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传承之宛如新生
53867100000004

第4章 临床报告

夜已深沉,刘韶华的卧室依旧亮着灯。她坐在书桌前手里捧着一本笔记本认真翻看着。笔记本有着既有质感的黑色软皮,中部嵌着特质的六位数密码锁,保密级别很高。

笔记本扉页写着:自闭患者开颅术后临床观察报告。记录周期不定,有几页后附体检报告,密密麻麻的笔记到处标记着红字注解。

第一页是患者档案。

患者:秦雅莉(Yelia),美国国籍。

家属:

母亲,萨法娅?诺曼(Sapphire?Norman),英国人,身份不详,有抑郁症遗传家族病史。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语言学研究生,精通多国语言。

父亲,秦修文,美籍华人,UCSD圣迭戈市医学体系研究所神经科教授,圣地亚哥加州大学认知神经学专业博士、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图灵奖首位华人获得者。

病名:自闭症(儿童孤独症)

发病期:婴幼儿期

年龄:5岁3个月

病因:遗传、围生期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认知缺陷等因素

主要表现:

1、社会交往障碍,表现为言语发育障碍(失语)、人际交往障碍。

2、兴趣狭窄。喜欢呆坐,偶有涂鸦行为。

3、行为方式刻板。同一种方式做事,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睡觉盖同一条被子,出门非要走同一条路线,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一旦发生变化,就会表现出焦虑不安。

4、精神发育正常,智力检测指数高于同龄人。

临床反应:

回国第1天:对医院环境存在生理性排斥反应,血压偏高,脑部神经活跃,肢体存在无意识颤抖,有攻击头部的行为,应为开颅术后“幻肢”反应。焦躁,严重哭闹,睡眠质量差,注射小剂量镇定止痛剂。

??????

第10天:经多日观察排斥对象重点为着装医护人员,排除后,焦躁行为有所减轻,止痛剂维持。

??????

第20天:出院后,焦躁情况缓解,术后“幻肢”反应缓解,镇定剂停止。视觉、知觉、嗅觉、味觉无应激反应,存在严重认知障碍。

??????

第60天:面部表情匮乏,对家人的逗笑无反应,对拥抱表现出躲避。

??????

第100天:对康复中心环境轻微排斥,情绪不稳,烦躁无哭闹,与别人无目光对视,反感与人肢体接触,对一般儿童热衷的玩具和游戏无兴趣,爱独处,有随手涂鸦行为。

??????

第300天:喜欢注视自然景观,绘画内容可模糊辨认为静止景物,色彩敏感度高,有频繁使用左手行为。

??????

第500天:体温偏高,有轻微发热症状,唾液提取分析有低度数酒精成分,出现跺脚、拍手重复行为,判断为酒后出现强烈表达意愿。

??????

第900天:可持续两小时以上精神集中作画,画面色彩浓烈,内容物非平面视觉,呈立体化,社交障碍无改善,左右手同时使用,判断为双利手。

空白处红笔诠注着:双手倾向者(通称双撇子,学名双利手),即惯用双手的人,总人口仅占全世界人口的不到1%。在思想上,这类人群的大脑官能发展较为均衡,兼具理性与激情,同时拥有左半脑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右半脑无限的形象思维能力,并由于协同效应能让两部分获得更好的发展,孕育出更为优异的思维。从而能够在任何对大脑的考验中立于不败之地。历史上双利手名人列奥纳多?达?芬奇,能够一手作画,一手写字。

??????

第950天:楼梯上滚落,右额角开放型创伤,出血量约200毫升,入院时为昏迷状态,大脑丧失意识行为。

第951天:昏睡20个小时后醒来,情绪稳定,出现语言能力,认知和行为能力正常,可鉴定为正常人。

翻到这里,笔记本已接近末页,她捏了捏眉心,一想到秦雅莉大起大落的病况,心底涌出患得患失的焦虑,只觉身心俱疲。她轻叹了口气,拿起手边的体检报告,继续翻看。

这是她趁着秦雅莉熟睡之际,借助职务之便,为秦雅莉做了抽血、化验、脑电图、脑部磁共振等一系列检查,并第一时间拿到报告,报告结论显示,存在脑部结构异常,包括全脑体积增大,灰质增厚,颖叶内侧(杏仁核和海马)、基底节、丘脑、脐服体、扣带回、小脑体积的变化,脑皮质厚度及表面积改变,大脑神经元异常活跃。

遭过一次伤害以后,大脑的保护机制会让人慢慢淡忘这段记忆。一旦情景重现,之前身心所受的痛苦和恐惧若呈压倒姿态,身心所遭受的伤害将被大脑自动调取,并数倍放大。刘韶华知道这种异常只是阶段性的,至于会持续多久,全凭秦雅莉的意志力,而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搬出神经科主任医师的身份力排众力将秦雅莉带回家,远离医院这个禁区。

正当她准备在笔记本上誊抄结果时,隔壁响起一声哭叫,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尤为凄惨。一墙之隔的是秦雅莉的房间,她急忙赶过去,只见秦雅莉捧着脑袋痛苦地在床上翻滚,神情倦怠,满脸泪痕,双目没有焦点。

“雅莉,已经不痛了,不要怕,你很安全。”刘韶华很揪心,紧紧地抱着秦雅莉,轻声安抚着。

第一次在研究所见到秦雅莉的情形浮现在脑海里,偌大的隔离观察区,她小小的身子蜷缩在床脚,像极了一只受尽虐待的小猫,瑟瑟发抖,茫然无措,眼中只有无尽的恐惧,与此刻的表情如出一辙。

刘韶华一夜无眠,看着孙女眼底的黑青,红肿的眼皮,瘦小的身躯,暗下决定明天向医院提出特需申请,外带地西泮安定,缓解秦雅莉的惊惧情绪。当她第二天一早打开出走卧室,却看到客厅中秦雅莉小小的身子安静地坐在惯常的儿童椅中,向她甜甜微笑:“奶奶,早上好,今天吃什么早餐了。”腕表时间显示7点30分,正是她以往上幼儿园期间的早餐时间。

“雅莉,你想吃什么?奶奶现在就给你做。”刘韶华微红了眼眶。

刘韶华的房子是方方正正的三居室,随着时间的流逝,已养育了三代人,承载秦家人无尽的喜怒哀乐,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墙壁已经泛黄,天花板的油漆脱落,地板老旧,好几处起了木茬。整个布局很紧促,一套布艺的沙发茶几和餐桌几乎将客厅填满。但房间收拾得干净清爽,不见一丝杂物。阳台上种着绿植,枝叶葳蕤,几只不知名的鸟雀飞过防护栏上,落在一株月季上,叫声清脆,阳光正好。

秦揽胜习惯早起晨跑,他打着哈欠走出房门,踢踏着拖鞋准备去卫生间解手,途径客厅感受到两道强烈如实质性的目光,顿时一个激灵,尿意全无。

“就等你了,快洗洗过来吃早饭,雅莉起的都比你早。”奶奶摆好刚出锅的红烧牛肉面,大块的牛肉汤浓色鲜,还冒着热气。

饭桌上的妹妹眼底清澈,歪头对他轻轻一笑,又见颊边梨涡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