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从《金瓶梅》说开去
60064000000008

第8章 《封神演义》浅说

《封神演义》是一部明代出现的长篇小说,现存明刊本题为钟山逸叟许仲琳编,但也有人说是一位叫陆西星的道士编写的。古时候的人们并不认为写小说是桩光彩的事,所以往往不署名或只署一个假名。不过现在人们在印行《封神演义》时,大都署许仲琳编。

《封神演义》的故事框架,是说三千多年前,商朝末年,纣王无道,西岐的周武王在丞相姜子牙的辅佐下,联合各路诸侯,终于打进商都朝歌,灭了商朝,建立西周的经过。但这并不是一部历史小说,而是一部神怪小说。按这部小说的说法,这场俗世间政权的更迭,其实也是两个神仙系统的战斗,一方是元始天尊和老子所统领的阐教,另一方是通天教主所带领的截教,双方的众多仙人都卷入了这场恶斗;大体而言,阐教众仙都是协助周武王和姜子牙伐商的,而截教诸怪都是跳出来帮助纣王抵抗的。其结果,是双方都有神祇战亡,这些战亡的神祇和因战亡而得到神位的将帅,其灵魂最后都上了封神台,这也便是这本书叫这个名字的缘由。小说中还写到西方教,其教主接引道人经常在截教某神被阐教的法术弄得现了原形,几乎被杀,狼狈不堪时,跑来将其度化,带往西方,修成正果。因此此书也可以说是写了三教斗法,只不过阐教和西方教是结成同盟,共同遏制截教的罢了。

这部书的最大特色,是充满了生动而诡奇的想象力,把读者引入了一个神奇有趣的童话世界,像哪吒,其出生时是个肉球,父亲用剑砍开,他从中跳出,满地红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个叫“乾坤圈”的金镯,肚子上围一块叫“混天绫”的红绫,活泼可爱;他后来自坏肉身,又由太乙真人化为莲花之身;最后更化为三头六臂,所向无敌。再如雷震子,身高二丈,鼻高面青、发红眼暴,胁生二翅,扇翅风起雷动;杨任被纣王剜去双目后,仙人使其眼中可出手臂,手掌心中有眼,反而能观望上下左右乃至地下动静;杨戬能变化无穷,且有哮天犬可以咬死敌手;土行孙虽个子矮小,却有土遁之功,很多回都是在被敌人逮住斩杀时,钻入土中消失,令敌人惊诧莫名……类似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至于写到战斗双方斗法。那种种诱敌、惑敌、擒敌、来敌的方式,更令人目眩神迷,叹为观止!有人说,现代科技的种种发明,在这部书里几乎都已想象到了,像掌心发雷、瞬间千里、身若鸿毛、化土为铁、钻入人体、伸缩自如、匿身隐形、遁迹天外,等等,或者已为现代科技所实现,或继续启迪着现代科技文明的推进,实在是读来兴味盎然!

《封神演义》这本书对于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来说,仍不失为一本有益的读物。它不仅可以展拓读者的想象力,而且,更可贵的是,它可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现在有的读者只熟悉诸如“变形金刚”或“超人”一类的他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不大清楚我们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神奇东西,其实我们中华民族所积累的哪吒之类的生动而神奇的文化想象,不仅极其丰富,并且产生得很早,并且诉诸文字记载也非常之早,《封神演义》也仅是集大成的书中的一部而已。

《封神演义》的主题,有积极的一面,就是表现正义与善良一定会战胜邪恶与残暴。书中写到纣王不仅用酷刑杀害妨碍他过荒淫无耻的奢靡生活的臣属,甚至仅仅是出于好奇,竟把完全无辜的少年和老人捉来,将其骨头敲开,以检验其骨髓是否果然不同;又把一些无辜孕妇抓来,剖开其腹,看她们所怀的孩子是否同预测的一样。而周武王却与之不同,关心民间疾苦,不施酷刑。该书表达出一种顺民心者昌、逆民心者灭,否定暴政,颂扬仁政的思想倾向。这在客观上能给今天的读者这样的启迪:凡是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使民众过上安生富足日子的政权,总是要取代破坏生产力、残害人民的政权的,这应当说是一个规律。

不过《封神演义》全书也笼罩着宿命的色彩。按编书者的想法,商汤的覆灭、西周的勃兴,都不仅是双方统治者命中所注定,而且,更有神仙在幕后操纵。书中所有在战斗中阵亡的角色,不仅他们的死是无可避免的,而且他们死于何时、死在谁手、怎样死去,也都是早就设定好的。这种把生死命运归结为“劫数”的主题,当然是消极的,是并不符合社会发展、人生历程的客观规律的。这个缩写本所删缩的,主要是这部分内容。就阅读而言,这些删却的部分是并不可惜的,因为大都沦为反复说教,是书中较枯燥的文字。

1995年岁末于绿叶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