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务员职业道德:忠于国家(一)
58800100000007

第7章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准确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思考爱国主义问题的认识起点。爱国主义是以爱祖国为最高理想和准则的思想体系,是情感、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统一。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包括:

(一)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爱国情感是爱国主义的感性基础。爱国主义关键在一个“爱”字上。爱是人类的一种美好情感,是人们对事物或者人的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爱国情感就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爱国主义情感做过这样的表述:“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二)爱国主义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得生存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条件,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是祖国给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对个人创造的成果作出评价,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指明方向。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

“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国家是小家的依托,更是个人的依托,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已故作家陆幼青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有没有一个伟大的祖国去让你爱,对你可能就意义非常。就看看犹太人这几千年的历史吧,看看他们惶惶不可终日的奔走吧,直至今天,这种奔走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感,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祖国没有山一样的根基,能够屹立在地球之上。”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也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有了一个伟大而强盛的祖国,才有我们的幸福和安宁。

(三)爱国主义是具有调节作用的规范原则

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爱国主义是每一个民族都崇尚的行为准则,世界各国均对自己的国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美国为例,美国人崇尚肯尼迪的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先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他们富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他们不仅一贯对国民包括儿童灌输这种思想,还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就拿国旗来说,每逢节日、庆典或集会,家家户户,包括汽车上都挂着国旗。他们在很多产品,包括一些小商品如开心果、杏仁等的包装上都印有美国国旗的标志,连儿童的电子游戏,都有组合国旗的项目。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爱国主义不仅仅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还是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爱自己的祖国,坚决维护祖国的主权、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宪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一个国家的政治前途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荣辱兴衰。邓小平曾经指出,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爱国是我们公务员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履行爱国责任或义务,是我们对祖国母亲的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