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购物狂日记
6041300000003

第3章 怎么就成了这样?(3)

因为有罪恶感,所以你开始郁闷。因为郁闷,你便冲向了商场,以此再次获得你当初买那件商品时的"快感"。

我曾经选择进行所谓的"因利购买"计划--买一大堆我认为不久以后就能转手卖出的东西,然后从中获利。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当我第一次听说有一支叫做弗朗茨·斐迪南的乐队时,我就知道他们将会大红大紫,所以我开始大肆购买跟他们有关的商品。签上名的,限量的,白色标签的……

大约花了七百磅以后,我决定自己也要成为这支乐队的粉丝,所以我将购买数量翻倍,卖一份自己收藏一份。

当然,他们果然成了人物,但我的东西卖得不够快。价格很快就跌了下来,只剩下整整两大架子弗朗茨乐队的音像制品在嘲笑我和那错误的投资。

曾经有段时间,大家都知道我不再那么疯狂购物。年初的时候,我打起精神,决心要彻底戒掉这个癖好,但总有事情冒出来妨碍我。

比如那个价值一百英镑的熨斗。它可以解决我们所有的熨烫问题,与此同时,用它熨烫书房里堆积成山的衣服还可以减少能耗。它毫无疑问能帮助我更快地熨烫。但同时也突显出一个事实--我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存放所有的衣服。

烫过以后,衣服被整齐地堆放在一个六英尺高的衣柜的顶部,差不多两英尺高,摇摇欲坠,在我们睡觉时随时可能倒下来闷死我们。名牌致死!

然后前几个星期为了凯文的四十岁生日我们去罗马小小地旅行了一趟。我们在那个城市最顶级的酒店里过了七天贵族般堕落的生活,并大肆购物。

面对现实吧,在这个十八超市都卖活龙虾的城市里,你只能禁不住地疯狂。我的本意是在整个旅行过程中,凯文什么都齐备,什么都不用买。那绝不便宜,但你真的能给你伴侣的幸福和他四十岁生日的特别礼物标价吗?

另外,当你回到家并意识到,那双白色意大利皮革的懒人鞋虽然在伦敦这样的天气环境里显得不切实际,但当你坐在大竞技场边上喝着柠檬酒,闻着黄金咖啡的香味的时候,它却变成了人人追捧的潮流之物,那感觉真好。