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农女当家:拐个王爷奔小康
58209800000574

第574章 李婆子

张大柱的邻居是个年纪大的瞎眼婆婆,人称老李婆,平日里她对张大柱兄妹两个照顾颇多。

尤其是对张小芳,她更是照顾有加。

她一个瞎眼婆子,在自个儿家里总是不招人待见。

因为年轻时候犯了不少混,做了太多糊涂事儿,老李婆的家人总是很少理会她。

张小芳就不一样了,她需要老李婆帮忙,对老李婆的态度向来很好。有事没事,张小芳就会去她家里同她说话,解闷。

平日里,老李婆总是会帮着张小芳干活。

有一次,张小芳突然发病,她哥哥张大柱又不在家,老李婆愣是背着她出了村,找了大夫。

没有人知道老李婆是怎么做到的,她看不见路,只能听见声音,一路上寻人问路,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辛苦。

自那以后,张小芳就拿她当亲人看待了。

所以,她们两个之间的感情很好,跟亲祖孙没有两样。

这一次,听说张小芳晕倒了,她急忙丢下手中的活计,步履蹒跚的找了过来。

“小芳,小芳你怎么样了?”

老李婆的眼泪顺着布满沟壑的脸颊流了下来,她满脸都是担心,浑浊的双眼很是空洞,看上去显得更加可怜了。

她一进门,就开始呼唤“小芳”。

这时候,张小芳还在昏迷着,根本听不见她的呼唤声。

“李奶奶,俺妹子她是老毛病了,你不用太过担心的。”张大柱满头大汗,他根本来不及去擦。

他心里面最放不下的就是这个妹妹,只要张小芳能够好好的,他才能够安心去做事。

可是,现实总是跟人过不去。

说罢,张大柱又看向了宋珍娘,他很是诚恳的道谢,“珍娘,谢谢你把小芳带回来。要不然,俺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向宋珍娘的时候,张大柱的眼神有些闪烁。

他瞥见了宋珍娘手边的一堆草药,都是比较贵重的品种。

这一刻,他猛然间明白了许多。

看这情形,宋珍娘应该已经知道了他们兄妹两个的所作所为。

那么,张小芳之所以会突然间犯病,也必定是和这件事情脱离不了干系。

一时间,他只觉得很是无地自容,看向宋珍娘的眼神里也多了愧疚之色。

“举手之劳罢了!”宋珍娘淡淡回应,“有些事情,等她清醒了再说也不迟。”

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宋珍娘也不想轻易放过这些人。

且不管张小芳是不是病了,她做了错事,就应该付出一些代价。

要不然,她恐怕永远都不会知错。

她以为只要表现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就会有一群人可怜她。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心思,她才会一错再错。

要是不能够及时改正,必定是后患无穷的。

小小年纪就有这种心思,等她长大了,还怎么得了?

张大柱的脑袋垂得很低,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珍娘,你别怪小芳,都是俺出的歪主意……”张大柱为人向来实诚,他也不擅长说谎。

如今,事情已经败露了,他也不想再去隐瞒什么。因为他知道,根本瞒不过宋珍娘的。

“你们说啥呢?俺咋听不明白?”老李婆紧皱着眉头,她也觉察到了,这事儿似乎是有些不对劲儿。

宋珍娘和老李婆并不是很熟,她只是简单说了几句,“没什么,一点儿小事罢了。”

随后,她又对张大柱说道:“你还是尽快去请个大夫过来吧!你妹妹这么病着也不是办法,找个大夫好好调养一下,相信她会好起来的。”

张小芳病了这么多年,请过不少大夫,也吃过不少药。可是,始终都没有什么效果,她的身体一直都不见好转。

最近两年,因为他们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家里更加贫穷了,张小芳索性就断了药。只是偶尔发病时,才会吃药。

因为这个缘故,她发病的次数也变多了。

听宋珍娘这么说,张大柱不禁有些为难,“以前大夫教过俺一个法子,俺已经给她吃了以前剩下来的药丸子,她睡一会儿,应该就会好起来了。”

“可怜的小芳,小小年纪就吃了这么多苦。她是那么好的孩子,老天爷怎么就不开开眼呢?”老李婆很是心疼张小芳,要是可以,她甚至都愿意替张小芳承受这种痛苦。

虽然说她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张小芳给了老李婆最多的陪伴。

所以,老李婆是打心底里对她好。

听到这里,宋珍娘只觉得很是头痛。她都能够想象得到,一旦开诚布公的把事情说出来,老李婆肯定会向着张小芳的。

到了那个时候,一群苦命人都会在她面前求原谅。

光是想一想,场面就有些叫人头痛了。

“李奶奶,你先回去吧!小芳这里有俺,俺是她亲哥哥,不会看着她有事的。”张大柱也不想让外人知道他家里的事情,他更不想要把事情闹大。

可是,老李婆哪里肯?

“你一个半大小子,根本照顾不好小芳。”老李婆叹着气说道:“依俺看,你就应该早些娶个媳妇过日子。就算是你不在家了,也有人能照看小芳。”

这个老李婆的确是可怜,但是她说这种话,宋珍娘就不爱听了。

听她的意思,张小芳就是个金枝玉叶的命,却奈何生在了穷苦人家。张大柱娶个媳妇回来,最大的用处就是能够照顾张小芳。

事实上,如果没有张小芳这个拖累,张大柱怕是早就娶到媳妇了。

听了老李婆的话,张大柱也觉得很是自责。

他爹娘临死之前,两个人都握着他的手,仔细嘱咐了,让他千万照顾好张小芳。

所以,只要是有一口吃的,他就会让给张小芳。

他从来都没有我自己考虑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张小芳。

作为一个兄长,他可以说称得上是非常合格了。

然而,张小芳却并不这么认为。

就拿老李婆刚才那些话来说,这也是张小芳平时抱怨最多的事情。她抱怨了次数多了,老李婆就记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