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博弈
5155000000034

第34章 人生处处需要博弈的智慧(3)

第十二章 人生处处需要博弈的智慧 (3)

如果我们把生活看做一个特定条件下的博弈模型,它会给我们很多启发。但是如果你不希望陷入“囚徒困境”,就不要把它看做人类生存状态的缩影。而且,我们也要认识到:即使在这样一个博弈模型中,博弈论的用处也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它对结果的预测并非总是十分准确的。所以,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博弈论,就应该明白它在这两方面(预测和运用)的作用都是有限的。

世界不是一个“幸存者”的游戏。在每个博弈游戏中,胜利都是排他的:一人胜利,意味着其他人失败,但在生活中,并不一定如此。

世界广阔,不局限于一个小圈子。在游戏中,你一旦失败就意味着永远出局。然而在现实中,从未经历过失败的人并不存在,我们应该懂得一个道理:失败并不是世界末日,相反,它可能是获得成功必须经办的繁琐手续。事实上,那些游戏中的失败者,在现实生活的竞争中也许比那个“幸存者”做得更好。

世界复杂,不局限于一个标准。人的追求不同,对成功的理解也不同,有人追求金钱,有人追求某种卓越表现,有人追求生活的平衡,大家都有道理,不必强求一致。

我们对博弈论的关注,不是为了学会如何战胜别人,而是为了明了人生为什么如此,并从中汲取知识,致力于实现更合理,也更符合群体利益的合作方式,换言之,我们要追求的不仅是“术”——如何打败对手赢得胜利,更应该是“道”——寻求更好的合作关系,获得更多的成就和快乐。

懂得博弈规则,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

在一个凸显自我价值的时代,运用博弈技巧彰显自己的价值和突出自己的地位,是人生的一种大学问。

战国时,齐王听信谗言,认为孟尝君的名望高于自己,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罢免了孟尝君的职位。孟尝君的门客知道了这个消息,纷纷离去,只剩冯谖一个人。

冯谖对孟尝君说:“请派我到魏国去,我一定有办法让你重新受到国君的重用,增加封地。”

于是孟尝君备好礼物,派冯谖去魏国。

来到魏国,冯谖对梁惠王说:“天下的游士驱车入魏,都想使魏国强盛,使齐国削弱;而驱车入齐的却都想使齐国强盛,使魏国削弱。这是因为魏、齐两国势不两立,谁能称雄谁就能拥有天下。”

梁惠王听了,问道:“那么怎样才能使魏国称雄呢?”

冯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进一步问道:“大王知道齐国罢免孟尝君的事吗?”

梁惠王说:“知道的。”

冯谖说:“辅佐齐国使之在天下举足轻重,都是孟尝君的功劳。现在齐王听信别人的诽谤,罢免孟尝君。孟尝君心中怨恨,一定会背叛齐国。如果他能投奔魏国,齐国的人心自然随之倒向魏国,齐国的国土就在你的掌握之中了,岂止是称雄而已?大王应该赶快派使者带着厚礼,去迎聘孟尝君,千万不要错失良机。否则,如果齐国醒悟过来,再次重用孟尝君,那么魏、齐两国谁能称雄天下,就未可预料了。”

梁惠王听了很高兴,当即派出十辆车,载着黄金去齐国迎聘孟尝君。

冯谖辞别梁惠王,先行赶回齐国,游说齐王:“天下的游士驱车入齐的,都想使齐国强盛,使魏国削弱;驱车入魏的,则想使魏国强盛,使齐国削弱。这是因为齐、魏两国势不两立,一旦魏国强盛,齐国就会因此削弱。现在我听说魏国派遣专使,带十辆车,载着黄金来迎聘孟尝君。孟尝君不去魏国就罢了,一旦他去辅佐魏王,天下人都会去归附他。到那时魏国强盛,齐国削弱,齐国的临淄、即墨地区就危险了。大王何不在魏国使者到来之前,恢复孟尝君的职位,增加他的封邑,向他表示道歉呢?这样做,孟尝君一定会欣然接受。魏国再强大,又怎么能强请别国臣子去当丞相呢?”

齐王说:“你说得很有道理。”他当即召见孟尝君,恢复孟尝君原来的相国职位和封地,还增加1000户封邑。魏国使者恰好在这时来到齐国,听说此事,只好无功返回。

门客冯谖说服魏王派出10辆车,载着黄金去迎聘刚刚被齐王解除相国权位的孟尝君,之后,他又去面见齐王,报告魏王要重用孟尝君的事情,同时又劝说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务。这是一种策略,用现代的话说,冯谖必须先把已经下野的孟尝君在魏王那里再“炒”起来,给齐王施加压力,让齐王认识到孟尝君的价值,这样,齐王才能再度起用孟尝君。

适当地运用以小搏大的炒作技巧,在人才竞争的过程中还是有必要的,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简捷而高效的手段。如果“四两拨千斤”用得得体,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赌为赢:博弈的至高境界

博弈人生,是智者的人生;而博彩人生,则是赌徒的人生。

靠10元港币起家,如今已是亿万富豪的澳门“赌王”何鸿燊在总结他毕生奋斗的人生经验时,出人意料地说:“不赌为赢。”

奇怪,赌王不赌,何以成为赢家?

想当初,赌王从香港抵达澳门时,身上仅有10元港币。但他并不是用这10元钱去赌彩撞大运,而是找了一家贸易公司落下脚跟。由于他吃苦耐劳,又善于动脑筋,很快就拉住了一批客户。股东看到他是个可用之才,便邀他入股成为合伙人。他慧眼识商机,用澳门的一些剩余物资如小汽船、发电机等运往内地,换取粮食运回港澳。当时港澳粮食奇缺,这一来一往,便获厚利。这种独具慧眼的易货贸易,为他以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赌王的真正机会,在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承包澳门赌业的一家公司合约期满,有关方面登报公开招商。何鸿燊看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于是竭尽全力参与竞标,最终以高于对手仅8万元的微弱优势获得澳门赌业专营权。

拿到了赌业专营权,何鸿燊并未就此高枕无忧地坐收渔利,而是把赌业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他为了广招客源,投资建立来往港澳的现代化船队,同时又投资兴建直升机场和澳门机场,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他提出把旅游与赌业结合,以赌业为龙头,带动全澳门的交通、酒店、饮食和旅游全面发展。他一改过去赌场由江湖人士把持的局面,在赌场各级管理人员中,重用懂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才,使赌业由传统的带江湖色彩的行业逐渐向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企业迈进……

不赌为赢,正是他不靠侥幸中彩而靠实干与抓住机遇起家,正是他不靠吃赌混日子而把赌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正是他不靠江湖义气维系赌业而引入现代管理从而让赌业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一切,都是何鸿燊“不赌”的前提。

博弈,是全局在胸的行棋,环环相扣与步步紧逼,最终达到决胜的顶点;而博彩,则是系命运于股掌之中的押宝,成败于混沌懵懂之间。不赌为赢,需要一种大的气魄和更高的能力,而不是瞎撞与碰运气的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