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电视业从无到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为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均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经济和数字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作为第一媒体的电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方面,电视业面临的技术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进步推动着电视技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为观众提供了更多观看电视节目的通道,传统的电视台正在逐步转变为综合多业务的视频服务机构,但是,技术条件的变化并没有改变电视业向观众提供可信任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和娱乐视频节目的使命,因此,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仍是电视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电视业的市场环境向电视节目服务运营机构施加了很大的压力,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我国电视业的竞争较为激烈,除了中央电视台之外,电视观众还可以从数十个省级卫视频道和当地电视台的众频道中进行选择,这样,客观上众多的电视节目服务运营机构面临竞争,另外,在传统的电视业务之外,网络新闻、网络电视、网络游戏也在与传统电视争夺着消费者的时间,这样,传统的电视节目服务运营机构急需业务上的拓展和整合,以便将电视节目内容高效地传递给消费者。
为了制作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提供高质量的电视服务,电视节目服务运营机构必须建立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首先,将电视节目业务定位于服务业,就是要以顾客为焦点,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引导和管理顾客的电视消费,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其次,引入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能够系统地提升电视节目服务运营机构的运作效率,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最大程度地发挥电视节目服务运营机构人、财、物各类资源的潜力。现在,国内外的众多电视节目服务运营机构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质量就是品牌,质量就是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于电视节目服务运营机构来说,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和持续改进电视节目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1.1我国电视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与挑战
1.1.1全球化条件下的电视行业竞争激烈
早在1968年,传播学家麦克卢汉(McLuhan)就在《地球村的战争与和平》中预言:“不断兴起的新科技已经引起全球传播媒体的变革,进而导致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巨大冲击。”在过去这40多年来,大众媒体,特别是电视传播媒体,已经显示出全球性的转变趋势,特别是媒体的国际化、全球化趋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正经受多方面的冲击,作为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之一,文化主权也很难置身其外。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霸权国家一直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尤其是文化主权当做实现霸权目标的突破口。他们以国家主权客观上面临的众多挑战为口实,不断提出各种抹杀和否定国家主权具有现实意义的论调,极力鼓吹“主权过时”论及“人权高于主权”说。与此同时,他们还反复强调西方价值观的优越性和普遍性,其目的就是逐步使发展中国家接受他们的人权标准和主权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削弱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主权和文化主权,最终实现自己文化霸权乃至政治霸权的目标。
文化主权是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依托政治主权、经济主权而存在;另一方面,又对政治主权和经济主权起着内在的规范和制约作用。
1.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1)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的趋势
无论社会学家如何界定全球化,也无论他们如何认定全球化的历史分期,已经形成共识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球化这个名词的使用频率才大大地增加了,成为学术界、商界、媒体及其他圈子里常用的术语。尽管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态等领域存在极度的不对称,但全球化仍然跨越了空间和制度性障碍,成为各国言辞中最泛化、最流行的一个词语。这至少反映了人们形成的一种广泛认识,即在以技术力量和经济力量为首要因素的推动下,全球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性增强,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地区的发展或事变能够对遥远的另一个地方的个人或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尽管全球化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有争议的过程,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渗透最深的世界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全球流动、交往的速度和全球网络的广度、强度以及影响是史无前例的,而且涉及所有社会领域。当技术变革、经济力量、意识形态及政治决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层次之后,当代全球化趋势便成为一种必然,并对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文化全球化是大多数人对全球化最明显、最直观的感受
且不说遍布世界各地、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的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和比萨饼所代表的消费文化,单就以美国为代表的消费主义的传媒文化在全世界的风靡形成的文化话语权,就足以使各国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消费主义的传媒把观众当做消费者,它们只需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即可,那么,它们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必然要将自己的产品提供给最大多数的消费者,因此必须构筑更大规模的视听空间,直至“无国界传播”。为了在全球文化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以及抓住可能的发展机会和弥补成本的上涨,传媒业同样相信规模的力量。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媒体兼并、收购和战略联盟等媒体重组运动就没有间断过。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购并,全球性媒介集团由此诞生。它们塑造了全球的文化工业,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更为标准化和同质化的文化产品出现在全球荧屏上,比如MTV、EPSN、肥皂剧《达拉斯》、迪斯尼卡通形象及《蝙蝠侠》和《蜘蛛人》等叫座的影片等。
(3)美国已成为全球文化的主导者
美国正在用其视听节目影响着全世界的受众。这首先表现在美国电视节目和产品的进出口份额上。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电视节目出口量居世界首位,英国、法国、德国是继美国之后的三大节目出口国,但美国的节目出口量是三国总的节目出口量的三倍还多,毫无疑问已成为节目的最大出口国,而且自1983年以来,其制作的电视节目出口量一直不断增加。到1986年,美国娱乐业的贸易顺差为49亿美元,仅次于航空航天工业,位居第二;到1998年,美国的消费类视听技术文化产品出口总收入达到600亿美元,取代航空航天工业的位置,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占国际市场的40%。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电视节目中进口节目只占1%~2%的比例。其次,美国电视目前的主导地位还表现在它是向世界几乎所有地区和国家出口节目的唯一的国家。即使在拉丁美洲,存在西班牙语节目的竞争,该地区的进口节目中美国仍然占了3/4强。20世纪80年代,西欧进口美国的电视节目约占总进口量的一半。美国现在占据了欧洲电影市场75%的份额也不足为怪,连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都感受到美国大众文化的威胁。再次,美国制订的电视节目样式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电视节目模仿的对象。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媒体要么直接取得节目的特销权,要么直接照搬美国的电视节目样式,甚至多数国家的新闻都是以美国播报新闻的样式为范例的。由于视听产品具有更强的入侵性,“文化折扣”更小,它们直接进入家庭,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有选择地把资讯灌输给人们。它们不仅代表着技术与资本的权力,而且裹挟着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对全世界的受众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各国普遍感到本土文化的独立性和可靠性受到威胁,从而造成各民族认同危机和传统文化特色的消解。
2.全球化给电视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媒体与技术一样是全球化过程的重要动力,正如它们自身被改变而走向全球规模一样。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全球化浪潮为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冲击。
(1)全球化理念推动了电视业的市场化
与报纸、广播和电影相比,电视产业的全球化是更加新生的现象。电视由于具有影响人们思想、凝聚民众集体认同意识的作用而成为一项重要的整合工具,从一开始它就担当着重要职责: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由于它的影响,观众将自己视为国家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因此,各国政府对这一媒介均严格监控和管理,即使在市场自由化程度最高的美国,它的电视业一开始就是商业化的,在20世纪60~70年代其电视业也牢牢控制在三大电视网手中,从未被转手或买卖。但到80年代,由于卫星和光缆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各国国内市场竞争过度饱和,国际金融领域的全球化现象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挑战等原因,为了维护国家在全球的利益,以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西方政府极力鼓吹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是把市场奉为圭臬,减少国家干预,让市场代替政府在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这些技术与规范的变迁首先使商业环境解除管制和自由化,这不仅改变了电视领域的状况,而且有助于电视作为一种产业的全球化。
(2)传媒业内部的整合并购推进了电视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出现了从政治和法律上解除管制的潮流。美国首当其冲。在美国,随着统一经营的电信企业AT&;T的解体,电信传播体系的市场化快速形成;另外,政府解除对通讯卫星领域的诸多限制,“开放天空”,这两个因素加快了资本市场自由化的速度。欧洲也不甘落后,抓紧进行一场削弱其原有体制结构的社会经济变革,在传播业上的表现是进行传播体制的调整和自由化,不但通过修订法律引入私营的商业电视网,而且对跨业经营和外资进入也进一步放宽。这样,对电视业觊觎已久的业外资本纷纷涌入,从而掀起了电视业与其他行业兼并重组的浪潮,这使得电视台拥有跨国产权成为可能。随着所有权的日益集中,跨国大型媒体集团就此形成。例如,默多克依靠建立子公司或购买当地公司和所有权等方式,使他的新闻集团经营不同种类的媒体产品,如新闻、出版、娱乐和电子媒体等,并且它的结构日益跨国化。1985年初,默多克以购股的方式成为美国20世纪FOX公司的合伙人,1987年,他把FOX公司发展成美国第四大电视网,90年代初,他改变了美国电视市场三足鼎立的格局。
1990年,默多克通过其在卢森堡的卫星公司兼并了设在英国本土的卫视公司,在伦敦成立了BskyB卫星电视。近年来他又一直钟情亚洲,并进行大规模的“跑马圈地”:在印度有ZeeTV;在日本成为朝日电视台最大的股东;在中国香港1993年就购买了“卫星电视”64%的股份,1996年又成为凤凰卫视的大股东。除了经营他的卫星传媒帝国外,默多克还不断与新出现的各种发行系统合作,如电脑光盘。
(3)传媒业与行业外的渗透和融合推进了电视业的壮大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二轮媒体并购浪潮,直至本世纪初仍然持续不衰,并且大手笔不断。这种情形绝非偶然。首先,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到20年间,经历了快速的社会制度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如苏联的解体,东欧各国的体制转变,以及电信产业全球自由化和WTO协议的签署对全面开放电讯市场的促进等等,不仅使发展中国家电视业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为大型媒介集团进入全球市场提供了条件。其次,规模大就有竞争力的情况得到普遍认同。为了增强竞争实力,大型传媒集团通过兼并、收购、合资、联营、公司间协议及各种各样的合作方式以扩大规模和确保在全球的领导地位,而且这种规模的获得已不仅仅是媒介业内部的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一体化,而是传媒业、电信业和娱乐信息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再次,由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是真正的全球传播工具,传统媒体不放弃任何一个发展壮大的机会,除了利用自身雄厚的资本抓住媒体新技术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外,还不惜委身下嫁新兴媒体。新世纪伊始的那桩震动全球的媒体并购案——美国在线以1840亿美元兼并时代华纳更显示了美国传播业称霸全球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