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自己创造一个奇迹
5546000000012

第12章 铸造生命的强度 (2)

生活抛给我们一个问题,也给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各种各样的挫折都会不期而至。幸运和噩运,各有令人难忘之处,不管我们得到了什么,都没有必要张狂或沉沦。

当你面对巨大的压力时,你沉沦了吗?你应该保持镇静,理智地做到不卑不亢,视压力为动力,要相信自己有解决任何问题的能力。

琼斯在威斯康星州经营农场,有限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人的生活,他的身体强健,工作认真勤勉,从来不敢妄想拥有巨大的财富。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琼斯瘫痪了,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亲友都认为他这辈子完了,事实却不然。

他决定让自己活得充满希望、乐观,做一个有用的人,继续养家糊口,而不至于成为家人的负担。

他把自己的构想告诉了家人。“我的双手不能工作了,我要开始用大脑工作,由你们代替我劳作,我们的农场全部改成种玉米,用玉米养猪,趁着乳猪肉质鲜嫩的时候灌成香肠出售,一定会很畅销。”

“琼斯乳猪香肠”果然一炮打响,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

琼斯的身体瘫痪了,可他的意志丝毫没受影响,乐观地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利用自己的大脑,然后借用别人的手,依然干起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也许你的生存压力不小,烦恼也不少,但切忌陷在自我忧虑中,而要冷静思考,全面评估现状,理清思路,找到策略和行动方案,根据轻重缓急应对。记住你的力量远远要比压力大得多。

人生之旅,乐趣在哪里?远足旅行,为什么要登山?为什么要过河?因为有险境,有风浪,才有了张扬生命本能的机会。

缺憾处也有转机

阿弗烈德·艾德勒小时候,有天早上醒来,突然发现他弟弟死在床上,而且就在他身旁。这一惊使他立下了终生矢志不渝的决心:做个医生,与死神搏斗。

艾德勒行医之初,又偶然发现一连串现象,促使他在解剖尸体时,注意到以前并没特别引人注意的种种情况。

他发现一具死尸的心脏大得异乎寻常,同时发现其中一个心瓣被堵住,血液不能充足流到肺里去。他想,心脏是为了应付这种缺陷而变大的吗?另外一具死尸里,有病的一个肾已经割掉,他发现剩下的那个肾也比寻常的大得多。他又发现当人的一叶肺因为有病而萎缩时,另一叶肺就可能变得更有力量。这些健全器官是想弥补不健全器官所失去的功能吗?骨头断了,会长出厚骨痂,也是为了使骨头比以前更结实吗?这些现象一再出现,仿佛人体自有其规律:为了自保,本能地以强补弱。

艾德勒进一步研究下去。他在到各美术学校去测验学生的视力时发现,学生70%以上视力都很差,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可是视力既然不好,这些学生为什么还偏要从事必须用眼的职业呢?他发现,这些学生从小就感觉到视力欠佳,因此特别努力,要使自己比别人看得更清楚、更敏锐。他们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培养用眼睛看的乐趣,结果对视觉世界的兴趣就比普通人要大。

艾德勒又去研究大画家的生平,结果发现他们中许多人的眼睛都有缺陷。眼睛不好而偏要做画家的人为何这样多呢?难道也是受他在解剖尸体时发现的那条造化补偿缺陷规律的驱使吗?

他又去研究盲人,证实了盲人的听觉、触觉和嗅觉都特别灵敏。布鲁克纳、法朗茨、史麦塔纳和贝多芬等音乐大师所以特别热心致力于声音之美,似乎至少一部分是因为他们听觉有缺陷。

他渐渐发现,这仿佛是个定律:人往往因为早期的弱点而获得了他们奋力以求的成就。好像人必须有个栏才会跳过去,栏越高,跳得也越高。

万物之中,只有人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只有人有自卑感,只有人要设法补偿自己的缺陷。

在某个学校的一间教室里,坐着一个8岁的小孩,他胆小,脸上经常带着一种惊恐的表情。他呼吸时就好像别人喘气一样。一旦被老师叫到背诵课文或者回答问题,他就会惴惴不安地站起来,而且双腿抖个不停,嘴唇也颤抖。自然,他的回答时常含糊而不连贯,最后,他只好颓然地坐到座位上。如果他能有个好看的面孔,也许给人的感觉会好一点。但是,当你向他同情地望过去时,你一眼就能看到他那一副实在无法恭维的龅牙!

通常,像他这种小孩,自然感觉很敏锐,他们会主动地回避多姿多彩的生活,不喜欢交朋友,宁愿让自己成为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这个小孩却不如此,他虽然有许多的缺憾,但是在他身上有一种坚韧的奋斗精神——一种无论什么人都可具有的奋斗精神。事实上,对他而言,正是他的缺憾增强了他去奋斗的热忱。他并没有因为同伴的嘲笑,而使自己奋斗的勇气有丝毫的减弱。相反,他用坚强的意志,咬紧牙根使嘴唇不再颤抖;他挺直腰杆使自己的双腿不再战栗,以此来克服众多的缺陷。这个小孩就是西奥多·罗斯福。

到他晚年时,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有过严重的缺憾,他自己又曾经如何地惧怕过它。美国人民都爱戴他,他成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得人心的总统。

一位成功者曾说:“我们尊敬罗斯福,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像他一样,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努力做点什么事。如果我们尝试着去做一件还有点价值的事而失败了,我们便借故来掩饰自己,那么我们就是在以自己的缺憾为借口了。”缺憾应当成为一种促使自己向上的激励机制,而不是一种自甘沉沦的理由。

重要的并不在于你所做的是什么事,而在于你应当采取某种行动。最不可取的态度是一点事情都不去做,一味让自己躲藏在困难的后面。动不动就被困难吓倒是很容易让自己滋生一种自卑感的,久而久之,就什么事情都不敢去做了。一个人什么时候应当坦然承认自己的缺陷,什么时候又应当去和困难斗争呢?如果你想创造奇迹,那就应该从现在开始。

逆境是培养天才的学校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的就是逆境造就人才,许多家境贫寒、环境不利的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终于取得成功。

埃及著名文学家塔哈·侯赛因,号称“阿拉伯文学之柱”,他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阿拉伯文学的新方向。但就是这样一位伟大文豪,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塔哈由于患眼疾,在三四岁时就双目失明。但性格倔强的小塔哈,没有向命运屈服,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闯出了一条光明之路。他刻苦认真地学习,课余时间从不荒废。他经常到邻居中间,学习来自民间的淳朴、生动的语言。他听别人朗诵诗歌,就默默在心里记下,并请别人帮助自己朗读。这一切为他进入大学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塔哈凭着自己的努力,进入了著名的埃及大学,毕业时获得了埃及历史上第一个博士学位,得到国王的亲准,到法国巴黎留学。后又获法国的博士学位。

塔哈通过个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为阿拉伯文学宝库留下了不朽的伟大诗篇。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遇艰难险阻。问题是,有的人在面临困难时,无所畏惧、百折不挠,将困难视为生活的一种考验,并从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而有些人在遇到困难时,首先就会畏惧退缩,并且抱怨,他们把困难当作一种无法逾越的障碍,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一个不成熟的人随时可以把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看成是缺陷,是障碍,然后期望自己能享受特别的待遇。成熟的人则不然,他们先认清自己的不同处,然后看是要接受它们,还是应加以改进。

阿拉法特1929年出生于开罗,父亲是一个富商。阿拉法特的童年并不幸福,4岁时母亲病逝,阿拉法特寄养在耶路撒冷的叔叔家中,4年后才回到开罗。

心理学家认为,童年的经历造就了阿拉法特强烈追求独立的性格。家庭的不幸使他产生了一种被抛弃、被背叛的感觉,使他从小就懂得:一切只能依靠自己。

阿拉法特一生中经历过无数次危机。无论是在1966年被叙利亚以暗杀指控投入监狱,还是1982年被以色列军队围困在贝鲁特地堡,阿拉法特都表现出了绝地求生的能力。

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阿拉法特并不畏惧,反倒能找到更大的满足感,他会努力表现出在精神上胜过对方一筹。在任何危急时刻,他都充满活力,表现出无所畏惧的勇气。

在他暴风骤雨般的人生中,充满了坎坷,他却始终坚持自己的远大目标——建立巴勒斯坦国。每一次遭受军事上或政治上的重创惨败后,他都会重新崛起。

人生随时都可能碰到逆境,逆境是把双刃剑,它既能使人坚强,也会使人脆弱,从来没有人能在经历磨难后而毫无改变。只是有的人能够战胜和超越逆境并站起来,而有些人则被逆境击垮。在逆境中站起来的是强者,被逆境击垮的是弱者。弱者在逆境面前只看到困难和威胁,只看到所遭受的损失,后悔自己的行为或怨天尤人,因而整天处于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精神沮丧等负面情绪之中。而强者却能战胜逆境。正如鲁迅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古今中外,强者战胜逆境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逆境不会持久,而强者必将胜利。逆境,是阻止人前进的阻力,它同时也是造就强者的动力。

萧伯纳对那些时常抱怨逆境的人很不耐烦。他说:“人们时常抱怨自己的环境不顺利,使他们没有什么成就。我是不相信这种说法的。假如你得不到所要的环境,可以制造出一个来啊!”

请你谨记下面三句话,它能帮你渡过难关:

第一句:平庸是自我伤害,优秀是自我恩惠。

第二句:没有奋斗就没有胜利,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第三句:跳出困境是需要勇气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了风雨的彩虹才会放出美丽的光彩。

挫折面前笑一笑

凡是成大事者,不能在挫折面前被吓倒,而是要用理智面对它,冷静地找到战胜它的办法。没有这种理智的精神,不是你打败挫折,而是挫折打败你。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在挫折面前,人们也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或是后退,或者消极抵抗。只有那些敢于挑战困难,能够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挫折的人,才会成大事。

如果一个人在46岁的时候,因意外事故被烧得不成人形,4年后又在一次坠机事故后腰部以下全部瘫痪,他会怎么办?再后来,你能想像他变成百万富翁、受人爱戴的公共演说家,洋洋得意的新郎及成功的企业家吗?你能想像他去泛舟、玩跳伞,在政坛角逐一席之地吗?

米契尔全做到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经历了两次可怕的意外事故后,他的脸因植皮而变成一块“彩色板”,手指没有了,双腿很细小,无法行动,只能瘫痪在轮椅上。

一次意外事故,把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烧坏了,为此他动了16次手术,手术后,他无法拿起叉子,无法拨电话,也无法一个人上厕所,但以前曾是海军陆战队员的米契尔从不认为他被打败了。他说:“我完全可以掌握我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选择把目前的状况看成倒退或是一个起点。”6个月之后,他又能开飞机了!

米契尔为自己在科罗拉多州买了一幢维多利亚式的房子,另外也买了房地产,一架飞机及一家酒吧,后来他和两个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以木材为燃料的炉子,这家公司后来变成佛蒙特州第二大的私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