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性格的奥秘
5638600000005

第5章 性格:掌握我们命运的上帝(5)

曾国藩为坚持船炮不齐不出省作战的原则,不仅拒绝了清朝最高统治者咸丰皇帝的命令,也摈弃了师友的私人情谊。当湖北第一次危急时,他于咸丰谕旨之先,已接到湖广总督吴文求其急速援救的函札。吴文是曾国藩的老师,长期以来二人交谊甚厚,无论公理私情他都是应该迅速赴援的。但是,曾国藩接到吴的信函后仍不想赴援,只是由于王鑫誓报江西谢邦翰等人被歼之仇,积极要求赴援湖北,才不能不勉强同意。后来一接到“武昌解严,暂缓赴鄂”的谕旨,便乘机取消了王鑫赴鄂之行。不久太平军西征部队回师西上,吴文接连发信向曾国藩求援,曾皆复函拒绝,并反复说明不能草草轻发的道理。吴文终于被其说服,虽自度必死,仍令曾国藩万勿草草而出。还特致书说:“我今为人所逼,以一死报国,无复他望。君所练水师各军,必等稍有把握,然后可以出而应敌,不要因为我的缘故,轻率东下,东南大局,完全倚仗你一人,务以持重为意,倘若你有不测之险,恐怕连后来的继承人都找不到了。我虽然是老师,牵涉国家的分量还是不如你重要。希望三思。”吴文的死对曾国藩打击极大,吴文身任湖广总督,既是曾国藩的老师,又是他强有力的后台。若吴文仍在,处处有人帮他说话,或许不致陷入后来那样的政治困境。可见,曾国藩坚持不轻易出省作战的方针,虽然使他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为其后的军事胜利打下了基础,但同时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他刚硬的性格让他保存了湘军的力量,为湘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条件,也为大清江山积蓄了后备力量。且不说他的做法是否正确,但是四次抗旨的勇气和强硬,是无法不让人敬佩的。

“刚”是曾国藩性格的本色,如果他一味的刚硬下去,恐怕的确如相术之人所言,在攻克金陵之后便会丧命黄泉。然而,性格是可以改善的,虽然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对一位勤奋读书的人来说,书里的真知灼见确实能令他时时惊醒,事事警惕,只要他持之以恒,性格无疑是可以改善的,理想性格无疑也可以锤炼而得。曾国藩性格中的“柔”就是锤炼出来的,“柔”的性格使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曾国藩号涤生,涤生就是要洗涤性格中不好的东西,锤炼出理想性格。他在给曾国荃的信中说:“近岁在外,恶人以白眼藐视京官,又因本性倔强,渐近于愎,不知不觉做出许多不恕之事,说出许多不恕之话,至今愧耻无已。”

曾国藩年轻时性格确实刚而倔强,几乎达到了刚愎自用的地步,但他却时时在改善这一性格,他在致其弟的信中说道:“吾兄弟欲全其生,亦当视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至嘱至嘱。”

曾国藩通过不断的锤炼逐渐改变了自己倔强而近于刚愎的性格,从而使他具备了刚柔并济的理想性格特征。

我们来看一下曾国藩的“柔”.自咸丰兴军以来,团练四起,权在督抚,清代早已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而湘军在当时尤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当天京攻破以后,曾氏兄弟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达于极盛。曾国藩不但头衔一大堆,且实际上指挥着三十多万人的湘军,还节制着李鸿章麾下的淮军和左宗棠麾下的楚军;除直接统治两江的辖地,即江苏、安微、江西三省之外,同时浙江、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也都在湘军将领控制之下;湘军水师游弋于长江,掌握着整个长江水面。满清王朝的半壁江山掌握在他的手中。他还控制着赣、皖等省的厘金和几个省的协饷。当时湘军将领已有几十人位至督抚,凡曾国藩所举荐的人,或道府、或提镇,朝廷无不授予。这时的曾国藩可谓位及三公、权倾朝野,举手一投山摇地动。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境地,曾国藩今后的政治走向如何,各方面都在为他猜测、设想、谋划。已经有统治中原两百多年历史经验的清王朝,自然不容高床之下有虎豹鼾睡,只是一时不得不容忍;不断有来自权贵嫉妒怨尤,飞短流长也是意料中的事儿;更有一些忠于曾国藩的一些利禄之徒,极力怂恿曾国藩开创大举,自己称帝。何去何从,摆在曾国藩的面前,然而,此时的曾国藩已不是只知刚硬的年轻人了,几十年性格的磨炼和洗涤,曾国藩已将近于刚愎的倔强锤炼成了刚柔并济的理想性格,换句话说,此时的曾国藩已经没有了性格,他已具备了根据不同情况展示不同性格的本领。他深谙历史,他熟知自己“用事太久,利权过重,兵权过广,远者震惊,近者疑虑。”他思前想后,喜惧悲欢,万端焦急,夜不能寐。他在大喜的日子里颇有隐忧。在攻陷天京前后,成为曾国藩思想上最紧张的时期。他心里很明白,如何处理好同清政府的关系,已成为能否保持其权力地位的关键。而正确认识并摆脱自己目前的这种政治处境,则是他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于是,他性格里的百炼钢转化而成绕指柔,从此曾国藩的性格开始了柔韧的旅程。他令攻克金陵的“首功之臣”,统有五万嫡系部队、被清廷斥为“骤胜而骄”的老九曾国荃挂冠归里。又裁湘军十二营,同时将赴授江西的江忠源、席宝田两部一万余人和鲍超、周宽世两部两万余人均拨给沈葆桢辖制。这样,曾国荃所部仅剩几千人了。他奏请停解广东、江西、湖南等省的部分厘金至金陵大营,减少自己的权利。这三条措施,正中清朝廷的下怀,使清朝廷骤减尾大不掉之忧,因而立即一一批准。在大喜的日子里,不被胜利冲昏头脑,敏锐地看到了险象,天衣无缝地消除隐忧,这正是曾国藩柔韧性格的体现。从此,曾国藩由刚猛的曾剃头,一变而为温厚宽容的圣相,位列三公,权倾当朝,得到了一个汉族官吏前所未有的名利和权势。

曾国藩刚柔并济的理想性格还体现在对待朋友上,他和左宗棠的交往,不能不让人赞叹。曾国藩为人拙诚,语言迟讷,而左宗棠恃才傲物,自称“今亮”,语言尖锐,锋芒毕露。左宗棠屡试不中,科场失意,蛰居乡间,半耕半读。咸丰二年,已是四十一岁,才由一乡村塾师佐于湖南巡抚张亮基。咸丰四年三月又入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共达六年之久。曾、左虽非同僚,却同在湖南,常有龃龋。传说,曾国藩见左宗棠为如夫人洗脚,笑着说:“替如夫人洗足。”左立即讽刺说:“赐同进士出身。”有次,曾幽默地对左说:“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相左。”把“左季高”三字巧妙地嵌了进去。左也绝不示弱:“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语涉鄙夷。这里曾国藩言语比较温和,既抓住了左宗棠的个性特点,又指出了彼此的矛盾,但对此不发表任何议论。而左宗棠的言语,明显过于尖刻,且盛气凌人,大有不把曾国藩放在眼里、不可一世之态。左宗棠颇有识略,又好直言不讳。咸丰四年四月,曾国藩初次出兵,败于靖港,投水自尽未遂,回到省城,垂头丧气,左宗棠从城中出来,到船上探望曾国藩,见他气如游丝,责备他说国事并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速死是不义之举。曾国藩怒目而视,不发一言。咸丰七年二月,曾国藩在江西瑞州营中闻父丧,立即返乡。左宗棠认为他不待君命,舍军奔丧,是很不应该的,湖南官绅也哗然应和。第二年,曾国藩奉命率师授浙,路过长沙时,特登门拜访,并集“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十二字为联,求左宗棠篆书,表示谦仰之意,使两人一度紧张的关系趋向缓和。如果不是曾国藩采取以德报怨的态度,用柔和的心态包容刚硬的左宗棠,大清历史上的两位儒将,势必会交恶难辨,大清江山的左膀右臂将自相残杀。

特别能显示出曾国藩宽柔性格的,是咸丰十年对左宗棠的举荐。当时左宗棠因性格暴躁,遭人弹劾,处境艰难。左宗棠来湘营暂避锋芒,曾国藩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连日与他商谈。曾国藩上奏说:“左宗棠刚强英明,吃苦耐劳,通晓军机。当现在正需用人之际,或饬令他为湖南团防,或选拔做藩司等官,让他管理地方,使能安心任事,定能感激涕零,报效朝廷,有益于时局。”曾国藩在左宗棠极其潦倒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同治二年三月十八日,左宗棠被授命任闽浙总督,署浙江巡抚,从此与曾国藩平起平坐了。三年之中,左宗棠由一个被人诬告、走投无路的士子,一跃而为疆吏大臣,这样一日千里的仕途,固然出于他的才能与战功,而如此保举,也只有曾国藩才能做到。这件事充分表现了曾国藩性格的宽柔。据说在西北大营中,一天,左宗棠与幕宾们闲谈,他问:“人家说曾左,不说左曾,这是为什么?”没等大家回答,一个少年抢着说:“曾国藩是心目中时刻有左宗棠,而左宗棠的心中从来没有曾国藩,只此一点,就可以知道天下人为什么说曾左而不说左曾。”此话一出,大家都非常震惊,把目光一齐投向了左宗棠。左宗棠不但没有发怒,而且来到少年面前,语调沉重地说:“先生之言是也。曾公生前,我常轻之,曾公死后,我极重之。”愧疚之情益于言表。

曾国藩曾写过一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也是一刚一硬,柔中显刚,主静藏锋,可进可退。正是这两种性格使他游刃于天地之间,演绎出两段人生。

然而,人们一定要牢记曾国藩刚柔并济的理想性格并不是天生的,他是通过读书实践锤炼而得。正如他自己所说:人之性格,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人。

川端康成:抑郁的文豪,孤苦的人生

川端康成的性格是属于抑郁型,这种性格一方面具有极端的敏感的特点,能抓住任何瞬间的美;另一方面又具有谨慎、压抑、内向、孤郁的特点。这种从他青少年时期就逐渐形成的性格使他成为了一代大文豪,同时也使他走向了自杀的不归路。

我们要分析日本著名的作家川端康成的性格,得从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伊豆的舞女》说起。这部作品,同时也可以说是他的自传体作品。里面的“我”,就是他自己的写照。

《伊豆的舞女》是一部给人以非常清新而明澈印象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一个多情善感的纯洁的青年和一个天真烂漫的纯情少女,共同奏响了一曲优美的和声。

“山路变得弯弯,快到天城岭了。这时,骤雨白亮亮地笼罩着茂密的杉林,从山麓向我迅猛地横扫过来。

那年我20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制帽,身穿藏青色碎白花纹上衣和短裤,肩挎一个学生书包。我独自到伊豆旅行,已是第四天了。”

这就是这篇小说的开头。“我”在旅途中,对由一男四女组成的一队巡回演出的艺人萌生了兴趣。因为这一行人当中,有位看上去年约17~18岁的舞女,她眼睛秀美,常提着鼓,头发特别丰厚,令人感到活像稗史里姑娘的画像。“我”被她的纯真所吸引,趁一行人中的汉子开始与自己攀谈之机,和他们从天城一同旅行到下田。

“那个汉子叫荣吉,19岁的代子是他的妻子。舞女名叫阿薰,是他的妹妹。另一位女子17岁,是雇来的。荣吉介绍说,40岁的女人是阿袋,自己24岁。”

“我”总觉得对舞女怀有思慕之情。当和荣吉向河对面的公共浴场看去时,“只见一个裸体女子突然从昏暗的浴场里面跑了出来,站在更衣处伸展出去的地方,做出一副要向河岸跳去的姿势。她赤条条的一丝不挂,伸展双臂,喊叫着什么。她,就是那舞女。洁白的裸体,修长的双腿,站在那里宛如一株小梧桐。我看到这幅景象,仿佛有一股清泉荡涤着心胸。我深深地吁了一口气,噗哧一声笑了。她还是个孩子呐。她发现我们,满心喜悦,就这么赤裸裸地跑到日光底,踮起足尖,伸直了身躯。她还是个孩子呐。我更是快活、兴奋,又嘻嘻地笑了起来,脑子清晰得好像被冲刷过一样。”看到这般光景,“我”对舞女产生了深深的爱慕之情。再加上共同旅行,和艺人们的亲密之感随之增强,彼此之间,出现了如此美好的气氛,使“我”完全忘掉她们是巡回演出的艺人了。“我”这种不寻常的好意,似乎深深渗进了她们的心。阿薰似乎是回报“我”那不寻常的好意,也在言谈举止的细微之处流露了对“我”的纯洁的思慕之情。

“她们继续低声谈论了一阵子,我听见舞女说:

‘是个好人。’

’是啊,是个好人的样子。‘

’真是个好人啊,好人就是好人嘛。‘”

这言谈纯真而坦率,很有余韵。这是天真地倾吐情感的声音。连“我”本人也朴实地感到自己是个好人。“我”心情舒畅,抬眼望了望明亮的群山。眼睑微微作痛。“我”已经20岁了,再三严格自省,自己的性格被孤儿的性格扭曲了。“我”忍受不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才到伊豆来旅行的。因此,有人根据社会上一般的看法,认为“我”是个好人,“我”真是感激不尽。

“我”有了想和舞女一行人分手的念头,因为旅费已经花光了。大家劝“我”哪怕只推迟动身一天也好,因为学校里有事,“我”没有答应。“我”从下田乘船返回。

“轮船出了下田海面,我全神贯注地凭栏眺望着海上的大岛,直到伊豆半岛的南端,那大岛才渐渐消失在船后。同舞女离别,仿佛是遥远的过去了,……我用书包当枕头,躺了下来,脑子空空的,全无时间概念。泪水簌簌地滴落在书包上,脸颊凉飕飕的,只得将书包翻了过来……

”’你不是遭到什么不幸啦?‘

“’不,我刚刚同她离别了。‘

”我非常坦率地说了。就是让人瞧见我在抽泣,我也毫不在意了。我若无所思。……我任凭泪泉涌流。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也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

阿熏和”我“的旅行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读后给人的感觉是:”我“不是再一次地陷入了更深的孤独之中了吗?

”我“被舞女们称为好人而感激不尽。为什么”我“一再自省自己的性格被孤儿的性格扭曲了,因而不能忍受忧郁而出来旅行?

”我“原本对他人很少怀有好意和关怀之心。在茶馆里逃雨之后”我“要继续赶路,”老太婆追出来说:’怠慢了,实在对不起啊!我会好生记住你的模样。下次路过,再谢谢你。下次你一定来呀。‘我只是留下一个5角钱的银币,她竟如此惊愕,感动得热泪都快要夺眶而出。而我只想尽快赶上舞女。“其实,当时的5角钱,相当于现在的1500元钱,数量着实是可观的。

”我“并不想为茶馆的老太婆的好意而落泪。但在故事的结尾,”我“也哭了,泪水簌簌地洒落在书包上。

不论怎么样,处于多情善感的青年期的”我“,好像是过于爱哭了。

其实,不只是年轻人,很多中年的抑郁质人也喜欢哭。在长期的孤独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关心的时候,在工作和学习中紧张感十分强烈的时候……抑郁质的人,都有可能会哭。因为他们和其他性格类型的人特别不同的地方在于一旦被感情控制就会产生共鸣。”我“被茶馆老太婆的好意所感动,就是意外地得到了亲切的话语的事例;在船中泪如泉涌,是因为看到了为生存而拼命奋斗的舞女们的坚强精神,并知道了她们对自己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