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自己创造一个奇迹
5546000000027

第27章 激发成功潜能 (4)

他就这个新概念向别人征求意见,可这种新概念并未引起他的朋友的兴趣。有人嘲弄他:“亲爱的瓦列梅克,假如你能够制造出一个自动走路的木偶的话,我相信天上的太阳会因此而改变轨道,由西方升起,在东方降落了!”

瓦列梅克没有放弃。他还是从车轮行走的原理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他很快把自己的新发现写下来,并且附图说明,发送到工厂去,调用了四个老技工来从事这个新的试验。半个月以后,第一个自动行走的木偶制造出来了。整个木偶制造厂的工人都欢天喜地地围拢在一起,观看这个新奇的产品。

瓦列梅克再根据这个原理,把自动木偶的一些小毛病改正了。他抽调了一半工人来从事这项生产,并且要那四个老技工制造一个四五尺高的自动木偶,用来放在一家大百货公司的大堂里面,作为广告招徕顾客。这批自动木偶上市了。第一天,光是纽约便售出了17万个!瓦列梅克凭借对前人的发明创造进行改进,从而获得了巨大成功。

瓦列梅克的异想天开,其实就是发挥丰富的想像力。这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一种能力。善于想像,敢于想像,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强项,它能帮你开拓思维空间,在工作和事业上经常爆发出灵感的火花,得到一个又一个的“金点子”。

要想“金点子”在你心中激荡,就要放飞你的想像。

在我们的生活里,“想像力”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比我们所了解的还要超出十倍、百倍。

我们能不能完成艰巨的任务,并不是仅决定于一般人所相信的“意志力”,而是决定于想像力。“创造性地想像”并不只是诗人、哲学家或发明家才有,我们在人的每一个行动里皆可发现它。

一个人的反应、感觉和行动,永远遵循着他对自身与环境的想像而进行。这是心灵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因素。

我们对自身的看法要是变得不合实际,对环境的反应也会随之变得不恰当。而我们的行动与感觉,并不依照事情实际上的样子而产生,而是依照心理认为它们是什么样子而产生。对自己、自身所处的环境与周围的人,你有某种心理意象,你也根据你“自认为”实在的这些意象去行动,而不是根据现实行动。

假如我们在心底想像着,我们正在使用某种方式做事情,这几乎等于实际上在做着事情。因为,心理的练习可帮助我们,使做事的技巧臻于完美。你不要勉强用有意识的努力,或钢铁般的意志力去行事,也不要害怕可能会遭遇某些差错。你只要放松下来,不要想用一切力量去行事,而只在心底想着你达到的那个目标,然后“让”你心中的意象来办事。

想像欲得的结果,可逐渐使你利用“积极的思考”;但你不可因此抛弃了努力与工作,而要把力量用在完成目标之路,也要避免同时想到其他事情而引起无谓的心理矛盾。

奇迹往往隐藏在1%中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杰克·韦尔奇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小到不需要我们用心去关注,世界上也没有什么事大到我们用心也无法达成。”

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纽波特海湾,一年四季风光旖旎,海风习习,宁静而安详。在海湾的一个小镇上,人们仿佛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除了海浪扑向海岸的声音,其他的一切都沉睡着。没有摇滚,没有“嬉皮”,没有“朋克”,一切来自大城市的污染都没有。偶尔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到这里来转转,显得特别扎眼。莎莉斯和科利尔决定在这里开设他们的旅馆。

这无疑是一个冒险的举动。靠旅客吃饭的旅馆,面对的却是每日寥寥无几的外来人,而来小镇办事的人大都住在政府开办的招待所。朋友和亲人都这样认为:他们简直是疯了。

但是8年后,当人们再看到莎莉斯和科利尔这家名为“西里维亚·贝奇”的旅馆时,红火的生意让人眼馋,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在这里下榻。现在想来住宿,需要提前两个星期预订房间。当然,小镇也因此人气渐旺,但宁静依然。

莎莉斯和科利尔是如何把游客引来的呢?

谜底是小说。

8年前,莎莉斯和科利尔还在俄勒冈州的一家大酒店里供职。在工作中他们发现,很多人在旅游之际,不愿意去酒店里的酒吧、赌场、健身房这些娱乐场所,也不喜欢看电影、电视,而是静下心来在房间里看书。时常有游客问科利尔,酒店里能不能提供一些世界名著?酒店里没有,爱看小说的科利尔满足了他们。问的人多了,莎莉斯就留心起来。

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这一个消费群体相当庞大。现代社会压力极易让人浮躁,人们强烈地要求释放自己,有的人就去酒吧疯狂,去赌场寻刺激来发泄;而另一部分人偏爱寻一方静地让自己远离并躲避一切烦恼与压力,看书就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开一家专门针对这类人群的旅馆,是否可行呢?莎莉斯在一次闲聊时,把这个想法对科利尔说了。没想到他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伙开办一家“小说旅馆”。

为了安静,他们最后选择了纽波特海湾这个偏僻的小镇。他俩集资购买了一幢3层楼房,设客房20套,房间里没有电视机,旅馆内没有酒吧、赌场、健身房,连游泳池都没有。

这就是科利尔和莎莉斯所想要达到的效果。在“海明威客房”中,人们可以看到旭日初升的景象,通过房间中一架残旧的打字机及挂在墙壁上的一只羚羊头,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以及《战地钟声》中动人的情节描写,迫不及待地想从“海明威的书架”上翻看这些小说,那种舒适的感受也许让人终身难忘。

所有的故事描述与人物刻画在莎莉斯和科利尔的精心筹划和布置下,都表现在房间里。令人大惑不解的是,他们的旅馆刚投入使用,来此的游客就与日俱增,尽管对这种新颖的旅馆有口碑相传的效应,但稀疏的几个外来人或许自己都没有来得及消化,影响还不至于这么快。

原来,在科利尔和莎莉斯布置旅馆的同时,就已开始了招徕顾客的工作。

既然是小说旅馆,自然顾客群是与书亲近的人。为了方便与顾客接触、交流,他们在俄勒冈开了一家书店,凡是来书店购书的人都可以获得一份“小说旅馆”——西里维亚·贝奇的介绍和一张开业打折卡。许多人在看了这份附着图片的彩色介绍之后,就被这家奇特的旅馆吸引住了,有的人当即就预订了房间。为了扩大客源,莎莉斯还与俄勒冈的其他书店联系,希望他们在售书时,附上一张“小说旅馆”的介绍。这种全方位有针对性的出击,为他们赢得了稳定的客源。这种形式一直持续到现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说旅馆”的影响日渐扩大。莎莉斯和科利尔书店生意的兴隆,也显示出了其“小说旅馆”客人的增加。在旅馆的每个房间和庭院里,随处可见阅读小说、静心思考、埋头写作的人,甚至一些大牌演员和编剧也在这里讨论剧本。一些新婚夫妇甚至以住在旅馆中用法国女作家科利特命名的“科利特客房”中度蜜月为荣。

在100米短跑运动中,冠军和亚军也许就差那么零点零几秒;在立定跳远里,胜利者与失败者也许就差那么零点零几厘米;在跳水和体操运动中,输与赢也许就是一两个动作的稍微不同。可是,这就是实力!在希腊奥运会上,刘翔也就是比第二名快了那么几秒,但是,他却创造了一个亚洲人的奇迹。

很多时候,创意就隐藏在1%中,而奇迹也往往诞生于此。

促使潜能开发应用的方法途径有许许多多,但从成功学的角度而言,主要有四个方面,即“诱、逼、练、学”。

1“诱”就是引导

寻求更大领域、更高层次的发展,是人生命意识里的根本需求。“这山望着那山高”、“喜新厌旧”是人的根本特性。因此,具有主体自觉意识的自我、有理性的自我,是绝不愿意停留在任何一种狭小的、有限的状态之中的,而总是要想不断开拓以取得更大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生存。这种炽热的、旺盛的发展需要,是成功渴望的表现,是潜能蓄势待发的前兆。只要对这种发展意识给予有益的暗示、引发、规划和培育,就能把潜能很好地煽动起来,把它释放出来。

2“逼”就是逼迫

当我们邂逅一位曾经山重水复而后又柳暗花明的友人时,一番唏嘘、一阵叹息之后,往往都会问:

“这些年,真不容易,你是怎么活出来的?”

“人都是逼出来的。”那位历尽沧桑的老友会这样平淡地回答。

当我们的同事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内完成了意想不到的业绩时,我们会充满敬意又略带醋意地搭讪:

“真想不到……怎么就给弄出来了?”

“还不都是逼的。”

“都是逼出来的”,这样的话在生活中听到的次数实在是太多太多,可是又有谁想过,这平平淡淡的几个字,竟包含了多少感人的故事和成功的真谛!

“逼出来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是人的潜能,是人的创造力,是创新,是发展。

“猴子”变成了人,何等神奇,还不是大自然“逼”的吗?

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树皮,愣用脚板走了二万五千里,多么伟大,被逼无奈呀!

“两弹一星”转眼升空,不可思议,也是逼出来的啊!

日常生活中,人因一“逼”之下而发挥出超常智能和动能的事例不胜枚举。

这里有一个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故事。

有一天,一位女士上街购物,把四岁的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返回时,在住宅楼附近碰到熟人,就停下来说话。突然,她发现自己家12楼的窗子开着,孩子爬在窗台上正向妈妈招手——她还来不及惊叫,孩子已经失足掉了下来——她丢下手中的东西,不顾一切地向孩子奔去(请注意:她穿的是筒状裙子和高跟鞋)……就在孩子快落地的一瞬间,她接住了孩子。事后,人们做过一次模拟实验:从12楼窗口扔下一个枕头,让最优秀的消防队员从相同距离飞身来救,试了很多次,始终还差很远。

逼自己,就是战胜自己,必须比自己的过去更新;逼自己,就是超越竞争,必须比别人更新。别人想不到的,我要想到;别人不敢想的,我敢想;别人不敢做的,我来做;别人认为做不到的,我一定要做到。潜能的力量,是无穷的。

逼自己,一方面要勇于接受挑战,把自己丢进新条件、新情况、新问题中,逼到走投无路,才会想方设法,破釜沉舟,才会背水一战,即兵法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另一方面,要用“自律”来逼,用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来逼,用行动结果来逼。以创新之心逼出创新的行为,得到创新的结果。创新是潜能发挥之始,亦是潜能发挥之终。

人的潜能也遵循着“马太效应”,越开发、越使用,就越多越强。

生命力是从压力中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就是创新能力,就是创造力,就是人的潜能,也就是竞争力。

3“练”就是练习

此处特指专家为开发人的潜能而专门设计的练习、题目、测验、训练,如脑筋急转弯、一分钟推理,等等,多做有益。另外,还包括“潜意识理论与暗示技术”、“自我形象理论与观想技术”、“成功原则和光明技术”、“情商理论与放松入静技术”,等等。

4“学”就是学习

学习绝对是增加潜能基本储量及促使潜能发挥的最佳方法。知识丰富必然联想丰富,而智力水平正是取决于神经元之间信息连接的面和信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