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真实再现的思考
无论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人们常常被如何讲述“已经发生过的故事”这样的问题困扰,以至陷入到“历史是什么”、“现实又是什么”诸如此类的自我考问里不能自拔。剧情类的节目可以直接再造时空,让演员来表演,但对于以生活真实为表现对象的非剧情类节目的拍摄,应该怎么办?摄影机的记录特性决定了其对现在时展现的“擅长”,对“过去时”和“未来时”表现则呈现出某种困难,所以非剧情类节目创作都是力求“拓展现在时、压缩过去时、限制未来时”。但这种方式只能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因为电视叙事和电视表达方面,并不会因为电视拍摄的这种短处而放弃了对“过去时”的表现。相反,由于电视摄像机操作的专业性,使其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对所表现的对象做到“在现场”,大量的内容在成为电视表达内容时就成为了“过去时”,这些内容由于摄像机的无法“在现场”,是否就完全无法表达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今天我们已经十分熟悉电视节目里对“过去时”的表达。随着叙事方式的花样不断翻新,观察事件的视角层出不穷,即使是非剧情类节目在对“过去时”的表达上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一、历史与现实的矛盾
矛盾一:摄像机的记录特性,使得它的最大优势在于捕捉“正在发生的”内容,这也是纪实类节目的一大卖点。在非表演性的方式下,如果用摄像机来表达现在和未来,相对比较得心应手。但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电视表达总是要涉及到历史,包括国家的历史、人物的历史、某个集体的历史,这种历史在叙述中往往是无法回避的。
矛盾二:对于创作人员来讲,历史不容易表现,但容易把握,创作者可以先将“历史”理解透彻,未来虽然容易表现,但却不容易把握,因为这里的变与不变随时都会发生。所以纪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制作成功的非常好看,失败的就成为一种流程的纪录,没有信息量。
如何“重述”过去,“重塑”历史?如何用更接近真实的方法去观察一位已故人物、一件往事?并且,用观众可以接受的画面语言来讲述这些事物,这些成为经常困扰电视创作者的问题。
在历史文献片《刘少奇》中,除了“伟人传记”的常规采访和拍摄,以及惯用的叙事方式之外,也碰到了如何“重述”那些难以回避的、非常精彩的、足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历史的盲点”的问题。在河南开封那所因关押刘少奇而闻名的灰色楼房里,摄像机走进了共和国主席刘少奇蒙怨而逝的最后一段时空。为了避免仅仅用遗址、照片和当事人回忆这些声画元素简单地“重述”历史,编导设计了这样几段画面。
其一:广角/镜头在仓促的摇晃中穿过小院的地面/移上台阶/进入房间,画外音是当年亲手用担架把刘少奇抬进小院的军人的口述……。这个镜头被赋予了口述者主观视线的视角,并且在音效和光线上模拟了当时的现场气氛(只是画面里没有出现担架和人)。这是一个试图“再现”历史的镜头和场景。
其二:广角/镜头前是输液架、胶管和洁白的枕头/同样洁白的墙壁上,院外的光线把窗楞的黑影投映其上/墙上依次叠现出早、中、晚的光线变化……。这个镜头被赋予了躺在病床上的刘少奇的主观视线,伴随沉重的主旋律音乐……画外音是解说在叙述:深受国人爱戴的刘少奇在几乎无人知晓的秘密小楼里,沉默无语地度过了他辉煌生命的最后一刻。同样可以认为,这也是一个试图“再现”历史的镜头和场景。
在这里,我们不难感受到,当年的时空在这里仿佛得到了重新的构建,这恐怕也是真实再现的效果所在,但其手法已经借鉴了影视表演的方式。而表现历史的方式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窥见一斑。
二、表现真实的几种方式
第一种是“还原真实”。
镜头表现更多地使用了与历史或过去一致的元素,比如亲历者的口述、老照片、旧影像资料以及遗址、遗物等这些声画资料来结构节目,让观众从这些曾经“目击”过“过去”的材料里感受到过去的某种真实信息的存在。由于空间与过去的相近甚至几乎完全相同,而时间的流逝更容易在观众那里获得历史感,所以这种方式是试图在观众心目中去“还原真实”,让这些目击的物证和人来重新勾勒一个过去。观众获得了一个几乎等同于过去的时空,唯一不同的是时间的差异。
第二种是“接近真实”。
通常为了使那些“再现”历史的镜头和场景更为接近真实,需要把观众的眼睛带到事件的发生地,并且让他们听到那些事件亲历者的讲述,让镜头和场景尽可能地去接近历史,还原历史,让观众从这里感受到当时当地。
所以这里仍然是在用亲历者的口述、老照片、旧影像资料以及遗址、遗物等等这些声画资料来结构影片,以便“再现”或“重述”历史,竭力使影片“显得”真实,但不同的是这里有了过去的氛围,比如上面所举第一个段落的例子,在这里主观镜头,音效、光线等都试图在让观众更“接近真实”。电视观众对历史文献片以及目前广泛存在于栏目中的这类接近真实的“真实再现”的解读,已证明这种方法的确具有真实感人的魅力。
但是,随着“真实再现”这种办法在业内的频繁使用,“真实再现”在创作上走到了一个与电视剧创作“结缘”的新平台上。
第三种是“创造真实”。
所谓创造真实是指创作者用镜头语言重新勾画“当时”。
拍摄基本上是按照拍电视剧的办法进行,美、服、化、道各工种一应俱全。但是,如何实现富有想象力的“对现实的虚构”,以及如何在“实”与“虚”的两极中控制拍摄质量,以达到预期目的呢?因为这里涉及“度”的问题,如果单纯地理解为电视剧的虚构,则会给观众带来“假”的感觉,因为它与观众心目中的“过去”有距离,成为了现代版的历史,或者有“戏说”的感觉,让人发笑。如果完全按照现实对电视剧拍摄的要求,让观众感到太“实”,则是一部电视剧的片段,没有了历史感。所以这里要把握这个不近不远的“度”,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国家地理频道”那些寻访古埃及文明遗址的“真实再现”,有对历史疑案中的疑点所设计的“真实再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间离效果”。“间离效果”是戏剧中的一种手法,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中心内容,与他的“叙事剧”的理论是完全一致的。它很重要的一点是,演员必须和自己的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化入角色,这样观众才能和角色之间保持距离,演员既是角色的表演者,也是角色“裁判者”,观众始终保持“旁观者”的清醒,用探讨、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表演的事件,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间离效果的作用是:“想”,即迫使观众去思考,思考那些创作者希望你思考的问题。体现到镜头中如何让观众感受到这种“间离效果”呢?主要就是有意识地把“真实再现”段落从现实纪实段落中分离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告诉观众:那是“虚构”的。但同时又要让观众知道,那是真实的“虚构”,它将产生一种“真实的幻觉”,让观众能够感觉到这个段落的差异性。这个段落是“虚构”的,但这种虚构与过去的此时此刻是一致的,从而在虚构之中产生真实感。重要的在于对观众的记忆产生间离,让其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有明确地区分,同时又产生真实幻觉。
那么在镜头里如何体现出这种“间离效果”?目前有两种经常采用的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用镜头的拍摄方式达到一种“间离效果”。虽然从效果上人们知道需要什么,然而拍摄时却并非如此简单。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通过摄影来控制画面再现的意境?从技术上来讲,拍摄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设计出虚焦距的前景,使每一个镜头都充分显出“设计感”,并且注意对场景、前后关联、脸部特写等镜头的拍摄,处理得更夸张,或者更写意。总之,要使镜头内在的张力更强烈,这样才能使“真实再现”段落拍得既不像“伪劣”电视剧,又是对历史的真实“虚构”,分镜头本的设计是重要的。
2.写意的镜头居多,写实的部分是为写意部分服务的,重要的是事件发生时的氛围。从观众观赏的要求来说,重要的不在于真实再现段落能够模拟“过去”的过程,而在于过去的“氛围”,所以并不需要“过程”的细节。如果一个真实再现的过程不注重写意与写实的把握,最终极有可能出现拍摄的偏差。
3.更注重画面的描述,而对于声音的使用要慎重,往往只局限在环境声的使用,几乎不用语言的声音。因为几乎没有人相信所“再现”的人物在当时的语言,尤其是在有影像之前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事情,比如“再现”的是明清时代的,那么显然很难得知道当时的人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这类写实的内容,往往容易破坏镜头所营造的氛围,属于典型的画蛇添足的做法。
针对这几点,创作者必须明白一个道理,“真实再现”需要的是“神似”而不是“形似”。这个“神”来自哪里,来自镜头而不是语言,这一点恰恰比较充分地展示了镜头给人直观、真实那一面的内容,调动观众的感受参与其中。
在组织每一个画面的内在元素时,要时刻注意:“它是否真实”。这种“真实”既不同于电视剧“虚构的真实”,也不同于纪实影片的“生活的真实”,它始终在“叙事”和“写意”两者之间选择。在“真实再现”的段落里,“叙事”的部分更类似电视剧的叙事,而“写意”的部分则与电视散文或MTV比较接近。
第二种是通过编辑的手段达到一种间离效果。从技术上不外乎以下两种手段:
1.镜头编辑处理。对真实再现段落部分的处理与其前后镜头在影调、色彩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告知观众这是一个还原当时的段落。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种是前期镜头的间离效果很好,能够比较充分的把那种神似的意境描绘出来,此时编辑重要的在于如何将镜头的间离感充分地利用起来;另一种是对镜头做再次的处理,从影调、色彩等方面去做文章,利用黑白、做旧的色彩等从视觉上强行将观众的思考注意力拉回到节目所描述的时空中去,让观众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此时的镜头只是神似而不是“就是”。
2.字幕处理,除了镜头后期编辑、色调、镜头拍摄等方式,还可以用最简单的字幕给观众明显地提示,告诉观众拍摄时间与事件发生时间不在同一时空,此时镜头里的内容是“再现”的“那时”,而不是真正过去的“那时”。
思考题:
1.相似性在编辑中有哪些种类?
2.如何编辑资料镜头?
3.转场的方式有哪些?
4.镜头编辑中常用的隐喻效果有哪些?
5.如何实现“真实再现”表现手法中的“间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