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在变通(修订版)
5630200000003

第3章 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会变通的员工(1)

微软选秀背后的秘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企业所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企业对员工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变通”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变通,已经成为企业与员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锁,把握住它,就能赢得成功;失去它,就将面临失败。

你知道威名赫赫的微软是怎样招聘人才的吗?

下面是微软公司的一次面试场景:

毕业生吉恩·麦克纳到微软公司报名并被安排了一次面试。招聘人员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假定你有8个撞球,其中有1个球比其他的球稍重,如果只能利用天平来断定哪一个球重,请问要找到较重的这个球,你最少要称多少次?

麦克纳开始滔滔不绝地进行推理,他说的听起来都很合情合理,但是始终没能够提供可以打动招聘人员的答案。在招聘人员的暗示和诱导下,麦克纳总算给出了一个对微软人来说差强人意的方案。答案是两次。

招聘人员又问道:“现在,设想微软想要进入应用领域,假设我们想通过计算机来操作微波炉,你能写出一个程序来做到这一点吗?”

麦克纳反问道:“为什么会想到用电脑操控微波炉呢?我可不愿意先跑到冰箱那儿拿一些食物,放到微波炉里,然后还得跑过去打开计算机,再让计算机来操作!”

“嗯,是的,微波炉本身有自己的操作按钮。”

“那为什么我要通过计算机来操作呢?”

“那或许你能够实现远程控制?例如,你在上班的时候可以让计算机操控微波炉为你烹调火鸡。”

麦克纳问道:“但是怎么能够保证火鸡或者别的什么食物,在我上班的时候放到微波炉里不会变质坏掉呢?或许我可以放一只冻火鸡进去,但那样会弄得到处都是水。”

招聘人员停顿了一会儿,接着问道:“微波炉就不能做点别的选择吗?例如,你可以使用计算机下载或者调换菜谱。”

“这个我们现在就能够做到。为什么微软非要把计算机和微波炉连接起来,搞得那么麻烦呢?”

“好了,我们不讨论那些问题了,这么说吧,假定微软已经决定了要这么做,你的工作就是为这种做法想出一些用处。”

麦克纳默默地坐在那儿思考。

招聘人员说道:“有可能菜谱非常复杂而精确,例如,‘用700瓦的火力烹调2分钟,然后用300瓦的火力再烹调2分钟,但是不要让温度超过150摄氏度’。”

“恐怕会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喜欢这样做,但是你要知道,大多数人连怎样编辑录像节目都搞不明白。”

微软的招聘人员伸出手并说道:“吉恩,很高兴认识你,祝你求职顺利。”

“喔,十分感谢。”麦克纳说道。

这只是微软面试的一个侧面。近些年,微软等公司的面试题中逻辑题、谜语题、假设题以及一些“诡怪”的“无法回答”的问题频频出现。

到微软面试的求职者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易拉罐两头缩小?

搬走富士山要多长时间?

过道里有三个开关,有一个开关控制过道最远端一个房间里的照明装置。房间里的门是关着的,你现在的位置看不到灯是关着的还是开着的。你的任务是确定三个开关中哪一个开关控制这个照明装置。问题:如果只允许你到这个房间去一次,你能做到这一点吗?

在一个孤岛上有5个海盗要瓜分100块金币。他们将按下列方法来瓜分这些掠夺物:资格最老的海盗提出一个分配意见,然后大家对这个分配意见投票表决,如果至少有一半的人投了赞成票,就按照这个方案来划分。如果没有通过,就杀掉这个资格最老的海盗。然后再由还活着的海盗中资格最老的海盗来提出分配方案,按照同样的方式来投票,接受这个方案或者再杀掉这个海盗。这个过程连续进行,直到能够找到一个大家都接受的方案。如果你是那个老资格的海盗,你会提出怎样的方案?(这些海盗不但贪婪,而且非常擅长逻辑推理,并且都有很强的求生欲望。)

这些问题都是很有难度的,一度被称为“最难的面试问题”。

微软为什么要用这么难的题目来“为难”求职者呢?这些问题与所要做的工作有什么联系呢?

这些问题实际上体现了一个行业对员工心智能力提出的最新要求,即员工必须是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主动性的创新者,他必须具备健全的智力与脑力,并具有“突破性思维”,而这些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是员工生存所必备的素质。

难题会在面试者心中造成一定的压力,面对压力时应聘者的表现才是微软真正关注的,在压力面前能否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思维往往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危险时刻能够尽快找到办法的人才是企业要找的人。

解决这些问题要求人不要落入惯性思维的陷阱之中,就像遇到数字就计算往往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变通地寻找各种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能够将难题解决。

难题并非都是复杂的问题,它们往往有着极为简单的答案。知道“杰帕迪效应”吗?当智力竞赛节目的主持人问你伏尔泰描写的“非圣地、非罗马、非帝国”是指哪一个国家时,你可以安全地“赌”这个问题的答案为“神圣罗马帝国”。即使你对伏尔泰和罗马帝国毫无了解,你也可能说出这个答案。智力竞赛节目中的题目总是让电视机前的大多数观众感叹:“我也可以说出这个答案!”

难题和谜语也有相同的功效。这对人们“难题必复杂”的思维又一次提出了挑战。在工作中也是如此,陷入困境中时,要学会简化自己的思路,用简单的方法应对复杂的问题。

微软的考官对员工的创新能力很重视,所以在问出这些难题时,他们都期望得到一个过去没有听说过的新颖答案。如果应聘者的答案合理且具有独创性,便可以让这个问题为自己增辉。

由此可见,微软的面试题目并不是随意而定,亦非越难越好,而是精心设计的。通过这些题可以考察出应聘者是否具备工作需要的素质:不为旧规则所限制,跳出惯性思维的束缚,勇于开拓创新。

这些素质归结为一个词汇,即是“变通”。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及企业的员工都应该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是员工生存和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元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企业所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企业对员工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变通”就是重要的一条。变通,已经成为企业与员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锁。把握住它,就能赢得成功;失去它,就将面临失败。

在微软求职成功的员工都了解,其实微软选秀的幕后并无太多神秘可言,他们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只是因为他们满足了微软对员工的要求——具有变通能力。

阅读思考题:

1你对微软等公司选拔人才所出试题的考察点有何理解?

2你认为“变通”对个人求职、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松下“魔鬼”考核的启示

善于用变通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是一个人决胜的根本,更是一个企业保持旺盛竞争力的保障。企业永远呼唤主动寻找变通的方法挑战困难的员工,这样的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日本松下公司十分重视员工的变通能力,他们要求员工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并能将个人智慧变通地运用于工作中。这一点,可以从松下公司对员工的选拔和考核中窥见一斑。

有一次,日本松下公司准备从新招的3名员工中选出一位做市场策划,于是,就对他们进行例行上岗前的“魔鬼”考核。

公司将他们从东京送往广岛,让他们在那里生活一天,按最低标准给他们每人一天2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60元)的生活费用,最后看他们谁剩回的钱多。剩钱是不可能的,这点谁都明白,想要“剩”回的钱多,就必须利用自己的智慧,让2000日元的生活费在短短的一天里生出更多的钱来。

做生意是不可能的,一罐乌龙茶的价格是300日元,一听可乐的价格是200日元,住一夜最便宜的旅馆就需要2000日元……也就是说,他们手里的钱仅仅够在旅馆里住一夜,要不然就别睡觉,要不然就别吃饭,除非他们能在天黑之前让这些钱生出更多的利润。而且他们必须单独生存,不能联手合作,更不能给人打工。

第一个员工非常聪明,他用500日元买了一个黑墨镜,用剩下的钱买了一把二手吉他,来到广岛最繁华的地段——新干线售票大厅外的广场上,演起了“瞎子卖艺”。半天下来,他的大琴盒里已经装满了钞票。

第二个员工也非常聪明,他用500日元做了一个大箱子,上面写着:“将核武器赶出地球——纪念广岛灾难40周年暨为加快广岛建设大募捐”。他也把募捐箱放在最繁华的广场上,然后用剩下的钱雇了两个中学生做现场宣传讲演。还不到中午,他的大募捐箱就满了。

第三个员工真是个没头脑的家伙,或许他太累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个小餐馆,要了一杯清酒、一份生鱼、一碗米饭,好好地吃了一顿,一下子就消费了1500日元。然后钻进一辆被当作垃圾抛掉的旧丰田汽车里,美美地睡了一觉……

广岛人真不错,前两位先生的“生意”异常红火,一天下来,他们都窃喜自己的聪明和不菲收入。谁知,傍晚时分,噩运降临到他们头上,一位佩戴胸卡和袖标、腰挎手枪的城市稽查人员出现在广场上,只见第一个员工被扔掉了“瞎子”的墨镜,摔碎了“瞎子”的吉他;第二个员工被撕破了“募捐人”的箱子,赶走了被雇的学生。稽查人员没收了他们的财产,收缴了他们的身份证,还扬言要以欺诈罪起诉他们,然后扬长而去。

这下完了,别说赚钱了,连老本都亏进去了。他们都气愤地骂那个稽查人员:“太黑了,简直是个魔鬼!”

当他们想方设法借了点路费,狼狈不堪地在比规定时间晚一天的时间返回松下公司时——天哪,那个“稽查人员”正在公司恭候,“稽查人员”掏出两个身份证递给他们,深鞠一躬:不好意思,请多关照!

是的,他就是那个在饭馆里吃饭、在汽车里睡觉的第三个员工,他的投资是用150日元做了一个袖标、一枚胸卡,花350日元从一个捡垃圾的老人那儿买了一把旧玩具手枪和一脸化装用的络腮胡子,当然,还有就是花1 500日元吃了顿饭。

这时,松下公司国际市场营销部总课长宫地孝满走出来,一本正经地对站在那里怔怔发呆的“瞎子”和“募捐人”说:“企业要生存发展,要获得丰厚的利润,不仅仅要会吃市场,最重要的是懂得怎样吃掉吃市场的人。”

故事里第三位员工懂得怎样吃掉吃市场的人,无疑是三者中最讲方法和策略的。他的成功胜出让我们看到“变通”所能产生的作用和能量。善于用变通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是一个人决胜的根本,更是一个企业保持旺盛竞争力的保障。企业永远呼唤主动寻找变通的方法挑战困难的员工,这样的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从成功的角度来讲,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并不一定是条直线,而可能是一条障碍最小的曲线。

要找到这条曲线,需要一颗时时寻找方法去处理事情和面对困难的大脑。每个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和最大化潜能的人,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启智慧的大脑,变通地克服困难。这也许是松下“魔鬼”考核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阅读思考题:

1与案例中的三个人物对比一下,看看你是属于吃掉市场的人,还是懂得怎样吃掉吃市场的人?

2为什么说变通型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