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49447200000058

第58章 《时代》人物折射年度风云(2)

《时代》周刊将这三位女性选为年度风云人物的理由称:她们“相信真相不能被一笔勾销,她们采取行动确保真相不被掩盖”。《时代》杂志总编辑凯利认为,她们象征美国面临的重大挑战,该如何挽回民众对遭受丑闻玷污机构、企业或天主教会的信心。他赞扬三位女性个性坚强,绝对站在正义的一方,而正因为她们是小人物才更了不起。

《时代》周刊以揭发真相的“告密者”(The Whistle-blowrs)一词形容这三位封面人物,具有颠覆社会文化传统的意义。在这一期周刊发行之际,《时代》杂志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百分之六十的美国人视检举告密者为英雄,百分之七十五的民众表示,如果他们发现类似的黑暗行为,也将勇于做一名检举者。这个民意的非同一般之处在于,遭遇恐怖主义袭击、大公司丑闻案等社会、心理冲击之后,美国民众通常鄙屑告密者的逆反心态有所扭转,他们更注意维护大多数人的权益,更崇尚公义和真理,而不惧怕向权威挑战。

当年那个靠偷偷录下与莱温斯基谈话、最后导致克林顿总统绯闻案即所谓“拉链门”事件曝光的琳达·崔普,曾经受到世人的普遍谴责与鄙屑。她作为一个居心叵测的疯狂窥私者、告密者,令大多数美国人厌恶之极,甚至比讨厌独立检察官史达尔还要讨厌这个邪恶的女人。但在今天,罗莉等女“三剑客”走上告密检举的道路,不是出自个人恩怨,不是为了满足窥私之欲,更不是为了出卖灵魂,而是高举公义大旗,伸张国家与人民利益,她们理所当然地获得人民的喝彩。她们的告密检举为美国人的道德标准订立了新的尺度,别人的天大的隐私都可以不管,国家和人民的正义绝不能置若罔闻。前者或是美国人的天性,后者则是美国人在经历大事变后的觉悟。

所以,崔普其人依旧注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罗莉等女“三剑客”则成为世人的楷模而将流芳百世。

全球经济的民生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时代》周刊评选2006年的“年度风云人物”为“使用互联网的每一个人”。当年12月17日一期《时代》周刊发布的年度人物特刊的封面,印着一台电脑,电脑显示器荧幕上写着“你”字。

自然,这不是《时代》杂志第一次选定群体人物为“年度风云人物”。“美国科学家”是1960年《时代》年度人物,“25岁以下一代”成为《时代》1966年的年度人物,“美国中产阶级”被评为《时代》1969年的年度人物,“美国妇女”1975年成为《时代》当年的年度人物,而电脑在1982年成为《时代》杂志的年度人物。

无论平民还是社会精英,如你、我、他之类的群体被选作“年度风云人物”,并非偶然的奇思妙想心血来潮,确实是当今社会的大势所趋。单个的英雄固然不会绝迹,但更多的群体人物也不乏施展的平台。问题在于,谁是当今世界的主宰?或者说,上榜的年度风云人物“使用互联网的每一个人”也即你我他,能够主宰这个世界的变化吗?他们也许是社会的代表,却并非时代的灵魂。

美联社年终评出2006年十大经济新闻,其中一半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美国住房市场急剧降温,导致美国经济自第二季度起增速大幅放慢位列首位;其余包括汽车产业陷入困境、油价再创新高、汽油价格变动等都几乎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中国经济发展令美国经济界瞩目位列十大经济新闻之九,除了说明美国不再忽视中国的经济发展外,中国超过10%的经济增长率在数据化西方世界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般的神话。事实上,泡沫经济和通货膨胀在世界范围顽固地占据一席之地,无时无刻不想冒头搅一番风生水起,美国与中国概莫能例外。

美国住房市场急剧降温,不但重创美国经济,对全球房地产经济的影响也相当大。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市场价格高企与薪水族收入不成比例,官商利益输送形态下的圈地行为、开发模式不仅让广大老百姓沦为不规范市场经济场的弱势族,更催生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隐患。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在国内市场卖不动的大势下瞄准海外市场,依然收效甚微。毕竟,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其杠杆指标作用便会微妙地显现,并且没有地域的限制。曾经如履薄冰的消费者,几番波澜不惊的炒房客,面对这样的颓势都只能看紧自己的荷包而徒唤无奈。

有一点堪可回味的是,美国房地产开发建筑商在房市疲软之后采取的提振措施,完全从市场经济规律出发,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所欠缺的调节。

美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汽车,尤其是运动型多功能车所占市场份额迅速萎缩,导致美国汽车业陷入困境。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大幅裁员,公司的股票甚至沦为“垃圾股”。通用汽车公司在汽车制造业近一个世纪的龙头地位也几乎拱手相让,由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独占鳌头。美国汽车王国的声誉受损,元气大伤,而众多汽车制造业工人的失业,更让美国人的信心低落。

受原油价格上涨、炼油能力不足等因素掣肘,2006年初起美国汽油价格冲破每加仑3美元大关,令驾车人惶惶不可终日。高汽油价格又打击了高油耗的美国车。可以说,这一经济现象对消费者与制造商、销售商都是一场恶梦。美国这个“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在高油价的冲击波下纵然还不至于摇摇欲坠,但放慢速度减缓消费则是迫不得已的现实了。

伊战撤军遥遥无期,地球天灾人祸不断,政坛瞬间风云变化,……芸芸众生最关心的终是自家的民生大计,是经济的眼前表现。“十大经济新闻”将2006年定格为过去式,但所透露的全球经济的民生指标,也为新的一年展现了疗伤、救治和振兴的目标与方向。经济学家、企业家、销售商乃至政府首脑,都不能不掂量肩头的重担,但不能迷失的是:经济的主体终归是老百姓,无数个平民所系的民生现象,就是解决问题发展经济的不二前提。

回头再说这个“年度风云人物”即“使用互联网的每一个人”——“你”,无论全球经济的好坏、战争与和平的此起彼伏,毕竟这个“你”活跃在互联网无远弗届超越时空的大平台,探索着宇宙的无穷变化并且探索、变革着人类生存的形态与模式,已然是当今世界脱胎换骨般的变革,也同时还面临新的诘问:人类是科学的主人,抑或科学主宰人类?在这样的变革中人类仍将不断思索并探索着。

《时代》周刊陈述说,正是“你”们让即将过去的一年发生了天翻地履的变化,成百上千万或许未曾谋面的普通网民汇聚在一起,合力推出像网络大百科、博客(blogs)、影视上载网站如YouTube和社交网络例如MySpace这样的网络世界,然后改变了现实世界。没有哪一个单独的人物能够在过去一年里产生如此之大的威力。因此,“你”成为《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当之无愧。

《时代》周刊的总编在公布这一结果时解释说,一向是国际政经指标的《时代》年度风云人物,选出“你”为年度风云人物,代表了网络时代人人都是主角。

可见,虽然称之为“风云人物”,但获选对象多元化的趋势年复一年地“颠覆”着以往的传统,男人、女人、夫妇、一群人、一个想法、一个地方甚至一台机器,都可以荣膺这个头衔。好坏与否几乎不是选项,只要在过去一年最具有“影响力”,就最具有资格。

(1/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