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本看懂中国史
5197500000044

第44章 明(4)

泰昌元年明光宗死后,明熹宗作为太子当立。抚养他的李选侍与心腹宦官魏进忠想利用熹宗年幼的机会把持政权,但乾清宫朝臣杨涟、左光斗等不让李选侍与熹宗同居一宫,迫使其迁至哕鸾宫,然后引太子还乾清宫举行即位仪式。此案中又牵扯到明光宗。

明光宗的宠妃李选侍本来是郑贵妃宫里的一名侍女,后来在郑贵妃的训练之下成为一名出色的美女。郑贵妃为了讨好光宗,便将李选侍连同其他七位美女一同送给了光宗朱常洛。希望有朝一日这些美女获得光宗的宠爱,自己也好利用她们从中谋利。

李选侍入宫之后,很快讨得了朱常洛的欢心。在宫里的地位迅速上升,很快爬到了仅次于皇后的位子,并且还负责抚养皇太子朱由校,她的地位由此更加特殊,几乎掌握了后宫的实权。而且她还同郑贵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李选侍极力地想通过郑贵妃的力量坐上皇后宝座,郑贵妃则想利用李选侍在皇帝面前说话方便的机会,帮她完成做皇太后的梦想。两人心照不宣地合作着。

明光宗于公元1620年8月病死后,明熹宗朱由校被宣布即帝位,但是抚养朱由校的皇妃李选侍以明熹宗生母早逝为由,将熹宗扣留。群臣非常着急,纷纷上书请李选侍放还熹宗。但是李选侍根本不听,仍旧将新皇扣留,幸亏太监王安从大局出发,将皇子骗了出来,交给了群臣。

李选侍见此,就赖在乾清宫不走,以此要挟群臣给她皇太后的封号。按古制皇帝即位后,应该立即迁入乾清宫居住,但是无人奈何得了李选侍。劝李移宫的奏章如雪片飞来,李选侍根本不理。群臣终于被激怒了,杨涟代表众大臣向李选侍下达最后通牒,让她即日离宫,新皇朱由校也下旨,让李选侍移宫,加上大太监王安对李选侍百般威吓,李选侍只好带宫女灰溜溜地迁出了乾清宫。

李选侍是否受到郑贵妃的幕后主使无从知晓,但是其意图很明显,就是要通过控制皇太子朱由校来操纵整个朝政,无奈最终失败。

明熹宗:木匠皇帝与魏忠贤专权

明熹宗朱由校经过“移宫案”的风波,为群臣拥立继位。明熹宗即位后令东林党人主掌内阁、都察院及六部。杨涟、左光斗、赵南星、高攀龙等许多正直之士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方从哲等奸臣已逐渐被排挤出去,吏治稍显清明。

在东林党人的辅佐下,朱由校在位初期迅速提拔袁崇焕。公元1622年,明熹宗下诏为张居正平反,录方孝孺遗嗣,优恤元勋,给予祭葬及谥号。在澳门问题上,熹宗态度强硬,还与荷兰殖民者两次在澎湖交战,并且获胜。然而,这时的后宫之中,两颗毒瘤正在悄悄地生长:魏忠贤与客氏。

魏忠贤原为一市井无赖,大字不识,却善于钻营,很快攀上了大太监王安的关系,并结识了当时还是皇太孙的天启帝朱由校,朱由校继位后,魏忠贤的地位自然直线上升,升任司礼秉笔太监。客氏是天启帝朱由校的奶妈,本性奸诈而贪权,客、魏两人很快结成了同盟,成为了后宫不可一世的力量。王安等太监在后宫逐渐被排挤,客、魏的权力覆盖了整个后宫。但魏忠贤并不满足,决心成为权倾朝野、名副其实的大太监。

一方面,魏忠贤引诱朱由校玩乐,使朱由校整日沉浸在木工活之中。另一方面,魏忠贤与朝堂上的一些文臣,如崔呈秀之流相勾结,排挤东林党人,逐渐掌握了内阁和六部。魏忠贤常常趁朱由校在专心制作木器时启奏,这时天启帝总是厌烦地说:“朕知道了,你去照章办理就是了。”就这样,魏忠贤据此滥行赐赏,大施刑罚,造成空前的宦官专政。

天启五、六年间,魏忠贤屡兴大狱,诬杀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并毁天下东林书院。凡正直的大臣,都被以东林党的罪名惨遭横祸,东林党人被贬、被杀不计其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杨涟、左光斗为首的东林六君子。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不仅残酷地排除异己,而且加深了对百姓的盘剥,使得民不聊生,政治极度黑暗。其时,国内土地兼并剧烈,苛捐杂税繁重,各种社会矛盾激化,这必然导致了人民的反抗。

天启元年,白莲教在山东揭竿而起,奢崇明、安邦彦起事于西南。天启七年,国内还爆发了山东的徐鸿儒起义和陕西的王二之起义。

明熹宗不但面临内忧,还有外患。山海关外,女真政权步步紧逼。明熹宗优柔寡断,又听信阉党的操控,冤杀守将、革除忠良,致使辽东战局陷于重重危机。同时,荷兰人于公元1624年登上台湾岛,大明王朝很快又失去了台湾。

内忧外患的时期。明熹宗却不务正业,不听先贤教诲去“祖法尧舜,宪章文武”,还是一心沉迷于自己深爱的木匠活中。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不顾,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

明熹宗醉心于木工、建筑中,对于国家大事无暇过问。更把国家公务大事一概交给了宦官魏忠贤,致使魏忠贤借机排斥异己、扩充势力、专权误国。而朱由校却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可叹他是一名出色的工匠,却使大明王朝在他的这双手上摇摇欲坠。

明熹宗就是将这样一个烂摊子留给了继位的弟弟崇祯皇帝。在他弥留之时,还不忘叮嘱崇祯帝要重用魏忠贤。然而,志在振兴的崇祯在三个月后就铲除了这个国家大害。

纵观明熹宗的一生,固然荒唐昏聩,究竟是一个欠教育的顽童行径,而不能算是恶人。造成这样悲惨、可笑之人的始作俑者,应当是朱由校的祖父万历皇帝。因为万历皇帝不喜长子,所以不关心长子朱常洛的教育,更一心想废黜他。长子自身难保,自然导致长孙朱由校的教育更被忽视,乃至熹宗继位时文化程度很低,大字不识几个,遑论朝政,被称为“文盲皇帝”。

明思宗:纵有大志,无力回天

明思宗朱由检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弟弟,公元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由于明熹宗没有子嗣,朱由检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他就是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伊始就着手大力清除阉党。天启七年十一月,朱由检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即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崇祯皇帝谈笑间铲除了魏忠贤集团,曾一度使明王朝有了中兴的可能。

当时的明王朝外有后金连连攻逼,内有农民起义军的烽火愈燃愈炽,而朝臣中门户之争不绝,疆场上则将骄兵惰。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朱由检殷殷求治。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同时,他平反冤狱,起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与崇祯前两朝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

朱由检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为。但因矛盾丛集、积弊深重,无法在短期内使政局根本好转。朱由检性刚愎自用,急躁多疑,又急于求成,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

在与后金战争的紧要关头,朱由检中了后金皇太极的反间计,冤杀明朝忠臣袁崇焕,使辽东防卫几近崩溃。他又增加赋税,增调重兵全力防范雄居东北的后金政权和镇压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

因对外廷大臣不满,朱由检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后,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给予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镇,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甚至派宦官总理户、工二部,而将户、工部尚书搁置一旁,致使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加剧。无奈中,他不断反省,四下罪己诏,减膳撤乐,但终无法挽救明王朝于危亡。

公元1644年,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3月17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18日晚,朱由检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市景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

回宫后,朱由检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良。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三个儿子入宫,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他又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妾跟从你十八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说完解带自缢而亡。朱由检转身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也自缢。朱由检忙又召来十五岁的长公主,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来砍中了她的左臂,接着又砍伤她的右肩,她昏死了过去。朱由检又砍死了妃嫔数人,并命令左右去催张皇后自尽。张皇后隔帘对朱由检拜了几拜,自缢身亡。

19日凌晨,李自成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朱由检咬破手指写了一道给李自成的血书,说自己所以有今天,都是被臣下所误,现在死了也无脸到地下见列祖列宗,只有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任你们分割尸身,只是不要去伤害百姓。他将血书藏入衣襟,登上煤山,自缢于寿皇亭。太监王承恩也在对面树上自缢而死。明朝就此告亡。

清朝编纂的《明史》也评价他:兢兢业业,勤勉勤俭。崇祯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悲剧色彩,他拥有极强的政治手腕,心思缜密、果断干练,并且精力充沛,几乎拥有历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征。崇祯的是非功过充满争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之一:“无力回天”这四个字,可以概括崇祯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