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中共十三大后,围绕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总结我国妇女运动发展的实践经验,中国妇女六大强调,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推进妇女解放事业,其首要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妇女运动,从社会发展中求妇女解放”。即是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妇女解放事业。这一基本指导思想有丰富、深刻的内涵。
1.“参与是妇女发展的根本途径”
妇女必须同男性平等参与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去,才能为自身的解放开辟道路。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妇女回家‘的提法几起几落”。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改革刚刚启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机构调整、精简人员,同时大批知青返城,给社会就业造成很大压力。社会上有人主张让已经就业的妇女回家,把岗位腾出来给男性。对这种意见,全国妇联明确地表示了反对的态度。1983年9月2日,康克清在中国妇女五大所作的报告中讲道:“广大妇女亲身感受到,只有越来越广泛地参加社会劳动和社会工作,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才能进一步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的彻底解放。那种认为’现在我国就业人数过多,妇女家务负担重,应该回到家庭里去,从事家务劳动‘的说法,既不符合社会主义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原则,又势必削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因而是错误的。在目前条件下,许多家庭还难于摆脱繁重的家务劳动,这种劳动有它一定的社会意义,应该受到尊重,但绝不能因此把妇女劳动的领域限制在家庭里,我们要继续提倡家庭男女成员合理分担家务劳动,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减轻家务劳动的负担。”中央书记处同意全国妇联的意见,妇女回家的主张没有实现。
90年代中期,社会上又有人提出,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可以考虑让妇女回家或者阶段性就业。对此,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陈慕华指出:“我认为,这类问题要慎重,要认真研究。妇女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如果妇女都退回家庭,势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失,也势必会减少妇女的经济收入,降低妇女的社会地位,引起家庭、社会的不稳定”。针对有人提出的妇女整体素质偏低,不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市场经济必然排斥妇女的说法,陈慕华强调:“市场经济的本质并不排斥妇女,市场经济是优选型的经济,在选择过程中,调节的杠杆应该是劳动者的素质,而不是劳动者的性别”。她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妇女自身素质定将不断提高,会继续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她特别强调:“参与是妇女发展的根本途径”。
2001年冬春,“妇女回家”论又被重新提起,并且“看起来还相当的厉害。因为有这些观点的不仅是社会上的,政协委员、国家一些决策部门中也有相当的数量,还有专门研究劳动人事的经济学家”。面对不小的压力,2001年3月21日,彭珮云在“中国妇女参政研讨会”闭幕式上讲道:“问题的压力好像说是就业的压力,那么解决就业压力的办法就是把妇女赶回家去吗?这个对不对?怎样在当前的情况下来制定一个贯彻男女平等的国策和就业的政策?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会吵起来的,所以还是需要深入研究。在当前的形势下,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还是接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我们也不是一概地反对灵活就业,......但整个来讲,基本的政策不应该是把解决这个问题、把所有的负担都加到妇女的头上,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2003年8月26日,彭珮云在中国妇女九大再次讲到了这一问题,进一步阐明了她的看法:“解决就业问题不能以牺牲女性的劳动权利为代价,否则必将造成女性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会使妇女丧失独立的经济地位,加剧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
康克清、陈慕华、彭珮云等对“妇女回家论”、“妇女阶段性就业论”及“市场经济排斥妇女论”所持的观点,是她们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重要体现。
2.“发展才是硬道理”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经济建设展开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一个基本观点。1992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重要谈话,鲜明地提出了“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贯彻“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妇女解放问题作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面对的诸多问题之一,其解决的关键也在于此。把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与我国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
(1)帮助妇女脱贫致富,使妇女逐步摆脱贫困枷锁
“妇女是一支伟大的社会力量,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整个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广大妇女的努力”。但是,由于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城乡妇女贫困普遍存在着。妇女的贫困不仅影响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还影响整个家庭的生存状况以及子女的营养和教育状况,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动员妇女这样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半边天”的力量广泛参与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来,对大力推动我国经济的前进,从而为妇女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妇女卸下沉重的贫困枷锁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多年来,全国妇联配合政府一直把帮助妇女摆脱贫困作为重要任务。20世纪80年代初,各级妇联组织开始与贫困地区、贫困户建立联系。并且与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对贫困地区的1300多名妇联干部进行了培训,组织她们到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参观、实地工作,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支带领妇女脱贫致富的干部队伍。同时,还通过在农村妇女中广泛开展活动,以文化技术培训来提高妇女的素质;以发展庭院经济、兴办妇女扶贫开发项目,增加妇女的经济收入;以培养女科技示范户、建立联系点、联系户、先富帮后富拉手扶贫等形式多样的工作方法,把帮助妇女脱贫致富落到实处。
为了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后,全国妇联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在全国实施“巾帼扶贫行动”,各级妇联普遍加大了工作力度,针对贫困妇女的实际,积极探索最有效的扶贫方式。
(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一心一意搞建设,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是全国人民共同利益之根本所在。妇女是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城乡经济建设都少不了妇女的积极作用。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经济建设,更有一种深层的意义,这就是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展示自身价值,从而赢得应有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推进妇女解放的进程。陈慕华强调:“我国妇女只有大规模地参加经济建设,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妇女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和家庭地位才会进一步提高,真正获得与男子同等的权利和地位,进一步实现自身的解放。”这是新时期我国对妇女参与经济建设重要性的充分肯定。
改革开放后,竞争机制的引入,打破了旧有体制对妇女聪明才智的束缚。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得以逐步贯彻执行,妇女更好地享有了与男子平等的参与经济决策的机会和途径,从而缩小了男女两性在分享经济决策权上的差距,提高了妇女参与经济决策及管理的水平。同时,市场经济环境中竞争机制作用的发挥,使得妇女比过去能更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和有效服务,主要包括获得资本、信贷、土地、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权利;农村妇女享有与居住地男子平等的土地承包权、生产经营权、宅基地分配权、土地补偿费、股份分红等权利。与此同时,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为妇女从繁重体力劳动岗位向适合妇女特点的职业的转换提供了有利条件,妇女就业渠道得到了拓宽,妇女劳动力获得了新的解放,大批优秀妇女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改革开放为妇女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广大妇女只有牢牢地抓住机遇,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也才能最终促使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实践中,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问题上,我们逐步探索出党的中心工作与妇女工作紧密结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作形式,即组织推广在农村妇女中的“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积极开展在城镇妇女中的“巾帼建功”活动,通过这两项活动,使广大妇女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双学双比”活动是1989年3月8日,全国妇联联合农业部、林业部等12个部委和单位,在全国各族农村妇女中发起的“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简称“双学双比”)的活动。它紧密结合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步骤,将“双学”纳入科技、教育兴农的战略部署,把提高妇女劳动力的素质作为活动的重点;将妇女的“双比”纳入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引导妇女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在农村妇女中获得了广泛的响应,提高了农村妇女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加快了科学技术注入农业的步伐,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巾帼建功”活动是1991年3月3日,全国妇联总结“双学双比”
活动的经验,联合共青团中央等12个部委发起的“做’四有‘、’四自‘女性,为’八五‘计划建功”的活动,“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自”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仅1991年至1994年间,就有3786万城镇妇女参加了这一活动,在广大城镇妇女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双学双比”和“巾帼建功”活动是在“八五”前后提出的,“九五”期间,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建设和妇女发展,我国妇女工作者又探索“’双学双比‘如何与’巾帼建功‘相结合的问题”,因为“目前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妇女是文盲、半文盲,帮助她们脱盲,是全社会的责任,城镇妇女对此更是义不容辞”。这一活动,促进了城乡广大妇女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携手发展,共同进步,使城乡广大妇女更加明确了:“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全面参与社会活动是妇女进一步解放的正确途径”。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努力增强妇女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为“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这是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提出的精辟论断。这个论断提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所做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需要全社会提高科技意识”,“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而“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所以,“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995年5月27日,朱镕基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所做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这表明,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定之后,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重大决定,这是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工作重点转移决定的进一步深化和向更高阶段的推进,与工作重点转移的决定同样具有战略意义。
妇女工作怎样才能配合这个转移,从而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呢?
1991年7月10日,陈慕华在省(区、市)妇联主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学习科技知识,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特别要鼓励女知识分子、女科技工作者刻苦攻关,多出成果,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做出新的历史性贡献”。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妇女自身获得解放。因为,男女两性由于生理的差异,存在着体力上的差别。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这种体力差别是造成男女不能共享社会资源、平等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技的进步,必将为女性的发展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
3.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妇女参与经济建设,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了给妇女广泛参与经济建设创造条件,新时期以来,我国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者不断探索,主张家务劳动市场化、现代化,强调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一方面缓解妇女参与社会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的冲突,一方面为下岗女工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社会生产劳动仅是妇女的部分劳动,她们还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常常是“战斗的早晨,紧张的中午,忙乱的晚上,比工作日还累的周末”。这种情况损害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影响到妇女自身素质的提高,有些还引发了家庭矛盾,诱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找到保证妇女充分参与社会生产和减轻她们家务负担的根本出路”。为此,妇联组织提出了要逐步把家务劳动社会服务市场化、家务劳动手段现代化,而且鼓励妇女在家务劳动服务领域就业。
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迫切要求加速发展奏紧张,需要家务劳动进一步社会化,需要社区服务加快发展。而在社区服务方面,妇女是最具有优势的。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可以说为很多下岗女工的再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必将有利于她们积极参与到我国经济建设的队伍中来,发挥自己“半边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