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信担忧道:“大汗,也先太师带走了瓦刺的全部兵力,还有阿刺知院,居然也配合也先袭击大同方面,切断明军后路……”
这话正戳中脱脱不花王的痛处。也先实力雄厚,兵力庞大,他虽是名义上的大元共主,却处处受也先掣肘,还时不时要看也先的脸色。
甚至……他这个大元共主的位置,也是也先赏赐给他的。
脱脱不花面色阴沉,他不甘心……不甘心沦为也先操纵的傀儡。
……
大明边境。
亲征大军到达此大同后,经过数日的漫长等待,始终不见瓦刺军的踪迹。
反常则妖,必有怪异。
不时骚扰大明边境线的瓦刺军,此时突然销声匿迹……而沿着大同一线继续前行,很快就要深入漠北腹地。
那里,是瓦刺军的老巢。
心急的朱祁镇也不得不去考量,也先是真的畏惧大明国威而隐匿,又或者……是一招请君入瓮。
后勤庞大的消耗、极度低落的士气、钦天监天象之说、盘旋在大同的瓦刺军不见踪影使得战场态势极不明朗……
朱祁镇决定,班师回京。
八月初十,亲征大军自大同返回北京。
朱祁镇其实并不甘心自己亲征瓦刺军的这一战,以空手而归告终。
他的先祖征战边境元朝余孽,多次驱除鞑靼、瓦刺、兀良哈,使其臣服。
从不曾有过败绩!
而他,是被众人裹挟、被情势裹挟,不得不做出撤返的决定。
自下令班师回京,朱祁镇的脸上便没有一丝笑意,只有王振来时才会佯装高兴,收起失落和不甘。
王振陪着朱祁镇从稚童小儿到称帝十四载,几乎日夜形影不离,感情笃厚。无论他权柄几何,最在意的,始终是皇帝开心与否。
朱祁镇是不是真的如表面一样平静,王振再清楚不过。
在班师回京一事上,随同亲征的百余位文武群臣达成了高度一致的意见。
现在摆在朱祁镇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回京。
所谓朝会,就是朱祁镇坐在上座龙椅中央,看着底下群臣吵翻天。
朱祁镇还记得,大约他十一二岁左右,那会儿正是三杨辅政的时候。有次苏杭发了大水灾,直接祸连附近二十九个州县……
有人提议大规模迁移居民,有人提议弃卒保车,保住苏杭,引水周县。
还有人提议减免三年赋税,并驰尽国力救援……
而那时,苏杭的税赋干系着整个国家的运行,一旦免税,仅靠屯军上交的子粒无法供养庞大的军事系统。
至于其他州县的税赋收入,天灾不断,人祸时有……便是全用来应付整个大明行政系统的运转,不至百姓流离失所,据地起义,也显得捉襟见肘。
除此之外,还有紫禁城、皇亲封王、大小官员的开支……
那时他坐在纯金打造的龙椅上,看着底下群臣为了争执甚至动手拧打起来,心底隐隐躁动,莫名想要拍手叫一声好!
只是随着他愈发长大,就愈发没有人敢在朝堂上动手争执,唇舌漫天了。
也只有长大了,才知儿时的自己有多荒唐,竟以百姓生死的大事为乐事。
今日在大同指挥所,朱祁镇就像往日在紫禁城行朝会一般,诏请文武百官商讨回京路线。
事关生死,此时群臣争执之间,言语激烈了许多。
大同都督佥事郭登向大学士曹鼎建议,应当由紫荆关一线返回北京。
曹鼎及多数臣子,都赞同当由大同至蔚州,入紫荆关回京。
朱祁镇一开始是兴奋的,期待的。可到了后来,就连先生王振都建议自紫荆关一线回京。
有人同先生说,也先设了一个局,专等他入瓮。
他是不怕死的。
他身上流着先祖高贵的皇族血脉,如有可能,他无比期盼同也先的瓦刺军决战!!
至于多数人提议的自紫荆关一线回京,事实上也并不那么安全。
他虽身在紫禁城二十三年不曾离开,但边关系大明锁匙,他其实是了解的。
自大同到蔚州的途中,仅浑源、广灵两座城池。
紫荆关一线的行军路线,就像是走在没有充足防护、四处漏风的筛子里。
并且……大同多平原,一旦与瓦刺骑兵相遇,后果将是亲征军所难以承受的。
但朱祁镇明白,自己虽是天下之主,却也不能事事做主。
而先生……先生说当自紫荆关一线回京,先生是不会出错的。
朱祁镇妥协了。
文臣和武将的争执,吵的他头疼。
……
就在自紫荆关一线回京,行军至许家庄堡时,谍报探知消失多日的瓦刺军活跃在漠北一线,并将于不日偷袭亲征军后部。
此时的朱祁镇兴奋异常!
朱祁镇以为,潜伏至深的猎物,终于要被猎人射杀收入囊中!
也先所率的瓦刺军就是猎物,而他朱祁镇和二十万亲征军,就是持弓以待的猎人!
他终可以不负先祖和百姓,带着胜利回京!
被猎物冲昏头脑的朱祁镇,报着明军无往不胜从未有过败绩的信念,派遣恭顺侯吴克忠,带一万五千京营士兵,作为后军与先也作战。
当夜,恭顺侯所率后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入朱祁镇耳朵里。
朱祁镇心中,没有对于瓦刺军强大战斗力的畏怯,反而更多了些许期待和愤怒。
紧跟着,朱祁镇再遣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军五万人,绕后狙击先也瓦刺军。
亲征大军行近广灵城时,成国公朱勇所率五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再度传来。
朱祁镇的断后部队被连番吃掉,折损军士将近七万余人!
剩下的十三余万亲征大军,在朱祁镇的统帅下,准备在广灵城决一死战。
夕阳余晖绚丽斑斓,边关风沙大,一张口飞进满嘴黄沙。
十三万军士正在广灵城快速驻扎,站在城堡之上身穿锁子金甲,手持望远筒抵在右眼处,左眼紧闭着的,正是大明皇帝朱祁镇。
趁着王振换班休憩的空档,邝壄及三五老臣,偷偷溜上了城墙。
“臣兵部尚书邝壄参见圣上!”
“臣户部尚书王佐参见圣上!”
“……”
朱祁镇闻声朝身后瞧了瞧,遍寻不到王振,带着狐疑偏头看向站在一旁的锦衣校尉袁彬。
袁彬道:“回皇上,翁父数夜不休,现下趁大军驻扎之机,说是去眯半个时辰再回来伺候。”
“翁父特地嘱咐过,不敢打扰皇上。若是皇上问起,便如实禀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