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农女当家:拐个王爷奔小康
58209800000241

第241章 改水田

婚期定在两个月以后,等待的过程很漫长,结果一定是美好的。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间就到了收获小麦的季节。

因为时常下雨的缘故,小麦的长势并不好。百柳村的村民们忙碌了几个月,一个个的却都是垂头丧气的。

“老天爷也不肯给俺们一口饭吃,下了大半个月的雨,这小麦都要烂在地里面了!”

“哎……收成一年比一年差,这日子可真是没法过了!”

“……”

百姓们的心情都不好,他们盼了这么久,就等着收获。可是,天公不作美,一连下了那么久的雨,收成怕是要减去一半。

收成减少了,赋税却要照常交。

原本这些村民的日子就不好过,这样一来,往后的日子怕是会更差。

总之,这一年,百姓们的日子不会好过。

宋家人也是如此,个个垂头丧气的。

“哎,今年这日子不好过啊!”

宋老头坐在家门口抽旱烟袋,他的眉头拧做一团,脸上愁云密布。

对于他来说,田地里的庄稼就是他们这些农民的命脉。

无论如何,他都得好好种地。

虽然宋家人的日子已经好了许多,家里嗯每个人却都没有想过放弃种地。

宋老头很是痛心,但是他也不得不去田地里收小麦。

几天的忙碌下来,小麦没有收到太多,人却是累的不行。

农忙时节,镇子上的人并不多。

空闲下来的时候,宋珍娘也回了家。

知道今年的收成不好,她也觉得很是痛心。

村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几个月,到头来却是一点儿收获都没有。

粮食不够吃的,却还要交税。甚至,有些人家的收成都不够交税用的。

总之,百姓们的日子都是非常的难熬。

作为县令,杜大人的日子也不好过。

他一向爱民如子,眼睁睁的看着百姓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也想要找个法子解决问题。

可是,他想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太好的办法,这叫他觉得很是头痛。

这一天晚上,宋珍娘把家里所有的人都叫到了一处。

“爷,咱们家一共有多少地?”

她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只是有些事情必须要和大家一同商量才行。

不然的话,一切都将是空谈。

宋老头吧嗒了口旱烟袋,他的心情不佳,“一共十亩地,收成还不及去年一半。”

提及这些,宋老头就觉得心痛无比,心都在滴血了。

其他人也都是沉默,没有一个人的心情是好的。

宋珍娘点了点头,她的声音始终平静,“我知道今年的收成不好,对大家的打击很大。民以食为天,离开了庄稼地,咱们谁都觉得不踏实。”

“我有一个想法要说给大家听,就是不知道你们意下如何?”

“什么想法?珍娘,你尽管说就是。你说了,俺们大家都会考虑的!”

宋青海也一直在考虑,他知道若是这样一成不变的话,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更多的辛酸。

其实,像今年这样连续下雨的年份很多。

大部分时候,百姓们都没有能得到好收成。

即便如此,他们也不得放弃种地。

一旦放弃了种地,他们就不会有活路可寻了。

他们吃什么?喝什么?这些都会成为很严重的问题。

其他人也都纷纷附和,他们也都期待着可以有一个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想要把家中的田地都改为水田,用来种植水稻……”

宋珍娘的话还没有说完,她就被宋贾氏给否定了。

“前些年村子里有人改过水田,费了不少功夫不说,最后也没能有好的收成。现在,他们家还不是一样的旱田。”

宋贾氏说的没错,这件事情的确是存在的。

所以,在宋珍娘提出这个意见的时候,大家的态度多是拒绝的。

当然,他们所有的人都知道,宋珍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好。

“珍娘,你也别太费心了!咱们家还有余粮,省着点吃就是了!”

就连宋孟氏都来劝说宋珍娘,让她不要再继续胡思乱想。

毕竟,她每天都已经很忙碌,很费心思了。

宋珍娘既然提出了这个建议,她心中就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对策。

“大家听我说,我并不是随口这么一说。我打算把旱地改为水田,种植水稻,同时在稻田里养鱼。如此以来,不管是水稻,还是鱼虾,它们都可以得到养料,长势也会很好。”

宋珍娘解释不了太多,有些话说的多了,反而会让家里人更加不理解。

水田里养鱼?

这简直太过耸人听闻了,宋家所有的人面面相觑,他们都觉得这很是不可思议。

“爷,要不咱们先找一块地试试?若是可行的话,回头再改其他的也不迟。”

宋珍娘坚持这样做,只有适应环境,他们才能够得到更多的收获。要不然的话,后果只怕会是越来越糟糕的。

“珍娘说的对,俺们最好还是试一试。反正旱地也收获不了多少粮食,试一试也不亏。”

宋青海很是支持宋珍娘,他头一个站到了宋珍娘那边。

出于对宋珍娘的信任,宋老头答应了下来。

“也罢,既然珍娘说了,那就去试试好了!”

宋老头把这件事情交给了宋青海去做,他专程去了村子里最先种水田的那户人家,想要了解一些关于种植水稻的办法。

毕竟,他们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只能够在摸索中前行。

宋珍娘培植了水稻幼苗,只等着水田里一切准备就绪,她就开始进行栽种了。

她这么做,也引来了村子里很多人的不理解。

“这个珍娘又在瞎折腾,俺倒是要看看,她能折腾出个什么花样来!”

“哎,她要是能想出好办法,咱们也能跟着沾光。今年收成不好,俺家可是没有粮食吃了!”

“……”

村民们的议论声也会传入宋珍娘的耳中,她并不在意别人说什么。

只要她把事情做成功了,其他的一切都是不重要的,别人只会看结果,根本不会去在乎这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