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微观社会主义经济研究
49530900000028

第28章 矛盾心理斗争(2)

F.人本主义心理学:潜能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Rogers,1902——1987)在20世纪中叶创立。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一般把行为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称为心理学发展中的第一势力和第二势力。而把既反对行为主义又反对精神分析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视为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健康人为对象,每个人都有自我生长、发展和掌控自己生活及行为的自然力,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蕴藏着巨大、无限的潜力,每个人都有能力寻求和达到自我实现潜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研究和了解人的本性的基础上,假设每一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独立决定,而不是仅依赖社会标准。如果给人以机会,每个人都会全力以赴去发展自己的潜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应该充实人们的生活和帮助人们达到潜能的自我实现。因此,心理学研究改善环境和创造条件来充分发展人的潜能,以满足人的自我选择以及自己所追求的更具创造性、更具意义和更令人满意的生活,最络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并对人的心理本质作了新的诠释,对当今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G.认知心理学:多水平、多层次的信息加工。

认知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主要范式,以人的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索人是如何思考、认知和了解外部世界的,重点研究人们如何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过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语言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而兴起。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U.Neisser)出版的著作《认知心理学》标志着心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他认为人心理学不仅只是研究人的行为,也要探讨作为基础内部心理活动规律,它把人类的思维秘计算机工作原理进行比较,把人视为一个主动的信息加工系统,提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探讨人对信息输入、转换、存储、加工检索的过程,即人是如何通过感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与推理等心理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与转换而成为知识与经验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思维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根据实验结果建立的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模型,促进了对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理解。在认知心理学理论中,还包括了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皮亚杰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智慧发展,要着力探索人类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与机能,他认为智慧的本质是适应,而适应涉及个体对环境刺激信息的同化与顺应机能的协调,个体与环境所取得的平衡。皮亚杰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认知论,促进了心理学等分支学科的迅速发展。

认知心理学促进了对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理解,尤其是关于人们是如何理解和思考外部世界,以及描述人类思维活动模式和变化的过程。

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心理学是一个整合学科,所有持有某种观点的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心理学要取得进步和发展,就必须思考一些关键问题,并加以阐述。

二、心理学其他方面的基础内容:

1.感觉和知觉

人脑获取信息以及如何解释这些信息涉及到感觉和知觉。感觉囊括了各种感觉器官从环境中接收信息的过程。知觉则是人脑和感觉器官对刺激进行分类,整合,分析和解释。

尽管知觉显然是高于感觉的过程,但实际上很难找到两者之间的确切界限。主要的区别在于感觉被看作个体对刺激信息的初次接触,而知觉则是对这些刺激进行解释、分析并与其感觉信息进行整合的过程。例如,听到警铃声(感觉)时就会将该铃声认作报警信号并确定它的意义。

感觉的含义及其分类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人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当要认识某种事物时,首先是事物的颜色、声音、湿度、硬度、气味等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感官把这些个别属性反映到脑中,使大脑获得了客观事物的特征发生而产生视觉、听觉和味觉等感觉。

感觉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发生,还反映身体内部的状况与变化,例如,人体的运动姿势、干渴、饥饿、疼痛等。简而言之,外部和内部的刺激首先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产生客观事物的刺激模式,感觉器官将适宜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到达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从而产生相应的感觉。

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通过感觉,不仅能够了解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知道身体内部的状况与变化,而且还能够进行复杂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事物。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如果把感觉剥夺,就会使人的思维活动发生混乱,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感觉的重要意义可以由感觉剥夺实验加以验证。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让志愿者被试尽可能长地躺在恒温、密闭和隔音暗室里的一张舒适床上,这样就把被试的感觉基本剥夺了。

实验结果表明,2~3天后,被试开始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不连续、条理不清、逻辑混乱,反应迟钝、烦躁,甚至还会出现幻觉和神经症状。对刚走出实验室的被试进行心理测验,发现他们进行精细活动的能力、识别图形的知觉能力、连续集中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且经过许多天之后仍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感觉剥夺实验说明,感觉的丧失会严重地影响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特别是思维活动并波及人的情绪和意志,造成心理上的紊乱乃至病态,这充分说明了看似简单的感觉是人正常生活所必需,它对维护人的正常心理、保证人与外界环境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知觉的含义及种类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是客观事物的颜色、气味、温度等各种各样的属性,人首先通过感官来分别反映这些个别属性。但人很少只把握客观事物的单一属性,因为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总是与整个事物一起被反映的。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不仅反映该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将通过感觉获得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关系加以整合,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象,从而加以解释。例如,在认识苹果时,首先感觉到苹果的颜色、硬度、香味、甜味等个别属性,然后再在脑中对这些属性的感觉信息进行整合,加上人已有知识经验的参与,就形成了苹果这个映象。这种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整合过程就是知觉。由此可见,各种形式的感觉信息是知觉产生的前提,知觉的形成过程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已有知识经验的参与。

3.记忆

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即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等经验在人脑中的保持,以后在一定条件影响下重新得到恢复,这种在人脑中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与体验的保留和重现的过程,就是记忆。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是人脑对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可以将这些过程分别看成计算机的键盘(编码)、硬盘(存储)和提取信息以使这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的软件(提取)。

4.表象和想象

(1)表象

表象是每时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例如,人脑中出现小学老师的形象;看电影中某个感人至深的镜头,经常留在脑海里并浮现出来等,都属于表象。表象是人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客观事物进行操作与加工的过程,是事物不在面前时关于事物的心理复现。表象由人脑中的刺激痕迹的再现引起,因此它是以感知觉所提供的材料为基础,没有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表象就无法形成。但表象不是感知觉的翻版和重复,它是感知觉痕迹经信息加工后的产物。从认知心理学观点看,表象是客观事物有人脑中的表征形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也是知识表征的形式之一,不仅可以存储,而且还可以被加工所编码。由于表象的形成不需要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可能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而在脑中出现,因此,人的思维活动不仅可以借助概念进行,也可以借助表象进行,它对人的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心理过程,是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高级认知活动。人不仅能够回忆起过去感知过的形象,而且能够利用已有的表象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例如,根据他人口头或文字的描述,一个从未看到过雪的人,可能想象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想象最突出的特征是形象性和新颖性。形象性是每时想象处理的主要是直观生动的图象信息,而不是词和符号,但它们不是原有表象的简单再现;新颖性是每时想象产生的新形象不同于个体亲身感知过的、简单再现于头脑中的记忆表象,它可以是个体从未亲身经历过、现实中尚未存在或者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形象。机械设计师绘制的新机器的图纸,建筑师设计新型建筑的蓝图,文学家塑造的千姿百态的典型人物形象等,都是人脑在原有表象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新颖性。

想象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以下三个功能。

A.预见功能

想象的预见功能是指一个人能对客观现实进行超前的反映,以形象的形式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认知。人类进行实践活动,总是先在脑中形成未来活动过程和期望结果的形象,并利用它指导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实现预定的目的和计划。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工程师的工程设计,都是想象预见功能的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必须具有想象力,如果想象力贫乏,思考问题就比较狭窄,很难获得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象的超前预见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如人民在做某件事情前总会想象进行这种活动的结果,像“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等都是想象的预见功能的表现。

B.补充功能

想象的补充功能是指弥补人的认识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和不足,或者在很难直接感知的对象时,想象能够弥补对对象认知的不足。例如,光速是30万公里/秒,某些粒子的生命只有1/100000秒,人根本无法感知它们,但是可以通过想象活动认识它们。在社会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一些靠感知无法直接认知的事物。如宇宙间的天体运动,原始人的生活情景等,这些在空间和时间上十分遥远的事物,不能直接感知但可以借助想象的补充功能,实现对客观世界充分、全面以及更深刻的认识。

C.代替功能

想象的代替功能是每时当人的某些需要和活动能力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或完成时,可以通过想象从心理上得到某种替代与满足。例如,在中国古典戏曲表演艺术中,许多活动场面,像骑马、摆渡、开门、关门等动作细节,常常演员形象化的动作来唤起观众的想象,以代替实际活动和特定场景。又如在游戏中,儿童借助想象,满足其模仿成年人某些行为的需要,来增长知识与才干,实现自己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在日常生活中,“望梅止渴”和“画饼充饥”等,都是通过想象的代替功能来缓解心中的压力或寄托某种期望。当然,如果过多通过想象得到虚假的“满足”而越来越脱离现实,就会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

5.创造性想象

创造性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设计师在脑中构思新型宇宙飞船的形象;作家在脑中塑造新的典型人物的形象;发明家对自己将要发明的工具形象的构思等都属于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中的形象不是根据别人的描述,而是人以有关记忆表象为基础,按照自己的创见来创造具有社会意义与社会价值的新形象的。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紧密相结合,它们是人的一切创造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造性想象具有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的特点,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不可或缺的心理成分。无论是科学发明还是文艺创作,都必须道德在脑中形成想象活动的最终产品的形象,即进行创造想象,创造性想象是创造性活动的必要环节,没有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活动就难以顺利进行。

创造性想象是一种比再造性想象更复杂的智力活动,它的产生依赖于社会实践的需要、个体强烈的创造欲望、丰富的表象储备、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以及思维的积极性等主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