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嫉妒的定义有很多,最具有包容性和准确性的是:“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由此可以看出,产生嫉妒心的客观条件是由于主体之间存在相对性的差别,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红眼病”,总是只看到了别人比自己优越的方面。
嫉妒是一种恶习,是与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情感不相容的,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不论嫉妒心产生于什么原因,都是心理扭曲的现象,都是健康人格的倾斜。
刘伯玉的妻子嫉妒心很强。刘伯玉曾经称赞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洛神的美丽,妻子听到后,气愤地说:“君何得以水神美而欲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神?”然后投水自杀。于是后人将她投水的地方称为“妒妇津”,相传女子在此过河时不能盛装华服,否则就会风浪大作。
要明确的是,嫉妒是有条件的,指向一定对象的,在一定的范围内才会产生。地位相似,年龄相仿,经历相近的人之间最容易发生嫉妒。而对于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一般人只会羡慕而不会嫉妒。
嫉妒心理一般说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程度较浅的嫉妒,这时的嫉妒心理往往深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他人察觉。再发展就是程度较深的嫉妒,这时的嫉妒已由无意识进入到有意识,开始表现出具体的行动,如讽刺、疏远嫉妒的对象等等。严重的还有攻击、造谣中伤他人等等,目的是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嫉妒发展到这个层次,就需要及时控制。最后是非常强烈的嫉妒,这时人的嫉妒心理已经是一种变态的心理,表现为猖狂进攻、杀人或自杀,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美国爱荷华大学曾经发生过一起枪杀案件,凶手是留学生。他自小成绩优异,直至大学毕业总是班里的第一名。读研究生时仍然是出色的,后来到爱荷华大学攻读博士。他出色的才能和孜孜以求的精神令导师对他刮目相看,并委以重任,他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一年之后,又一位留学生来到了爱荷华大学,和他师从同一位导师。这位新来的学生同样的出色,甚至稍好于他。于是这位导师对新来的学生更加器重,把曾委任于他的重任给了新来的学生。而且他的地位远不如之前了,提前毕业的光荣也即将被同门师弟抢走,眼看着光明的前景逐渐暗淡。他受不了这小小的失败,于是憎恨师弟,憎恨导师,也憎恨学校。在充分准备下,当校长、导师和他的师弟在一起开会的时候,他闯了进去,掏出早已准备好的手枪将其师弟打死,又打死了导师、校长和其他两人,重伤一人,然后开枪自杀。
人生本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角色,人人是“自得其所”,各有归宿;要有勇气承认对方有比自己更高明更优越的地方,从而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自己。这样就能从病态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中解放出来,从嫉妒的泥潭中自拔出来。
嫉妒对当事人双方都有害无益。既折磨自己,又折磨他人。严重者会对自己或他人都构成伤害,令人悔恨终生。
嫉妒是人生中一种消极的负面情绪,更是损坏人们身心健康的一大罪魁祸首。培根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
嫉妒还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它不仅容易使人们产生偏见,还能影响人际关系。荀子说:“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
所以,要正确看待嫉妒心理,积极地对它进行矫正。
要想克服嫉妒心理,归根结底还是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水平。罗素在其《快乐哲学》一书中谈到嫉妒时说:“嫉妒尽管是一种罪恶,它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也许只是走向死亡与毁灭。要摆脱这种绝望,寻找康庄大道,文明人必须像他已经扩展了他的大脑一样,扩展他的心胸。他必须学会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学得像宇宙万物那样逍遥自在。”
当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是有一定表现时,要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这就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从而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当认清了自己后,再重新去看待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觉悟了。
要想克服自己的嫉妒,就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就像嫉妒者随时随处为自己寻找痛苦一样。快乐是一种情绪心理,嫉妒也是一种情绪心理。哪种情绪心理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靠个人来调整。如果一个人总是想:比起别人可能得到的欢乐来,我的那一点快乐算得了什么呢?那么他就会永远陷于嫉妒的痛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