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挽明
58848700001735

第1735章 诸王议事二

这个时空中的黄台吉,威望和势力还不足以让多尔衮感到绝望,让他连一丝反抗的举动都不敢做出来。正所谓物极必反,穷鼠噬猫,当多尔衮退让到这种程度,黄台吉还不肯放过他,多尔衮自然心中也有些不满了。

他在心中衡量了一下现在的局势之后,发觉明军入侵营口这一事件,反而对自己和两白旗是一件好事。因为明人打上门来的借口,就是大清无故查封明国的商号,并扣押了明国的商人这件事。

而这原本就是黄台吉为了填补范永斗造成的市面物资短缺而实施的应急政策,事实上就连范永斗推行的各项经济政策,也是经过黄台吉本人首肯才颁发下去的。也就是说,大清目前的这一铺烂摊子,归根结底都可以算在黄台吉头上。

这个局面维持的越久,就越是损害黄台吉的威信。而且因为明军的入侵,黄台吉此时也无法继续在内部进行清洗,因此多尔衮觉得自己也没必要事事接受黄台吉的摆布。

他其实心里倒是很明白,黄台吉询问自己的缘由,其实是希望自己能够主动提出领兵前往营口而已。他对于黄台吉的这种政治手段已经厌倦了,明明是他想让某人做某事,可每一次都要别人主动提出来,做的不好还要训斥处罚一通,让人对其生起敬畏之心。

多尔衮决定小小的反抗一下,顺便也试探一下如今宗室内部,究竟还有多少人会无条件的支持黄台吉的一切决定。大家保持沉默,可不一定就是在支持黄台吉,更有可能只是不敢反抗而已。

多尔衮轻轻咳嗽了几声,方才对着黄台吉回话道:“回汗话,自臣接到了汗的命令之后,并不敢怠慢,和明国商人的代表四海贸易公司的管事进行了磋商。

不过对方认为,如果我们要求其代表明国朝廷进行磋商,就必须先恢复所有明国商人的自由,准许他们离开沈阳,然后他才会联络明国朝廷进行谈判。

这个状况,之前臣已经向汗报告过了。汗当时吩咐臣,一定要先谈妥了再放人。所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一段时间,最后才勉强达成协议。我们可以释放明国商人,但是未经我们的允许,他们不得私自离开沈阳。

并且臣还要求这些明国商人签订了连坐保证书,只要有一人擅自离开沈阳城,则其他人将会再次被看押起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那位四海贸易公司在沈阳的管事才向锦州写了一封书信,时间大约在六天前,但是到现在为止,明人还没有就此信给出回复。

所以臣和明人办理的交涉,到现在为止还没正式开始。如果汗认为有必要的话,臣愿意再派人前去锦州,向明人催促交涉的事务。

至于说明国偷袭我国城池,其实臣倒是觉得这事还是有待讨论的。毕竟明国在二十一日前,十五日前,九天前已经三次向我方递交了通牒,要求我方释放明国商人和归还被扣押的明国百姓的财产。

现在明军虽然出兵占据了营口,但是他们提出的口号,依然还是要求我国释放明国商人和作出经济上的赔偿。从这一点来看,明人应该不是蓄意发动战争,因此这场战争的规模应该不会再继续扩大,他们无非是想要我们放人而已…”

听了多尔衮的发言,黄台吉的脸色就有些阴沉下来了。他有些不明白,一向善于体会自己意思的多尔衮,今天这么变得这么没有眼色了。他要听的可不是这些解释,而是希望对方能够自告奋勇,主动提出出征营口而已。

于是他不得不打断了多尔衮的话语说道:“所以,按照你的意思,你是让我把那些明国商人都放了,再赔偿他们一笔钱,这就能让明人退兵了?”

多尔衮小心翼翼的看了黄台吉一眼之后,方才谨慎的说道:“究竟采用何种办法解决我国同明国的纠纷,臣以为还是得听汗的。只不过沈阳现在人心浮动,恐怕不是和明国开战的好时机。

另外,一旦我们用武力去攻打营口,就算把明军赶下了海,营口恐怕也要废了。耗尽财力最后不过得到一片废墟,臣以为确实划不来。而且和明军恶战一场,营口想要恢复往日万商云集的场面可就难了,营口的税收现在可是国库的一大财源啊。”

黄台吉显然没想到多尔衮居然会主张议和,更让他感到不快的是,居然还有几个贝勒连连点头,似乎在支持着多尔衮的主张。

他正预备说话时,豪格却站了出来。之前多尔衮讲的同明人交涉的事,他还没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多尔衮现在偏向同明人讲和的意思,他倒是听懂了。

作为一个背着父亲和君主同外国有所联络的人,豪格并不认为自己是在同明国勾结,而只是联络而已。他虽然同明国私下里合作着,却也最为担心被人看破这件事。因此在表面上,豪格对于涉及到明国的话题,都是持着强硬的态度,以表现他还是黄台吉最为忠诚的儿子和臣下。

明人突然出兵营口,并且还真的取胜了,这对于豪格来说也是有些接受不了的。毕竟他所认为的和平,是明清之间互不侵犯,而不是任由明人侵略大清的领土。不管是出于内心这种被背叛的感觉,还是保持自己这个反明的强硬形象,他都不能赞同多尔衮的议和主张。

“睿亲王这话,我可不赞同。眼下是明军占了营口,不是我军占了锦州,此时巴巴上赶的去同明人议和,岂不是就在告诉明人,我们虚弱了么?

我若是明人的主将,就算原先只想着打下营口就收手,现在恐怕也要考虑往周边运动运动,试探我们究竟有没有出兵的能力了…”

说了一大通反驳多尔衮的话语之后,豪格才对着黄台吉行礼说道:“父汗,儿臣以为,我们应当尽快出兵营口,把这只明军赶下海去,才能断了明军窥探我国虚实的动作。儿臣虽然愚笨,但也愿意带领人马主持此次出征事宜…”

黄台吉的目光在豪格脸上停留了数秒,才微笑着对多尔衮说道:“睿亲王,这次你可是真的说错了。豪格说的对啊,就算我们想要同明国言和,也要先向明人展现自己的武力啊。

如今明军在半日内就打下了营口城,又消灭了城外的驻军,自洪尼喀之下,我们足足损失了13位满洲将领。近十年以来,除了义州之战后,我满人还从未遭受过如此损失。

如今明军的士气必然是高涨,如果我们此时再派人去同他们讲和,恐怕正如豪格所说,反而会刺激起那些明人军队的野心,向营口周边地区深入。

营口位于耀州城以西50里,耀州又是沈阳和复州、盖州的联络通道。一旦让明军夺取了耀州,则盖州和复州的阿巴泰、阿济格所部上万人马就被断了后路。

盖州和复州虽说有些田地开垦了出来,但是以两州单薄的人丁,想要给养这上万军士,恐怕是支持不了多久的。以金州明军之狡诈,恐怕是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的。这些东江镇出身的明军,向来同我国仇深似海,一旦让他们抓住了这个时机进攻,阿巴泰、阿济格就算能够抵挡的住,恐怕也要损失不少将士了。

我满人的人口和明国相比,不过是零头的零头。若是让明人以为他们能够和我军一战,今后这样的突袭战争就再也难以避免了。哪怕三、四个汉人换一个满人,我们也是要亡国灭种的。

因此,我召集诸位贝勒前来议论此事,并不是为了营口一城的得失,而是想要和大家讨论讨论,如何把明人的这股气势打下去。让他们知道,即便他们再怎么训练,也是无法同我八旗将士抗衡的…”

听了黄台吉这番言论,多尔衮反而不好说什么了,他不得不拱手行礼说道:“臣弟愚钝,不及汗王深谋远虑,一时不能思虑到这一点,倒是失言了。”

当黄台吉把问题提高到了整个满人民族的生存高度上后,一干贝勒们终于出声支持黄台吉向营口用兵,以挽回满人在明军心目中无敌的印象。

不过当黄台吉再次询问众贝勒,谁可以带兵出征,给营口的明军狠狠一个教训时,多尔衮却再次回避了,他直接举荐了豪格为出征的主帅。

豪格虽然兴冲冲的想要接下这个重任,但是黄台吉却沉默了下去,迟迟未能做出决定。

黄台吉希望多尔衮带两白旗出征,一方面是信任多尔衮的才能;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用两白旗的人马去碰一碰营口明军的成色究竟如何。

老实说,营口战败的消息传来,一度让黄台吉难以想象。虽然他没有得到具体的作战经过,但是洪尼喀这员满洲老将,他还是了解的。

哪怕对方疾病在身,也无可能被明军如此轻易的取胜。因此出于慎重考虑,他希望用两白旗去进攻营口,而不是把两黄旗的人马拉出去试探明军的战力。

两白旗和明军不管谁输了,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但是拿两黄旗去试探,不管是输了还是惨射,都是他不愿接受的。

而且豪格目前在八旗的声望骤涨,镶黄旗的将士也越来越对豪格归心了。底下将领俨然有将豪格视为自己继承人的想法,这个时候任何给豪格涨声望的举动,都是不恰当的。

黄台吉思考再三之后,终于决定还是自己亲自挂帅出征,让多尔衮和豪格担任自己的副手。为了一次性打掉明军的战斗意志,给明军一个深刻的教训,黄台吉不得不下令驻扎在辽河套的兵力回返沈阳,而他则自率2万五千人马出征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