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自己创造一个奇迹
5546000000018

第18章 心态成就非凡人生 (1)

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又说,“兵强于心而不强于力”。

美国成功学院对1 000名世界知名成功人士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的心态决定了成功的85%。

心态是人情绪和意志的控制塔,是心态决定了行为的方向与质量。心态使人做出超常的行为。

让镜子帮你认识自己

1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你从不与人目光交流,总是低头。

2当别人都注意你时,你会局促不安,无所适从。

3和朋友一起出门,朋友们互相搭话,你却以为大家不重视你。

4向别人询问你确定的事情。

5和同事们一起的时候,会和比你差的人走得近。

6去商场的时候,从不主动试衣服。

别让上面那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已经发生了,就努力改正它。翻开本章,塑造一个全新的、自信的你。

摆正心态,勇敢面对现实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却往往造成了人生结果的巨大差异:很小的差别就是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结果的成功与失败。

我们回想一下身边的人和事。同样都是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却有好坏优劣之分;学习不好,不是智力问题,而是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学习,不认真做作业。“认真”是什么?认真并不是智慧,而是“心态”!同样是工人、职员,有人为优秀员工、劳动模范,有人却为阿混,真正的区别仅在于谁更积极、更努力、更负责,而不是聪明才智和技能。积极、努力、负责都是“心态”。社会精英、领袖伟人,他们的成就,取决于付出甚至牺牲的多少。愿意付出、牺牲,绝非方法问题,确确实实来源于心态。

让我们来听听两位举世公认的成功者是怎么说的。其中一位靠“实干”而蜚声世界,另一位则靠“空想”流芳百世。他们就是天才的发明家爱迪生和天才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爱迪生说:

“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

爱因斯坦说:

“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功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而已。”

伟人之所以伟大,仅仅因为他们的心态更积极。

马尔比·巴布科克说:

“最常见同时也是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种我们不具备的东西。”

多少人因这一念之差而与成功背道而驰!

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容易埋怨责怪,埋怨社会无机会,埋怨世道不公平,责怪别人冷漠无情,责怪自己生不逢时……可是我们想过没有,无论在任何社会环境里,总有人充满希望、快乐和幸福。

“任何时代,都是发大财的时代!”

关键就在于,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这就要看你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果你是积极的,你看到的就是乐观、进步、向上的一面,你的人生、工作、人际关系及周围的一切就都是成功向上的;如果你是消极的,你看到的就是悲观、失望、灰暗的一面,你的人生自然也就乐观不起来。

一家铁路公司有一位调车人员尼克,他工作相当认真,做事负责。不过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他对人生很悲观,常以否定的眼光去看这世界。

一天铁路公司的职员都赶着去给老板过生日,大家都提早急急忙忙地走了。不巧的是,尼克不小心被关在一个待修的冰柜车里。尼克在冰柜里拼命敲打着,喊着,但全公司的人都走了,根本没有人听得到他的呼喊。尼克的手掌敲得红肿,喉咙叫得沙哑,也没人理睬,最后只得颓然地坐在地上喘息。他愈想愈害怕,冰柜的温度只有-18℃,再不出去,一定会被冻死。他只好用发抖的手,找了笔纸来,写下遗书。

第二天早上,公司的职员陆续来上班。他们打开冰柜,赫然发现尼克倒在地上。他们将尼克送去急救,但他已没有生命迹象。大家都很惊讶,因为冰柜的冷冻开关并没有启动,这巨大的冰柜也有足够的氧气,更令人纳闷的是,柜子的温度一直是16℃,尼克竟然给“冻”死了!尼克并非死于冰柜的温度,他是死于心中的冰点。他给自己判了死刑,又怎么能够活得下去呢?

“信心是一种心境,有信心的人不在转瞬间消沉沮丧。”试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事时是否也常否定了自己的能力,以至于错失了许多尝试突破自己的机会呢?有句话说得很好:影响你的意志的,不是外在环境,而是你的心。

有两个人同时到医院去看病,分别拍了X光片,其中一个原本就生了大病,得了癌症,另一个只是做例行的健康检查。

由于医生取错了片子,结果给了他们相反的诊断,那一位病况不佳的人,听到身体已恢复,满心欢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居然真的完全康复了。

另一位本来没病的人,听了医生的诊断结果,整天焦虑不安,失去了生存的勇气,抵抗力也跟着减弱,结果还真的生了重病。

因心理压力而得重病的人是该怨医生还是怨自己?乌斯蒂诺夫曾经说过:“自认命中注定逃不出心灵监狱的人,会把布置牢房当作惟一的工作。”以为自己得了癌症,便陷入不治之症的恐慌中,脑子里考虑得更多的是“后事”,哪里还有心思寻开心,结果先被自己打败了。而真的癌症患者却用乐观的力量战胜了疾病,战胜了自己。

更多的时候,人们不是败给外界,而是败给自己。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绝望和消极是死亡的代名词,只有挑战自我,永不言败者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战胜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与其说是战胜了疾病,不如说是战胜了自己。工作不顺利时,我们常常会找种种借口,认为是领导故意刁难,把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交给自己;认为最近健康状况欠佳,才导致效率不高……心想偷懒,却把偷懒理由正当化,总认为期限还有三天,明天、后天拼一下,今天不妨放松一下。

实际上,战胜困难要比打败自己容易,所以有人说:“我”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战胜自己靠的是信心,人有了信心就会产生力量。潜能也会随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没有自信,就不会有成功

坚强的自信,常常使一些平常人也能够成就神奇的事业,成就那些天分高、能力强但多虑、胆小、没有自信心的人所不敢尝试的事业。

你的成就大小,往往不会超出你自信心的大小。假如拿破仑没有自信的话,他的军队不会爬过阿尔卑斯山。同样,假如你对自己的能力没有足够的自信,你也不能成就重大的事业。不企求、期待成功而能取得成功,是绝不可能的。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自信。

汤姆·邓普西生下来的时候只有半只左脚和一只畸形的右手,父母从不让他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感到不安。结果,他能做到任何健全男孩所能做的事:如果童子军团行军10公里,汤姆也同样可以走完10公里。

后来他学踢橄榄球,他发现,自己能把球踢得比在一起玩的男孩子都远。他请人为他专门设计了一只鞋子,参加了踢球测验,并且得到了冲锋队的一份合约。

但是教练尽量婉转地告诉他,他“不具备做职业橄榄球员的条件”,请他去试试其他的事业。最后他申请加入新奥尔良圣徒球队,请求教练给他一次机会。教练虽然心存疑虑,但是看到这个男孩这么自信,对他有了好感,就收了他。

两个星期之后,教练对他的好感加深了,因为他在一次友谊赛中踢出了55码,并且为本队挣得了分。这使他获得了专为圣徒队踢球的工作,他在那一季中为他的球队挣得了99分。

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时刻到来了。那天,球场上坐了六万六千名球迷。球是在28码线上,比赛只剩下了几秒钟,这时球队把球推进到45码线上。“邓普西,进场踢球。”教练大声说。

当汤姆进场时,他知道他的队距离得分线有55码远,那是由雄马队毕特·瑞奇踢出来的。球传接得很好,汤姆一脚踢在球身上,球在前进。但是踢得够远吗?六万六千名球迷屏住气观看,球在球门横杆之上几英寸的地方越过,接着终端得分线上的裁判举起了双手,表示得了3分,汤姆队以19比17获胜。球迷狂呼乱叫为踢得最远的一球而兴奋,因为这是只有半只左脚和一只畸形的手的球员踢出来的!

“真令人难以相信!”有人感叹到,邓普西只是微笑。他想起他的父母,他们一直告诉他的是他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

大多时候,人生中的许多事情我们是能够做到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做到;如果我们尝试并坚持做下去,就一定能够做到,而且一定会做好。

法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叫做伊尔·索尔芒,调查了全世界的十八个贫困国家的人们,得出的结论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灾祸,不是瘟疫,不是令人憎恨的战争,而是人类自己。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时候,你就真的什么都完了!

一个人相信自己,相信世界很美好的时候,他所见到的人都会很友善,世界也会美好;一个人不相信自己,怀疑一切的时候,他周围的人就都面目狰狞,世界也一片黑暗。

严格地要求自己,给别人自信,给别人好的感觉,这就叫“人格魅力”。

一个缺乏信心的人,就如同一根受了潮的火柴,是不可能擦亮希望的火光的。罗宾开讲习班的时候,经常会有人来问他:“我如何才能够培养出信心来?”罗宾的回答是:“信心一次产生一点点”。反复是培养信心的办法,因为通过确认而不断地向潜意识发送指令,你就会培养起信心来。不断地发送到潜意识里面的想法,最终都会在潜意识里表现出来。信心一次建立一点点,直到有一天你拥有了信心。

据说只要拿破仑一上战场,士兵的力量就可以增加一倍。军队的战斗力,原来大半寓于士兵对于其将帅的信仰中。将帅显露出疑惧,全军必陷入混乱、动摇;将帅的自信,却可以增强他部下的勇气。

支流是不会高于其源头的。人生事业之成功,亦必有其大源头。而这个大源头,就是自期与自信。不管你的天分怎样高,能力怎样强,教育程度怎样深,你在事业上的成就,总不会高过你的自信。“你能够,假使你想你能够;你不能够,假使你想你不能够。”

其实,信心是一种心理状态,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将其培养起来。如果你相信自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传递到潜意识里面去,它就会带来成功,因为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它看不到任何障碍,它只做潜意识让它去做的事情。

信心可以移山,可改变历史的进程,可治疗伤痛,也可以创造财富。

自信是成功之源!只要我们有自信,便能增强才能,使精力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