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贤臣
53645600000015

第15章 玉忱相劝

季夫晏忙忙活活大半天,也没顾上仔细瞧上玉忱一眼。直到此刻玉忱站到自己面前,这才发现他竟比去年离家时,长高了一头还多。

算起来这玉忱今年也有七岁了,因长年与季老太爷游荡在外,体格极是健壮。但就是个头儿一直不太高,纵是长了不少,看上去却也还是四五岁小娃娃的模样。

玉忱是四年前被季老太爷领回季家来的,说是外面捡的孤儿。季夫晏的父亲季学礼为人忠厚,心地善良,一直视他如己出,不仅教他读书识字,连吃穿用度都同季夫晏一般,丝毫不差。

还亲自给他起了名字唤做:玉忱。

可是这玉忱却只跟季老太爷亲,性子竟也随了他。原本季学礼叫他同季夫晏一起住在正房,他却死活不肯,只愿意同季老太爷一起住在夏屋。

玉忱于读书识字也不甚上心,宁愿跟着季老太爷东奔西走,还时不时的跟着学唱几句。于是季老太爷对他的喜爱便多过于季夫晏,久而久之,把他视作自己的传人一般。

玉忱长了一张方形长脸,红黑的面庞上生着一双细长的眼睛。可就是这双本该有着凌厉光彩的眼睛,此刻却正怯怯的望着季夫晏。

季夫晏好生将他打量了一番,道:“你该学学那几个帝都武士,气势要强一些,不能老是这般,否则便对不起你这勇武模样!”

“夫晏哥……你,”玉忱张大了嘴,讶道:“说我勇武?”

“单是模样罢了,眼神、气势,还差的远呐!”

“哦……”

见玉忱不说话,又没有要走的意思,季夫晏只得开口问他:“你过来做甚?”

玉忱低着头,揉搓着衣角,良久才道:“哥……你去给老太爷赔个不是罢!”

季夫晏心中不痛快,道:“不去!”

“你和婶子……都误会他了!”

“哪里就误会了?”

“夫晏哥,你也莫气,听我跟你仔细说说可好?”玉忱转过身,走了几步,蹲在季夫晏身旁,歪头看他。

季夫晏见了,向一侧轻轻挪动了些,留出玉忱刚好能坐下的空间,道:“坐上来罢!”

“嗯!”玉忱眼睛一亮,欢欢喜喜的坐了上去,道:“其实昨日你在庙市那会儿,我和老太爷就认出你啦!”

“哼,还有这事!怪不得早上他会那样说。”

“我见了你,心里头难过死了!我还想是咱家东西全卖光了,你才会穿成那样!”

“我爹的事,你们竟早都知道了?”

“不是不是,我们是走到临天府,才知道这事的。不知怎的,那一阵子,老太爷说外面不太好,心里头惦记,就想回家看看。于是我们一路往回赶,直到临天府时才听说了这事。”

季夫晏大惊:“咱家这事竟都传到了临天府?!”

“这我说不好。我们当时路过一间当铺,一个生意人手里拿着一包物件儿,正同掌柜的拉价儿。他说这东西是祥允寺附近大户人家所出的,定要掌柜的出个高价儿。

老太爷一听是祥允寺,又是大户人家,便起了疑心,凑过去听,却不成想说的竟真是咱家的事儿。只听那生意人说,大伯出了事,咱家家里头东西都要卖光啦!老太爷走近一看,见那人手里拿的是件纯黑油亮的貂大氅儿,伤心到老半天没说出话来……

我也不敢多问,直到出了临天府,走了好久,老太爷才告诉我,那件貂大氅儿他识得,是婶子过门时大伯送她的。婶子珍惜的很,是平日里都舍不得穿的。此时竟拿出来换钱,想来那生意人是真的没有乱说。于是我俩拼命往家赶……路上老太爷急火攻心,还咳了血……

昨日我俩到了祥允寺,本不想停留的,可恰好就赶上了庙市,还被不少人认了出来。于是老太爷便借着说书,打听了些情况,这才知道大伯是被……族里头人害的!昨儿个夜里老太爷睡不着,翻来覆去想办法。实在也没什么好主意,就想着今日去祥允寺找大爷爷……呃,想问问清楚,何故这等小事,就闹到了楚木王爷那里……若是还有余地,便央他与那同罡大师说说,看能不能……”

“老太爷竟肯向大爷爷开口……”

“是……”玉忱点了点头,又道:“夫晏哥,你也就别恼啦,老太爷对大伯,不会不管的!”

玉忱这话本是安慰季夫晏,叫他别与老太爷置气,也别再担心父亲季学礼的事情,却不想季夫晏竟说道:“他既肯向大爷爷开口,为何就容不下我那异性兄弟了?!”

“……”

听了这话,玉忱却是不知再如何相劝了。

季夫晏太爷爷这一辈共兄弟三人。季家大太爷终生出家,不得婚娶。季家老太爷痴迷音律,一生未娶。所以兄弟三人中只有季家二太爷,肩负起了绵延季家血脉的重任。

然而季家二太爷寿命不长,据说还未到而立之年就因病辞世。二太奶奶痛失爱侣,忧思过度,不久后竟也撇下一双稚子告别了人世。

于是二哥当年留下的血脉,也就是季夫晏的大爷爷和亲爷爷,只得由季老太爷来抚养。然季老太爷行事颠倒,于生活琐事本就一窍不通,更别提抚养小孩了。而季大太爷身在空门,又任寺中要职,于抚养孩童之事,亦实属束手无策。

好在彼时有族中堂兄一家帮衬,加之家中仆从不少,两兄弟总算得以安然成长。是以当时季家族中和睦,堂兄弟间少有嫌隙。

本朝开国皇帝当初打下江山,因担心东胡边民不服,便听了朝中一名重臣觐言,在边地大力扶植青城教,用以安抚民心。青城教修行佛法,所收弟子也称僧人,亦恪守佛门清规戒律。祥允寺便是青城教寺庙之一。

祥允寺自建寺以来,便对其属地施行一种政策。那就是每一户属民都必须在新一代子弟中,挑选出一名聪明伶俐的男娃儿送去祥允寺出家。

原本此制只在东胡人居住的凉襄等地施行,但因此地距离凉襄不远,只隔了一条白狼水,且在祥允寺的长远影响下,诸多属民不论是否凉襄人,大都会讲东胡语。是以朝廷便以此为由,将制度实施至此。

许多年来,季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