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49613600000034

第34章 中俄传媒转型与社会发展(3)

第三节现代传媒在中俄社会的文化作用体现

在中俄传媒文化世俗化、都市化、多元化转型的论述中,我们已经对传媒的文化属性进行了详细阐释,指出无论是从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的广义概念来看,还是当前文化就是生活方式总和的现实涵义来看,传媒就是文化,是当前各国社会文化的主要载体和内容表征。在绪论的传媒文化生态部分,笔者对中俄社会文化转型的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两国文化转型具有主流文化消解、精英文化没落、大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共性,同时,由于转型模式和道路的选择不同,在相关文化类型转型与发展方面体现出程度上的差异。如果说文化转型在中俄现代传媒文化转型中起决定作用,那么中俄文化发展的现状形成,传媒所起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因为传媒作为意识形态的工具,最能反映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发展方向;传媒产品具有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传媒产品的消费主要是意义的消费等特征,也决定了传媒信息的消费,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个人生活方式的反映;传媒对于文化的传播,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作为文化一部分的现代传媒,其在中俄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在中国,传媒承担着文化建设的多重作用,也因为文化发展的多元性而变得多元。一方面,社会发展要求主流文化在保持传统核心价值的情况下,要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变革,因此,党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各省市电视台、主要政府网站等主流媒体,一直承担着宣传和发展主流文化的重任,其他类型的媒体,虽然传播内容多元化、生活化,但其核心内涵仍要体现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也就是说,传媒一直是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经过长期的探索,党的十七大最终提出了当代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任务,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众传媒通过对价值观的内涵报道、议程设置、舆论引导、人文教育等多种形式,协调公众的态度和信念,缩小乃至消除价值分歧,达成社会各种价值判断的最大公约数,形成共识,最终形成和维护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我国媒体上有关英雄典型报道,反应主流价值观的影视作品、香港澳门回归、抗洪、汶川地震、奥运、国庆阅兵等各类活动报道,唱红歌、红色经典重现、重庆的唱、读、讲、传活动等,均是媒体形塑主流价值观,构建主流文化作用的具体体现。

在精英文化建设方面,国家赋予了媒体精英文化建设的任务,传媒通过对精英文化的传播,如中央电视台的戏剧频道、音乐频道、科教频道等,展示各类精英艺术和民族文化的魅力;通过反映精英文化发展的现状,引起政府对精英文化发展的重视等方式,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现代化进程中精英文化所遭受的商业文化冲击,推动了精英文化的发展。但是无论是主流文化弘扬,还是精英文化的传承,商业化背景下的传媒作用发挥都是有限的和机械的,因为传播的单调,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仅仅成为一种姿态和意志而存在,在文化竞争中不具有优势。而大众传媒则主要成为大众文化同义词,作为大众文化的生产者,在中国大众文化成为文化的主流过程中,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现代传媒商业化、技术化、世俗化的转型,无疑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背道而驰,而与消解权威和经典、关注个性和日常生活、追求商业利益的快餐式大众文化一拍即合,报纸都市化、杂志时尚化、广播流行音乐化、电影与电视娱乐化,网络更是文字、图像、声音合一,成为大众文化生产和传播主战场,传媒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构成了当前中国最主要的文化景观。

因此,我们在思考传媒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时,就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而言,要考虑的是二者如何通过传播大众化的问题,如何契合大众传媒的特性问题。也就是说,要利用传媒丰富的传播手段弘扬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把主流价值和精英意识巧妙地融入到媒体传播中去,通过显在和潜在相结合的传播方式,丰富媒体传播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手段,提升传播效果。而传媒成为大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推手而言,一方面我们要重视传媒引领的大众文化的解放功能,把传媒文化作为文化多元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待,而不能采取传统的视其为洪水猛兽的观念予以限制;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对传媒文化发展的引导和约束,规避其同质化、低俗化、商业化发展的负面影响,真正实现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

和中国相比,转型期俄罗斯传媒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着很多相似性,包括传媒从主流文化弘扬和精英文化传承的载体,转变为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传媒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异化问题以及应对策略方面等等,也是中俄文化转型和发展的现实共性所在。但同时,由于发展道路的差异,传媒在俄罗斯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发挥仍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由于转型的激烈性,转型初期俄罗斯处于意识形态真空和主流文化混乱时期,原来的主流传媒如《真理报》、《消息报》等失去了市场,影响力大大削弱,一般的商业媒体虽然成为公众信息的主要来源,受到公众的追捧,但市场发展的早期,这些媒体的经济实力、传播观念、社会影响力都还严重不足,俄罗斯媒体状况是数量多,但权威性的媒体少,主流媒体处于缺失状态。

意识形态真空导致主流媒体缺失,而主流媒体的缺失又对俄罗斯主流文化的重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如M.L.德福勒在《大众传播理论》(1996年)中提出的文化规范理论所述,社会主流报纸的缺席将有害于社会规范、社会价值和文化的传承与进步。以美国为例,工业革命时期便士报的发展虽然为美国报业开辟了一个把触角伸向社会大众的窗口,然而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便士报初期的煽情主义在与普利策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的竞争中发展成为黄色新闻大战,并引起了全美报纸的仿效,在1899年到1900年期间达到最高峰,形成了美国历史上的黄潮泛滥。

直到1901年以后,庄重、严肃的报纸如《纽约时报》的兴起,才使得黄色新闻逐渐衰落。由此,转型初期俄罗斯主流媒体缺失对于形成统一的社会文化思潮产生消极影响,自由主义、左翼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欧亚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等各自占有传媒市场,各种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地方文化解冻和发展,也促使了传播相应文化的少数民族媒体、宗教媒体的诞生以及地方媒体的蓬勃发展。究竟是完全融入西方文明还是结合东西方文明,抑或是坚持和创造有民族特色的文明,成为传媒选择和论争的中心。媒体的多元发展虽然为多元文化、多种思潮和意见提供了公开表达的机会,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利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但同时缺乏社会主流文化指导和约束的大众传媒,其多元文化传播也显得十分混乱。在表达不同思想和意见时,大众传媒往往各自为政,不是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而是多用攻击、污蔑、漫骂的手段。此外,传媒不受限制的多元文化传播又使人觉得整个社会没有主心骨,各民族、地区和共和国文化意识的崛起也成为俄罗斯社会动乱的一个根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分裂主义的抬头。

此外,失去主流文化约束的传媒文化,也对俄罗斯几百年来精致的精英文化产生了严重破坏,大批文艺团体倒闭,一些著名的歌舞团、马戏团、芭蕾舞团不得不到国外演出,许多艺术家不得不为养家糊口而上街头卖艺,大批精英人才出国谋生,文化尊严不在,严重伤害了俄罗斯人民的民族感情。

作为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苏联时期地铁上、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到读者的身影,而直到2005年,根据全俄社会舆论中心和普希金图书馆调查,俄罗斯52%的人不买书,1/3的公民家庭没有书,37%的人从不读书。相反,各种庸俗、充满暴力、犯罪、凶杀、色情的文化垃圾充斥书店、荧屏,社会文化消费和精神追求极度低俗,服务器在俄罗斯的色情网站排名世界第二。2008年,新任俄罗斯文化部部长阿夫杰耶夫认为,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国家危机使俄文化受到沉重打击,国家文化财政预算拨款不足、统一的文化空间遭到严重破坏、人才流失、众多文化艺术界人士移居国外、图书馆出版物供应中断等等问题层出不穷,此后,情况虽有所好转,但总体仍不尽如人意。如按目前速度缓慢发展,那么源于90年代的文化震荡恐怕将持续不止一个十年方能彻底复苏。可以说,俄罗斯文化转型的问题与传媒文化的失控性发展有很大关系,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普京担任总统以后,俄罗斯重新确立了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对精英文化发展大力支持,给予文艺团体、电影事业等大量发展资金,传媒有了主流文化的约束,同时对于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巩固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在精英文化保护,大众文化低俗化遏制等方面也产生了相当效果,俄罗斯传媒与文化发展回归到较良性的发展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