咒骂。

瞯“V”字形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在一次演讲中伸出自己的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构成“V”的手势来表示胜利。从此,这一手势广为流传。

中国人同时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二”。在英美等国,掌心向外表示“胜利”、“成功”,掌心向内则表示“伤风败俗”;在非洲国家,这种手势一般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东西。

瞯“竖起大拇指”。在中国跷大拇指是个积极的信号,通常表示高度的称赞、夸奖、了不起、“老大”的意思;跷小拇指则有蔑视、贬低、“差劲”之意。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跷大拇指是搭车旅游者示意搭车的手势,是一种善意的信号。英美人士还习惯于将两个大拇指不停地、有规律地互相绕转来表示自己目前无事可做,闲极无聊之意。在希腊,急剧地跷拇指,则表示要对方“滚蛋”。在日本,女的向男的伸出表示问对方是否有女朋友,而男的向女的伸出则表示邀请她出去玩;在澳大利亚则表示侮辱(尤其是横向)。西方人还常以拇指指向朝下表示“坏”或者“差”。

瞯“小拇指拉在一起”。在中国表示有所约定;在阿拉伯国家则表示断交。

瞯“伸出手,掌心向下挥动”。在中国、日本表示招呼别人过来;在美国表示招呼小动物过来。

瞯“叫人”。在美国呼唤服务人员,要用食指向上伸直;在日本,则把手臂向上伸,手掌朝下,并摆动手指;在非洲各国餐厅吃饭,叫服务员通常是敲打餐桌;而中东各国,轻轻拍手,服务员即会意而来。

瞯“拍肩”。在中国是掸去肩上的尘土;吉普赛人则表示快滚开。

瞯“用食指轻拍鼻子”。在意大利南部和中部,这一动作表示要别人保持警觉;在威尔士,则表示对方多管闲事。

瞯“两指交叉”。在美国和欧洲国家,意味着好运或希望得到保护;在巴拉圭,这一手势是失礼的。

瞯“双臂交叉置于身前”。在大多数国家都是无所谓、很随便的,并无实际意义;在斐济,却表示听者对说话者的敬重。

瞯“敲额头”。在德国,人们常常用食指敲敲额头,表示某人的思想或行为不正常。而在荷兰,用食指敲敲额头,你越敲他越高兴,因为荷兰人敲他太阳穴表示很有头脑的意思。

瞯“手指放在喉咙上”。在俄罗斯,人们将手指放在喉咙上表示“吃饱”。日本人用这一手势表示被人家“炒了鱿鱼”。

瞯“双手与头并齐,掌心向着观众”。在英、美等国的公共场所演讲,演讲人要示意听众保持安静,就得举起双手与头并齐,掌心向着观众。但这一手势在希腊和其他一些国家则被认为是投降的姿态,是最丑恶的现象。

瞯“摸胡子”。希腊、南意大利和南撒丁岛,在主人请吃饭时摸摸胡须就表示“够了,我不要了”的意思,看到此动作主人就不会再给他斟酒了。

在旅游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经常要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风俗习惯的人打交道。因此,特别要注意手势在当地的表达意思,掌握服务技巧,克服交流障碍,以免处于失礼和难堪的境地。

第五节表情训练

在人际交往中,表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可以传递人们内心世界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人的面部或姿态表现出来的。旅游接待人员在工作中有必要正确地把握和运用好自己的表情。

一、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又称“目光语”。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无尽的”。这说明,眼睛语言的表现力是极强的,是其他举止无法比拟的。旅游接待服务人员应懂得合理、适当地运用眼神来帮助表达情感,促进人际沟通。

(一)目光的正确运用

1.一般情况下,从距离的角度来说,近距离交谈或坐着时注视对方的三角区域(即额部下方到唇部上方);远距离则注视的范围可更大一些(即额部下方到上半身)。

2.在见面时,不论是否相识,首先要用目光正视对方片刻,面带微笑,显示出喜悦、热情的心情。对初次见面者,还应微微点头,行注目礼,表示出尊敬和礼貌。

3.交谈中,应始终保持目光的接触,以表示对谈话话题感兴趣,随着话题、内容的变化,应及时作出恰当的反应,使整个交谈融洽、和谐、生动、有趣。

4.交谈和会见结束时,目光要抬起,表示谈话的结束。总之,一个良好的交际形象,目光应始终保持坦然、和善,既不回避正常的目光交流,也不盯视别人,以造成对方的不适与难堪。

5.由于民族、地域、习俗文化的不同,目光的运用也有一定的差异。如在美国,一般情况下男士是不能盯着女士看的,而两个男士也不能有过长时间的对视;在南美印第安人的一些部族中,人们在交谈时,目光要各朝着不同的方向;日本人在交谈时,目光要落在对方的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