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张纯如
516100000045

第45章 过山车式的生活 (3)

1998年4月22日,纯如到盐湖城举行图书签售时,她给我打电话说,在一家书店,一名韩国记者问她,如何看待日本大使关于她的书“不实”及“充满偏见”的评论意见。纯如听闻此事大感吃惊,她说她不敢相信,一个大使居然会对一本书公开发表这样的评价!我们告诉她不要轻率做出结论,让她调查一下,大使究竟是怎么说的,然后再相机而动。

后来,纯如发现,4月21日那天,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Kunihiko Saito)在华盛顿特区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确实公开批评了她的书“包含众多极其不准确的描述和一面之辞……”纯如出离愤怒,她问我们,“你能想象一个德国驻美大使对一本关于犹太人大屠杀的书作出如此评价吗?”

“在这个国家,二战亚洲战场和欧洲战场的地位截然不同。”纯如说道。她准备就此作出回应。当然,我们告诉她,我们会给她百分之百的支持。和她一样,我也无法置信,一个日本大使居然会公开抨击一本书。

4月24日,史维会发表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谴责日本驻美大使,要求美国和中国政府敦促日本立即为此事解除齐藤邦彦的职务。

就在同一天,基本书局也发布了一份声明,谴责日本大使。在这份声明中,基本书局的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杰克·麦基翁表示,“张纯如将60年前发生在南京的悲剧重新带入人们的视线。作为出版商,我们将继续努力将这本书所传达的信息播散到尽可能多的读者中去。众多著名学者及历史学家都对这本书大加称赞……”这份声明还指出,纯如的书已经重印了17次,销量超过13万册。“它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上停留了13周,德国、西班牙、中国大陆和台湾、捷克斯洛伐克和意大利都已购买了此书的海外版权。”声明指出,“尽管这本书在日本遭到批评,柏书房(Kashiwashobo)出版社仍将出版它的日文版。”

在这份新闻稿中,纯如要求日本大使指出书中的“失实之处”,提出要和他在全国性的电视台进行公开辩论。

美国和海外的媒体大篇幅报道了日本大使对于这本书的批评意见以及纯如要求公开辩论的回击。然而,齐藤邦彦未能指出书中任何不实之处,也不肯对公开辩论一事作出回应。

洛杉矶耶路撒冷博物馆西蒙·维森塔尔中心的拉比,亚伯拉罕·库珀(Abraham Cooper)给了纯如巨大的支持。他对她说,他给日本大使馆和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发去了抗议信。他说,“你能想象一名德国大使做出类似的陈述吗?”并对纯如说,“我们会一直在背后支持你的。”

4月初,美联社报道称,一份日本月刊《诸君》(Shokun)发表文章,批评日本外交部居然容忍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反日”书籍。纯如、绍进和我猜测,日本政府或许受到了来自狂热民族主义分子的压力,可能有所动作。

1998年5月11日的《时代》周刊上也登出了纯如向日本大使发出公开电视辩论挑战的新闻。文章写道,“齐藤邦彦对张纯如的攻击迄今为止只吸引了少数几个组织的关注和抨击,但东京当局更关心张纯如的书对日本在美形象的损害,而非齐藤邦彦其人。”

齐藤邦彦的批评并非“只吸引了少数几个组织的关注和抨击”。事实上,据我所知,齐藤邦彦的言论在美国反响极大,尤其是在美籍华人圈中。许多读者写信给报纸提出抗议。一些中文报纸发表社论支持纯如。5月6日,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也发表声明,支持纯如的书,批评日本大使公开发表扭曲历史的言论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声明称,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人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不计其数的罪行之一。“这是一段不容抵赖的历史。”中国总领事称,他要求日本尊重历史真相。

5月8日,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的发言人也发表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驳斥齐藤邦彦对纯如的书的批评言论,希望日本政府诚实面对自己过去犯下的战争罪行。据我所知,很少有哪一本书可以掀起这么大的国际关注,导致两国政府的正面交锋。

因为中国驻美大使馆和领事馆都发表了支持纯如的声明,日本右翼网站宣称,中国政府是纯如的书的幕后指使者。这太荒谬了。在为这本书收集资料时,纯如从来没有和中国政府打过交道。

与此同时,一部名为《骄傲》(Pride)的日本电影将日本二战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美化为一名英雄。这部电影4月首映,5月份开始在日本电影院公映。电影的上映与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对纯如的书的批评几乎前后呼应。电影引发了又一轮对《南京大屠杀》及其历史背景的媒体报道高潮。

5月15日,纯如发电子邮件给我说,一名驻东京的《时代》周刊记者询问她对于电影《骄傲》的反应。纯如回复道,“这部电影再一次证明了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及其他日本战争罪行的否认。但没有哪一部电影能否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基本事实。”

“这部电影对日本的伤害远比益处为大,因为它激怒了整个亚洲和美国的舆论引导者和政治家。如果日本社会欣然接受了《骄傲》,那便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即现在的这一代日本人认可了战争时期政府的所作所为。”

“事实上,真相终将获胜。我热切希望并坚信,时间会令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有勇气说出‘这不是真相。这部电影没有诚实地描写我们的过去。’”

在日本,有传闻说,东条英机的孙女东条由布子是这部电影的幕后推手,而电影正是根据她写的书改编而来。她试图洗白祖父的战犯形象。1948年,日本二战时的内阁总理大臣东条英机作为头号甲级战犯被处决,但在电影里,他却被描绘成一个爱国者和温和的顾家男人。《华盛顿邮报》5月25日刊出的一篇文章写道:“战争过去50年后,日本同整个世界之间依然存在认识上的巨大鸿沟……当看到日本仍毫无悔罪之意时,许多邻国深感愤怒,而《骄傲》引燃了这股怒火。”

据某篇报道说,在电影中有一幕,东条英机拒绝相信日本军人在南京进行了大屠杀。在我读到这篇报道后,我对纯如说,她的书此时面世正是逢时!我说,东条英机的孙女试图粉饰自己祖父在战争中的丑恶行径,但谢天谢地,我父亲的外孙女向全世界展示了1937年真实发生的事情。直至今日,日本举国上下仍不肯面对自己的战时罪行,不肯作出任何正式的书面道歉,这真是一种耻辱。

纯如的书受到美国历史学家的一致好评,并得到全世界华人社会的尊敬,但日本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想尽一切办法诋毁纯如。6月12日,据美联社报道,一群日本“学者”在东京召开的一场会议上指责纯如的书误导和夸大了南京大屠杀。他们宣称受害者被杀是出于中国人自己的原因,否认大屠杀中的死亡人数,还质疑纯如书中刊登的照片的真伪。当美联社记者找到纯如,问她对于日方指责的看法时,纯如正在纽约普莱西德湖畔的加图研究所(Cato Institute)发表演讲。在电话里,她庄严而又雄辩地逐一驳斥了这些指控。纯如告诉那名记者,日本篡改历史分子的否认最终只会伤害日本自己。

当法新社记者凯伦·洛威(Karen Lowe)就这六名日本“学者”集体控诉一事对纯如进行电话采访时,纯如回答说:“这些修正主义者正在进行着第二次南京大屠杀——对历史的屠杀。”在6月22日的法新社报道中,曾经为纯如的书撰写前言的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及系主任威廉·科比对洛威说,“这种忙着数尸体的做法是一种令人厌恶的历史修正主义行径。不管被杀的是10万人、30万人还是5万人,难道在道义上有任何差别吗?”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恐怖主义,一种谋杀,”科比补充道,“那些认为南京大屠杀不曾发生过的人简直生活在历史乌有乡中。”

西蒙·维森塔尔中心的拉比亚伯拉罕·库珀也评论道:“除非日本就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所作所为真诚道歉,否则他就无法成为一个可以信任的盟国——南京应当是一个开始。”

如果我说,所有这些针对书的指责都没有影响到纯如的感情,那就是在说谎了。尽管我们和纯如都知道,这些批评完全是无中生有,但它们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她的生活。自己的书持续受到质疑和审查令纯如压力很大。更糟糕的是,在这个时候,她正陷入与日本出版社柏书房的笔墨官司之中。这家正在将她的著作翻成日文的出版社向纯如坦承,他们受到了来自日本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威胁。后来,纯如收到大量来自出版商的电子邮件,向她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一些无理要求。这意味着,柏书房出版社处于日本右翼分子施加的巨大压力之下。

尽管如此,1998年的夏天依然发生了许多令纯如非常开心的事。1998年6月24日,她给我发来电子邮件:

亲爱的妈妈,

你亲爱的女儿此刻正在蒙特西托的美丽华大酒店写这封电子邮件。之前,我刚刚在圣巴巴拉的作家大会上对着150到200人发表了一场长达一小时的演讲。你要问话题是何?如何从一个苦苦挣扎的作者变成畅销书作家。一些女性听众为演讲内容所感动,甚至流下了眼泪!事实上,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夜晚。因为居然有这么多的老朋友前来祝贺我,为我流泪,拥抱我,亲吻我。“纯如,几年不见,你居然成了大明星!”整个晚上都是快乐的重逢。此后,我和巴巴拉·玛欣去了蒙特西托小酒馆,在那里吃了些乳酪蛋糕当甜点。

圣巴巴拉就像我的第二故乡——仅次于香槟-厄巴纳。

在圣巴巴拉的演讲居然受到如此欢迎,真让我喜出望外,因为我几乎没有时间准备讲稿。你看,昨天我一直在赶着为《纽约时报》写专栏(《纽约时报》和《新闻周刊》的国际版都请我替他们写关于日本修正主义分子的文章),根本没精力考虑圣巴巴拉的演讲。然而听众却很欣赏演讲内容。巴巴拉·玛欣认为这次演讲棒极了——完美地兼顾了幽默、历史与个人叙述——她惊讶于我的演讲风格居然有了这么大的进步。她还记得我以前在圣巴巴拉的巴诺书店举行第一次图书签售时是多么的紧张,而这不过是两年前的事……

爱你的,纯如

另外一件令纯如感到开心的事是,《读者文摘》选择她作为9月号那期杂志的封面人物。一两个月前,这本杂志的写手拉尔夫·本内特(Ralph Bennett)采访了她,计划就纯如和《南京大屠杀》一书做一个大篇幅的报道。为了拍摄封面照片,纯如专门去了朋友推荐的一家美容院化妆。杂志的摄影师来到纯如家中,替她拍了许多张照片。8月中旬,9月号的杂志一上市,纯如立即给我们寄了一份。她对封面照片很满意。我们将照片放大后放在镜框中,一直挂在我们家的墙上。

9月号的《读者文摘》掀起了另一轮媒体的报道高潮。《读者文摘》拥有5 000万读者,在全球以19种语言发行。纯如搜集了封面上有她照片的各种语言版本的当期杂志,并展示给我们看。许多读者和朋友都夸她这张照片拍得好,但我觉得,这个封面故事最重要的作用还是让全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