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49575800000109

第109章 英国《卫报》推荐优秀生态小说

我们的星球环境越来越糟糕,就要遭受灭顶之灾——这是一个古老但内容丰富的主题。在生态条件更为严峻的21世纪,这类故事占据更为显著的位置。比如电影《2012》和《艾利之书》描述了《后天》和《末日传奇》一类影片所描述的技术灾难。同时,《弹性》和《在海滩》等戏剧也成功地探索了环境问题。图书也是如此,生态小说正成为当下小说界的重要流派。

《冰冷的地球》

简而言之,环境小说正从科幻小说这个源头向主流文学发展,近几年一些以气候变化等内容为主题的小说的走红就表明了这一点。这些小说以各自的方式给人以启迪,萨拉·莫斯的恐怖故事《冰冷的地球》,小说主线是由在格陵兰岛研究古斯堪的纳维亚人定居点的6位年轻考古学家并行叙述故事,其中探讨了生态问题。

从研究队队员们的叙述中,我们得知,恶劣天气使14世纪的北欧海盗消失,毁灭了他们在格陵兰的定居地。但现代社会可能怎样终结呢?

莫斯这部精妙的小说暗含着答案,但没有明说。当研究小队空投进入这片北极荒原时,一种未知的细菌开始在地球上传播。当他们开始挖掘北欧海盗的遗骨时,他们与外界唯一的联系——一个与太阳能卫星电话连通的笔记本电脑——告诉他们这场逐渐显露的全球健康危机。

气候越来越恶劣,大雾降临,研究小队队员们—个个堕入白日梦。性情尖刻但绝顶聪明的牛津研究员尼娜开始出现幻觉,以为自己看见北欧海盗的鬼魂;队员露丝对死去的男友念念不忘;领队扬尼则因为把队员们带入危险而内疚。接着,来自外界的消息中断了,6个人面临逼近的冬天,而补给却越来越少,逃生的希望也一点点逝去。

《冰冷的地球》是莫斯首次尝试创作的小说,却显现出惊人的成熟和对故事结构的完美把控。小说人物塑造巧妙,他们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那种不断加深的恐惧极富感染力。这是一部情节紧张、引人深思的作品,使读者明确认识到人类生存状况的脆弱:这种脆弱不仅体现在个人面对恶劣环境所做的挣扎,而且来自整个种族以可能致命的方式改变地球家园。

《最后通牒》

相对于莫斯的精密审慎,马修·格拉斯是采取直来直去的方式刻画人类的生态灾难。《最后通牒》的故事发生在2032年,民主党成员乔·本顿就任美国总统时得知,美国科学家发现,已经导致大范围洪水和生物栖息地丧失的全球变暖将进—步恶化,使局面失控;与此同时,美国与中国的气候谈判失败。本顿拯救世界的行动就这样开始,他需要迫使中国人重新回到讨论大幅降低碳排放的谈判桌上,同时说服美国。简而言之,他要避免灾难就必须实施激烈措施。

这样的情节引人入胜。没什么能像世界灾难这个主题这样富有魔力,让读者读下去。但是,格拉斯对突出人类的脆弱没有多少兴趣,他更多的是沉溺于政治过程的细枝末节。因此,读者读到的是演讲、内阁争斗、椭圆形办公室和会议中心的政治争论,无穷无尽的吹风会、记者招待会和一系列高层外交遭遇战。可以说,政治语汇无情地贯穿全书。虽然与此同时,世界正奔向毁灭。但读者可能感觉不到这点——因为这些情节都淹没在外交空话里。

这也是一部处女作,它得到了一部分读者的热烈欢迎。出版商透露,作者是一位在美国人权组织工作的英国医生,马修·格拉斯是他的笔名。公平地说,《最后通牒》有紧张刺激的节奏,结尾令人兴奋(尽管不合情理)。问题在于,作者对外交细节如此执迷,而对创造有意义的人物不感兴趣,因此读者最后根本不在意地球是否会在自己脚下化为灰烬。的确,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小说中的地球毁灭看来反而是一种解脱。

《狂喜》

莉兹·詹森在《狂喜》中则采取完全不同的方式,描述了几个看似真实可信的人物来推动奇怪而让人不安的情节:车祸后只能坐轮椅的心理学家加布丽埃勒·福克斯要弄清心理失常的少女贝萨妮·克拉尔为什么要杀害自己的母亲。随着治疗的进行,这位心理学家发现,她的患者可以极为精准地预测了正席卷地球的生态灾难——台风、火山爆发、海啸和森林大火。

小说以这两个女主人公的关系为依托:贝萨妮阴郁、言辞恶毒、控制欲强;福克斯一方面有点自怜自爱,另一方面则具备心理医师极其敏锐的洞察力。詹森对两个人物的刻画非常精准。

但是,《狂喜》的缺陷在于不能解释贝萨妮的预言能力。贝萨妮为什么能预言这些灾难?詹森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尽管如此,她努力寻找探索环境问题的新方式的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

(未名湖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