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三一教研究
49476400000006

第6章 林兆恩与三一教的创立(1)

第一节 林兆恩的生平

三一教是在福建莆田地区盛行的民间宗教,作为地方性的民间宗教,最初流行于莆仙方言区,即莆田、仙游两县境内以及惠安县北部、福清县南部等地方。全盛时期,曾经流行于福建福州、古田、闽清、平潭、建宁、武夷、邵武、光泽、宁化等地区,以及江西、浙江、湖北、安徽、南京、北京、河南、陕西、山东等省,备受士人推许。清圣祖康熙末年和高宗乾隆年间,遭清廷禁止,因而衰落。在莆仙方言区以外的流行也因此而中断。

到了近代,随着海外移民的足迹,三一教流行于东南亚地区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并且辗转传入欧美。

三一教,又名夏教,以“道释归儒,儒归孔子”为教旨的三教合一而名“三一教”;又以“夏”之义为大、为中,于岁时为午运,意谓其教义即天下之大道,允执厥中,如日之午,岁之夏,故又尊教主为“夏午尼氏”,与儒之仲尼、道之清尼、释之牟尼并列。三一教由明代莆田思想家林兆恩所创立,重视心性修养和日常道德修养,强调心身性命之要道,三纲五常是至德,士农工商为常业。

林兆恩,字懋勋,号龙江,道号子谷子、心隐子、常明先生,晚年又号混虚氏、无始氏,莆田赤柱人,生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卒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终年82岁。林氏一生倡三教合一,创“三一教”,故世称三教先生,林三教。

林氏为莆田名门望族,有“九牧林家”之誉,《八闽通志》和《莆田林姓族谱》都有相关的记载。林氏自东晋初年晋安林始祖禄公入闽,传十世隋右丞林茂,由晋安迁居莆田北螺村。又五世而至万宠,唐开元间任高平太守,生三子:韬、披、昌。韬公之孙攒,唐德宗立双阙以旌表其孝,时号“阙下林家”。披公唐天宝间授太子詹事,赠睦州刺史,由北螺迁居澄渚乌石(今析出属西天尾镇龙山村),生九子苇、藻、著、荐、晔、蕴、蒙、迈、茛,皆官牧州郡,苇为端州刺史,藻为岭南节度副使,著为横州刺史,荐为韶州刺史,晔为通州刺史,蕴为邵州刺史,蒙为扬州、循州刺史,迈为商州、雷州刺史,茛为福唐刺史故世称“九牧林家”。

林兆恩一族出自九牧长房端州刺史林苇,兆恩六世祖林洪(1239-1434)字文范,为明建文二年庚辰(1400)进士,官辰溪令、沧州同知、儋州同知。五世祖完,号梅轩处士。四世祖耀,号迟庵,以岁贡授清远司训。曾祖父垠,号槐庭。祖父富,号省吾、东山樵叟,弘治十五年壬戌(1502)进士,累官至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制两广。林富生六子,长子万仞,字养浩,荫入太学,终身不仕。万仞娶知州李孚先之女,生三子,长子兆金,字懋南,号鹤山,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进士,官至南京户部主事;次子即兆恩,字懋勋,号龙江,即三教先生;三子兆居字懋协,号壶山,兴化府庠生。林兆恩为九牧端州林苇25世孙,闽林41世。九牧一族诗礼传家,文人彪炳,由唐历宋、元而至明,无改其家世遗风。自兆恩曾祖父垠辈开始,林氏一族文名赫然,有进士十一位,其曾祖父辈有进士两位,林堪,字舜卿,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进士;林塾,字从学,弘治十五年壬戌(1502)进士。祖父辈三人进士,祖父林富,弘治十五年壬戌(1502)进士;林应骢,字汝桓,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进士;林云同,字汝雨,嘉靖五年丙戌(1526)进士。父辈进士三人,林万潮,字养晦,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进士;林谐,字邦介,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进士;林廷升,字彦宾,万历八年庚辰(1580)进士。同辈之中亦有进士三人,林兆金,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进士;林兆珂,字孟鸣,万历二年甲戌(1574)进士;林玑,字光仲,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进士。

这样的家庭背景,对于林兆恩的影响自然是非常大的,“明代士子的思想形态与行为模式,普遍受到家族与科举的影响,尤其是家族与科举结合所形成的阶层化体系,以既有的财富、权势,取得社会中上层缙绅的地位,并经由知识的传授,以知书识礼承续了文明教化,在主观的条件与客观的形势下,成为领导社会的知识阶层”,这为林兆恩后来设教传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在家族里面,对于林兆恩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祖父林富。林富为人生性耿直,不畏权势。在与其叔林塾同榜中弘治十五年壬戌(1502)进士后,官授大理寺评事,时值阉宦刘瑾弄权。正德元年,林富因忤瑾而遭廷杖入狱。入狱虽然是仕途的一次坎坷,但是对于林富来说也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际遇。在狱中之时,林富结识了同样因为刘瑾而入狱的王阳明,两人在狱中患难与共,时常一起谈学论道,颇为相识。随后,王阳明谪为龙场驿丞,林富折为广东潮阳县丞。及刘瑾伏诛,两人均得昭冤。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林富任广西右布政使,王阳明任两广御史,嘉靖七年(1528),林富协助王阳明镇压了八寨瑶族起义。王阳明病重后,推荐林富接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制两广。嘉靖十一年(1532)林富致仕归乡,在东岩山设立讲坛,宣扬阳明心学。林兆恩一直是在林富的教导下习举子业,直到嘉靖十八年(1539)林富去世。阳明心学是林兆恩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林兆恩才完整地建立起其三教合一的理论框架。这个影响最初来自其祖父林富,自小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使得心学的基本观念对于林兆恩来说是驾轻就熟,这从后来林氏思想的发展来看是非常明显的。

林兆恩出生于儒学名门望族,其家世以孔门为教,这一切对于其后来思想的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林兆恩的生平,依据《林子年谱》和《林子本行实录》的相关记载,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童蒙时期(1517-1529),发愤仕途时期(1530-1546),弃名学道时期(1547-1550),创教倡道时期(1551-1598)。

一、童蒙时期

正德十二年(1517)至嘉靖八年(1529),这一时期为林兆恩幼年生活。林兆恩于明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七月十六日生于莆田赤柱司马第。在这一时期,与林兆恩相关的记载中,有两点是比较重要的。首先是对于林兆恩与常人相殊的描述。根据《年谱》的记载,林兆恩出生之时即有异兆,“先是母李氏梦月坠于怀,已而有娠。弥月祥光罩户,异香袭人,而先生遂生。”而《实录》的记载则是更加神化了,“古谶传云:丁丑之岁,弥勒下生。七月十六日寅时,人见司马第李氏所居之房祥光烛天,异香袭人,而三一教教主夏午尼氏林子诞。”这两段对于相同事件的不同的记载中,倾向性则是非常明显的。认为非常之人,其降生即有非常之气象,这是中国传统一贯的看法。而对此与谶言等比附在一起,则是宗教的(或者)类宗教的神化行为。林兆恩从弟林兆珂,作为传统的文人,其对从兄的记载还是比较中肯的,而卢文辉的记载则是神化意味非常浓厚。随后的“抓周”,林兆恩则“独举一镜”,这也成为了林氏幼年与众不同的地方。王阳明也曾见到过林兆恩,正德十五年(1520),阳明造访其家,见林兆恩而奇之,谓其祖林富曰:“此儿丰姿卓异,殆非科第中人,日后福量过先生远矣。”其次,早年的林兆恩也表现出了他的那种慷慨济贫的精神。根据记载,林兆恩13岁时,外出总是会在衣袖里放钱以赠穷人,其母尝责以妄费,林氏对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非妄费也。”这种精神在后来林氏倡教传道的实践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不过这一时期的林兆恩似乎比较迟愚,“每读书数行,须数十遍方能认识”。

二、发愤仕途时期

嘉靖九年(1530)至嘉靖二十五年(1546),林兆恩与所有传统的士子一样,熟读儒家经典,然后参加科举考试,以求仕途腾达,对于他们来说这是生活的基本轨迹。林兆恩16岁撰《博士家言》,词锋焕发,自此一改以往驽钝的形象,文窍开悟,才思大发,下笔如流,出人意表,18岁补邑弟子员。似乎仕途之路也会因之而顺畅,可是,随后林兆恩参加了三次省试,均名落孙山。嘉靖二十五年(1546),林兆恩30岁,将第四次参加省试。此刻林兆恩年已而立,学识长进许多,“有声黉序间,如经义论表、传赋书辞,皆彬彬乎迈秦汉而上之,督学田公汝成、节推章公檗,咸尝鉴其文,有《林生文略》传梓”,对于仕途,林兆恩自然有了更多的期待。赴试之前,族人替他在仙游九鲤湖祈梦,“梦盘中三骰子,掷个么四四,独一么旋转不住。先生文名方藉甚,众咸以八闽第一期之”。

可以说,这次再赴省试,林兆恩是满怀期待的,也是志在必得的。或者仕途与林兆恩是根本无涉的,虽然林兆恩在当时莆田已是“文名藉甚”,但是,省试的结果却与前三次没有差别——依旧是名落孙山。从八闽第一的期望,到名落孙山的结果,这样的落差对于林兆恩来说自然是难以接受的,林兆恩的生活轨迹也将由此而发生改变。

三、弃名学道时期

嘉靖二十六年(1547)至嘉靖二十九年(1550),经过了四次省试落第的打击,林兆恩最终选择放弃举子业,开始“锐心学道”,“锐志于心身性命之学,叩遍三门”,对于儒、释、道三者悉皆从而学之,“从儒者讲道,徒见其详于手容足容之间,剖析支离之陋,恐孔门授受之指,似不如此也。乃复弃去儒者之学,而从二氏者流,徒见其溺于枯坐顽空之习,搬精闭气之术,又恐释迦老子之道,似不如此也。”在遍习三家的过程之中,林兆恩发现三家各有其不足的地方,那么,孔老释迦的原旨是什么?这成为林兆恩开始思索的问题,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林兆恩才在理论上完善了对传统三教的批判和吸收,为建立自己的三教合一的理论奠定了基础。遍习三教,这是林兆恩求道所必须要经过的阶段,只有对三者的透彻理解,才能真正地解决自己心头的疑惑,故林兆恩遍访山林,“数年间,如痴如醉,如癫如狂。凡略有道者,辄拜访之,厚币之,或邂逅儒服玄装,虽甚庸流,亦长跪请教。故莆人咸以教主为癫。而教主殊不为少阻,而真心不退。”这种恳切求道的热情之中,自然也包含着仕途失望之后的无奈,当然更多的是对于真“道”的渴望和探求。后来,在“明师”的指点之下,林兆恩才豁然开朗,确立了以心学为基础的三教归儒的理论旨趣,所谓“一本皆四书五经”、“直指此心是圣”。这样,林兆恩因科举失败而弃去举子业,遍览二氏之教,以寻求心身性命之真意,最后返回了儒家思想,重新确定了儒家思想在自己理论中的核心位置。当然,此时的儒家思想与传统或者世俗所理解的儒家思想已经不太一样,其中加入了很多释道的要素,这是林兆恩自身思想探求的结果,也是其宗教思想的理论基础所在。由儒家思想出发,最后返回到儒家思想,这样一个过程的完成,标志着林兆恩思想转变的完成,也标志着林兆恩本身思想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