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49447200000046

第46章 谨慎的乐观:中国公民美国游

随着中国公民来美旅游首发团于2008年6月17日抵达美国,中美两国业界关注的中国公民游美国的观光市场正式开启,今后中国公民来美旅游团势必如雨后春笋般勃发增长,但市场面临的竞争、规范化等趋势和文化差异可能引发的纠纷现象,也开始被业界有识之士正视。这一市场的前景,可以预期为谨慎的乐观。

首先,是美国的旅游接待能力有待提高,导游素质亟需提升。事实上,无论是东部的纽约、华盛顿,还是西部的旧金山、洛杉矶,接待团体游客的住宿酒店和饮食饭店都很少能达标,数量也有限。此前多年,旅游业者接待大陆公务员、企业界人士几乎无日无之的访问团时,就常常碰上难以订妥酒店的麻烦,今后接待大批旅游团客,可想而知矛盾更多。以旧金山机场附近商圈为例,酒店紧张、饭店饱和的现象早就存在;大批团体客进入后,订房间、床位的难度就更大了。另一方面,华埠也好,郊区也罢,可供批量游客进膳的饭店不多,质量也有限。业界流传“上档次的饭店不接团,接团的饭店吓跑本地客”的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各旅行社能接待50人左右的大巴士本来就不多,在旺季就更加供不应求。这个接待能力的矛盾如果仅仅从“硬件”上改善,假以时日,还不难办到,但美国旅游市场的“软件”也不无瑕疵,导游队伍总体上参差不齐,因为美国没有针对导游的考核制度,各旅行社聘用的导游也极少有高学历出身者,更缺少旅游专业科班出身者,因此导游素质与中国对导游水平的严格培训和要求不可相比。即以华人旅游业看,不少新移民兼职导游以“糊口”需要暂时栖身此行业打工,本身还弄不明白不同景点的特色乃至历史、文化内涵,临场发挥信口开河,“忽悠”者比比皆是。

其次,旅游市场欠规范,业界已经存在的“三角债”问题可能会日趋严重。

从以往的情况看,有些从业者为了竞争只顾低价收团,又不得不到处欠债,牵涉到合作的业界伙伴这儿被人欠、那儿欠别人,“三角债”越滚越乱,整个行业陷入恶性竞争。而今后开放的大陆公民游美国团,据说报价普遍比以往的公务团低,连锁反应之下,旅游业合作链上危机四伏,利润只会降到最低。如果再有旅行社一味标榜低价追求接团,而根本无法保证服务质量,自毁信誉,最终吃亏的还是游客。上述现象,都是潜在的隐性的商业纠纷根源,倘不及早预防、改善、改进,就难以顺利有效接待团体游客,还可能会出问题。

事实也证明,刚刚开放的中国公民游美国,是政治因素和民间交流因素促成的,美国本地旅游市场的准备并不充分。美国作为一个个性化的自由国度,早在半世纪前开始普及的汽车和发达的高速公路网,催生美国人的旅游基本上是个性化的自助驾车游,这也导致美国本地旅游业界接待大团体游客的能力先天不足;美国人外出旅游亲近大自然的本能,远远高于享乐的成分,美国人对风景名胜的保护原则总是高于开发、建设所谓“楼堂馆所”的消费欲望。这一切凸显出中美两国人民的文化差异、旅游观的差异,有可能在今后接待中国公民游美国的进程中导致不愉快甚至纠纷,不能不予以重视。

中国公民游美国往往期望值过高,又总是喜欢比较“硬件”,以高楼大厦为“气派”,以感官刺激和享受为需要,还有那莫名其妙的斗“富”攀比心态。按照业界过去接待大陆公务团的经验看,入住美国的酒店星级标准,游览景点的设施,可能都无法入他们的“法眼”,以为比起大陆来差远了。假若到优胜美地、黄石公园等国家公园游览,大陆客多半会惊异设施“简陋”,缺乏星级享乐酒店和饭店。他们只会惊讶、赞叹、留恋赌城拉斯维加斯、大西洋城的金碧辉煌、灯红酒绿。中国人的吃文化、享乐文化和赌博文化,碰上美国的环保与对自然美的崇尚、欣赏,就可能格格不入。

业界有识人士还指出,大批中国公民游客今后涌来美国,也需要提高本身素质,这其实也是事关国民教育国民形象的大事。诸如在机场候机、签票插队,在酒店房间内抽烟,在饭店用过洗手间后不冲水,在任何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等现象,令人侧目,不改不行。他们举例说,曾经接待公务员团入住酒店,大堂柜台上标明了本酒店谢绝吸烟,违例者罚款,居然有团员甩出一张百元美钞说:“先缴罚款,不能不让老子抽烟了罢!”酒店经理和服务员只能目瞪口呆。据悉,这种失礼失态现象不在少数,不改怎么行?整改又岂是短期能奏效?就经济效益而言,充耳的呼声似乎是大陆游客将带进美国市场莫大的消费量,甚或给不景气的美国经济注入强心针,但有业界人士指出,未来大陆游客游美国,有可能为美国旅游市场增加40亿美元年效益,但美国旅游市场的收益本身不足全美国GDP增长总量的1%,这个所谓“强心针”只是阿Q式的自慰罢。

开放中国公民美国游,无论从民间交流还是观光、消费市场,都应该是双赢的趋势,但前提是双方都应该有充足的务实的心理准备,以及必须各自提升素质和接待水准、互相适应山水、人文旅游的应有的境界,加以有序化的竞争、规范化的行业,这个日益开放的观光市场才可能和谐发展。

(7/9/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