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服饰心理学
5300300000006

第6章 服饰与人整体性决定于三大心理环流体系(1)

就服饰心理学的整体组构来看,前面只是基础理论的叙述,从这一命题开始,才正式进入服饰心理学的探讨与分析。

服饰与人——一种物质,由人创造的因而带有人的情感色彩,本身却无情感的物体,与它的主人即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着装形象。从服饰与人第一次发生这种互相依托的而且是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关系起始,服饰与人之间便经常地发生某种微妙或是剧烈的冲突。当然,二者之间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因为一直是人在主宰一切。但是人与服装的关系有些像是人与神的关系一样,难以理清谁为谁所左右。人创造了服装,就好像人创造了神那样,又拜倒在神的脚下。具体到服装来说,特别是如风如潮的服装流行趋势,人作为始作俑者,作为推波助澜者,又往往被新潮服装牵着鼻子走,以致欲罢不能,唯恐落于人后。

服饰与人,在可以明确隶属关系却又难以断定主从关系之间,恰恰表现的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因而毕竟只有一方存在心理意识的特质,而另一方本来没有。当服饰与人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以后,人的心理活动也就更加复杂,更加活跃,加之每一个着装整体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它必定是要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其他的着装整体,因此,自然产生出着装心理中的环流现象。反过来看,正是着装中的三大心理环流体系决定了服饰与人的整体性。

第一心理环流体系——人与人

人与人,既包括人与他人,也包括人与自我,这当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有些类似人际关系心理学,但是,服饰心理学还是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就是表现在人着装过程中的自我欣赏、扩散展示以及对反馈信息的搜集与采用。

一、自我欣赏——由人本体(自我)回到本体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我。美国人格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自我只是表征那些关于自己的经验,它们是能为个体所知晓的,所意识的。”(图11)因此有人称罗杰斯的自我概念为“对象自我”,即关于自己的态度和感情,以区别于弗洛伊德等人的自我概念,即行为的支配者,或者说“作为自我”。与弗洛伊德自我概念最为相似的是荣格的看法。荣格认为:自我就是我们所能意识到的一切心理活动,如思维、记忆、情绪和知觉。自我构成了意识场的中心,负有实现日常生活机能的责任,并且具有使人们感觉到自身的同一性和自身存在的时间连续性的功能。自我的表现就是人为了达到人格的统一和整合而做的努力。

简言之,从精神分析学的权威人士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与意识的关系来看结论,那就是:“本我”是无意识的,“自我”和“超我”则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其中“超我”也是大部分在无意识之间,只有一小部分在意识之中。而相比之下,“自我”在意识和无意识中约各占一半。这表明,“自我”是与外部世界(社会)的接触中所形成的独立意识最强的一项(图12)。

表现在服饰心理上,“本我”根本没有位置。纯自然的、无意识的“本我”根本不存在着装的需要。而“超我”又难以使其着装形象与社会相容。人毕竟是社会的人,服饰更是社会的产物,因而对于服饰的寻求与选择既有自然的人的一种生理需求(御寒、防湿),又有社会的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所以,人类着装心理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个人意识,正是“自我”。

作为一个正常的人,他都对自己的一切存有异乎寻常的偏爱。表面上看,有不少人对自己的身材容貌表现出自卑,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失望,特别是对自己着装后的整体服饰形象表示不满意或是轻度遗憾,其实这种心理不是与生俱来的;所谓自豪还是自卑,所谓满意与不满意的标准是受社会影响的,其症结主要来自社会的既定观念和心理定势。举例来讲,一个人从周岁时,常听周围亲友夸奖自己,什么“穿得好漂亮呀!”“谁给买的小花鞋,这么好看?”稍大些,又听人们当面背后地说:“这孩子穿什么衣服都好看!”待长到成年人时,来自社会的暗示更使她确立了着装心理中的自信。特别是当她面对镜中自己的整体着装形象时,顿觉兴奋异常,于是进入了极佳的自我欣赏的心境。健全的人都有一种实现倾向的心理愿望与意识动机,而实现倾向正是生命的驱动力量。在服饰的应用中实现自我着装倾向,使自己的整体着装形象更加特异化,更加独立,这是人的正当的精神需求。不但这样,健全的人总是在自我结构与经验的协调中取得一致,并且具有变化能力,以便同化新的关于服饰美的标准。同时,健全的人以自己在着装心理中的实现倾向(成为一种个性强的效果,还是酷似某个人或接近哪一类)作为评判经验(既有来自社会的客观评价,也有来自镜面的反射形象)的参照系,因此他可以对强加于世人的有关服饰的价值标准不屑一顾。不仅这样,他常常对自己的着装效果给予积极肯定,既不是盲目从众,又不是丧失信心,更不是一味清高。一些不带任何条件的自我关注常常使他对自己的着装效果充满信心。

服饰与人整体性的第一心理环流体系中的由人本体回到本体,实际上就是服饰心理中的自我协调的过程。人无论有没有自我欣赏的体验,但都有自我欣赏的需求。所以在着装中时常会通过镜面的实际反射效果和个人感觉来不断地协调自我着装意愿与动机。

一般来说,认识生活都有一个自我觉知过程。这在服饰心理中表现尤为突出。在自我觉知状态下,人特别关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诸如希望确立一个什么类型的着装形象,例如穿上这件衣服时是否充满自信,“我是否真的喜欢这身衣裳”等等。同时也十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反应(这要在“由受众体回到人本体”章节中详细论述)。再一点,就是正常的人总能觉察到有关自我的信息。这种信息源既包括外界的,也包括自我感知与感悟,即自我总结。“穿这身衣服是否合适”,“穿这件衣服能否衬托出我的气质”,都成为自我感知的内容。而“这件衣服穿起来总觉得不好看,毛病原来出在领子上”,“穿这件衣服总显得胖,原来是花格太大的缘故”,如此等等,就成为自我感悟的内容,当着装者将注意力转而向内着眼于自我的内涵和成分时,他就处于积极的自我觉知的状态。“我穿这件衣服很好看”,“这身衣服对于我的体形来说,再合适不过了”,“我买一件这样的衣服穿非常有必要”,假设没有这种自我觉知,着装者将永远无法形成自我着装意识的观念,也无法规划出自己的着装行为(我如何着装)。

在此基础上,着装者有了更高一步的要求,即着装中的自我表现与自我美化心理。自我表现的起始动机与最后效应可以放到“由人本体辐射到受众”的章节中去论述,而自我美化却有一部分内容与受众有关,另一部分则完全是由人本体回到本体的需求,人希望通过良好的着装效果使自己更美。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一次“镜中我”的美好形象,就足以令人兴奋、神往不已,并激动异常。而且这种由“镜中我”的美好形象所引起的愉悦心理会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对以后的着装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种影响,就是由此激发着装者对服饰的更为浓厚的兴趣,从而自然地充满积极的要求以及成功地塑造着装形象的欲望。事实上确实是这样,成功欲望的强弱程度甚至能够决定今后的着装效果。无论从哪方面看,着装过程中由人本体回到本体的环流现象都是顽强地显示出自我意识,而且逐步确立起较为成熟的着装心理中的自我意识。表现在着装形象上,就是塑造出服饰所衬托的“自我形象”,或是服饰所影响、促成的“自我形象”,当然,其中失败也不乏其例。有时失败,即不尽如人意的着装形象会使着装兴趣减弱、消失,着装情绪低沉,甚至导致着装者对自我形象的失望。但是有时候也会引起着装者的思考和进一步开拓,也许是更深层的挖掘,也许是掉转船头,另辟蹊径。其中着装的自我意识对态度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扩散展示——由人本体辐射到受众

除去非正常处境以外,人是群居的高级动物,在社会生活中已经证实这种人类群居而不可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许正是由于人群之中的相互依托与影响,才使人类文明更快速进展,同时也使人的着装意识逐步强化,着装追求得到升华。

在由人本体回到本体的论述中,曾涉及自我表现,它是一种自我实现,也是自我实现的外在形式。着装中的自我表现除说明人在服饰心理中所具有的自我意识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是力求通过服饰,或者说通过人和服饰所构成的整体着装形象去进行扩散展示,即由人本体辐射到受众。因为从一个独立的着装形象出发,所有能够看到自身服饰效果的直接感受和间接感受,甚至包括主动感受和被动感受的人群,都是“这一个”着装形象的受众,尽管他们的关系可以互相为之,角色也是相对而言。只要是从“这一个”的角度而言,那么接受者的数目总是会多于“一”的,因而称为着装形象受众是必然和确切的。本题的题目定为“由人本体辐射到受众”,“辐射”一词,正反映了这种关系。这里用人本体,而未用着装体的说法,主要是为了剖析人的相对独立的着装意识,即着装形象主体的心理活动。这种着装意识是心理环流的源头和基点。

在着装心理活动中,由于着装体面对的不会只是镜子,或是水面,墙壁,它所面向的是着装形象受众,便形成无一例外的以其着装体的完整形象(包括成功不成功),向所有受众体辐射的现象。这是社会生活中的常态。于是,着装者自然会对这种无法摆脱的现实,在心理活动中有所反映,并再行印象整合。即使是有意减弱个体形象,唯恐被他人注意的着装者,实际上仍然想使自己的整体着装形象辐射到受众,甚至可以说潜意识中有强于常态下着装者数倍的迫切感。例如一个逃犯或是走私者,从他们的内心深处当然是想丝毫不引起旁人的注意,但是他们有意选择的服饰,以及煞费苦心塑造的整体着装形象说明,他们更想通过服饰辐射到受众,只不过他们不想被捉住。也正因为他们对于逃避拘捕存有侥幸心理,所以才穿上豪华衣装、穿上破旧衣装或是严肃衣装(根据其形象需要而定),总之是想通过这一着装形象辐射到受众后,使他的实际身份得以隐瞒,而融入当地最常见的着装形象,以混同其中,迷惑受众,蒙过搜查者的眼睛。中国明末时,起义军攻进京城,皇帝命太子、皇子各自逃命,诏书中就详细写有当时的百姓全身服饰样式等,并明言“作民人装束以避难”。这不正说明他并未考虑到辐射向受众时所产生的扩散展示效应吗?既然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像这一个最想蒙混过关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每一个健康的、处于正常境遇中的着装形象主宰者——人本体的自然动机呢!

一般来说,着装心理环流中的由人本体辐射到受众,主要有三种动机,这里仅指绝大多数人和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最普遍的心理活动现象。

(一)显示动机

显示动机有些类似于普通心理学中的求成动机,实际上当然不完全相同。求成动机主要是指对成就的欲求,或者解释为不断克服困难,力图实现既定的较高目标的心理状态。而服饰心理学中的显示动机,主要是想创造理想的着装形象,并且总是希望通过着装形象来抬高人本体的全部价值,从而在着装形象受众面前,以至在着装者群中引起轰动效应,以显示自我的存在,显示个体的卓然独立,与众不同。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动机仅是人本体的一种曲折反应,是主观的,尽管他并不想违背社会意愿,但其中客观的成分毕竟只占少数,尤其是显示动机强烈的人,更不完全以客观的概率为基准。他们考虑更多的常常是以主观显示的概率为主,绝少有失望与畏惧心理,因此,这样的着装者心理表现往往是自信,甚至是百分之百地自我感觉良好,也正因此使他们在对受众进行扩散展示时,更加强大有力,富有诱惑力和带动力。相比之下,显示动机较弱的人,常会对自己的着装形象产生怀疑,或是唯恐失败,动摇树立良好、鲜明服饰形象的信心。

(二)融近动机

着装心理中的人本体作为辐射源,并不只是具有显示动机。根据所处场合的需要,根据面前的着装形象受众的评判标准,他还会自行调整,转而为融近动机,即相当于普通心理学中的亲和动机。融近动机在着装心理中是与显示动机并立的,谈不上孰前孰后。既可以由显示动机转为融近动机,也可以由融近动机转为显示动机。因为这两种动机同时存储在着装者心理之中,所以何时启动哪一种动机,固然是由人本体来启动,但启动的选择性却有相当大的成分取决于受众的条件,如地位、身份、对服饰形象关注的程度以及与着装者的关系亲疏等。

亲和的本意是指亲近、靠近、接近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最早用这个概念的是特罗泰,他在1920年就指出,人有四种重要本能:自我保存、营养、性及亲和(图15)。后来萨姆纳等人反对这种本能论,认为亲和欲求是由人们高度生存价值而来,尤其当个人在群体活动中达不到某种目的时,是最容易出现的一种机能。着装心理中由于人本体既有残存的自然本能,又有诸多受社会意识影响的社会心理,因此在人们身上很容易发现这种并不为着装者口头认可的一种融近动机。

恋人之间也许表现得最明显,来自于对方,即受众中的一位亲近者的一句赞美话语或是一个否定言词,很快会使着装形象主体一方迅速做出反应,进而调整个人形象。这些内容应该放在“由受众体回到人本体”章节中去论述,因为它常常是受到反馈信息的影响。不过,在这里以此说明人们在着装心理中的融近动机是基于受众而付诸行动的。人们愿意融在日常活动的群体之中,或是愿意引起上司的好感,再便是有意靠近某个组织或某个人,总不会忘记以着装形象形成融近点,以增强对方的认同感,这也就是日常所说的投其所好。这种类似于取悦动机和亲和动机的着装心理中的融近动机,较之前两者,则具有更多的独立性,它并不一定要降低自己,也不一定想得到对方的好感,只是不想抬高个人,想以服饰形象的微妙设计成果使自己与受众接近,或融于受众之中。

这正是着装心理过程中心理环流体系中由人本体辐射到受众的基石。显示动机和融近动机有时在某一着装体上表现得突出,而在另一着装体上却看不出明显的表现机能。或者是在一个着装体上轮番出现,而在另一个着装体上持续好长一段时间,甚至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