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奥运历史上的女性书写
49628700000022

第22章 默默奉献的奥运(2)

4.2二战后具有新特点的奥运志愿者

这一时期,志愿者的工作变得多样化,还发展了一些新工种。比如,帮助公众、赛事筹备、采集观众和选手的信息、引导、赛后障碍物的清除、协助警察、翻译服务等。因此,志愿者工作与整个奥运会工作联系得更加紧密。1952年的奥斯陆奥运会,志愿者从事的工作又有了新发展。例如,调研工作。志愿者首次参与了门票收集、观众监督和多个领域的技术工作。

女性志愿者的表现也非常值得称道。在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中,“250名女童子军在布劳德赫斯特小姐的领导下,为奥运村的女运动员提供服务,充当运动员和官员的向导,为其购物或其他活动提供帮助。”志愿者还从事信使,看管停车场的官员轿车,机器操纵员,独木舟的准备和维护,贵宾接待,帮助走失儿童,赛事奖牌的分发,摄像助理等工作。在1960年的罗马夏奥会和斯阔谷冬奥会中,志愿者从事了运输服务:“有一群女性志愿者在旧金山和里诺机场工作。她们帮助所有来参加奥运会的人员解决在海关通关时遇到的问题,提供翻译和运输服务。”

在罗马奥运会时,志愿者第一次担任了广播翻译的工作。译员的挑选十分严格,只有法语、英语和其他语言十分好的年轻人才被选中,以便确保和与会者沟通的顺畅。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志愿者除了做接待、信息传递等常规工作外,还做了两个领域的工作:(1)为国际奥委会成员、墨西哥奥委会领导、国际体育组织成员、体育和文化代表团的领导,以及特别来宾提供一对一的个人服务。(2)为媒体代表和体育代表团的某些成员提供一般服务。志愿者的工作日益细化全面。

20世纪70年代奥运会官方报告提供的关于志愿者和他们的工作信息不多。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官方报告没有特别详细地记录志愿者的工作,只是着重强调了志愿者传递奥运火炬的事情。同年的札幌冬奥会报告提到了2128名志愿者作为翻译,在商店、公共汽车站和赛场为来宾服务。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组委打算将奥运会变成学生的另一个学习科目,于是许多年轻人投入到了奥运会的组织工作中,并为奥运来宾提供食宿和帮助。

奥运志愿者大发展的年代逐渐来临。因为油价攀升和中东局势紧张,世界经济处于萧条之中。在二战后发展起来的福利国家此时需要重新定义。一些工业化国家也开始采取主动措施来改善政府行为的不足之处。当1980年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被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时,奥运会也步入了它的危机时代。收视率,电视转播权,娱乐元素的引入开始被国际奥委会所考虑。

4.3现代奥运志愿者模式的创立

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是奥运会志愿者历史发展进程的关键时期,在官方报告中的一句话恰如其分地总结了他们的作用:“如果没有这6700名有力的志愿者,第13届冬奥会不可能成为现实。”普莱西德湖冬奥会的志愿者模式被后来的奥运会沿用,特别是在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之后。

这些志愿者既没有来自哪个特定的组织,也没有接受任何的补偿和奖赏,因而与当今的志愿者理念较为一致。此外,他们的招募和培训也考虑到了每个人在不同体育项目上的能力水平。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商人、学生、教师、家庭主妇、医生、律师、教授,简而言之,来自全世界、全美国和各行各业的男人、女人和年轻人。”他们在各种领域工作:“体育官员和组织者,信使和邮递员,书记员,校对员,群众组织者,打字员,计时员,裁判。”

志愿者组织更加健全、人性化。由于工作时间长,组织者为他们提供食宿和统一制服,最后颁发给他们志愿者认证证书。但对于广大志愿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他们感到自己是奥运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外语能力较好的志愿者在许多工种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多数有关奥运志愿者的文献都没有将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作为现代奥运志愿者模式的起点,而是将这一荣誉授予了洛杉矶奥运会。在洛杉矶奥运会时,有近约30000名志愿者经过统一和有组织的安排,从事着各类工作:赛场支持,医疗卫生,媒体,陪同代表团和个人,公关,鉴定服务,技术和通讯,运输,入场控制,餐饮,财政,行政管理等。同时,有一支特别的志愿者队伍在奥运会下设的25个分委员会中工作。洛杉矶奥组委之所以如此依赖志愿者,主要是经济原因所致。就志愿者的数量和工种的种类而言,洛杉矶奥运会是奥运志愿者发展进程的重要阶段。比起萨拉热窝和普莱西德湖奥运会,此届奥运会也更侧重从经济角度运作,这也是志愿者队伍如此庞大的原因之一。

从此,志愿者的功能被确定下来,在后来的历届奥运会中变化不大。

4.4现代奥运女性志愿者的蓬勃发展

以个人自发、自愿为基础的奥运志愿者模式在1992年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阿尔贝维尔、巴塞罗那、利勒哈默尔、亚特兰大、长野奥运会见证了以个人为基础的志愿者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奥运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越发广泛的媒介事件和国际体育界最重要的赛事,运动员和媒体人员的数量在不断攀升。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志愿者的数量也大大增长,并且融入到整个奥运会的组织机体里。

历届奥运会志愿者招募形式主要有三种:依靠国家推广、以各种组织为基础、公民个人。依靠国家推广,这一形式始自1936年柏林奥运会,也被1980年莫斯科、1988年汉城和1948年伦敦奥运会采用过。以各种组织为基础,这一形式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初期就采用过。这一形式的目标是利用已经存在的地方、国家的组织网络,甚至家庭一级的组织网络,亚特兰大奥运会是其代表。公民个人这一模式被最广泛地应用在90年代的奥运会中,并且与“以各种组织为基础”成为了悉尼和盐湖城奥运会的选择模式。以上这三种模式不是互相排斥的,在过去的20年举办的奥运会中采用了这三种模式的不同组合形式,尽管有时一种模式会占主导地位。

奥运志愿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女性参与奥运志愿服务的热情也不断高涨。女性奥运志愿者的人数在大幅度增加,素质也不断提高。2004年雅典奥运会需要45000名志愿者,而9月份的残疾人奥运会则需要15000名志愿者,基本上是每3名志愿申请者中取1人。在15万份志愿申请中,有56%是由女性提出的,占一半多。7月31日雅典市政府奥运志愿者计划正式启动。在此后一个月的时间里,3200名志愿者走上雅典街头,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帮助。据介绍,在这3200名志愿者中,有64%为女性,81%拥有大学以上的学历。年龄最大的一位志愿者今年77岁,名叫斯蒂法诺,他会讲7种语言。

雅典市政府的志愿者计划与雅典奥组委的志愿者计划不同。雅典奥组委的志愿者计划规模更为庞大,他们从15万名报名者中筛选出了6万人。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这些志愿者在奥运会赛场和奥运村等地直接提供服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招募。自2007年6月18日正式启动以来,社会公众对城市志愿者工作关注和支持的热情空前高涨,单位、个人报名踊跃,截至2007年7月17日16时,城市志愿者的报名人数已达110657人,女性占总人数的61%。通过前期开展的“春节服务周”、“五一服务周”、周末美化环境行动和城市志愿者招募主题晚会等丰富多彩的城市志愿者主题活动,公众对城市志愿者的认识和了解逐渐加深,参与城市志愿者工作的热情在不断升温,“赛会城市一样光荣、场内场外同样精彩”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此外,还有部分来自港澳台侨外的志愿者也通过网站进行了报名。这些志愿者还有年龄跨度大、职业多元化、基本素质较高、技能构成合理等特点。

“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是奥运会真正的形象大使。”志愿者精神与奥林匹克文化有着高度的契合。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和高水平的志愿服务,是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奥运会离不开志愿者。女性志愿者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正在以自己的实力和热情为奥运会贡献力量。

附:奥运志愿者数量的发展

夏季奥运会

1984洛杉矶28742人

1988汉城27221人

1992巴塞罗那34548人

1996亚特兰大47466人

2000悉尼46967人

2004雅典60000人

冬季奥运会

1980普莱西德湖6703人

1984萨拉热窝10450人

1988卡尔加里9498人

1992阿尔贝维尔60422人

1994利勒哈默尔9054人

1998长野3257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