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方法总比问题多
5625200000009

第9章 只为卓越找方法,不为平庸找借口(1)

公司是老板的,舞台是自己的

公司是老板的,但舞台是自己的。只要你以老板的心态去对待公司,为工作的改进积极地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你就会在职场中慢慢成长起来,最后获得成功。

在职场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员工,他们总以打工者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他们认为,公司是老板的,我只是替老板做事,工作做得再好,为公司赚再多的钱,得好处的还是老板,企业的命运与自己无关。所以,他们在工作中产生诸多的借口,遇到问题不会主动地去找方法,而是将所有的问题都推给老板。那么也就千万别指望老板重用你、提拔你,打工仔将是你永远的身份。

其实,虽然公司是老板的,但展示才华的舞台是自己的。在自己的舞台上就要做一名优秀的舞者,做到每一个动作都完美无比。就像英特尔总裁安迪·葛鲁夫应邀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生发表演讲时所说的:“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看做自己开的一样。”只有把公司当做展示自己魅力的舞台,以主动的态度去做好你所从事的工作,为你所遇到的问题找对策,你就会在职场中慢慢成长起来,最后获得成功。

周亮高中毕业后随哥哥到海南打工。

周亮和哥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周亮很能干,做的活儿也精细,当他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会随手拾起来,留做备用,好像这个公司是他自己开的一样。

一天夜里,暴风雨骤起,周亮从床上爬起来,拿起手电筒就冲到大雨中。哥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

在露天仓库里,周亮察看了一个又一个货堆,加固被掀起的篷布。这时候老板正好开车过来,只见周亮已经成了一个水人儿。

当老板看到货物完好无损时,当场表示给周亮加薪。周亮说:“不用了,我只是看看我缝补的篷布结不结实,再说,我就住在仓库旁,顺便看看货物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如此有责任心,就让他到自己的另一个公司当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文化程度高的大学毕业生当业务员。周亮的哥哥跑来,说:“给我弄个好差干干。”周亮深知哥哥的个性,就说:“你不行。”哥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周亮说:“不行,因为你不会把工作当成自己家的事干。”哥说他:“真憨,这又不是你自己的公司!”临走时,哥哥说周亮没良心,不料周亮却说:“只有把公司当成是自己开的公司,才能把事情干好,才算有良心。”

几年后,周亮成了一家公司的总裁,他哥哥却还在码头上替人缝补篷布。

这就是以老板的心态做事与以打工者的心态做事的区别。只有把公司当做自己的舞台,才能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

以完美舞者的形象要求自己,才能更快地迈向卓越的阶梯。

当你找到了自己的舞台,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精彩演绎才能够有华丽的谢幕,你就会慢慢培养起老板的心态,你就会去考虑企业的成长,就会去考虑企业的明天,就会感觉到企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就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去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去做的,就会在问题发生时第一时间找方法,而不会再次拖延。

谭丁是沃尔玛公司中国区的总商品经理。从1995年沃尔玛在中国开始筹备的时候,刚刚从上海交大毕业的谭丁就加入了这家大公司。由于对采购工作根本没有任何经验,当时的谭丁工作进行得极其艰难,但是,她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随时都要想着为公司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她要用智慧和方法在这个舞台取胜。

她在工作中逐渐积累经验,逐渐掌握了谈判的要诀和技巧,同时注意把握一种双赢,考虑到供货商的利益,终于打开了采购工作的局面。就这样,她从一个普通的采购员升任到助理采购经理,再到采购经理,到现在已经成为总商品经理。如今她已经被列为沃尔玛的TMAP培训计划,这个培训计划的目标就是成为接班人,可能是上一级主管,也可能是更高的管理层。同事们都认为她会有无限量的上升空间。

谭丁的事例告诉我们,如果认识到“公司是老板的,舞台是自己的”,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都会时刻从公司的利益出发,以完美的职业精神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实现卓越。

公司是老板的,舞台是自己的。这是一种力求卓越的职业态度,也是一种“公司就是我的船”式的主人翁意识的体现。“我属于这个企业,并不仅仅因为我在这里工作,因为我的内心告诉我,我对企业负有责任,我必须忠诚于我的企业。”在一个企业年终总结大会上,一位获得嘉奖的优秀员工这样说。的确,一个人属不属于一个企业,并不仅仅在于他是否在企业工作,关键看他的心在不在这个企业,他是不是真正地将公司作为他的舞台。只有全身心地融入企业中,才会把公司的问题当做自己的问题,才会像解决自己的问题一样去为公司的发展找方法,才能够向卓越的目标又迈进一步。

若一件事值得做,就一定值得做好

如果你决定做一件事,那么你一定认为你只得做这件事;若一件事值得你去做,就一定值得你把它做好。要做就做到最棒,要么就不做,这是卓越人士所遵循的做事准则。

不论什么行业,什么工作,既然值得做,就应该做到最好。成功学家格兰特纳说:“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韦尔奇也说:“要去摘星星,而不是沉迷于‘令人厌烦的’小数点。”当你选择了一份工作的时候,你也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你可以选择马马虎虎地把活干完,让别人在背后指责你;也可以选择把工作做得漂漂亮亮,用行动赢得别人的尊重。既然做了一件事,就要把它做成功,抱怨你的工作或薪水并不能使你成功,务必把焦点放在尽可能作出最好的成绩的努力上。

要成功,要作出骄人的成绩,要成就事业、创造财富,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使出全副力量,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本质,应该是“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这个“人”就是将工作做到最棒的人。

但是在现代职场中,有很多企业的员工凡事都得过且过,做事做不到最好。主要表现是做事做不到位,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5%的人看不出来是在工作,能偷懒就偷懒,闲聊、睡觉、上网,一下班就不见人影;

10%的人正在等待着什么,被动地接受老板的吩咐;

20%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简单问题复杂化,把工作做成一锅粥,整天一片混乱; 10%的人没有对公司作出贡献,虽然在做,却是负效劳动;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缺乏灵活的思维和智慧,永远忙乱却永远到最后才完成任务;

只有15%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并没有踏踏实实、全力以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准则。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军人的职责是保卫祖国,教师的职责是培育人才,工人的职责是生产合格的产品……社会上每个人的位置不同,职责也有所差异,但不同的位置对每个人却有一个最起码的做事要求,那就是做事做到位,要做就做到最好,否则就不做。

王建文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技术很过硬,就是喜欢喋喋不休地抱怨工作。“修理这活太脏了,瞧瞧我身上弄的。”“真累呀,我简直讨厌死这份工作了。”诸如此类的话很多。王建文几乎每天都在抱怨和不满的情绪中度过,他认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隶一样卖苦力。因此,王建文每时每刻都窥视着师傅的眼神与行动,只要一有机会,师傅不在身边,他便偷奸耍滑,应付手中的工作。

转眼几年过去了,当时与王建文一同进厂的三个工友,各自凭着在工作中磨炼出的精湛手艺,或加薪晋职,或被公司送进大学进修,或是独当一面,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新事业,唯独王建文,仍然在抱怨声中做他讨厌的修理工。

王建文的教训让人反思: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否则浪费的只是自己的时间,影响的也只是自己的前程。

其实,工作不分贵贱,任何工作都值得我们好好去做。很多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无足轻重的,对工作敷衍了事,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谈不上做得好,更谈不上做得最好,反而经常将心思放在怎样才能寻找到一个薪水高、轻松又体面的工作上。以他们这种对待工作的态度,还想找一个好工作,那不是痴心妄想吗?

其实,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施展才华和加薪晋职的机会,关键要看你是不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你的工作,如果有什么事情值得你去做,就值得你把它做好。

20世纪70年代初,一位图书管理员,也因恪守了这一职业宣言,获得了“超级明星”的称号。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那天,这位图书管理员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说一群激进的学生要放火烧图书馆,她的朋友也在这群学生活跃分子中间。有人认为,她要阻止这群学生只能不计后果地蛮干。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她竟然邀请这群学生到图书馆来,让他们利用其设施,召开种种会议。

同时,她也邀请学生的对立方派人来听听学生们的看法和意见,开展对话,而不是互相对抗。在这些活动中,她与几个学生领袖混得很熟,信任他们,建立起相互间的联系,也赢得了他们对她的信任。她由此打开了相互理解的新渠道,也增进了她与学生领袖之间的友谊。结果,她的图书馆丝毫未受损失。

把它做好,就是对工作全力以赴。这位图书管理员深深懂得这个秘诀,向人们展示了高超的沟通技巧,展示了一位出色的和平使者的能力。她能审时度势,迅速扭转局势,控制事态,让人们在一块儿沟通交流,而不是相互对抗。

谁是真正的“明星员工”?就是恪守“如果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就一定值得把它做好!”这一卓越价值观,以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力气去把事情做好的员工。

无论何时何地你都不能瞧不起自己的工作,职位能带给你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职位上可以给公司带来什么。

无论你在哪里工作,你都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全力以赴地把工作做好、做到位。

实际上,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每个人工作的前提。但你如果总是偷工减料、偷奸耍滑,那还谈什么将工作做好?职场中是没有道具的,你要做好你的工作,就必须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因为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每一项工作都尽心尽力,才会使自己越来越能干,才可能获利更大的发展,获得更多的成功。

不能改变手中的牌,就改变出牌的方式

你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就好比人生,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是什么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所做的就是尽你的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