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性格的奥秘
5638600000039

第39章 性格的塑造与优化(5)

开放性性格,不只是对相同的观念体系开放,也包括向不同的观念体系开放,向异己的心态开放。有一种人,对于知音,对于朋友,对于志同道合者,有一种开放性的态度。而一碰到不同的观念体系,特别是碰到相反的主张,便关闭起心理交流的大门,甚至采取一种抵制和讨伐的态度。这种对于不同观念的“排斥异己”,正是心理的开放性不彻底的表现。一个真正具有开放性性格的人,是不存“门户之见”的,他胸怀宽广,愿意接触和了解各种不同的观念和思想,而不只是拘泥于一种思想。他并不害怕思想观念上的异己力量,恰恰相反,他对这种和自己观念相去甚远甚至相反的看法能够做到兼容并包,并认真地、饶有兴趣地分析和研究这些看法。这样,至少能使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即使异己的观念有时只不过是一种谬误,他也会因此而从一个新角度去思考问题而获益匪浅。人们的思想,只有在各种思想的比较和互补中才能丰富。在经过不同观念的融会贯通后,思维才能进入更高的睿智。

开放性性格,必须以一种富于弹性的心理为基础。也许,只有富有弹性的头脑,才能实现高度的开放。所谓“弹性头脑”,就是不呆板,不机械,不僵化。缺乏弹性的头脑,不能容纳“异己”的观念,一切和自己观念不相吻合的东西都被拒之门外。它就像一个过滤器,经它一“过滤”,大量虽有价值但和自己观念不同的新鲜思想都被拒之门外,这就使得对新思想的吸收,大大地打了一个折扣。有的人看问题常常带有一种“门户之见”,分为“你的思想”、“我的思想”,争论问题,提出方案,总是希望自己的思想战胜他人的思想。因此,不是积极地吸收对方思想中的有价值的部分,而是努力论证自己的思想,千方百计地对别人的思想加以驳斥。这种对于他人思想盲目的抵制和排斥,严重地阻碍着新观念的吸收和新思想的形成。现代青年在思想观念上也应当拆除门户之见,不分你的思想还是我的思想,应当兼容并包,在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互补中闪耀出新的思想火花,组合成新的思想。

开放性性格,还应表现为对你所不习惯的东西,对某些超出常规的新奇事物,只要它不违背法律规定和道德准则,就要具有一种宽容态度,具备宽广的胸怀。对于一种新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尽管你可能持有异议,但是你不必对它大加指责。各人都有在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按照自己所喜欢的生活方式进行生活的权利。像各种新奇的服装、发型,以至迪斯科舞等等,刚出来时,不是曾引起许多人反感吗?但后来都逐步地被人们所接受了。中国人在思维习惯上喜欢“大一统”、“清一色”,看到违反常规的东西便斥之为“奇异”,加以讨伐,这形成了僵化和呆板的个性。有些西方民族是不怎么喜欢“大一统”的,他们认为过于单调就是呆板,喜欢丰富多彩,各有个性。因此,人人都想与众不同,谁也不认为这是奇异。正是这种思维习惯刺激了他们寻求不同点的创造欲望,使他们的想法丰富多彩,蹊径迭出。现代的中国人,也应当以一种开放性的眼光,对待社会上的新奇事物。要鼓励表现和发展个性,鼓励标新立异,鼓励丰富多彩、与众不同,以使每一个人的个性在社会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化、多样化和生动化。

思想敏税,灵活善变

开放性性格,还表现为对社会变化的最密切的关注和最敏税的分析。性格开放的人,不是凭老经验生活的人,也不是关起门来仅仅从书本中探求如何生活的人。他们热心研究的是现实的社会,他们主要是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中,去寻求适应的途径,寻求和社会相适应的生活和活动方式。

现代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竞争各方为了跻身竞争前列,无不使出浑身解数,不断推出新思想、新办法、新技术、新产品。激烈的角逐和竞争,使社会现象变化迅速异常。现代社会变化的速度,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生活于这样一个变化多端的社会,需要人们具有最灵活、最敏捷的应变能力,审时度势,纵观全局,于千头万绪之中找出关键所在。权衡利弊,及时作出可行、有效的决断。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素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存能力。谁能最及时地正确洞察社会变化,并能最迅速地作出反应,谁就将走在前头。而头脑封闭、反应迟钝、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人,会一再地坐失良机。不能深察明辨、盲目轻率地追随变化潮流的人,也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造成决策的失误。

在现代社会,如果单向前人讨教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已经远远不够了,更需要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去探索、去体会、去总结。对于生活和做人的道理,前人确实探索过,研究过,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著述,充满了哲理和心得。但是倘若你以为凭了前人的经验之谈,就可以顺顺当当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那就可能要大吃苦头。在多变的社会里,真正的危险不在于生活经验的缺乏,而在于认识不到变化,或不能把握变化的规律。一个发展节奏加快、组合形式复杂的社会,在不同的人们中产生了不同的际遇:对于那些适应力强的人来说,多一扇门就是多一分希望,多一种变化就多一个机会;对那些适应力弱的人来说,多门等于没门,多机会等于无机会。性格封闭的人,不能把握社会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无法对这种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在多变的社会中就会处处碰壁,撞得鼻青脸肿而找不到出路。加速旋转的生活舞台,可能产生一种离心力,把一些不适应的弱者甩出去。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部题为《让这个世界停下来吧--我要离它而去》的音乐喜剧片轰动了伦敦和纽约,反映了一部分西方社会的人对节奏加快的生活的反感。托夫勒说,他们是“情愿和这个世界脱离,也要按自己惯有的速度闲混下去”.在变化面前无法入门的人,自己也难以享受新生活带来的乐趣。在美国一个银行里,一个老太太愁眉不展地长久发呆,她忧伤地对银行职员说:“并不是因为我个人的生活使我不安。整个世界都在变化,甚至像打电话这样的事情也由电子计算机或别的什么机器来代替了。”发生在周围的数不清的变化,简直使她不知所措,在变化中陷入困境。老年人害怕变化,希望按照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安度晚年,这没有什么奇怪。害怕变化,这是心理衰老的一种标志。但是,青年人却应当欢迎变化,不应当对变化采取漠视甚至固执的态度,因为那将会有使自己的心理发生衰老的危险。

怎样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呢?首先,在思想上对变化要有充分的准备。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各种新的东西犹如市场上的各种货物,琳琅满目,相互竞争,供你选择。新的生活潮流如同长江之水一浪推一浪,滔滔不绝。如果以迟钝的、保守的眼光看待和对待今天的生活,就势必会被不断向前的生活新潮流远远抛在后面,从而成为一个“不识时务”或“不合时宜”的人。其次,在心理上要有高度的灵活性,不拘泥于任何程式、习惯和经验,不受任何既定的思路和方案的束缚,随时拿出新的招数来应付新的情况,以快速的心理反应来对付快速变化的形势。传统的人常以一种“打井”的思维方式想问题,沿着笔直的思路深钻下去,并且矢志不移。当然也有钻出成果来的,但是因此而钻进死胡同的人亦屡见不鲜。现代社会要求人们不要沿着自己的思路单线思考,而要立体钻研,全方位思考。就像地质钻探一样,这里试一试,那里钻一钻,钻不进去,就赶快换个地方,直到找到能够钻进去的地方为止。锲而不舍,是传统社会的成功经验。但在高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对目标的追求需要锲而不舍,但方法、途径却不一定非要锲而不舍不可。过分强调“锲而不舍”,就有陷入呆板和僵化的危险。灵活转移却比锲而不舍有着更大的意义。因为现代社会变化太快了,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深钻,钻得越久,离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相距就有可能越远。遗憾的是,有些人对于灵活转移的必要性至今尚认识不足。当然,我们并不提倡见异思迁,做一件事三分钟热度,频繁地转移目标。但我们也反对头脑僵化,不知变化,“一条道走到黑”.我们主张的是志向和兴趣的战略性转移,也就是说,应当根据自己对现实环境的新的认知水平,结合自己的条件,发挥个性所具有的自我调节的能动作用,不断地重新校正和确定方向,选择途径,以顺应新的社会现实。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跻身于强者行列的,多数并不是固执己见、碰了南墙不回头的人,而是思路灵活,知其不可,赶快转向的人。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社会的变化是如此迅速,凝固的兴趣将意味着自弃。如果一味以“锲而不舍”自诩,也许你顽强的毅力犹存,创造的精灵却早已悄悄地拂袖而去。

性格的高度灵活性,还表现为具有反经验性的倾向。真正性格灵敏的人,不是把过去的成功经验当作灵丹妙药,到处套用。而是坚信经验只能说明过去,不能完全适用于现在与未来。他们不会忘记经验的参考价值,但决不拘泥于它。事实上,经验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环节之一,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在实际工作中,经验也是成功的因素之一。但同时也应看到,经验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它要受到个人智慧和实践活动的广度及深度的限制。而且,人们的行动总是面向未来,而经验却只属于过去。现代化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活动的一系列变化,其复杂状况、变化程度和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可比拟的。一项重大决策,其因素之繁多,结构之复杂,功能之综合,时空跨度之大,参变量之众多,输出输入信息量之巨大,都是传统社会所不曾具有的。复杂多变的社会,大大加速了已有经验的陈旧化。死守着过去经验的人,难免会碰大钉子。生命之树常青,万事万物都在变,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方法也在变。今天适用的方法,明天不一定适用;此地适用的方法,彼地不一定适用。如果一个人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那么可以肯定,世界上任何最有效的成功方案,对他都不会有用。美国的福特一世曾重用库兹恩斯用流水作业法使生产标准化、高速化,生产效率提高了几百倍,福特本人也成了汽车大王。但他自以为方法学到了手,1913年辞退了库兹恩斯。结果,到1945年,公司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后来,福特三世改变领导方法,又使企业新生了。1962年,他又自以为是,说自己已经“毕业”了,不愿再有改进。结果企业不断亏损,以致气息奄奄。事实说明,在任何成功的道路上都是没有金科玉律可言的,全凭你的机智和智慧敏锐地探知变化,灵活地改变方法。否则,是注定要吃苦头的。

广闻博见,志存高远

开放性性格,不仅是对身边的小环境开放,更要对全球性的大系统开放。不只是满足于在很小的圈子内活动,而是积极地走南闯北,广闻博见,获得更多的参照系,对全局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以使自己的思想更加活化。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社会正在越来越高的程度上联成一个整体,不但部门与部门、地区与地区的界限被打破,而且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也不断被打破。这种社会发展整体化的趋势,客观上要求人们具有更广阔的整体视野。在今天信息相通的世界舞台上,活动范围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视野狭窄,仅仅了解身边方寸之地的人,已经很难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很难对事物发展的趋势作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

“人无远虑,心有近忧。”在现代社会里,这不仅是针对时间而言,也是针对空间而言的。过去的传统社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一地区与那一地区没有多少关联。身在此地,却去热心研究彼地的情况,并无用处。因此,人们只注意自己直接置身的环境就够了。但在现代社会,信息发展扩大了人们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相关性,扩大了人们的视觉、听觉范围,人的周围世界的空间尺度大大缩短了。再加上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人们不但从感觉器官,而且从自己的亲身活动中,体验到了周围世界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近。科技革命所导致的这种情况,使人的思维和行为的作用范围日益扩大。也就是说,同一个事件所涉及到的参与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人的社会性和事件的社会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水平。与这一变化相关联,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事件日益具有全球、总体的性质。如果说,在古代,地球上的人类有几个相关性很小的文明中心的话,那么,在近代,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麦哲伦航海之后,人类的文明就基本上逐渐地连成了一片。而在现代,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生态、语言、生活方式,都以自己所具有的全球覆盖率的信息或行动能量,在影响着我们的时代。许多问题,都以全球范围为其发展和解决的背景。高度发达的信息传递系统,使全世界每个角落发生的重大事情,很快就会被全世界所知晓。美国发生的谋杀案,很快地就由伦敦的报纸刊出。纽约股票市场的行情变化,也会很快影响到巴黎市场的贸易。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人员互相流动,技术互相渗透,信息互相沟通,科学、技术、经济、文化、贸易,日益形成一个千丝万缕联在一起的网状整体。远隔万里的人,可能和你同在一条竞争的起跑线上。千里之遥的一项先进技术的发明,一个新产品的成功,一个大企业的兴起,可能很快就影响到你现在产品的生存和发展。比如,美国限制我们纺织品出口,就会影响我们国内的棉纺工业。世界石油价格下跌,马上就影响到我们的石油出口。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日益带有全球背景的社会,只有熟悉世界态势的人,才能深刻理解身边的各种事情。只有能够洞察全局状况的人,才能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计。很明显,一支军队,不熟悉世界各国的军事情报,就不能练好兵。一个企业,不熟悉世界市场的变化趋势,就不能使自己的产品打进国际市场。我们关心那些发生在遥远地区的事情,并不单纯是为了猎奇,而是要把自己所做的工作,所处的环境放到社会的整体空间去认识,以使自己的行动更好地适应全局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