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服饰心理学
5300300000007

第7章 服饰与人整体性决定于三大心理环流体系(2)

显示动机和融近动机应该说是相辅相成,不可缺一的,它反映出着装心理中,人本体向四周受众辐射过程中的二元律。也正因此构成了服饰心理学中的第一心理环流体系中的三种关系共同组成的构架。不过,这还并不完全,对某些人在某些时候还会出现实验动机。

(三)实验动机

服饰扩散展示心理活动中,也包含着另一种明显的趋向,即实验动机。这是人与服饰组构成着装形象后,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属于经验认知的一种方法。这是很明显的。一定的服饰由自然物经人穿着后,它就成为带有生命与活力的服饰形象,着装者(人本体)将这种形象光彩辐射到受众,才可以用感官考察其是否成功抑或失败。在这里,人本体的着装行动,是一种实验,其中也包括着观察。在服饰模特表演时,这种实验动机表现得非常明确。无论是设置静态模特(如塑胶合成物的静态模特),还是安排动态的人体活模特,其动机都是在演示中进行实验与观察。当然,在这种表演中,模特虽然是着装者,她们只是作为着装形象的中介体而出现,模特们并不具备服饰实验动机(模特们的实验动机,仅仅是表演艺术的成败)。真正具有服饰实验动机的是设计师。他(她)们是服装扩散展示中的人本体。与此不同的,在社会生活中,直接的实验动机,都出自于普通的着装者,即服饰扩散展示中的人本体。不过,它并非日常着装行为中的屡见动机,它仅仅出现在初试新装或旧装配套的时候,它是一种原始动机。一套新装到手(无论制成或购买),人在着装前总要想一想:“我穿它合适吗?”“穿上试一试!”或者,虽然是已经眼见的成功的配套服饰,当自己照原样穿着后,也常常犹豫地想:“其效果是否理想”,便照镜子验看一下。这种种着装行为的动机都出于实验心理。一旦出现在受众面前,就是扩散展示行为,而其原始心理活动,有一部分是实验动机。

三、搜集采用反馈信息——由受众体回到人本体

由受众体回到人本体,是服饰心理学中心理环流体系的一个阶段。这段流动过程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就着装者说,尽管它是客观,而就客体(受众)的心理活动说,所反映的却是主观(受众心理),而且一旦到达流动过程的终点——着装者,即着装形象的人本体时,便立即波澜迭起,引发无尽的心理活动。那么,作为一个着装体来讲,是被动地任由受众体的反馈信息所冲击呢?还是主动地搜集采用反馈信息?事实证明,后者是服饰心理的正常反应。因为从着装的人本体来讲,首先是向受众展示、辐射。在此先决条件之下,才会诱发出受众的态度表示和表白。如若没有前一阶段的展示,那根本就无从谈起受众对于展示的反应,所以无诱因的心理活动不可能引起任何心理刺激和反应,也不存在于服饰心理环流之中。

当人本体将服饰形象展示以后,无论其对受众反馈需求的态度迫切与否,都必然想了解受众反应,以便对自己的服饰形象进行调整。因为服饰形象在社会上的确立,无论如何也离不开人——其形象的受众体。如此说来,由受众体回到人本体的流动过程是必然的,对人本体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所言“回”字则点明了这一阶段的流向,实际上也表达出主、客体的关系。这个时候,应该确认人本体是主体,受众是客体。而从另一角度观察,客体则是服饰物件。

从受众一方来讲,反馈是基于所见着装体后而产生、融会并发送的信息,其信息根源于社会认知经验。服饰心理学的社会认知,主要包括所见着装体的着装效果(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是否符合时代气息、是否适用合体等)、着装心理,特别是着装动机(为什么穿这种类型的、为什么选择这种搭配方法等)和着装行为意向(要塑造怎样的形象、追求一种什么样的服饰穿着品位等)。因为受众体也并非是生活在真空之中,所以当他迅即或是缓慢地对着装体做出反应时,除带有相当大的主观成分,如个人好恶标准、个人即时心境,与着装体的关系亲疏程度等等外,其他必定要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社会认知标准来观察。这些心理的细微之处还要在服饰心理学的评判心理中去分类论述,此间意在说明心理环流体系中受众体反应态度的不可或缺。

对于着装的人本体来讲,搜集这些来自于周围受众的信息反馈,会非常有利于正确地评价自己,并对最初的自我欣赏和自我肯定提出质疑,也就是重新评价并进一步修正自己的着装整体形象。这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唐奈尔森·R.福赛斯的《社会心理学》里曾引用过一段心理学家库利在1902年说过的话。他指出: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由此产生了较为客观的自我。他说:“正像我们从镜中观察自己的脸、手指和衣着,因它们属于我们自己而感兴趣一样……我们也从他人的思想中认识我们的容貌、风格、目标、行动、特征、朋友等等!而且从多方面受其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当自己穿上一件新衣服,出现在第一位或最初几位受众面前时,心情是复杂的。如果比较自信的人,还可以坦然地等待受众的付诸于语言或只是眼神、手势、体态表示出来的反馈信息;如果稍微有些自卑的人,便会因面对首批着装形象受众而感到局促不安,一面怀着忐忑的心情去等候“审判”,一面又唯恐遭到受众的冷遇,因为冷漠也许是最大的轻视和反感(图17)。着装形象的人本体既喜欢听到肯定和赞扬的反馈,那将意味着自我着装的成功,同时又害怕听到一些否定的反馈,包括批评、讽刺、奚落或遗憾等等。其中批评有善意和非善意之分,但不管怎样,着装体总会因此而感到心理上的不安。因为那几乎明确地说明这个服饰形象的彻底失败,或是一部分失败。当然也可能是无关紧要的,也可能整个破坏了在受众体心目中原有的美好形象,更不用说或许会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和、个人形象的失落、主管上司的反感、交往对方的误解等等,有些甚至会贻害无穷。

基于这一点,着装体认真地关注受众的信息反馈,不管表面上故作矜持,或者是真的泰然处之,还是急躁、畏惧,但是他们都希望当面直接或是辗转间接地收到这种信息。也无论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着装的人本体在内心深处都希望广泛地听取来自各方面受众的发自真情的反馈,只有这样,才谈得上了解自身服饰形象在受众之中的地位和受众认可情况。

从这一段流动的流向来看,服饰形象的人本体是终点,但既是心理环流,那就不可能真正到此终结。着装体之所以十分注重搜集和采用来自受众体的反馈信息,其真正目的,还是为了回到人本体,调整自我的着装形象,使其完全或基本符合自我的服饰心理需求。这一点,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中风行一时的信息论中的反馈。

服饰心理学中的三大心理环流之一——人与人,不外乎是着装体即服饰形象的人本体与受众之间的环流过程。但由于着装体还存在自我了解、观察、剖析等一系列自我评价和自我协调的过程,所以看起来不是平面直线式的构成关系了,而是呈现出立体交叉的大型组构态势,内中又包含了局部的自我网络的通道。可以这样认为,即因此层层套叠,才形成错综交叉的线路。如果将每一个着装体与受众的关系以及每一个着装体又同时是其他着装体的受众的一分子的关系,再加上他们之间既有自我与自我,又有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完全用环流线条画出图示的话,便更能由此看出其环流体系中的十分复杂的关系了。

第二心理环流体系——人与物

严格地说,人与物不可能产生心理环流。因为人有心理活动,物却没有。尽管在这一节中要涉及自然万物、人为环境中的诸物以及新事物或直指服饰,但是它们都不可能存在心理活动。那为什么也会出现这样绝对属于正常的心理环流现象呢?

这是因为人的心理环流现象有两种:一种是人的心理活动反射到接受体后,接受体既接收信息,又注入反馈信息,并在融合后,重新回到人本体,即为有反应心理环流。还有一种,是在人的心理活动反射到客体后,客体既不能接收信息,也不能注入反馈信息;但是人的心理活动反射到客体后,却展开自我反应活动,然后依然复归到人本体,是为无反应心理环流。人本体在主观上具有这种能动的活动完全是自觉的。姑且可以先体验一下深山峡谷,或是中国北京的天坛回音壁的音响反应。深山峡谷不会呼唤,可是如果有人面对峡谷发出呼唤的话,通过气流的作用,空荡荡的峡谷会以类同呼唤的声音做出回答。天坛回音壁不论其建筑原理如何,它都是属于物,但却能给人的听觉以冲击,这种现象想来是很有趣的。

当人类,也可换句话讲着装体,面对的是着装体之外的纯物质和人的物质与精神产物时,人本体无论就生理机制或心理机制说,都必然产生一种建立在感觉、知觉、想像、情感和思维等心理诸要素基础上积极的、综合的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尽管有时这种心理过程仅仅是短促的瞬间,但是它的印象整合、思想综合的特点仍然存在。当人以平等的、亲昵的态度去对待这些物时,当人将自己的胸怀敞开与之交流时,特别是当人将自己最纯洁、最美好的愿望和理想寄予在物上时,人们会惊异地发现,物质本身似乎也存在精神,就好像生机勃勃的肌体上存在灵魂一样,它会以人类对它的态度相等的态度对待有生命的人,它使人类在它身上看到了人的文化的轨迹,同时它能以生动的样式、丰富的内容使人类似乎能触摸到它那跳得正欢的脉搏与心脏。这些并非是文学性的描绘,也并非是强作解人的杜撰,天下万物确实存有这些可以与人交流的条件。

一般认为,自然界的山川树木是与人共存的,谈不上谁创造谁,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人的精神的产品。但是自古以来,人类将诸般情感寄予山川,于是山川就有了人的气息;人类将诗情画意献给树木,于是树木就有了人的性格。中国古代文人有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讲品德高尚的人喜欢山,因为山的挺拔高峻犹如人的高贵;有智慧的人喜欢水,就因为水的川流不息,奔腾或绵长宛如智者的才思与文采。自然万物尚且如此,人的创造物自然更与生俱来地具备了与人交流的各种条件了。

当然,人并不只是坐在屋子里想那些物的诗意,而首先是自觉与不自觉地从合目的性平衡律出发,适应物质所构成的环境,有的是边适应、边创造。这一段关于服饰心理学心理环流的人与物关系中,将要涉及着装体适应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所创造的服饰怎样与新事物同步以及服饰发展过程中是怎样通过自身优化的,这里将展示出服饰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侧面:着装体与物,完整的着装形象与外部物质,包括服饰潮流和新工艺等物的关系,而不包含着装形象的内部环流。

一、适应外部环境的心理

外部,指着装体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自然环境不仅指气候、地理、动植物构成的空间,还应该包括属于自然现象的昼、夜、晨、午等时间。服饰形象不可能脱离这些环境。前者说明了服饰所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后者则更多地带有人文物质的色彩。对于构成世界来说,二者缺一不可,对于服饰心理学来说,哪一个也不可或缺。只是在服饰,或称着装体,实际上是人的心理深层对于这些环境的适应力有强有弱,有真诚有虚伪,有积极态度有消极态度,其结果也必然有成功有失败。

(一)自然环境——空间

大自然是万物之母。人类必须同周围的自然环境保持一定的平衡、和谐关系,以维护个体和整体的生存发展。服饰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的创造,这种创造基本上遵循一种原则:合目的性平衡律。大自然为人类乃至具有社会痕迹的着装体提供了一切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但是,大自然又在无限慷慨的赐予中隐含着吝啬与苛刻。就气候来说,并不是地球上所有的地区、所有的季节都温暖如春,猝不及防的恶劣天气,诸如急风暴雨、酷热干旱常常会毫不留情地袭来,打破人类那甜美的梦。也许有一些区域的有一些人确实是在躲风避雨时才穿上衣装。人类从此就与大自然中的物,由服饰为中介而产生了许许多多千万年来也撕扯不开的纠葛与亲情。关于服饰适应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客观分析,在本套丛书中的《服饰生理学》内容中已有所涉及,因此这里只强调人与物的心理环流,特别是一个整体着装形象与地理、气候等物质发生的引起服饰价值变异的心理环流的基础。

当狂风袭来的时候,飞沙走石,连那残落的树叶也被裹挟着由一方吹到另一方。尤其是海面上,往往会顿时卷起惊涛骇浪。人不能说没有畏惧心理,但是同时也从中发现了风的力度与美感,全世界海军士兵帽子上的飘带,是最生动的人与风进行心理环流的属于服饰范畴的杰作。人掌握了风的规律,风又使人的巧思得到实现。假如没有人对风的适应与利用,固然不可能有飘带的发明。可是如果没有风的助力,飘带如何也飘不起来。它不仅能向人们提示风的强度,还能向人们显示风的方向。

山的苍翠,水的清湛,都曾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斗笠的造型很难说没有受到山形的启发。中国江南那处于雨蒙蒙中的连绵又不算突兀的山,引发了中国南方斗笠的原型;日本那作为国家象征、人民骄傲的富士山使日本人的斗笠酷似其山形。也许有人觉得这种联系有些牵强,可是假如不存在这种环流的结果,那么非洲人整年头顶烈日,为什么不以斗笠为普通首服呢?因为他们从山形上获取灵感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水的流势、流速不尽相同,于是自古以来水就与人类结下了定位于服饰的艺术之缘。不论是月牙州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还是横贯美洲大陆的亚马逊河,都为两岸人民的服饰提供了波纹(裙的竖线与项饰的形状)的外形特点和光滑的手感效果(织物和简朴的款式)。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专门写了一首有关织物的诗《缭绫篇》。诗人在一开始就形容缭绫“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接着描述“织为天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草色”,而且“地铺白烟花簇雪”,简直美极了(图22)。看得出是大自然给了人无尽的美感,人又以大自然的万物色彩与造型寄托人类的情怀。中国唐代诗人刘禹锡写到蜀锦时更倾尽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图23)在这里,人与物完全混融在一个美的境界当中,落于服装面料上的心理环流也达到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