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送文化下乡活动没有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提供的服务与农民需求的切合度不高。送文化下乡活动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并没有很好地贴合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导致农民对送文化下乡活动的内容不感兴趣。在送文化下乡的活动中,站在农民群众的立场上,提供更多符合农民群众审美情趣的文化产品,同时还要选择合乎他们需求的艺术形式和语言。例如,同样是送戏下乡,在J市农村地区,扬剧往往比越剧、黄梅戏更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其原因就在于前者比后者更符合当地农民的审美情趣。
同时,在整个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农民参与进来,并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具体在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这一环节,可以将许多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选择决定权交给他们,由农民自己根据自身的利益需要和兴趣爱好而选择确定政府应该为他们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的数量、质量和种类。例如,政府为农民送戏、送电影,可以由农民群众点单(即选择他们喜爱的节目和电影),尽可能地使送文化下乡活动中文化产品的供给与农民群众的需求爱好对接吻合。
在送文化下乡的过程中,农民群众的民主参与不仅是必要的,其具体途径与形式也是广泛的。只要他们的利益需要和兴趣爱好是健康无害的,都应该尽量满足。
总体来说,目前送文化下乡活动整体效益不高,农民满意度较低,尚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认为送文化活动满足了自己文化需求的农民仅有0.9%,认为基本能满足的人占12.7%,明确表示送文化下乡活动不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农民比例高达77.7%。
如此的现状给我们提出了警示,只有立足于农民的需要,积极探索改进送文化下乡活动,提高实效,才能真正使农民从中受益。农村文化建设成效不明显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建设缺乏内在动力。无论是从政府的角度还是从农民自身的角度,都没有对农村文化建设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农村文化发展处于困境之中。
由于文化建设不能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和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缺乏积极性。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基层政府考虑的还是公路交通、房屋建设、招商等内容,如何活跃农民的精神文化活动很少被顾及。在访谈中,一些村干部告诉我们村委会的中心工作还是经济建设,“没有经济基础,文化建设怎么上得去?这些东西只能靠经济来带动,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好办事”。很显然,在村干部的话语系统里,国家的经济意识形态无疑是首要的。而对于农民而言,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同样受到了影响。不仅投入没有经济效益,而且参与文化活动,还要影响正常的劳动收入。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农民更加具有经济理性,想问题办事情更多地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由于参与文化活动需要时间、精力上的投入,又没有相应的经济回报且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高,提供给农民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如“蜻蜓点水”一般,来去匆匆,农民并没有从中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获得文化方面的受益。所以从农民的角度来看,进行农村文化建设也缺乏动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从“送”文化给农民,让农民被动地接受,到在农村“种”下文化的种子,让农民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动力,这才是农村文化发展的长效动力机制。
三、农村集体文化活动:重构农村乡土文化的关键因素
除了政府推行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之外,农村的文化活动还包括集体性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些活动一般由村里的文化协会或是由村民自发组织,以农民自娱自乐为目的,是构成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农村乡土文化的重要因素。乡土文化主要体现为农村内部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公共舆论、公共规则等无形的、内化于农民心中的公共文化。
1.农村集体文化活动的衰落
农村的集体文化活动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塑造乡村文化认同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农村的集体文化活动现状令人担忧:缺乏相应的文化组织,举办的活动很少且农民对此的认可程度也不高,基本上处于消亡的边缘。
第一,现在村里举办的集体活动已经非常之少,种类也比较单一。
调查问及的农民当中,57.5%的农民说自己所在的村子现在根本就没有集体活动了,29.2%的农民认为现在农村的集体活动已经非常少了,12.3%的农民觉得现在农村的集体活动数量一般,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举办一些,平时基本上是没有的,仅有0.9%的人认为现在村里的集体活动还很多。
数量上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农民平时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枯燥,生活变得很冷清,许多农民在访谈时都表示自己很怀念以前大家一起参加集体文娱活动的热闹时光。
“以前没事的时候,村里的文化队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文艺表演什么的,大伙儿都参加,可热闹了。现在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集体活动了,一是没有人组织,二是现在大家都各忙各的,好多活动也办不起来。闲下来就自己看看电视,玩玩呗,没有以前有意思啦!”除了活动数量少,农村现有的集体文化活动的形式也比较单一。目前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活动的表演、健身及体育运动,音乐舞蹈、戏曲和棋牌这几类。而且以室内简单文化活动较多,室外氛围浓厚的集体文化活动明显偏少。由于室内文化活动举办起来比较简单,所以是最常采用的形式,如乒乓球比赛、各类书画棋牌比赛等等。不过举办一定数量的室外集体文化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形成浓郁的农村文化氛围,增进农民之间的交流,融洽邻里关系,培养村民对所在社区的认同感,因而不可忽视。
在我们力倡社区关爱、邻里互动交流以解决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带来的人情淡薄、邻里疏离等现代文明症的时候,更应注意在农村避免上演同样的“悲剧”,由一个充满人情的熟人社会演变成一个人情淡薄的陌生人社会。通过力所能及地开展集体文化娱乐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对农民去参加集体文化娱乐活动的原因的调查,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大部分农民去参加集体文化活动的原因,并不在于喜欢活动本身,而是为了“能和亲朋友邻一起玩玩”,占59.6%;“和他人多交流,增进感情”,53.2%;“凑凑热闹”,34%。这足以看出集体文化活动对农民增强人际交往,巩固乡村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第二,农村缺乏民间的文化组织,难以开展集体文化活动。
要想在农村开展集体性的文化活动,必须要有一些文化组织(如文艺表演队,各类文化协会等)来提供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保障,把村民组织起来开展各类活动。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的民间自发形成的文化组织十分缺乏,大部分文化组织只是满足于内部成员的自娱自乐,并没有担当起带领村民们开展集体文化活动的职责,农民对其认知度较低。例如,在所调查的农民当中,村民所在村有业余文艺表演队的占25%,有文化协会的仅占15.9%,只有30.9%的农民经常参加业余文艺表演队组织的活动,而从未参加过农村文化协会组织的文化活动的村民高达62.9%。
不过,农民对民间文化组织举办的文化活动的评价还是较高的,对业余文艺表演队组织的文化活动感到满意的农民有78.8%,19.2%的人满意度一般,只有1.9%的人对此不太满意。对农村文化协会组织的活动满意的村民有53.9%,满意度一般的农民有38.5%,对其不满意的人数只有7.7%。
从以上调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农村的民间文化组织较少,组织的文化活动也不多,但农民对其好评度较高,可见农民还是相当喜爱集体文化活动的。他们关注的并不是这些文化组织提供的具体活动,而是这种文化娱乐的形式本身,因为这种集体性的文化娱乐活动符合了农民文化偏好的特点。
在访谈中一位农民说:
“我们农民喜欢热闹。电视里的节目是好看,但离我们太远,感觉不太亲切。当然还是我们农民自己组织搞一些文化活动有意思啦!不管节目好不好看,大伙儿能聚在一起玩玩就很好。我们对自己办的节目不挑剔的。”在问到村里有没有什么文化组织的时候,大多数农民都表示没有或是不清楚。
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在农民当中认知度较低,原因主要在于这些组织没有向村民们做什么宣传,也没有公开向广大村民招募会员,只是局限于村里的几个文艺能人内部的自娱自乐。以所调查地区一个村的二胡协会为例,该协会的成员就是村里几个会拉二胡、对二胡感兴趣的老大爷。他们每天下午聚在一起演奏切磋。
我们向协会的负责人张大爷询问该协会的创办过程和平时活动的情况,张大爷告诉我们:“创办这个协会完全是因为兴趣。以前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歌舞、戏曲什么的都很感兴趣,最喜欢的就是二胡这种乐器。每逢镇上有什么文艺演出,只要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我肯定会去看的。经常去听演出就结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我以前是小学老师,前几年刚退休下来成天待在家里还真不习惯,闲得难受。我就想,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村上几个对二胡感兴趣的大爷集中起来举办一个二胡协会呢?现在政府不是也鼓励我们农民积极举办文化活动促进新农村文化发展吗?我把这个想法和几个好朋友说了,大家一致同意,并推选我来当这个协会的会长。成立了协会,我们平时的活动就更固定了,平时每天下午只要没事,他们都会到我家来大家练练二胡,聊聊天。每隔一两周我们还会和邻村的协会聚在一起交流切磋。活动还是不错的,会员们都感到生活充实多了。但是一般的村民可能不太了解我们这个协会,也没作过什么宣传,毕竟村里就那几个人会拉二胡嘛!要面向村民搞表演可能就不太现实了,没有活动的资金啊!平时我们自己的一些活动,都是成员们自己掏腰包的,但要是花费太多了我们也不太能承担得起。我们也想给村民们表演表演,但需要的场地、经费什么的没办法落实,所以也都没办了。”由于没有向村民做什么宣传,也没有吸纳更多的成员加入,所以在农民群众中的影响比较有限,很多人都不知道有村里有这样的一个二胡协会。再加上组织管理能力不足,这类民间文化协会很难发挥它带动农村文化发展的作用。由于缺乏搞活动的资金,大多数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尚未将文化活动定期化,形成常规化的活动举办机制,持续性不强,这也进一步限制了民间文化组织的影响力。
第三,农村传统文化几近衰退,处于“消亡”的边缘。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带来了农民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的转变,外来文化的进入和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对传统民间文化产生巨大冲击。由于忽略了本土文化对精神生活的影响和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忽略了传统民间文化所承载的知识和情感等深层价值内涵,丰富的传统本土文化和民间文化遭到冷遇、走向衰落,甚至处于消亡的边缘。在我们所调查的地区,民间传统文化的境遇也不容乐观。只有3.6%的农民认为自己所在村镇的传统文化活动(如庙会、舞龙舞狮等)还非常活跃,认为比较活跃的占27.3%,高达69.1%的人认为农村的传统文化活动已经不太活跃或不活跃了,在有的地区甚至已经没有这些传统的文化活动,或是传统文化活动的性质发生改变,成为一种为经济服务的形式。
以庙会为例,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除了极个别传统文化保护较好的乡镇,很多地区现在已经没有庙会了,还有很多地方的庙会已经异化为一种“物资交流会”,单纯就是一个提供买卖的市场,在庙会上再也看不到热闹的、充满民俗风情的表演,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小商品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