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49442600000011

第11章 角色理论的研究视角——社会互动(3)

狭义的社会是指在一定地域内,人与人之间通过某个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持续的交互活动,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关系体系,从事各种具体活动的共同体。例如,有时把某个相对独立的学校、高教园区、企业集团等看作是一个社会单位。对此,袁亚愚认为:“社会学的社会概念,在运用于实际的研究和认识领域时,可指任一相对独立的由人类共同体构成的单位,而不管这类共同体的规模(人口、疆域)的大小。”

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社会互动中,既有从微观角度(个人心理和生理方面)考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又有从宏观角度(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方面)考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虽然这两种角度考察对于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根据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从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方面来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学中,个人与社会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一)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创造者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这里所说的人,是人群而不是单个的个人。单个的个人难以谋生,更无法创造社会。只有以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为基础并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人群,才能成为社会的主体和社会的创造者。人对社会的主体创造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是社会生活的开拓者;人是社会活动的发起者;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人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是社会过程的推动者;人是社会和谐的建设者;人是社会管理的创新者。由此可知,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个人利益特别是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认为利益问题是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正是“利益把市民社会的成员彼此连接起来”,“没有共同的利益,也就不会有统一的目的,更谈不上统一的行动”。我们的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关注民益民生问题,制定与此相适应的一系列的社会政策,这正是“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创造者”原理在社会实践中的生动体现,也是这一原理运用的必然结果。

(二)人又是社会的客体,是社会的产物

人既是社会的主体,又是社会的客体。人具有社会性,是社会的产物。

因此,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没有社会便没有个人。社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社会对人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制约作用

个人总是要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对此他不能自由选择,也不能任意更改或超越。同时,个人在其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打上特定时代与社会关系的烙印。

2社会整合作用

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化解各种矛盾,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和维护统一的局面。

3.社会导向作用

社会用一套社会规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有规可循,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特别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的方向。

4.社会交流作用

社会应用语言、文字、符号、网络信息等人类交往的工具,使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群体之间、地域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社会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场所,也为人们的互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5.社会传承作用

社会用人类创造的社会文化,使它们能够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并通过社会而得以积累和发展。

6.社会发展作用

社会不仅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且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当个人由于种种原因而迷失前进方向,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的时候,社会的导向就起了决定性作用。

此外,社会对人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人的社会化作用、社会控制作用等。对此,将在后面讨论。

四、角色是个人与社会的联结点

当我们了解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后,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人是怎样组成或构成社会的问题。个人组成或构成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交互作用的动态关系。根据一些研究者提供的资料表明,这种动态关系有纵横两个方面:从纵的方面来观察,主要是通过劳动将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从横的两方面来观察,主要是通过群体和角色将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由此可知,劳动、群体和角色是个人构成社会的三个“中介”,其中劳动是最基础、最稳定的中介,而其群体和角色则是最常见、最活跃的中介。正是众多活生生的群体和角色,演着一幕幕绚丽多彩的社会剧。下面我们分别从纵横两个方面来观察。

从纵的方面来观察,刘海善认为,人的存在,首先应占有一定的自然空间,即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从生物学意义上看,人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必然要“饮食男女”,这就是“生物人”,即自然存在物;同时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人又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即社会关系之中,人是一切社会的关系综合体,这就是“社会人”,即社会存在物;为了维持生存,人类起初通过搜集的方式向自然界索取天然的物品,当这种方式不再能够满足生存需要时,就迫使人类以生产的方式向自然界索取人工的物品,这样人类通过劳动这个“中介”同自然界发生了交互作用。劳动仅靠单独的个人是不能进行的,而必须依靠集体协作才能进行,这样劳动就把一个个独立的个人联结了起来;人类劳动是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劳动的对象是自然界,这样劳动又把人与自然界连为一体;自然界本身又可以划分为两种存在形态,也就是凡是未经人力改造过的自然界称之为第一自然即原始自然界(例如天然的河流),凡是经过人力改造的自然界称之为第二自然即人化自然界(例如人工河);在人类从事征服自然的斗争时,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人是主动地作用于自然界,但自然规律也制约着人类活动。因而,“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由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家庭关系和其他各种社会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人类社会。

从横的方面来观察,袁亚愚认为,社会群体不仅是个人聚集起来形成社会结构、形成社会的最初阶梯,而且也是个人进行社会活动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及具体场所。个人生存于社会和同社会发生关系,并且感知社会,不是绕过群体而是通过群体而实现的。故群体又是个人通往社会的中介。此外,群体也是社会存在的具体形式和把由个人充任的不同的角色结合在一起发挥特定作用的社会结构单元。社会总是通过无数群体而把自己的成员结合起来形成各种社会结构和组成为一个整体的。没有社会群体,也就无所谓社会。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与作用,也是通过群体而发挥出来的;反过来也是如此。故社会群体又是社会与个人相互作用的中介。

从横的方面来观察,奚从清、俞国良认为,角色是个人和社会的中介。美国社会学家乔纳·H.特纳说:“角色概念显示了社会与个体之间的联结点,这种联结包括那些占据不同地位、承担相应义务并运用角色扮演能力去适应不同类型期望的个体。”他这里所指的联结点,就是说角色介于社会和个体之间,这个观点,非常贴切地反映了角色的本质特征。在这里,“社会”不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而是被赋予了一定权利和义务的“地位”的集合;而个体也是具有一定生理心理特征的各种角色扮演者,只有当角色作为联结社会与个体的桥梁并构成一个有机体时,这时的角色才是实实在在的。

矩阵的行表示社会地位,它分为P1,P2,P3,P4,…,Pi,…,Pm个不同的“位置”,矩阵的列则表示I1,I2,I3,I4,…,Ii,…,Im个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个体与不同地位结合,便产生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对此,一言以蔽之,角色是处于社会结构中某一地位的个体。因此,社会对个体有着一定的行为规范约束和期望要求,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但是,由于个体的心理差异,他们在处于相同社会地位、扮演类似的社会角色时,无不带上个人的人格、心理等主观色彩,从而成为一个个不同的角色,产生了千差万别的角色行为。因此,角色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也是个人与社会的联结点。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2.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陆学艺主编.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

4.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刘豪兴主编.社会学概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奚从清编着.现代社会学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7.周晓虹主编.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8.奚从清,俞国良着.角色理论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9.杨心恒,刘豪兴,周运清.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