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审视高等护理教育的质量与标准
49380400000025

第25章 结语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护理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以来也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90年代末开始,教育规模迅速扩展,开办护理本科教育的院校从1998年的18所骤增至2003年的133所。这些院校中有不少是由原来的中专护校升格或合并而来,也有不少是新增的,尚缺乏足够的办学经验和条件。如何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保证教育质量的同步增长,成为广大护理教育者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的出台和本土化进程,以及国外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的发展和完善,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和研究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于是,构建我国自己的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以规范和保证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正确的行动需要正确理念的指导,在着手制定具体的标准之前,对标准的内涵、逻辑体系,以及构建标准的理论基础、方法模式和策略等进行先行性探索十分必要。本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1.从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外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实证研究得出:①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可分为两大不同内涵的标准,即本质质量标准和(过程)评价质量标准;②标准体系以本质质量标准为核心,我国应首先构建本质质量标准;③本质质量标准常以专业胜任力标准为表现形式。

2.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尝试对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国外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在中国的文化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国外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构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应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

3.首次从人才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角度探讨了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理论基础。根据人才类型结构理论和《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护理人才类型归于工程应用型,将高等护理教育类型定位为5A类。认为素质教育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可为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4.分析得出功能分析法和以“结果”为基础的模式比传统的任务分析法和以“输入”为基础的模式更适合于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

5.在研究基础上得出了“蛛网式”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逻辑体系的基本框架模型,具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由科学基础、专业基本胜任力、专业核心胜任力等三个模块组成,即“蛛网式”模式图中呈轮状排列的部分。第二部分为护理程序的应用模块,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等内容,在“蛛网式”模式图中呈箭头状由内向外指向外面的工作世界。这说明在护理专业实践中面对具体临床情景时,需要灵活地将有用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于运用护理程序的过程,以达到解决护理问题,最终实现护理工作的目标和期望结果的目的。值得指出的是,上述框架只是对作为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核心的相关知识能力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序列的一种抽象概括,它规定的是高等护理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的能力/胜任力结构体系。该框架的主要目的是为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提供指导,为护理院校师生提供一个较为直观的护理知识能力蓝图,为高等护理教育质量的评估和监测提供依据。

因研究时间、条件和资源的可及性限制,只选择有代表性的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做梳理分析,对其他如加拿大、法国、芬兰、日本等国家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未作深入研究和剖析。同时,本文着重于本质质量标准及其构建理念和策略方面的探讨,对于以评价为主要目的的过程质量标准的构建问题未作展开,今后还需开展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另外,如何将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有机结合于护理教育实践中,并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等应用层面的研究也有待于进一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