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49442600000020

第20章 角色观念(2)

所谓自我概念,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或个体的自我观念。实际上,人们的行为都要受自我概念的影响。然而,自我概念并非先天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米德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人的动机、需要、期望等自我意识,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一个人借自己的行为把自己介绍给别人,希望别人接受自己,同时,反过来别人对你的看法又影响了你对自己的认识。

通过这个过程来预测他人的反应,同时检查、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言谈举止符合角色规范的要求。因此,个人的自我观念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既受个体知识经验、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更受到个人所承担的各种角色及其义务的影响,在这个基础上,才逐渐形成了自我概念,萌生了角色观念。

瑞德(L.G.Reeder)用实验证明了米德的观点,表明自我概念是在与他人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他将美军基地的技术人员44人,分为8个小组,各组分配住一栋房子,让他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几个月后,书面回答以下问题:

(1)在你们这一组中你认为谁是最好的领导者,余者请依序排列;

(2)你认为这一组中其他人将你列为第几名(领导者)。

此外,还有列出头脑最灵活的、工作效率最高的等。

然后,对以下三种变量进行统计:

——自我的估计(S、R)

——他人的实际反应(O、G、R)

——你所估计的他人的反应(E、O,G、R)

结果发现对某一特性(领导性或有效性)具有较高的S、R,其对O、G、R与E、O、G、R也较高,如果有较高的E、O、G、R,那么O、G、R也可能较高。

这个结果表明自我概念的形成,不但与他人的实际反应有密切关系,同时与个体对他人反应的预测也有关系。

角色理论家们认为,角色的规定促进了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使个体从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出发来实施自己的角色操作。而交互作用的这个过程,也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活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事实上,我们都是在已知的背景下,在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的基础上,去改正自己的态度,调整自己的行为,理解和把握自己扮演的角色。

(二)角色观念的形成

纽科姆从发展心理学观点研究了个体的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他认为,个人角色观念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第一是自闭阶段,第二是绝对观念阶段,第三是相互并存阶段。经过这三个阶段,人们才将社会规范内化并接受角色。这个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我们认为,角色观念的形成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拒绝角色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人们拒绝接受任何角色,表现为一种自我中心主义者,就社会心理而言,个体虽然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反应,但是他的反映几乎全部是被动的、消极的,而且从来不用社会规范、道德习惯、行为准则来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仅是一个生物人,而不是一个完整意义的社会人,此时他没有获得任何角色。例如,婴儿就是这样。

2.承认角色阶段

当人们在消极、被动地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感到自己的动机、需要等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部分地按照社会的标准来积极、主动地作出某些反应。认识什么是“必须”或“禁止”的,开始接受判断是非的社会标准,并在大脑中储存部分的社会规范,逐渐学会凭借自己的适应方法来担任角色,此时的主要手段是观察和模仿。例如,3~7岁的幼儿就是这样。

3.接受角色阶段

接受角色具体体现在承认个人的同时,也承认他人的存在及他人与自己关系的存在。这种相互并存的观念的发生和发展,说明人们对角色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并根据自己的分析和认识获得新的动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样,就在自己的社会性动机中包括了对别人的知觉。尤其到了少年期之后,通过参加社会活动,进一步了解了他人与自我的行为规范,明确了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准则,懂得了社会对角色所规定的应尽的社会责任,他就扮演各种角色,与他人进行交互作用,并正式开始实施角色行为。

上述角色观念形成的三个阶段,只是相对而言,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与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社会化程度、生活经历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关系。

四、研究角色观念的意义

树立良好的角色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人虽然是生物的一类,个人是一个生物有机体,但人是高度发展了的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具有高级神经活动,有创造工具、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类才能创造自己的社会和文化。既然如此,那么一个人怎样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角色?这就需要通过人的社会化来实现。

从总的方面而言,角色既是社会化的客体,又是社会化的主体。人的社会化无疑是要创造出适合社会需求的角色。作为社会化的产物,角色的形成,首先体现在角色观念的形成。在这个形成的过程中,角色的社会化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一方面,自然人一经进入社会化过程,他就必须将社会教给他的知识、技能、规范以及各种行为模式内化,而逐渐形成角色观念,以增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体现出角色形成的受动性。另一方面,一个人的角色观念形成之后,他就能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有选择地接受外界施予的影响,并且以积极的行动参与改变外界环境的各种活动,体现出角色形成的能动性。由此可见,角色观念的形成和树立,对个体的社会化起着促进的作用。

(二)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局面

社会是由一群人依一定关系而组成的,这群人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过着集体生活。而这种集体生活则是由角色间的相互行为组成的,并且是在角色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一个人进入角色时,他就要学会按其地位扮演角色,学习和遵守行为规范,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塑造自己的角色形象,并且与他人发生交互行为,分工合作地进行必要的生产及其社会活动,以满足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各方面的需要。任何个人,只有正确理解角色观念,树立角色观念,才能正常地生活在人类的群体之中,密切地配合他人的行为,从而使人类的群体生活以至整个社会能够稳定和发展。由此可见,能不能在培养理想的角色中做出贡献,就要看它是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角色观念,我们就应树立与坚持;对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角色观念,我们就应改变和抛弃。

(三)有助于发挥角色观念形成的心理功能

当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能恰如其分地扮演某种角色时,这个过程既符合社会的期望,同时也满足了个人的需要,亦即一旦个体建立了有关某个角色的角色观念,与此相伴随的两个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个体功能)也随之而来。这两个方面功能的性质可以不同,但导致个人适宜地扮演某种社会角色的激发力却可能相同。社会心理学家汤麦斯曾提出了人类的几种基本愿望中有一种是获得他人赞扬的愿望;另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林顿也指出,获得他人的情感反应是人类需要的一种基本形式。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获得尊重列为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

个体只有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经过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不断接受社会的教化,把社会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等转化为个体的行动,才能引起他人的情感反应,博得大家的赞赏,在群体中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以满足个体自身的心理需要。这正是个体在建立角色观念时的一种潜在目的。

(四)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是为我们树立角色观念提出的共同的根本要求。不论各行各业的角色观念如何的不同,但是都要受到这一根本要求的制约。在我们的社会里,一切优秀的角色,包括各种先进人物、劳动模范、学习楷模以及平民英雄等,他们的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其角色观念渗透着“四有”的精神,因而体现着时代的特征。如果偏离或抛开“四有”这一基本指导方针,那么角色观念的树立无疑是要走向邪路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而角色观念的内容与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密切联系着。例如,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的角色,都要牢固树立角色职业道德观念,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首先是党和国家机关的干部角色,要公正廉洁,忠诚积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还有那些直接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服务的各种角色,必须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反对和纠正带有行业特点的不正之风。许多事实说明,角色职业道德观念越是增强,职业道德建设就越是自觉。

参考文献

1.林秉贤着.社会心理学.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

2.奚从清,俞国良着.角色理论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