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服饰心理学
5300300000021

第21章 服饰心理活动的三个层面之二——着装心理(8)

存有这种着装心理的人,应该说确确实实是随大流的,而且是毫无标准的,甚至看见大家都穿黄裙子,感到假如不买件黄裙子穿上,似乎就不知道该买什么颜色的了。他们没有个人主见,不懂艺术鉴赏,认为着装随大流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一些盲目求同从众的着装者。越是在文化发展迟缓的地区,此着装者随大流的心理越普遍。相反,在文化气氛浓郁的国家里,谁要是今天出门遇见一个和自己穿同样衣服的人,那简直难以忍受,认为是一件最扫兴、最令人烦恼的事,以致几天情绪不佳。即使在同一环境里,由于文化水平不同,着装选择上的取向也明显不同。个人意识较强的甲发现了一种自己认为很满意的衣服,遂买了一件穿上。第二天,个人意识较弱的乙,也买了一件同样的穿上,觉得很高兴,而甲却觉得无法忍受,甚至认为乙是捣乱,无理取闹。其实乙并未直接对甲造成人身伤害,而甲感到心理上受到侮慢,乙却全然不知,毫无感觉。

以上例子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乙即是本节中所论及的盲目从众者,当然这仅是一种表现而已。盲目随大流着装者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他个人并未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好,但事实上不但暴露了个人性格的弱点,而且还在整个社会上造成一种意想不到的尴尬着装局面,使形象出现雷同,使生活失去生气。

(二)有意随大流

有意随大流的着装者,是迫于某种社会或团体压力所致(图85)。这种人对前面所提到的问题的回答表现出无奈:“没办法,全办公室人都这样穿,我怎么办?”还有的说:“我们学校的老师都穿这样的衣服,我不愿意显得太个别。”甚至有人对这个同样提问显得很激动,沉思了一会儿才说:“我也是没有办法,不这样随大流,别人就不容我,领导也觉得我不合群。”以服饰的随大流去换取社会或团体“合群”的肯定,是有意随大流者普遍的心态。据很多人讲,服饰上不随大流就搞不好群众关系。当然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相对闭塞、保守的国家和地区。人际关系不融洽,根本就无法立足于群体之内。看起来,着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决定着人的生计呢!

这种团体内部对着装者着装行为所构成的无形的压力,足以使着装者引起注意,并采取服饰上随大流的方式去迎合大多数,从而起到保护个人利益的作用。这种社会现象在世界很多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国“文革”时期对着装者不成文的规范,至今还像阴影一样留在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心中。在那个年月中,政治是衡量一切的标尺,而穿着如何几乎是政治身份和政治态度的外在表现。如当年的“红五类”都穿着解放军的军便服,“黑五类”是无权穿的。前者包括工人、贫农、下中农、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后者则指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和右派。在这样一种政治形势下,只要有条件穿着军便服的(这里的条件并非指经济条件),都愿意随大流儿,仿佛这样就可以归入革命者队伍之中。那种情况下如果穿上西装革履或时髦衣装是会自取其辱的。这是一种潜性舆论对着装心理所产生的控制与强迫,既不同于原始生活部落的民俗传承、行为规范,又不同于信仰宗教的国度里教义所起到的统治作用。它不成形,却像一张网;没有明文规定,却紧紧地束缚着着装者的着装行为。

在以上这种社会压力下,着装者采取有意从众的行为方式,是情有可原的。这也是社会文化在着装心理中的典型体现。但是,服饰从众现象又是服饰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服饰经过变异后,如果没有众多着装者的喜欢、爱穿就不能流行,也得不到传承。因此,应该把缘于社会压力而产生的服饰从众心理,与被典范服饰作品所吸引而从众的着装现象区别开。后者是服饰发展中的过程,是服饰的杰作效应。

二、做卑装穷——尽可能抹去服饰上的金钱印痕

普通心理学中将装穷者视为私心太重,认为他们在人际关系上做出了不适当的自我表现。但是无数以服饰为手段,做出贫穷假象的人,也不完全是出于私心,即使在对人关系上表现得不恰当,但其中也难免有一些难言之隐。

社会中的人在相互交往中,着装者想尽办法采取不同的着装态度去维持与人交往的愉快和成功,这就促使着装者的着装心理时常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既是客观环境使然,同时又是着装者根据环境需要进行自我调适的结果。以服饰来掩盖自我意识的真实性,是自我克制的一种表现;以服饰来掩盖自己拥有财富或说经济水平的真实性,就是着装中做卑装穷的心理。

装穷心理反映在着装者身上,无外乎是将自身服饰的档次有意识地压低(图86);或者是只穿最简单的衣服,不佩戴饰品;再便是故意穿残破、肮脏的衣服以至衣不遮体。这种心理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于形象,又完全取决于需要。

有的着装者感到自己在小环境中算作首富,但又不愿显露实际经济状况。是唯恐和别人拉大距离?还是唯恐被别人嫉妒、暗算?或者说是唯恐别人找自己借钱?……种种心态,都会使着装者在服饰上采取有意的措施,以防止上述情况发生。这种心理不能简单地予以贬低的评价。因为真正像巴尔扎克笔下的吝啬鬼——葛朗台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出于保护自己的近乎本能的心理。

有的着装者装穷,确实是为制造一种贫穷的着装形象,干脆说是人为地制造出一种企图遮掩别人耳目的假象,以试图蒙骗周围人的感觉与感受。这些人大多心术不正,以非法手段谋得大批金钱后,不敢公开挥霍,以逃避法律的制裁。他们在心情极度紧张、恐惧的时候,就采取了一种最容易制造假象的手段,在穿着上尽量做出贫穷的样子。这样的着装者虽说比第一种人数量要少得多,但他们也是一种常见的着装心理的体现者。

再有的是出于“职业”需要,如乞丐。乞讨的人,却并不一定是真正贫穷的人。他们往往在外出乞讨时换上贫穷状的服饰,以塑造一个能够唤起别人怜悯心的着装形象。

至于他们乞讨完毕,将金钱放回家中,又踏进富丽堂皇的饭店去挥霍时,当然又是另外一身打扮了。

这是怀着装穷心理的几种最惯用的服饰遮掩法。还有的人出于一时需要,而在短时间内以服饰作贫穷状,也属于正常心理活动范畴之内。如去亲友家借钱,就不适于在服饰上流露出钱袋饱胀的样子,那样势必不足以构成借贷的理由,或者引起亲友的怀疑。即使是出于一时急需,着装者尚不愿意显露出无力偿还的可怜相,也不会在服饰上夸耀其富,最平常的服饰也许就是最佳的选择。

三、淡化自我——缩小着装者群中存在的我

淡化自我,并不等于使自己混同于大众中间,因此不能属于从众之列,也本无求同的意识。淡化自我,更不能与做卑装穷相提并论,因为其主要目的不是落足在经济上。可以这样说,着装心理中的淡化自我心理往往源于某种职位的敏感及与调节上下级关系中心理平衡的需要,也有的是源于短期环境的需要。

在一次大型纪念碑揭幕仪式上,我对直接负责这项工程的领导者的着装发生了兴趣。为什么平时衣冠楚楚的一位中年男子,在如此重要的仪式上,穿着极不显眼的、款式既旧、衣面也不新的大棉袄呢?如果不加以介绍,谁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着装形象呢?把他归于低级公务员也罢,把他归于民工领队也罢,反正在人人西服革履的人群中,没有人会对他多看上一眼。

由于研究的兴趣,我冒昧地向他提出一般人不会直接发问的问题。没想到他坦诚地一笑,又率直地说:“这么多上级领导在这里,特别是我的上司们都在场,我不愿意在服饰上显露我的风度。尤其是在合影照片上,更不想以我的着装引起别人注意。”看得出,他既怕给人们留下得意洋洋的印象,又怕因“慑主之威”而引起上司的心理失衡。还有一点,平常的装束可给人以对事业全身心投入的印象,是实干家。在社会现象中,虽然这是一种“巧伪”行为,但是其出发点未必不值得同情。这不是一种活生生的着装心理表现吗?

当你不想喧宾夺主时,当你不愿引起上司的嫉妒和反感时,一般可采取淡化自我的处世手段,除了言谈简便、表情卑恭之外,服饰上当然也需要降低个人的影响。这是社会心理学和服饰心理学的又一个交叉点。

除了以上所谈到的典型例子以外,事实上普通人也时常在服饰选择上淡化自我。新婚仪式中,伴郎和伴娘的着装形象设计,不也是着装者在有意淡化自我吗?社会生活中由于存在着高低、尊卑、主宾等各种矛盾的两方面,所以类同伴郎和伴娘的角色经常会存在,绿叶衬托红花的事也经常是一种社会需要。

利用服饰来减弱社会冲突,是直接与显露超群意识的着装心理相异的。它们分别代表了两大类着装者的服饰选择期望,也揭示出着装者由于个人表现欲不同,而产生的悖反意识的客观性。表面上看,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着装心理,实际上在保存自我、求得生存这一点上是有着共性的。只是显露超群意识的着装者较少顾及社会舆论的压力,甚至做有意挑战;而试图减弱社会冲突的着装者,却有目的地对个人意识予以抑制。

以服饰来减弱社会冲突的着装心理,说明人类文明已距原初状态相去甚远,而且是涂上一层迷彩了!

色彩心理学与服饰色彩心理反应

人类处身于一个彩色的世界。色彩的概念应该说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因为对于色彩的认识,是人视觉的基本特征之一。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引起人眼睛不同的颜色感觉。各种物体因吸收和反射光量的程度不同,而呈现出复杂的色彩现象。这在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分解出日光中的七种颜色(1666年)之前,人类就已经感受到并在服饰中创造着。赤、橙、黄、绿、青、蓝、紫,绚丽多彩的服饰,点缀着人类的生活。

色彩学是一门横跨两大科学领域(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产物。色彩现象本身虽然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但是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知,才会完成一个认识色彩的全过程。当它再通过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表现于生活之中时,便产生了色彩心理学。

抛开心理的色彩现象,如主观色、残像现象、对比现象、同化效果等基本上属于生理机制的心理反应,专门来探讨色彩对感觉的影响,是服饰文化学的重点选择和必设课题。色彩心理学在服饰色彩心理反应上的体现,自然属于服饰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之内,不过在本书,即《服饰心理学》的内容设置上,主要将其放在着装心理的条目之中。

因为设计者对色彩的认知和运用主要体现在美学中(详见《服装美学》),而评判者与着装者的互为关系,又使得人对于色彩的心理反应,完全可以归结为一方面。在着装者同时是自我着装形象的评判者和其他可视着装形象的评判者时,服饰色彩所引起的心理反应是趋于一致的。

一、服饰色彩的特征

色彩在服饰上的体现,首先取决于它的特征,即服饰色彩在人心理上会形成某种影响,从而确定服饰色彩的成立。

当随便询问哪一个人时,他都会对首先闯入他视野范围之内的着装者的形象,勾勒出一个模糊的、粗略的印象,那就是“他穿着红色或是蓝色的衣服”,至于其他的一系列着装形象构成成分,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后才可以得出结论。这一点很明显地证实了色彩对人心理感受的刺激是迅疾的,同时也是强烈的。因而服饰色彩作为人首先认识着装形象(包括自身)的第一个步骤(如谈最初印象往往说:“那是个穿一身蓝的女人”、“红衣主教”等等),是应该肯定的。

在有关服饰色彩的服饰美学书籍中,都按照色彩心理学的感觉分类方法列出几点,诸如色彩的冷暖感、色彩的轻重感、远近感和色彩的软硬感、大小感以及强弱感等。但是有些书将其归为服饰色彩的感情部分,本书则将其归为特征,意指服饰色彩所具备的给予人视觉认知的特性与基质,而将服饰色彩所引起人的联想和情绪变化等归为感情一节。

(一)服饰色彩的冷暖感

冷与暖在人心理中的反应是相对的,冷色一般指在光谱范围内波长较短的,如蓝色、绿色等;而暖色多指红色、橙色等。色彩本没有冷暖的切实温度,却在人心目中产生出一种冷暖的感觉,这就是色彩在人心理中的正常反应。它来自于视感官的传递信息,并经大脑认定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从视感官经大脑而反映在着装行为上的一系列过程中,不能忽视客观事物所给予人的心理暗示。因为太阳和火是橙红色的,所以橙红色便在人心理中具有了暖的特性;天空和海洋是蓝色的,所以蓝色在人心理中具有了冷的特性。

这种色彩心理学的特征表现在着装者身上,便有了与此相适应的心理反应。炎热的夏季,喜欢穿一件冷色的衣服,以使自己的心理也趋于凉爽,似乎这样穿着,就真的从生理上解脱了热的烦恼。其实红色也完全可以挡住太阳光中的刺激成分,却只因它给着装者的心理感觉是暖色的,于是着装者只愿意在凉风习习的春秋两季或寒冷的冬日穿用,而不情愿让红色在夏日里再添加热不可耐的心理压力。

当然,抽象的冷暖感反映在着装心理中,还与服饰色彩的明度有关。一般来讲,明度越高的给人的冷暖感受越明显;明度越低的,则给人的冷暖感受相对差一些。假如红色为朱红色,那它所造成的温度感就自然地高了许多。同样是红,但属于浅红或是被白稀释了的只含有少量红的成分的颜色,在温度感上就有所减弱。着装者便不会再因怕热或喜热而做出那种强烈的选择倾向了。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各种颜色。

(二)服饰色彩的轻重感

色彩既然是抽象的,又怎么会有轻重之谈呢?这主要是由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所决定的。棉花和雪是轻的,白云飘在天空,这就使人印象中的色彩有了轻重感,认为白色是轻的;潮湿的泥沉甸甸的,铁块、铅块更是压手,于是人们印象中的黑色就是重的了。不仅这样,明亮的颜色呈轻感,有上升的趋势;深暗的颜色则呈重感,有下垂的趋势。这些都无疑使着装者在选择服饰时,不由自主地注入很强的自我经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