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农女当家:拐个王爷奔小康
58209800000575

第575章 近墨者黑

“都是俺没用,连累小芳受苦了!”张大柱的眼神黯淡了许多,他如何不想改变现状,可是根部改变不了什么。

如今,他又犯了错事,差事都有可能会丢掉。

到了那个时候,他又该怎么做呢?

没有了收入来源,他们兄妹两个人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

一想到这个,张大柱的心里就是一阵烦躁。

“你说这些有啥用?”老李婆就好像是不嫌事情大似的,说出来的话也不好听,“你要是真对小芳好,就应该多听听她的话,别那么死心眼了。做人做事,都应该活络一些。”

听到这里,宋珍娘算是明白了。

按照张大柱的性子,他断然是不会做那种偷鸡摸狗的事情。

可要是牵涉到他妹妹,有些事情可能就会发生变化。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张大柱这是栽在了自己亲妹妹手里面。

至于这个老李婆,有关她的传闻有很多。

据说她年轻的时候脾气很暴躁,对几个孩子非打即骂。甚至,她还把自己的亲闺女给卖掉了,就是为了换一些银子。

后来,家里的几个孩子都长大了,个个都不和她亲近。

儿子娶了妻,她仗着自己是长辈,对儿媳妇也是呼来喝去的,不把别人家的女儿当人看。

有一年,寒冬腊月里,到处都结了冰。她嘴馋,非要吃鱼。可是,家里面那么穷,能够吃饱饭就不错了,哪里有鱼吃?

她又打又骂,说家里从上到下都没有出息,赶着儿子孙子去河里摸鱼。

后来,大儿子实在是受不了了,就去村口的河里凿冰,摸鱼。

然而,一条鱼也没有摸到,人反而掉进了冰窟窿里。

大儿子被捞上来时,虽然还活着,但是受了寒。紧接着生了一场大病,耗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最终还是没能救回来。

失去了一个儿子,她才知道自己做了孽,可是为时已晚。

从那以后,她家里所有的小辈都彻彻底底的远离她。

老李婆一辈子都对别人呼来喝去的,她为人很是自私,从来都不会为他人考虑。

因为家里人都不理她了,没有人伺候她,也没有同她说话,她就开始闹。

又闹又哭,每天都坐在村口抹眼泪,把家里所有的人都编排了遍。

那时节,宋珍娘还小,对这件事情也是有所耳闻的。

村子里也没有什么人愿意理会她,卖女儿,又把亲儿子给逼死了。像她这样的老太太,谁愿意理会?

她哭的多了,自怨自艾,后来眼睛就瞎了。

说起来,她家里的小辈都还算是有良心的。至少,她没有挨过饿受过寒。只要家里有吃的,都会有她一口。

只不过,所有的人都不同她说话,离她远远的。

她心里也有过后悔,可是大错已经铸成,即便是后悔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所以,她才会珍惜和张小芳之间的这点儿缘分。

村子里知道老李婆这段过去的人有很多,许多年过去了,也很少会有人提及。

“李奶奶,各人管好自己家里的事情就好了。”宋珍娘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她不希望老李婆把张大柱教坏了。

人家本来多老实一个人,愣是变成了鸡鸣狗盗之辈。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的确是不错的。

老李婆做了一辈子的糊涂事,她虽然后悔了,也知道错了。但是,她却还是把自己的坏毛病灌输给了别人。

宋珍娘的话音落地,老李婆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她总是强迫自己不再去想过去的那些事情,可是事实就是事实,并不是她忽略了,就会消失。

“老宋家的丫头,你这是啥意思?瞧不起俺这个瞎眼老婆子是不是?”

老李婆拿着手中的竹竿敲了敲地面,发出了“蹬蹬蹬”的响声。

她年轻时候就是个不饶人的,嘴皮子功夫一向都很厉害。

宋珍娘还没有说什么,她就开始抱怨了起来,“你别以为俺眼瞎了,就什么都不知道。小芳为什么会犯病?还不是因为你欺负了她!”

她欺负了张小芳?

宋珍娘真的是无语了,她对老李婆本就没有什么好印象,现在的印象更加糟糕了。

在这个世上,当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

“李奶奶,你啥都不知道,快别瞎说了!”张大柱也看不下去了,他推着老李婆,想要把人给推出门外。

这几年以来,老李婆的确是帮了他们兄妹很多。因为这个缘故,张大柱对她也有几分敬重。

可是,这并不代表,他就能够忍受老李婆的胡言乱语。

“大柱,你这是啥意思?”老李婆被赶出去了,她还在喋喋不休,“俺是心疼小芳,你这个当哥哥的不成器,净是惹得她跟着受苦……”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却还是传到了张大柱耳朵里。

有路过的人听到老李婆的话,也都是摇头。

大家似乎都已经习惯了她的这种做派,虽然听不下去这些话,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他们都知道,即便是说了,老李婆也不会听。非但不会听,还有可能会和他们吵起来。

论起吵架,又有几个人能够吵得过她呢?

“珍娘,俺对不住你!”

送走了老李婆,张大柱就开始向宋珍娘认错了。

他没有找借口,也没有解释什么,只是在听宋珍娘的审判。

错了就是错了,他也知道自己不值得原谅。

“你们一共偷了我多少东西?”宋珍娘的声音很冷,她的心更加的冷。

她以前也见识过不少恶劣之徒,王富有那一家子人已经是极品之中的极品了。可是,老李婆这个人也是让她大开眼界。

如果没有老李婆的挑唆,张大柱也应该不会去做那种事情。

如今,不该做的已经做了,她也不会轻易放过张大柱。

张大柱低垂着脑袋,他仔细算了算,告诉了宋珍娘一个数字,“大概是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放在富贵人家是不多。

可是,要是放在穷苦人家,都足够一家人花销上一年了。而且,吃喝不愁,还能穿的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