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49608900000022

第22章 对外英语广播的主持艺术——“软新闻”(5)

对外英语广播“软新闻”主播掌控风格要点——“主题重建”

由于“对外英语广播‘软新闻’类”节目内容的定位是聚焦和解读有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为前提的议题,所以,节目的实质就从“硬新闻”聚焦的新闻事件本身转移到构成新闻事件的“人”的本身上来。而我们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是“社会人”,是完全受所处的社会环境,或者可以说是个体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化“小生境”的特点所左右的。而每一种社会“小生境”,有时受到其所属的、大的、无形的“文化背景”所影响的。因此,在笔者的行文里,出现在“对外英语广播‘软新闻’类节目”里的“人”与“事”,都是可以被以下的引文所解释的:

人是根据存在于非人性化的生物功能和心理标准、标准化的经济条例和社会化矛盾以及如同体系般的语言和神话及文学的意义间的一种选择而定义的难题……现代人是一种由困难集结的、难以理解的结构体。(Foucault《事物的秩序》,第286页)

然而,仅有对以上解释的认识和理解,还是远远不能达到做好驾驭“对外英语广播‘软新闻’类节目”的主播的工作的。这是因为,我们不仅要把节目所聚焦的“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从具体的“新闻故事”里提炼或抽离出来加以解读,还要把他们放进其所属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当中去。事实上,这一“提炼”或“抽离”,就已经是触及了对其分析、透视的神经上。而这根神经,就是做好“对外英语广播‘软新闻’类节目”的关键所在。这其中要涉及几个层面:

第一层面设计、编排广播电视化“软新闻”节目的出发点

由于编排和主持“软新闻”类节目的出发点,是依据于“主题重建”的原理来解释社会结构与社会权力的。这样,对于所要聚焦的“新闻故事”主题进行的简明扼要的提炼,就是节目开始的第一步。根据辞书的条目:

术语“主题”是这样被解释的:“一个人说、写、或思考的某一题目;一个讨论或作品的标题。”或“一个引起某人行动的题目,一个引发行为和感觉的原因”(Brown,1993,第3272页)。

这就进一步提示我们,“软新闻”类节目所应达到的传播目的和效果,就是要对“新闻故事”的来龙去脉进行明晰地揭示,使受众形成新的思考或认识。

在对“软新闻”类节目的驾驭过程中,除了节目本身定位的“深度”展示形式外,对于主播而言,是对节目形象构成塑造和风格建立的直观因素。毕竟,受众是首先通过驾驭这一节目的主播形象、气质及表达方式的审视,也就是对“适合”与否的鉴定。这样,主播实际上是被设计和编排在所驾驭节目中的内容的一部分。不能否认的是,受众因节目内容而引发思考。但是,主播的驾驭状态也是令受众反应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设计和编排“软新闻”节目时,主播也是被设计和编排的重要内容。

第二层面“软新闻”主播的心态及理解

驾驭对外英语广播“软新闻”类节目的主播,不论是从外形到自身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都是形成“这一个”主播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毕竟,“软新闻”对所聚焦的议题的“深化”挖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再分析、再观察和再评述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经历的所有努力及最后形成的“这一时段”的结果,是通过主播来向受众作最直接的呈现的。尤其是在以“主播”风格呈现的节目是带有很明显的“主播个性”色彩的,这就要求节目内容的涵盖要与呈现人主播的个人状态成正比,否则,受众就会即刻感到主播只是“传声筒”而已,就会失去节目的公信力,甚至还没有通过播音员的简单阅读来得更为自然和真实。

这就是为什么驾驭“软新闻”的主播必须有掌控这类节目的心态,以及对这类节目的确切和到位的理解。因此,就形成了这样几个方面的要求(Boyd,1994)。

1)设计编排广播电视化“软新闻”,意味着“承受过的经历,诸如,性别、阶级、及年龄是构成我们成为人的要素,正是这一身份引领我们审视经验。”

[笔者按]

设计符合对外英语广播传送的“软新闻”类节目,实际上是以声像方式触及社会情境中受到关注的新闻议题、文化现象或人物。这样的触及,一方面是提供给受众所关心的解释,另一方面是展示在所涉及的社会情境中人们所遵循或秉持的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价值观、世界观的深层意义。

于是,媒体传播与文化间的关系就会被凸显出来。在这一关系里,对外广播形成的传播意义就构成了文化间、国家间的沟通与理解。所以,确切地展现,就成了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探寻式的还是挑衅式的试金石。

当然,每一节目的聚焦内容是由主播所在的编播组决定的,但是,呈现节目最终播出版内容的是主播。这样,主播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就体现了是否与节目内容相匹配的关键。毕竟,主播是为节目内容服务的、为节目内容而设置的。

2)对这一决定传媒文稿意义的基本社会文化活动进行重新概念化,并且定义这一社会活动是怎样为转化社会中社会化个体与群体角色而提供服务的。通过广播电视主持,为听众和观众提供特别的个体与群体是怎样组织他们自身为特别受众的更深刻的理解(同上)。

[笔者按]

如果对外英语广播中的“硬新闻”可以是世界各大媒体所采用的“通稿”的话,那么,“软新闻”类节目存在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其持有的“视角”形成的“诠释”的结果。这就具有其可以是对触及的“议题”呈现“独一无二”的解释,所以,这类节目形成了超与时空的传播意义。

那么,在这将个体与社会情境加以放大和聚焦的节目类型里的主播,实际上是对具有社会学意义的文本加以深刻理解后的掌控。虽然大部分的播出文本不是主播个人独立完成的,但是,其不可或缺的参与,就是揉进其个人的理解力和观察敏感度的过程。也正是如此的参与,使得节目内容的呈现体具有传播源通过主播同受众个体及所聚焦社会情境间的联系。

因此,“软新闻”类节目的主播状态,不仅构成了传播源的态度,也在对外广播里透视出传播源之本土社会的态度和意识形态定位。在如此的以声像方式书写的文稿里,主播再一次突出了其具有和文字相同的符号意义。

3)这一方法也为阶级与种族思考方面的主题留下空间,并且解释这些身份在所要阅读的文本中是起着怎样重要作用的,诠释是怎样集体达成的,而且如果存在,是什么样的政治与社会化日程存在于这些活动的背后。

[笔者按]

由于“软新闻”类节目本身具有的“透视”功能,所以,在对外广播的传送里,这一点就会更加具有轰动效应。这一点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第一,传播源将对自己本土文化现象聚焦后向他种文化情境的传送引发的效应。这一类节目看似容易制作,因为制作人心里认为呈现和解释自己的本土文化现象很容易。然而,在他种文化情境里的受众眼里,很容易成为“宣传品”,进而加以排斥和拒绝。第二,传播源聚焦的是他种文化现象并加以诠释后的传送。这类节目可以形成“双刃剑”,即:诠释的恰当,会形成促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而如果相反的话,就会出现“文化误解、误读”或严重的“仇视”和“敌对”状态。

可见,当“软新闻”类节目的设计和内容策划涉及对外广播的要求时,主播的意义,就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荧屏形象了,更多的是国家或民族的形象代言人了。而此时的主播表现,主要是体现在“所说的”内容上及“诠释的”尺度上。而其他任何修饰都是多余或“画蛇添足”的,因而,在大部分的文化情境里,受众对这类节目主播的要求,是“文化人”或“学者型”的气质和文化积累的定位期待。

第三层面“软新闻”主播的角色:“阅读社会基础结构”

此角色的两种尺度(Boyd,1994):

1)主播需要记住“阅读必须被教,而且贯通于阅读中的社会交往发生在特别的和特殊的关系范围之内。”这是一个重要的提醒者,因为运用这一观察,我们能够说,个体的可视社会交往也是发生于特别的社会关系范围之内,是他们的挚友的、性别的、种族的、隔代的、抑或是其他方面的。这引导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至建构他们为社会化人而非媒体领域中的专职人员身份的社会关系的思考上。

2)社会基础结构是指“社会基地”。这一思考对于广播电视主播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引导我们达至生产与分配的范围。这提醒我们,适于消费的经常是机构化地约束,有时政治经济学家,还有其他的人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了。主持活动由社会化交往因素及那些基本社会分配权力的数量所限制。

[笔者按]

由于“软新闻”类节目自身具有的“挖掘”特质,使得主播的呈现与这一特质相辅相成,进而具备了引导受众共同“阅读”的作用。这里的引导,是一同参与对节目呈现的新闻事实的阅读和理解,而不是预设导向后引导受众按照既定思维条例进行分析和提供结论。

实际上,这样的“引导”,就是对节目所搜集到的新闻事实进行再思考,进而达到对事实所涉及的“社会基础结构”进行阅读和理解。

此时的主播,既是新闻事实的呈现者,又是与受众共同阅读的参与者。所以,主播的存在是参与和呈现,并不提供任何的定论式分析与结论。

第四层面设计编排“软新闻”类节目的目的

设计编排“软新闻”类节目是一种展示现存的社会权利与社会秩序的尝试。这一意识提醒我们,设计编排的过程涉及一种是否是含蓄的还是直接的去建构意义的尝试。受众成员的关系网经常依赖于每一特别议题中的含蓄意义,而且他们的反响通常依赖于在社会等级制度中所处的位置。然而,这一意识强迫我们再一次去考虑设计编排节目过程自身的机构化局限。我们必须不断地记住,受众成员不仅仅存在于与媒体化文本自身相关联当中,而且也从社会生产关系整体情境中被建构出来。

[笔者按]

对于大部分受众而言,大家已经熟悉和习惯了“软新闻”对某一社会热点议题的聚焦,进而将其作为替普通人“欢呼”或“出气”的渠道。但是,受众往往忽视了在每一个被聚焦的事件或议题的背后,都是人为因素的作用结果。

如此的节目内容背景,使得节目本身就具有传播意义。而身在节目中的主播,就更是“众矢之的”了。当然,如果仅仅把节目内容呈现给受众,那也是完成了工作要求。但是,此种态度是永远不可能使得主播与节目融为一体的。

所以,合格的“软新闻”类节目主播,首先是一位对社会学、政治学及跨文化心理学有所积累的人;其次,是对国际关系形成的社会格局有所职业化认识的新闻人。也就是说,此类主播不必是社会学家,但必须有社会学者的文化积累和视角,进而形成对此类节目的“游刃有余”的驾驭状态。

第五层面“软新闻”主播风格的要求

对于“软新闻”类节目的主播来说,完全没有必要针对一定议题去扮演一位社会学家或研究员。但是,此处的主播必须是可信的和杰出的故事叙述者。这种故事的叙述对于我们的感知能力自身及世界是有建设意义的。因此,它是编辑的分析努力、记者对所聚焦议题的实地考察努力以揭示隐藏在手势、沉默、抑或是一声很激动的声音之后的动机。当然,设计编排“软新闻”类节目的效应仍非常依赖于:

“我们所要寻找的基本依赖于我们所能看见的。”——(克里斯腾·德罗特纳-Kristen Drotner,2000, 第168页)[笔者按]

不言而喻,驾驭“软新闻”类节目的主播不仅具有适合所掌控节目的生活积累,还需要有理解节目内容后的驾驭能力。在所引用的段落中,虽然对主播的呈现方式只是用了“叙述”二字,但是,以所具有的生活和知识积累为依托形成的“叙述”,就是成就节目和主播自身的关键所在。

这样,对“软新闻”类节目主播的要求,就有了从年龄、教育背景、生活阅历等内在素质的全方位要求。因此,即便是在对内广播的“软新闻”类节目主播当中,也很少有二十来岁的、青春靓丽英俊的年轻人。可见,安排字正腔圆的播音专业毕业生在这一位置上,是绝对不合适的,也是既毁节目又毁担任主播的年轻人,更是毁了传播源的形象和公信力。

根据笔者的从业经历,能够在对外广播“软新闻”类节目中担任主播的人选,男主播年龄要在40岁以上,女主播要在35岁以上,男女都需具有担任社会专题节目的编辑和记者十年以上的从业经历。目前凤凰卫视安排资深总编辑担任这类节目的主播,可信度较高,传播效果也较佳。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