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十二帝疑案
5381200000016

第16章 咸丰(下)

画外音:

一位在位只有11年的平庸皇帝,却改变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面对内忧外患,咸丰理应救国于危难,却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之时,逃之夭夭,弃国门于不顾。北京城因此而生灵涂炭,圆明园因此而大火熊熊。这座万园之园,只剩下满目疮痍,残垣断壁,一座燃烧的万园之园见证了曾经的歌舞升平,一代风雨飘摇的王朝,它行将走向没落。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为我们讲述渎职皇帝咸丰的历史之罪,再现圆明园的繁华与浩劫。

阎崇年:

上一讲我讲了咸丰帝的11年在位的三个错误,就是错、错、错,错坐了皇帝宝座,错逃了皇都北京,错定了顾命大臣,咸丰皇帝的错误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焚劫。下面我讲三个题目,就是圆明园的兴建、价值和焚毁。

画外音:

举世无双的圆明园,从1709年兴建,到1860年焚毁,在这151年的建设历程中,清王朝的六代皇帝,不知耗费了天下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才使得圆明园史无前例的成为了闻名世界的万园之园,她的恢弘,她的繁华,曾经是一个王朝的见证,她的焚毁,她的消逝,也同样是一个日暮王朝的浮世绘影,那么,这座让后人永远无法一睹尊荣的万园之园,是如何兴建的?她的名字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阎崇年:

现在讲第一个问题,圆明园的兴建,大家知道满族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对北京的人文、地理、民族、气候,诸方面的条件很不适应,多尔衮说过,说:“北京春秋冬三季犹可居止,至于夏月,溽暑难堪”。就说北京这个气候,春天、秋天、冬天还可以,夏天就是太热,因为满族皇帝在关外,他冬天不怕冷,北京夏天那么热,他受不了,所以多尔衮决定在塞外修喀拉城,为了避暑和游猎,清朝皇帝迁都北京为了春秋游猎,夏季避暑,所以在北京及京畿地区大修皇家园林。

康熙朝修畅春园、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雍正、乾隆朝修畅春园,就是后来的颐和园,和圆明园,圆明园包括三个园子,就是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后改名叫绮春园。圆明园始建是在康熙48年,就是1709年,康熙把原来明朝皇亲国戚的一个废的园子,赐给了雍亲王。名字是康熙御定的,叫“圆明”。康熙死了之后,雍正就长期居住在圆明园,从雍正朝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圆明园,圆明园位置在北京西北郊,颐和园和今清华大学之间。周围二十华里,圆明三园规模最大的是圆明园。圆明园(分)大宫门、二宫门,再往里就是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殿的旁边有一个重要的殿宇,叫“勤政亲贤殿”,简称“勤政殿”。这个殿宇很重要,殿有一个匾额,雍正的手书,三个字:“为君难”。乾隆皇帝对他父亲这三个字,“为君难”做了新的解释,乾隆说:“为君难,为臣不易”,就是做了皇帝难,做大臣也不容易,乾隆还阐发创业跟守成的关系,乾隆说:“创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就是守成难,创业难,两个哪个最难?有人强调是创业难,有人强调是守成难,乾隆的意思创业难,守成也难。清朝皇帝在这个殿宇做什么事情呢?文献记载三句话,叫“披览奏章,召对臣工,亭午始退”,意思就在这里批阅大臣的奏章,接见大臣议商国事,“亭午始退”,就到中午才开始退朝,所以就叫“勤政亲贤殿”,就突出了两个意思,第一是要勤政,不要怠政,第二要亲贤臣,不要亲小人。

圆明园总共有48个景区,重要的景区一个叫做“山高水长”,“山高水长”前面一片开阔地。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皇帝在这里会见皇子、王公大臣、蒙古王公等等。还有一个重要的殿,叫“万方安和”,就是这个殿的形状像一个“卍”字,这个殿在水里面,地基完全打在水下面,上面盖一个“卍”字形的殿,四面八方都是水,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惟独一例。它前面没有,它后面也没有。雍正在这里接见臣工,商讨国事,也在这里观赏湖中的游鱼。再有就是福海,福海的面积很大。圆明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水面宽,水中有岛,岛中有建筑,建筑方面有园林,水,建筑,园林景观糅合在一起,福海的中间有个叫做“蓬岛瑶台”,就仿造李思训的那个意境建造了一个天上人间。

后来清朝皇帝特别是乾隆时候,觉得圆明园规模还不够,又往东北方向扩展,就是长春园。乾隆到南方,六次下江南,他下令一些匠师把江南的名胜描绘成图,在圆明园里面仿造,也在长春园里头仿造。长春园建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西洋楼。这是其它园林没有,这个西洋楼的特点,它是一个东西走向,是一个“丁”字形,南北东西一组建筑,长春园的建筑,南边这组叫谐奇趣,北面那组叫万花阵,中间靠西是储水楼,靠东叫养雀笼,养雀笼以东依次是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线法山和方河,整个西洋楼的建筑重点有这么九处,譬如说,远瀛观是整个建筑的中心,它是南北向,北边是远瀛观,中间是大水法,就是人造喷池,南面是观法,就是皇帝坐的看人造喷泉的宝座。它这个景观,就是这组西洋楼景观是设计得非常精巧,譬如说“十狗逐鹿”,它做了一个铜鹿像奔跑的样子,两侧有十条狗,这狗喷水的时候,都喷到鹿的身上,所以说叫“十狗逐鹿”,这个造意都是很新颖、很奇特,也很好看。海晏堂,它这个喷水还有一个特点,做了十二生肖的头像是用铜做的。象征着十二个时辰,到了时辰点的时候,这个动物就喷水,中午12点的时候,这12个生肖的头像同时喷水,很壮观,也很巧妙,就是把中国的建筑,十二生肖属于中国的,和西洋的建筑,水法,就是人工喷泉,把它结合起来,所以西洋楼是西洋的建筑和中国的建筑的特点,融合到一起的产物,这是长春园。

在长春园的南面是万春园,后来改名叫绮春园,这组建筑也是三十个景点,精巧自然,著名的“天地一家春”就在万春园,就是绮春园,咸丰皇帝在位的时候,寻欢作乐主要是在万春园,就是绮春园。慈禧最喜欢的地方也是这个万春园。

圆明三园我们通常称圆明园,我刚才说过,周围二十华里,一共108处景点。这些景点集中了中国南北园林的长处,结合了东西造园的手法,把中国从商朝以来,近三千年的造园艺术达到了一个造园艺术的顶峰。可以说,圆明园是我们中华文化艺术的精粹,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库,圆明园有着重要的价值。

画外音:

这座万园之园,不仅有着华美巅峰建筑,更有着浩瀚的珍藏,那里曾是东方奇珍异宝的府库,那里曾是东方艺术的博物馆,那么,在那座宛若仙境的辉煌宫殿,究竟深藏过什么样的珍宝?它们的价值后人能否估量。

阎崇年:

下面我讲第二个问题,就是圆明园的价值,圆明园的价值我想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圆明园不是一个普通的一个公园,普通一个花园,而是整个我们中华各民族五千年文化艺术的一个创造。它把南方园林胜景移到圆明园里面,比如说苏州的狮子林,在圆明园里面建了一个狮子林。譬如说嘉庆的时候,叫“省耕别墅”、“接秀山房”这两处景点,门窗、家具用紫檀木建造的。紫檀木叫做“寸木寸金”,里面的陈设,珊瑚、玛瑙、珍珠、钟鼎、陶瓷、字画等等,任何一件东西可以说都是国宝。大家知道12生肖的猴头,铜制的猴头,花了一千多万才把它收回来。这种是有12个的,就是这12个动物的铜首,在整个圆明园宝库的汪洋大海当中也只是沧海一粟。那里面的唐画,宋画,明画,任何一件都可以说价值连城。我们想一想,数以万计,数以十万计的国宝,那个价钱根本没法统计。

所以圆明园是中华五千年的一个艺术博物馆。圆明园的价值,乾隆有一句话,乾隆写了一篇文章叫御制《圆明园后记》,他这么概括的,乾隆说:“规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天下没有一处可以超过圆明园的,这是乾隆皇帝的评价。外国人怎么评价呢?法国的大文学家雨果,他对圆明园有一个评价。雨果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艺术,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艺术,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雨果又说:“圆明园如同月宫式的仙境,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无可比拟的杰作”。雨果的这个话并不过分,可以说是恰如其分。

中国文化的精粹一部分是集中在皇宫,另一部分就集中在圆明园。中国的皇家园林,重要的有三个:一个是避暑山庄,一个是圆明园,一个是颐和园。避暑山庄主要是康熙和乾隆时期,那里面珍宝也多,它究竟是皇帝在那儿生活的时间比较短一些;再一个就是颐和园,颐和园主要是在光绪和宣统的时候,这时候清朝已经没落了。清朝强盛的时候,主要的皇帝生活在圆明园。皇帝是过了正月初一,郊祭完了之后,就到圆明园,一直到冬至大祀之前回到皇宫,常年在圆明园。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个皇帝,死在皇宫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乾隆,剩下都死在皇家园林里头。可以说,圆明园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151年,集中举国人力、物力、财力和智慧兴修的圆明园,集中了中华五千年各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于一处。所以圆明园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无论怎么估计都不算过分。

画外音:

公元1860年七月,咸丰皇帝30岁寿辰,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里一时华盖云集,百官朝贺,同乐园里更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然而,仅仅过了六天,英法联军的舰队,陆续抵达天津大沽口外。从北塘偷袭登陆,他们的刺刀已经逼近北京城,北京告急,圆明园告急,那么,在那个危机的时刻,究竟又发生过怎样悲壮的一幕呢?

阎崇年:

下面我要讲第三个问题,圆明园的焚毁。

八月二十二,10月6日,英法侵略军沿着北京城的城墙,到了德胜门。因为城墙高大,德胜门外沿着城墙西走,就到了海淀,遇到了北京军民,特别是民众的抵抗。这一天英法侵略军就到了圆明园,先攻大宫门,又攻二宫门。圆明园的技勇太监就进行抵抗,八品太监叫任亮,殉职。1983年,清华大学建筑工地上发现了一块石碑,就是关于任亮的这块石碑,碑文是这样的:“勇哉明亭,遇难不恐,念食厚禄,必要作忠,奋力直前,寡弗敌众,殉难身故,忠勇可风”。牺牲的不只是任亮,以任亮为首的很多的太监,为了守卫圆明园阵亡。这里我要说一点,既然圆明园这么重要,几乎是同皇宫同等重要。皇宫有高大的城墙,墙外有很深的护城河,防卫森严,圆明园是修在清朝的太平盛世,虽然有围墙。我们大家可以看到颐和园外面的虎皮墙,承德避暑山庄外面的虎皮墙,很矮,很薄,没有像皇宫那样严密的防御体系,几个太监尽管英勇牺牲,还是抵挡不住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所以英法联军就攻进了圆明园。

还是这天,法国的公使戈罗、法国侵略军的司令孟托邦率领军队攻进圆明园后,就占领了正大光明殿。守卫圆明园的总管太监叫文丰,一见寡不敌众,就投了福海自尽,里面的宫女、妃嫔就一片惊恐。

八月二十三,就是10月17日上午,英法联军的头目就在正大光明殿就商量怎么样抢掠和瓜分圆明园的财物,就这样圆明园的珍宝惨遭劫掠。英法联军犯下了抢掠圆明园的罪行,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想出了一个毒谋,就是放火焚烧,

英国侵略军司令额尔金说:“只有焚毁圆明园一法,最为可行”。一烧了之,分不清谁抢了谁。当天,英法侵略军就开始四处放火,焚烧圆明园,九月初五日,10月18日,这一天永远值得中国人民记住,就是这一天英法侵略军大规模地焚毁圆明园。据目击者记载:“当时是黑烟迷漫,掩蔽天日,万千火舌,往外喷发,火声若吼,草木箫瑟,悲戚之状,残不可言”。焚烧圆明园的英法兽兵,野兽的“兽”,四处横行,园内的建筑大约有17万平方米,完全化为一片焦土。法国有个翻译官叫德里松,在《翻译官手记》里面,它记述了英法侵略军抢掠圆明园的情景,他这么说的:“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这一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唤着,争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来。诅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品,向四面八方跑去”。英法侵略军到德胜门的时候,只有一辆车,装着他们将军的一些东西,到他们撤退的时候,车队摆着有几里路长,里面装的都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国宝,英法侵略军的暴行引起了各国进步舆论的谴责。

1861年11月25日,法国大文学家雨果在谈到圆明园的时候说:“我们教堂的所有财富加起来,也无法和这一东方巨大的且又漂亮的博物馆相比较”。他又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放火焚烧”。雨果痛斥到:“一个胜利者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历史”。这是法国文学家说的话。

圆明园惨遭西方侵略者的焚毁和劫掠,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第一,圆明园惨遭焚劫,是清朝150年举全国物力、财力、人力和智慧凝聚的皇家园林,被化为一片灰烬。第二,圆明园惨遭焚劫,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的丰富的宝藏,或被劫掠或被焚毁。这是中国从宋朝以来,一千多年从来没有过的巨大的、空前的文化灾难。我说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一场巨大的劫难,而且是世界文明的一场巨大的劫难。第三,圆明园惨遭焚毁,对清朝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大伤元气,加快了清朝的衰落和灭亡。第四,圆明园惨遭焚劫,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的耻辱。这件事情永远教育我们的后代,不能忘记这个耻辱,要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热爱我们的历史。

现在圆明园还有一片遗址,国家图书馆文津街分馆前面还有一对华表,中山公园还有一个兰亭八柱,仅留下的这些遗迹将永远告诉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青年,要奋发图强,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任何侵略势力都不敢欺负我们。

咸丰皇帝铸下的错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焚烧圆明园,咸丰自己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加快了他的死亡,咸丰皇帝心理上受了这个巨大的创伤,使他难以平复,可以说咸丰皇帝是在痛苦中死去的。他死之后他的独子同治继承皇位,下一讲,我们要讲同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