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服饰心理学
5300300000020

第20章 服饰心理活动的三个层面之二——着装心理(7)

还有一种人以服饰求怪,映现出现代商品社会的痕迹。在南非德班的繁华街道上,一些人力车夫常打扮得稀奇古怪,他们通常赤足而行。为了防止太阳的晒烤,还在腿上刷了一层白粉。腰上有一根缎带,上面缀有华丽的珠子,肩上、前胸和后背也都挂满了饰物。最为特别的是,车夫头上安着两只大牛角,在角上还饰满了一绺绺马鬃和各种华丽的羽毛、珠子和贝壳等物。当问他们为什么做这种奇特怪诞的装扮时,他们说一是为了吸引顾客,二是为了祝福自己平安。而祝福的潜意也正是以异化形象免除灾祸。至于招揽顾客,是从纯赢利的角度考虑的,它说明了以服饰来求怪的着装心理,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新内容。

18世纪90年代,曾在欧洲社会上流行过一种怪诞的服装。布兰奇·佩尼的《世界服装史》书中选取了一幅漫画,画中表现了当时颓废派的典型服饰。这种套服的穿着,以奇装异服来形容已经不足以说明。他们仪容奇特而不整洁,睡眼惺忪的样子令人不解,头发蓬乱,领饰皱成一团,领带也是不伦不类,翻折的衣领大到荒唐的地步,全身装点得邋邋遢遢。其中一个人的脚上是一双皱皱巴巴的半高筒软靴,手里拿着的倒很像当时贵族派头的高筒丝光帽。另一个人装模作样地举着一个小望远镜,看上去是一个追求时尚的人,可是手中却拿着短棍,以示他对流苏手杖的蔑视。穿这种服装的人被人们称为“疯癫狂”,与其对称的女性通称为“令人赞叹的女人”。表面上看这身怪诞装束令人不可思议,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引起人们的一种彷徨与无奈,从而形成了怪诞的服饰。

到了20世纪中叶,首先由美国青年兴起的“嬉皮士”服装,也是典型的怪服饰。嬉皮士是一些我行我素,不愿受束缚的现代青年,再加上他们对现代生活的厌倦,又自然产生出一种消极抵抗的情绪,企图以服饰之怪去发泄他们心中因无法适应社会而形成的哀怨。嬉皮士服饰,让人们一见就意识到这是人的求怪心理在着装中的形象体现:怪样的拖鞋,宛如半高跟皮鞋剪去了脚后跟处,而且半高跟与着装者的向前撅起的长胡子,同存在一人身上显得十分滑稽;手腕上戴着大钟面手表,足足比老式怀表大一倍;不仅鼻梁上架着好大一副蝙蝠式太阳镜,耳朵上还穿着一对足有相当两个耳长的直环形耳环,乍一看很像放大了的曲别针;上身的T恤衫稍稍平常一些,但是在前胸的口袋里装满了烟盒一类的东西,鼓鼓的将衣襟拉向一边;腰间的两条皮带上分别挂着钱包等饰物,下面的裤腿只有前片向后包裹,所以当人走起路时,裤片就随风飘散着……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伦敦街头上出现了一些游荡的青少年,他们有的因为缺少温暖的家庭生活,有的曾经失足,有的觉得学生生活过于单调,甚至产生逃离世界的想法。他们着装心理的汇合,没想到会成为一种朋克(PNCC)风格。这些“朋克”们不论男女发式都一样,如蓄长头发,往后梳,或是用胶水粘,突出成一个尖角,向前上方翘起,而且这个头发造型还被染成红、绿、紫或黄色。男性胡子刮成条状,脸涂成吓人的白色,眼圈画成黑色。一身服装既引人注目,又令人感到恐怖,破烂的紧身裤绽露出肮脏的肌肤,裤子短且被撕裂,常用饰钮装饰在黑色皮衣上的某一处。链子被用来松散地把两腿拴在一起或者绕在颈上。T恤衫上印有几句口号,其他部位通常用别针别起来。这种别针,既可别衣服,也可用来别耳朵和鼻子等。粉红色和橘黄色经常被同时使用并间杂在一起。这种朋克风格实际上包括了以上所谈到的嬉皮士服饰。

后来的“朋克”们更有怪诞的装束。头上不仅将头发胶粘成向前上方翘起的尖角,而且两边还以小绺头发胶粘成两个类同雄性动物式的细长的尖角,向两侧直伸。上身的皮衣臂部缀饰有大型骷髅图案,下身则围着一圈垂挂下来的绳状物,酷似原始人的草裙。虽然其着装形象在受众心理上未必能接受,但从他们拨弄大提琴时所发出的惬意的笑容来看,他们确实在此怪服饰中使自己心理得到了一种满足,或是一种平衡。

20世纪80年代初,欧美又流行起乞丐装,浑身披披挂挂,拼拼凑凑,新衣服却偏要提前缀上补丁。衣服上有的地方似被虫蛀,有的地方似遭火烧。其实这些斑斓歪斜的造型,都是人为的,制作起来颇费工时。破洞边缘还要经过化学处理,以防秃边。成本既不低,着装者们也不是想装穷,只是他们认为这样的服饰制造出来的“新贫”假象,其怪诞式样正表达出现代人的一种逆反心理。时至20世纪90年代初叶,大师级服装设计师圣·洛朗和卡尔拉格裴又推出了褴褛风格的服饰。一位年方30岁的、来自非洲国家马里的古雅泰设计师,以“胡立·贝特”之名推出了系列作品,特色竟是真的利用废物和旧衣来制作新衣服。他将从跳蚤市场买来的残次品,如等外大衣、袜子、衬衫等重新剪裁,缝缀成补丁接补丁式的服装。没想到这样的作品很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就连最富有的人也不禁被这种衣服所吸引,因此订单蜂拥而至。纽约的巴尼名店的采购师评价说:“终于有人不再以那么严肃的态度来看时装了。”这种着装心理会不会成为新时代的着装风尚呢?当时任何人也不敢轻易做出肯定或否定的预测。至21世纪初证明,这种求怪的服装仍然只是时装中的一部分,而且只是得到一部分人的欢迎,它不容易成为主流。

美国的赫洛克在《服饰心理学》中说:“许多缺乏能力并且仅仅依靠自己长处还不足以高于一般水平的人,就要通过衣着来得到认可……这个弱点常导致人类在服装上走极端。”这句被服装史论研究者认为是真理的话,现在看起来只说明了服饰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并不能概括全部。因为,在着装中求怪的着装者们,有一些人是属于自卑补偿,有一些人却是因极度满足后的猎奇心理所致。

六、求随意——服饰的自我宽松与自我适应

穿衣戴帽时不讲格局,不考虑身份,不顾及场合和仪礼的人,可以归为求随意类型。这种作风,在中国被称为“不修边幅”。边幅原指布帛的边缘,后来用来比喻仪容、衣着。《后汉书·马援传》中写道“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自此以后,不修边幅常用来形容具备修饰条件,可是故意不修饰的一些人,这里不包括无能力修饰的穷苦人。《北齐书·颜之推传》中写道:“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图79),《旧唐书·元稹传》中有“稹既放意娱游,稍不修边幅,以渎货闻于时”之语,《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中有“他又不修边幅,穿着一件稀烂的直裰,靸着一双破不过的蒲鞋”的描述等等。从史籍记载和文学描述来看,在服饰上求随意的心理,有些类同于求怪,但又没有发展到那样以稀奇古怪为崇尚的地步,只是追求一种随心所欲。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求随意总是违反正常生活方式和正常人的修饰本能的。无论从哪方面讲,它都是通过服饰来表现着装者特殊心理的一种表现。

在着装时求随意的心理表现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最为充分。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有意违抗汉以来一统天下的儒家礼仪规范,除了讲究饮酒、奏乐、吞丹、谈玄等宣泄主观情绪的活动形式以外,就是在服饰上也极力制造出一种氛围。《晋记》中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裸袒箕踞,谓之八达。”(图80)陆机《晋记》中载,竹林七贤之首“刘伶尝着袒服而乘鹿车,纵酒放荡”。《搜神记》中写道:“晋元康中,贵游子弟,相与为散发裸身之饮。”

《颜氏家训》也讲梁世士大夫均好褒衣博带、大冠高履。

所谓褒衣博带,原来主要指肥硕的袍身和宽大的衣带,而在魏晋士大夫的着装行为中,已演变为衣冠不整,以宽大随意、不受拘束为最理想的整体着装风格。至于以上所说的“裸袒”和“袒服”等,更是形象地记录下当时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着装效果。他们以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以随便搭在肩上的宽大袍子作为高士之服,间接表现出蔑视朝廷、不入仕途的潇洒超脱之举。

刘伶求随意非但目中无礼法,而且到了目中无人的地步。《晋记》中载:刘伶曾裸体坐于室内,客人来访不由顿生尴尬,谁知指责刘伶的结果,竟引来刘伶的一通质问:“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裈,诸君何为入我裈中?”此说虽在当时也属荒诞,但足以见到当时在着装心理中求随意的倾向。《世说新语》中关于“林公道王长史,敛衿作一束,何其轩轩韶举。斐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的描述,都生动地反映出在服饰上求随意属于名士风流,是当时所崇拜的风范(图81)。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图82)在他的《美学》第一卷中写道:“人通过改变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不仅对外在事物,人是这样办的,就是对他自己,他自己的自然形态,他也不是听其自然,而是有意地加以改变。一切装饰打扮的动机就在此。”黑格尔揭示出人通过服饰来达到内心活动显示的真理性。由此来看,求随意的着装心理与其他在服饰上显露超群意识的着装心理有所不同,那就是其他欲求在服饰上显示超群意识的人,是想在“有意改变”中创造出某种服饰或整体着装形象,以期达到目的,而求随意的着装者则是在“有意改变”时尽可能对服饰抱以冷淡的态度。他们的求随意的着装行为虽然也属于“有意改变”的范畴之内,但是绝不是创造或刻意组合服饰,而是基本上采取放任态度,在放任之中显出他们的与众不同。究其根源,这显然与道家“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法天贵真”的思想有关。除了这些严肃的记在老子和庄子著作中的话以外,“洗铅华,姗姗风度,翩翩秀整”的诗句也从侧面上反映出求随意着装心理在美学意识中的根本态度。

有人往往认为“求随意”是大多数人的服饰心理需求,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只是表面现象。现代在着装上求随意的一般有两种人:一种是企望超凡脱俗,把着装随意性作为一种风格追求和表现手段的人;还有一种是因身体、经济、心情等原因,无力或无心去刻意修饰的人。前一种人可谓“不修边幅”,后一种人则难免流于邋里邋遢。这后一种是无意的,不能从本质上与前一种等同。

上述几种,只是有代表性的通过利用服饰来显露超群意识的着装心理,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还蕴藏着很多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类同着装心理。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别人眼镜”,如此看来,这一节中所列举的着装者们,有的是有思想有追求有强烈的个性显示欲,而不愿混同于众人之中的人,有的是模仿别人求随意的人,因此细分起来还有许多微妙的心理差异。

减弱社会冲突

为什么要减弱社会冲突?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构想的社会压力与团体压力,足以对个人人格、意识和行为构成压力,这才使人们产生了主动减弱社会压力的想法,这也是个人行为调整中的必要步骤和必然结果。

在着装中减弱社会冲突的心理,是客观存在。因为每个人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心想事成,春风得意的。他在社会生活中总面临着许多不得意,因而表情和行为上自然显示出无可奈何。它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主动式的,着装者主观意志上企图通过形象塑造来减弱社会冲突,为某种目标的实现扫清障碍;另一种是被动式的,即不得已而为之。这人不仅在行为(此处主要讲着装行为)上表现出来,而且在信念上也不得不改变原来的意志,而重新设计自我形象。

这一小节中主要对着装心理中求同从众意识、做卑装穷意识和淡化自我意识进行剖析和论述。

一、求同从众——放一粟于沧海之中

在社会生活中,求同从众心理非常普遍。缩小范围到以服饰的调整达到求同从众的先期目的,也存在于大多数人的着装心理中。至于说求同从众的心理缘于什么原因以及采取什么样的着装方式,情况多样而复杂。不过最主要的可概括为两种,即盲目从众和有意从众。民间将这种从众行为称作“随大流”,这已成为形象化的专门用语了。

(一)盲目随大流

“大流儿”,现代人称之为大潮,指客观上存在着众多着装形象所造成的一种规模宏大的社会现象,而且带有动势,浩荡如潮水。观其着装人群,也可以感受到在一个时期或一个区域内人们的着装趋向。它奔流向前,如火车站出站口涌出的人群一样自然簇拥着,使其中任何一人都难以逆反行进。这种不能凭个体力量阻挡住,也无法凭相反力量改变的潮流,就是“大流儿”。

服饰在众多人体上显示出的一种总趋势,经常会向着装者发出强烈的心理暗示,意即告诉着装者,这就是符合现今社会、团体或是时代的服饰,是总趋势。在这种形势之下,主观意识较强的着装者往往有个人的独到见解,不容易轻易为社会潮流所左右;而个人意识较弱的着装者,由于把握不好社会压力究竟对自己会构成什么威胁,而显得忧心忡忡。他们因此选择了不同的着装态度:从众和反从众。

据普通心理学考证,个人的心理特点,如需要、情绪、智力、自尊心等都与从众行为有关(图84)。有些人特别重视社会对自己的评价,有人则无所谓。智力水平高的人一般自尊心也较强,反之则弱。智力水平低而自尊心弱的人,总认为自己能力比不上别人,所见所闻与经历也比别人少,因而缺乏自信,更唯恐被别人发现,常因难以承受社会的压力而产生从众行为。其他从众行为,如是否听从大家意见,跟随大多数人的表态而表决等,很自然与一个人在团体中地位的高低有关,而服饰上的从众行为一般不受地位、财富、年龄、性别所限。在着装上是否从众,主要取决于着装者个人意识的强弱,其中包括着装者的文化水平、艺术鉴赏水平、个人表现欲和对服饰的熟悉情况等等。

当研究者带着服饰文化学者特有的敏感和责任感,并且带着具体研究课题去进行社会调查时,发现不少着装者面对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件与很多人相同的服饰的问题时,茫然不知所措,待稍稍镇静一下才会说:“我看别人都穿,也就买了一件。”回答竟如此简单,如此缺乏内容,然而这些回答之后,他们脸上现出平静的表情。很显然,他们对自己的这种回答非常满意。至于说为什么要在最初听到这种提问时感到局促不安,极有可能是因为心里毫无准备,或是觉得这种提问没有必要,因为在这些人看来,随大流穿衣服,是最为正常的,还需要问什么呢?再一点,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种随大流的着装行为已经感觉到难为情,但是不这样穿,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当一听到这种问话时,不免有些发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