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护理美学
49434900000006

第6章 护理美学基础(1)

朋友,当你漫步在大自然的怀抱,感受着明媚的春光,忘情于繁花绿叶、湖光山色时;当你在欣赏一幅优美的绘画、聆听一支动人的乐曲时,你一定会沉醉于一种美的享受中。但不知你是否想过,这些形象、事物为什么是美的?它们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弄清这些问题,对于帮助我们有效地认识美和创造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美的本质与特征

美,是人类的一种高级需要;美,又是人类的一种理想境界。爱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美是亲近的,又是神秘的。让我们一起步入这神秘王国,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一、什么是美

提到美,大家很快就会联想到五彩绚烂的鲜花,苍幽青翠的绿荫,灿烂的阳光,碧蓝的天空,巧夺天工的自然景物,精巧绝伦的手工工艺,孩子清纯的眼睛,少女娇艳的笑容,等等。这一切无疑都是美的,可如果要问:“什么是美?”“美的本质是什么?”这就不太容易回答了。这个问题可以说是美学理论中争论最大、分歧最多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美学中最根本的问题。

(一)西方美学家有关“美”的几种观点

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一美学观点是由西方着名的美学家黑格尔在柏拉图“理念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认为,“理念”是美学基础,但单纯的理念,还不能就是美。它必须在客观现实中直接显现,成为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和把握的。这时,理念才能说是“美”。例如,勇敢的精神是理念,但仅有关于勇敢的精神的概念还不成其为美,勇敢的精神还必须显现为感性的英雄形象,才能为美。因此,黑格尔的美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美与世界的最高理念相联系,因而美必然带有理性色彩和抽象性;其二,美又与客观现象相联系,并藉此显现自身,因而美又必然地带有感性色彩和直观性。也就是说,在黑格尔看来,美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抽象与具体的结合。这一美学观念在后来的美学家中间一直保持着广泛的影响。

2.美在关系

这一观点是由西方着名的美学家狄德罗提出来的。他在“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一文中将这一论断明确提出。他认为,“关系”是美之为美的根本原因。对于关系,他作出了三种解释:其一,是关于事物自身内在结构、秩序、安排等因素,称之为“真实的美”;其二,是关于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间的对比、相配的关系,称之为“相对的美”;其三,事物与人的关系,称之为“关系到我的美”。其中,由于前两种美只涉及事物,而不涉及人,因而又合称为“外在于我的美”。狄德罗的“关系说”由于突破了美的孤立性的研究,在西方美学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3.美在生活

这一美学观点是由西方着名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对黑格尔美学观点提出批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认为,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观点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概念定义本身也十分狭窄,并且黑格尔美学理论还有轻视自然美之嫌。基于此,车尔尼雪夫斯基针锋相对地提出“美是生活”的美学观点。他认为,美是人们认为的最可爱、最宝贵的东西,也就是生活。凡是有利于生活的,能够充分显现生活的,就是美的。反之,凡是不利于生活的,不能显现生活的,那就是丑的。

由此可见,车尔尼雪夫斯基围绕着“生活”构筑出自己的美学理论系统。正因为他强调了“生活”所以才把美学研究从虚幻的想象的理念世界引向了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使美不再神秘,而成为血肉可亲、处处可见的身边之物。这些正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这一理论的伟大、闪光之处。

4.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在继承前人美学成果的基础上,将他的整个美学观乃至整个美学思想建立在一个新的逻辑起点上。这个逻辑起点就是:

立足于社会化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从人的审美关系和审美实践活动出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 基于这个逻辑起点,马克思提出了一系列美学观点,并给出了美的本质是什么的进一步回答。“劳动创造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理论内容,而且是立足于总的逻辑起点之上的。

5.移情说

移情说是西方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其代表人物有里普斯、古鲁斯等,其中以里普斯最为着名。这一理论的核心内涵是,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感,经过想象和同化过程,转移到处于“我”身之外的客观事物中去,从而使外物也具有人的情感和生命,并让我们感到。其中,美感产生的关键在于情感的外射。经过这一外射,就会“物中有我,我中有物”了,从而消融了物我之间本来隔阂着的僵硬外壳,进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在物我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随之,美感就应运而生了。从审美活动的实际来看,这种“移情说”是在生活中经常发生和碰到的现象。

当然,这一理论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说,过分强调了情感;把移情这样一个由主体到客体的活动单纯看作是主观的作用;忽视审美对象的特有性质和结构,完全是主体呑没了客体,等等。

(二)中国当代美学家关于“美”的几种观点

1.美是主观的

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吕荧和高尔泰。他们认为,客观事物美不美完全在于主体的主观感受。凡是能被人感觉到的美就存在,凡是不被人感觉到的就不存在。所以,这一观点是以主观感觉来判断美。正因为如此,美的评判标准也就言人人殊,失去了客观的统一性,从而也就失去了标准所应具有的有效性。更为主要的是,这种观点明显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客观论相违背。因此,在当时就受到很多人的批评。

2.美是客观的

这一观点显然与“美是主观的”观点针锋相对,把美的本质归结于事物本身的某些自然属性和性能。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蔡仪等。他们认为,美是客观的和非主观的。其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美在于客观事物本身,与人的主观愿望和情感毫不相关。其二,客观事物的美在于其典型性。所谓典型性,是指能在个别性中反映出种类的普遍性,达到种类的一般性与个别性相统一。其三,美是永恒的,它既不为历史所改变,也不会为人的主观情感所动摇。人的美感只能反映美,而不能改变美。总之,美是客观事物的本身属性,而这一属性就在于典型性。凡是典型的就是美的。

3.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这种观点认为,美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这样的判断有一定的说服力,似乎克服了“美是主观的”和“美是客观的”两种观点的片面性,在人们面前展示了一片新天地。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我国当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 后来,朱光潜先生对主客观性相统一的理论进一步作了修正,使其带有了不少实践的色彩。

4.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为李泽厚。其理论内涵为:第一,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胁美一方面是客观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美又离不开人类社会,与人类生活相关。因此,美就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属性。第二,美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客观社会性,二是它的具体形象性。第三,自然之所以美是由于“自然的人化”,从而带有了社会性。这里的“人化”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指人对客观自然进行直接改造;其二,指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使自然以另一种面貌进入人类生活。但无论哪一种“人化”,都使自然物打上社会的烙印,成为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从而具有美的意义。在当时的大讨论中,虽然也有人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但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并渐渐成为美学发展中的主流。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美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产物,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目前人们对美下的定义是:美是客观对象以迷人的物质形式呈现出来积极的、正面的、肯定性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具有普遍性、共同性的品格和特质。所谓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自觉的创造力量,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人能够按照作为对象的客观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规律来进行生产和创造,这体现出人类自由创造的规律性。同时,人能根据自己的目的、意图和要求作用到客观对象上,使之发生对自己有利、有益的变化,体现出人类的自由创造性和目的性。人类自由创造的规律性和目的性的高度统一,通过令人愉悦的感性形象在客观对象中呈现出来,因此,客观对象就成为美的对象。

二、美的特征

黑格尔说过:“美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而美也是到处出现的……人类的本性就有普遍爱美的要求”。美的事物千差万别,美的种类异彩纷呈。在美的世界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属于共性的东西,这便是美的特征。

(一)形象性

美的事物总具有一种鲜明生动的形象性。所谓形象性,是指美具有一种能与具体感性的形象为人们的感受器管所感知的特点。美的事物一般都是以其具体的感性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使欣赏者得到一种直接的感受。任何美的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无论是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还是科学技术美都是这样。

社会美中人的服饰美、仪表美以及城市的布局美、居室的装饰美等都是具体可感的形象。人类的心灵美,看不见、摸不着,似乎是纯属精神的东西,但是它总是通过言谈举止,通过具体社会实践表现出来。人们的行为,就是一种可以凭感官感受到的感性形态的东西,这便是其形象性的体现。

在自然美中,无论是日月星辰、名山大川、花卉树木,还是水中游鱼、林中飞鸟、草原牛羊,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都以其自然的感性形式令我们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得到美的享受。自然景观中不同的形象,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如人们所熟识的天下名山中,就常常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其特点: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峨眉天下“秀”,黄山天下“奇”,青城天下“幽”。

在艺术美中,艺术家总是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体,将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以具体形象表现出来。我们在揣摩中国莫高窟色彩斑斓的佛像时,在面对西斯庭教堂天顶上那幅米开朗琪罗绘制的充满激扬旋律和英雄气概的大幅壁画惊叹时,审美的感受远远压倒了表述那种感受的能力,而被艺术形象、恢弘的气势所震撼。

综上所述,美都是通过鲜明生动的感性形象呈现出来的,都是凭欣赏者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美的内容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形、色、声的物质材料所构成的外在形象显现出来。因此,美具有形象性。

(二)感染性

所谓感染性,是说美具有一种感染人、愉悦人、令人喜爱的特点。所有美的事物,都作用于人的感官,调动人们的情思,使人们受到熏陶与教育。美使人从精神上获得愉悦与满足。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们心里所唤起的感觉,类似于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这形象而准确地说明了美的感染力。《论语》中记载孔子在齐国欣赏《韶乐》时,被巨大音乐美所感染,并深深地陶醉其间,以致“三月不知肉味”。汉乐府《陌上桑》描写了罗敷美女美的姿色,在诗中写道:“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罗敷的容貌使人们为之倾倒,无论老幼均“呆望”不已。这说明美的东西都令人喜爱,使人感到愉悦。美的外表、形式都具有感染性;美的品格、美的心灵更能打动人。

美的愉悦性和感染性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三)社会性

美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属性。美的客观性就在于它的社会性。美虽然可以离开某个欣赏者的感受而独立存在,却不能离开社会实践的主体人而独立存在。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社会美离不开人。艺术美不仅是由人创造的,其表现的内容也是人的生活、人的情感;同时,艺术美的欣赏者也是人,所以艺术美自然也离不开人。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界是无所谓美丑的,只有当人类将自然界视为审美对象时,自然物才有了自然美,自然物的审美属性与审美价值也是绝对不能离开人类社会的。因此,任何形态的美都不可能离开人类社会实践而孤立存在。

(四)功利性

功利性是指美对人来说具有某种价值,或拥有对人类有益、有用的特性。在人类的早期,美和实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例如,原始人把石器打磨成对称的形状,首先是为了实用,但同时也是为了看起来比不对称更美一些。随着社会的发展,美的公益性不再简单地表现在物质的实用性的范围,而更多地表现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上。远古时代制造的陶器,首先要考虑的是它们的实用价值。但是除此之外,人们还要考虑陶器的造型式样、纹饰、色彩等,这些主要是为了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